分享

书画装裱艺术

 建华1968 2014-05-24



书画装裱艺术的起源和概况
《书画装裱》知识与技巧
妙手回春的书画装裱修复艺术
书画装裱之古旧书画修复
中国书画专用知识大全



书画装裱艺术的起源和概况

图片
  中国书画是世界各国一致公认的东方艺术之瑰宝。伴随着书画装传统艺术而生发的书画装裱工艺,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工艺。正由于有了装裱工艺,历代书画珍品才得以保藏久远。后来传到日本以及一些亚洲国家,成为东方别具一格的特有工艺,同样受到世界各国的珍视。那么,我国这一独特的民族工艺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如同其它事物一样,书画装裱也有一个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1973 年湖南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为我们认识这个规律性的问题,提供了极可宝贵的原始资料。这件珍贵文物, " 最上横边裹着一根很细的竹条,上系有棕色丝绳。 " 后来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上,又进一步发现: " 丁形帛画的顶部裹有一根竹竿,并系以棕色的丝带,中部和下部的两个下角,均缀有青色细麻线织成的筒状绦带。 " 这些具体特征,展示了古人要求观赏绘画的最初动机,对于研究书画装裱的起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上述资料,完全可以将书画装裱的历史,推至距今 2000 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若进一步推论,将盛产竹子,多次出土了我国最早的绘画,并揭示了书画装裱症结的湖南一带,作为装裱工艺的发祥地,也不无道理。 
  书画装裱的历史虽长,但留下来的文字记载并不多,据现存文书,最早记载装裱史料的当推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其中提及: " 自晋代已前,装背不佳,宋时范晔始能装背。 " 南朝宋的宣城太守,《后汉书》作者,著名史学家范晔,是我国装裱史上早期的装裱名家。到了唐朝,唐太宗大力搜集王羲之的书法和历代名画,指定王行直装褫,楮遂良,王知敬监领其事,足见唐代对裱画的重视。其时,日本国奈良朝使臣来我国学习装裱技术,唐太宗亲命典仪张彦远面授技艺,从此我国的装裱技艺流传日本,在异国生根,开花,结果。五代时,装裱技艺进一步发展。到了北宋,宋徽宗设立画院,装裱家列入官职,成为文思院六种待招之一。皇家的倡导下,在书画家,装裱家精心探究的基础上,终于形成了著名的 " 宣和裱 " 的格式。这标志着我国书画装裱技艺遂传入民间,特别在明,清五百年间,装裱技艺成为设店裱画的专门行业,在苏州、扬州、北京、上海、广州、湖南、湖北、开封等地先后出现了许多驰名中外的书画装裱店铺。 
  解放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装裱业一度出现了衰落。后来,一些文物,博物馆单位,设置了书画装裱机构,七十年代中后期情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书画装裱如同被唤醒的春风,一改往日的沉寂,从业人员大幅度增长,在装裱工艺及用料方面,亦进行了许多探索与改革,正朝着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道路迈进。      

  二、 书画装裱的设备及工具 
  (一) 工作室(亦称装裱间):要求:宽畅明亮,清洁整齐,安全方便,温度与湿度要适中。 
  (二) 挣墙(亦称大墙,挣板):用于贴平,挣干画心,裱件和各种装裱材料。要求:平整、光滑、通风、干燥。 
  (三) 案台(亦称装裱桌):要求:台板木质坚硬,台面光滑平整,案台高度一般在 80 厘米左右。 
  (四) 晾架(亦称晾竿):用于晾干经过加工的复背纸,色纸以及各种材料等。 
  (五) 拷贝桌:玻璃桌面,内置日光灯,用于揭裱残破旧画。 
  (六) 人字梯:用于裱件上、下墙时蹬踩。 
  (七) 排笔:用于托裱绫、绢、纸张、画心及覆画等。 
  (八) 棕刷:用于托裱绫、绢、纸张、画心及覆画裱件上墙等。 
  (九) 裁纸刀:用于方正画心、裁配画料等。 
  (十) 界尺和切板:用于方正画心、裁配画料等。 
  (十一) 锥针和镊子:用于方正画心、挑除杂物等。 
  (十二) 启子:用于揭启挣在墙上的裱件及各种材料等。 
  (十三) 油纸(亦称浆纸、隔糊):用于镶嵌边料隔浆糊用。 
  (十四) 砑石(亦称磨石):用于裱件背面砑光、磨平。 
  (十五) 蜡板:用于裱件背面砑光时磨擦画背。 

  (十六) 其它工具:剪刀、掸子、叉子、喷水壶、箩筛、木锯、电钻、钳子、铜线、面盆、毛巾、毛笔、颜料、墨汁、调色盘、塑料薄膜等。 


  三、 装裱材料 

  (一) 宣纸:分为生宣和熟宣,以安徽产净皮生宣为主。 

  (二) 绫、绢、锦、锦绫、麻布等。 

  (三) 天杆、地杆、月牙杆、轴头、手卷片、签子等。 

  (四) 丝带、绦带、铜钮等。 

  (五) 面粉、明胶、明矾等。 


  书画装裱品式 

  (一) 立轴、中堂 

  (二) 对联 

  (三) 横披 

  (四) 条屏、通景屏 

  (五) 镜片、扇面 

  (六) 手卷 

  (七) 册页 


  裱件质量的品评 

  品评裱件质量的标准简而言之为:平整光洁、柔软谐调。 

  具体可以分为: 

  (一) 工艺精致,镶口匀细。 

  (二) 展挂平整大方,画面光滑洁净。 

  (三) 画面色彩搭配谐调。 

  (四) 手感柔软,厚薄适度。 

  (五) 收卷后整齐,无参差。 


   

                 


  六、装裱术语解释 
  (一)立轴 

  立轴亦称挂轴、挂幅、条幅、竖幅、条山、轴子;特别窄的有人称其为 "琴条 "。悬挂在厅堂正中的大幅字画还称 "中堂"。 

  由于历史等原因,以及人们欣赏习惯的影响,立轴成了最普及、款式最多的一种装式。 

  立轴常见的传统装式有:一色装、二色装、三色装、宋式(宣和)装、诗堂装、半绫装、纸镶绫边装、绫镶绢边装、集锦装、锦眉装、间隔一色装、框二色装、轴背等。 

  (二)屏 

  屏亦称扇屏、屏□(此字上为 "户 "部,下为 "衣 "部)。并以张挂的不同环境,称其炕屏、卧屏、吊屏及御屏(指用于宫廷的屏风)。原为用于遮挡、装饰的实用物,通称屏风。其正面粘贴绢画。而屏条是在立轴的基础上,将竖幅形式与屏风相连的特点结合在一起的、以套或组为单位的独立装式。 

  屏主要分为屏条和通景屏。 

  (三)对联 

  对联亦称楹联、门联、字联、书联、对子、门对、楹贴。双行长句还称龙门联。 

  对联是由二条字数相等、内容相连、画心尺寸与装裱规格完全相同的书法作品而组合的。排挂时,右为上联(亦称出句),左为下联(亦称对句)。二条为依副。 

  (四)卷轴 

  卷轴亦称手卷、横卷、轴卷、横轴、横看、手轴、卷子、行看子。横式装,是一种古老的装潢形式。卷轴体积较小,轻巧且宜收藏。但只能平放案头,不便张挂。 

  卷轴是由天头、隔水、引首、尾子将画心连接而成的。其装式虽有所不同,但各部位的要求、规格基本是一致的。 

  卷轴一般分为:撞边卷、转边卷、套边卷和卷背。 

  (五)横批 

  横批亦称横挂。横式装。横批解决了横幅书画不便张挂的矛盾。 

  (六)镜心 

  镜心亦称镜片。以夹放在镜框内而得名。与早期的屏风画,以及清宫的 "贴落 "(一种贴在宫殿墙壁上的简易裱件)同属一种类型。横、竖式皆可。是一种简易、方便的装式。 

  (七)册页 

  册页亦称叶子。是受书籍装帧影响而产生的一种装式。 

  册页的装式主要分为:蝴蝶装、推篷装、经折装、平开册页、转边册页等。但无论有几种,均不外乎横竖两种类型.




《书画装裱》知识与技巧


     

  


装裱概述
    以各种绫锦纸绢对古今纸绢质地的书画作品进行装裱美化或保护修复。在宣纸和绢素上所作的书画,因其墨色的胶质作用,画面多皱折不平,易破碎,不便观赏、流传和收藏。只有经过托裱画心,使之平贴,再依其色彩的浓淡、构图的繁简和画幅的狭阔、长短等情况,配以相应的绫绢,装裱成各种形式的画幅,使笔墨、色彩更加丰富突出,以增添作品的艺术性。
    沿革  书画装裱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帛画、缯书,至西汉即有装裱的绘画出现。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上端,装有扁形木条,系有丝绳,木条两端还系有飘带。南北朝时书画装裱多赤轴青纸,著名裱工有范晔、徐爱、巢尚之等人。书法家虞□还著有装裱著作。至唐代始用织锦装书画,格调堂皇,高手辈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设“论装背裱轴”一章专门论述有关装裱事项。
    宋代因书画繁荣,装裱亦获空前发展,多用绫绢作裱料,装裱样式丰富多采。北宋宣和年间,装裱多是画心上下镶隔界,不镶绫边,周以古绸绢边栏之,称宣和裱。此时画家米芾兼善装裱,著《论鉴赏装裱古画》一文,颇有建树。元代宫廷设置专门机构,管理装裱书画。明清以来,随文人画大兴,以素绢或浅色绢作裱料的装裱逐渐增多。出现了地区性的装裱中心,所裱书画因绫绢色彩及操作技法及裱幅形式的不同而具有地方特色,如京(北京)裱、苏(江苏)裱等。明代周嘉胄撰《装潢志》一书,论述精微,人多重之。
    另外,中国的书画装裱技术还传至日本、朝鲜,形成各自的独特风格。

工具和材料装裱书画需要有完备的工具和材料。
工具主要包括:
    ①工作室,要求宽畅明亮通风。
    ②案台,以坚实的木材做成,用朱红油漆罩面,使之光滑平整。
    ③大墙或壁,分木板墙和纸墙两种,前者适用于气候潮湿之处,后者多用于干燥之处。要求平整、光洁。
    ④裁刀,用于裁切纸、绢、绫、锦的材料和挖配、裁画心及修补破洞。其刀刃锋利平直,呈马蹄形,又名马蹄刀。
    ⑤裁板,用于裁切之垫,多以质细纹直的椴木、银杏木或柳木为之。
    ⑥裁尺,用于裁切画心材料时作界尺之用,多用楠木、杉木制成。
    ⑦棕刷,用树棕编扎制成,有南、北方之分,前者小且薄,后者大而厚。
    ⑧排笔,由几支乃至20余支羊毫笔并排扎接而成,用于刷浆糊。
    ⑨竹启子,大毛竹制成,呈剑形,前部薄而光滑,尖端半圆形,后部粗厚。
    ⑩针锥,用于扎眼、转边和排毛等。□砑石,用以砑磨画背,质细光滑的鹅卵石为之。另外还有浆油纸,水油纸等。

材料主要有:
    ①纸,多用生宣纸,一般用作托画心,托绫绢或配覆背等。
    ②绢,是平纹织物,用蚕丝织成,有粗细之分
    ③绫,亦用蚕丝织成,并织有各种图案,多用于裱幅的天头、地头、隔水等。
    ④锦,丝织物,多为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图案。多作手卷包首、册页封面、轴幅锦眉和边框等。
    ⑤浆糊,托裱所需的粘合剂。用去掉筋麸皮的淀粉或上好面粉打成,打浆时需放入适量明矾,以防以后虫蛀。
    ⑥颜料,即中国画颜料,用于染制纸、绢、绫及为破损的画心补色等。
    ⑦胶矾水,用胶和明矾及水三者混合而成,用于加固裱件的色彩和纸绢质地。
    ⑧轴头,用在挂轴式和手卷式的装裱中。前者多用紫檀木、红木、花梨、瓷、象牙、角、金属等制成,呈蘑菇头等形状;安装在地杆的两端,既起到装饰作用,又便于画卷悬挂。后者常用象牙、瓷及金属等材料为主,圆形装于卷尾的上下两端。
    ⑨画杆,分天杆、地杆,以杉木为主,要求平直,其中地杆要一定重量
    ⑩绳、带、别,用于捆扎别紧裱物。另外还须备有一些化学药品,加高锰酸钾、草酸、过氧化氢、丙酮、乙醚等,用于清除霉迹、迹等。

工艺装裱有—套完整工艺过程,操作时须按要求进行。其过程首先是材料的托和染,包括:
    ①托绫、绢,将绫绢正面合案铺平,用排笔蘸清水将其刷透,后用干毛巾将水份吸干,使绫绢紧绷案面,平直无皱,再刷浆糊,后将卷好的纸对齐绫绢,边展托纸,边用浆刷刷实,完后再以棕刷排实,揭去,晾在墙上。另外还可将颜料放入浆糊中调匀,刷至绫绢,上纸,凉干,即连托带染色,称浑托。
    ②托镶料纸、裱背纸,大多托3层。先将第1层纸铺开,用稀浆水将纸刷平刷匀,加托第2层,对齐边口,展纸,刷实。再用浆水加托第3层,步骤同上。3层托好后,再用棕刷刷一遍,晾干。
    ③染材料,将颜料及胶用水浸泡化开,把所染纸绢绫反扣在画案上,往上刷颜色水,要均匀,先刷托纸,后刷纸绢绫的正面。后上墙晾干。

接着托裱画心包括:
    ①湿托法,用于不掉色的画心。把裁方的画心反铺于画案,润潮展平,上浆水,沿画心四边刷上局条,后把托纸刷上,再用棕刷由上而下刷住托纸。
    ②平托法,用于易扩散或掉色的画心。其法是托纸上刷浆水,画心覆其上。有飞托、覆托之分。

再进行镶覆和砑装,包括:
    ①镶覆,将托好的画心裁去多余的局条,再在画心四周镶覆上所需要的圈档、上下隔水、天地头、惊燕,绫小边或通天小边等各种材料,然后在其背面刷浆水,粘上覆背纸即可。
    ②砑装,砑,即对覆背后的裱件用砑石砑磨,使之光洁柔软。装则指在裱好的画幅上,装配天地杆、轴头、在杆上钻,穿绳,以便悬挂等,至此装裱工作全部结束。

形式亦称品式。主要有:
    ①条幅,因是垂直悬挂,又称挂轴,或轴。自上而下包括天杆、天头、惊燕、上隔水、圈档、画心、下隔水、地头、地杆、轴头等,一般为天头大、地头小。
    ②长卷,也叫手卷,简称卷。由天头、副隔水、前隔水、绢边、引首、画心、后隔水、题跋纸心、拖尾等组成。
    ③册页,首尾相连、折叠而成,其形式类似画册,每页一幅画,或一画一跋,首尾为硬面包锦,内有边、画心、分心等。册页有多种样式,其中左右翻折,向右开版的称蝴蝶装,上下翻折,向上开版的为推蓬装等。另外装裱幅式还有屏条、对联、横披等。


书画装裱知识详解
一 书画装裱艺术的起源和概况 
中国书画是世界各国一致公认的东方艺术之瑰宝。伴随着书画装传统艺术而生发的书画装裱工艺,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工艺。正由于有了装裱工艺,历代书画珍品才得以保藏久远。后来传到日本以及一些亚洲国家,成为东方别具一格的特有工艺,同样受到世界各国的珍视。那么,我国这一独特的民族工艺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如同其它事物一样,书画装裱也有一个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1973 年湖南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为我们认识这个规律性的问题,提供了极可宝贵的原始资料。这件珍贵文物, " 最上横边裹着一根很细的竹条,上系有棕色丝绳。 " 后来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上,又进一步发现: " 丁形帛画的顶部裹有一根竹竿,并系以棕色的丝带,中部和下部的两个下角,均缀有青色细麻线织成的筒状绦带。 " 这些具体特征,展示了古人要求观赏绘画的最初动机,对于研究书画装裱的起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上述资料,完全可以将书画装裱的历史,推至距今 2000 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若进一步推论,将盛产竹子,多次出土了我国最早的绘画,并揭示了书画装裱症结的湖南一带,作为装裱工艺的发祥地,也不无道理。
书画装裱的历史虽长,但留下来的文字记载并不多,据现存文书,最早记载装裱史料的当推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其中提及: " 自晋代已前,装背不佳,宋时范晔始能装背。 " 南朝宋的宣城太守,《后汉书》作者,著名史学家范晔,是我国装裱史上早期的装裱名家。到了唐朝,唐太宗大力搜集王羲之的书法和历代名画,指定王行直装褫,楮遂良,王知敬监领其事,足见唐代对裱画的重视。其时,日本国奈良朝使臣来我国学习装裱技术,唐太宗亲命典仪张彦远面授技艺,从此我国的装裱技艺流传日本,在异国生根,开花,结果。五代时,装裱技艺进一步发展。到了北宋,宋徽宗设立画院,装裱家列入官职,成为文思院六种待招之一。皇家的倡导下,在书画家,装裱家精心探究的基础上,终于形成了著名的 " 宣和裱 " 的格式。这标志着我国书画装裱技艺遂传入民间,特别在明,清五百年间,装裱技艺成为设店裱画的专门行业,在苏州、扬州、北京、上海、广州、湖南、湖北、开封等地先后出现了许多驰名中外的书画装裱店铺。
解放后的一段时间里,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装裱业一度出现了衰落。后来,一些文物,博物馆单位,设置了书画装裱机构,七十年代中后期情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书画装裱如同被唤醒的春风,一改往日的沉寂,从业人员大幅度增长,在装裱工艺及用料方面,亦进行了许多探索与改革,正朝着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道路迈进。

二 书画装裱的设备及工具
01 工作室(亦称装裱间):要求:宽畅明亮,清洁整齐,安全方便,温度与湿度要适中。
02 挣墙(亦称大墙,挣板):用于贴平,挣干画心,裱件和各种装裱材料。要求:平整、光滑、通风、干燥。
03 案台(亦称装裱桌):要求:台板木质坚硬,台面光滑平整,案台高度一般在 80 厘米左右。
04 晾架(亦称晾竿):用于晾干经过加工的复背纸,色纸以及各种材料等。
06 人字梯:用于裱件上、下墙时蹬踩。 
07 排笔:用于托裱绫、绢、纸张、画心及覆画等。
08 棕刷:用于托裱绫、绢、纸张、画心及覆画裱件上墙等。
09 裁纸刀:用于方正画心、裁配画料等。
10 界尺和切板:用于方正画心、裁配画料等。
11 锥针和镊子:用于方正画心、挑除杂物等。
12 启子:用于揭启挣在墙上的裱件及各种材料等。
13 油纸(亦称浆纸、隔糊):用于镶嵌边料隔浆糊用。
14 砑石(亦称磨石):用于裱件背面砑光、磨平。
15 蜡板:用于裱件背面砑光时磨擦画背。  
16 其它工具:剪刀、掸子、叉子、喷水壶、箩筛、木锯、电钻、钳子、铜线、面盆、毛巾、毛笔、颜料、墨汁、调色盘、塑料薄膜等。  

三 装裱材料  
01 宣纸:分为生宣和熟宣,以安徽产净皮生宣为主。  
02 绫、绢、锦、锦绫、麻布等。  
03 天杆、地杆、月牙杆、轴头、手卷片、签子等。  
04 丝带、绦带、铜钮等。  
05 面粉、明胶、明矾等。  

四 书画装裱品式  
01 立轴、中堂  
02 对联  
03 横披  
04 条屏、通景屏  
05 镜片、扇面  
06 手卷
07 册页  

五 装裱程序  
制浆 --托画心 --方正画心 --(托染材料) --配料 --镶嵌 --清裁大边 --转边(包边) --粘串(接含口和粘搭杆) --配背(裱覆背纸) --覆画(扶活) --磨画(砑光) --剔边(批串) --配杆 --钉铜钮(绦圈) --包杆(上轴头) --上杆 --系绦(串丝带) --扎带 --粘签条  
六 裱件质量的品评  
品评裱件质量的标准简而言之为:平整光洁、柔软谐调。  
具体可以分为:  
01 工艺精致,镶口匀细。  
02 展挂平整大方,画面光滑洁净。
03 画面色彩搭配谐调。  
04 手感柔软,厚薄适度。  
05 收卷后整齐,无参差。  

七 古代书画装裱论著  
01 唐代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02 北宋 米芾《书史》、《画史》  
03 南宋 周密《齐东野语》卷六《绍兴御府书画式》  
04 元代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05 明代 文震亨《长物志》  
06 清代 邹一桂《小山画谱》  

八 书画裱件的展挂与收藏  
    由于书画作品装裱的形式不同,对于不同形式的作品有不同的展挂与收藏方法。  
01 立轴的展藏  
立轴的展挂最好由两人同时进行,一人双手托住天个杆及绦带,另一人握住地杆两端的轴头,缓缓展开,无论是展收或挂壁,最忌用手指顶托画背,这样会随着画件的展开,留下折痕。  
收藏:有条件的话,可做专用的木柜(用樟木做最为理想),分层隔平放,切忌压挤。如没专用柜子,可每件作品做一个画筒或者画盒装放,再放上樟脑丸即可。  

02 手卷的展藏  
由于手卷的特点是窄长且不能挂壁,因此,手卷的展观必须在台面上进行。若是两人,则一人双手扶住卷子徐徐展开,另一人则随着展速收卷,单人展观则右手执着天头处,左手握着手卷的中腰,然后边收边展。展开之后,必须在两头各压一镇尺,防其滚动。  
收藏方法与立轴相同。  

03 册页的展藏  
册页不同于其它书籍,我们不能像翻书那样来翻阅册页,应将其平放在台面上,打开册页之后,右手中指(或食指)最好是用一专用竹片,插入页下空间,向右(或向上)翻动。  
收藏:大多用锦、缎等制作册套,将其包套好,平放收藏。  

04 横披的展藏  
横披与立轴相比,由于它不便实卷,因而,具体要求亦不相同。  
首先应将其平放于台面上,一人轻按右天杆,另一人双手扶住裱件上下边际,徐徐展开。挂壁时,须两人相互配合,将作品拉平,稳妥地固定在左右两侧的墙钉上,(若是月牙杆,则需在月牙杆背面加上一根与其大小一样的木条一同固定于墙上,这样可将作品与墙隔离,以免受潮)。  
收藏与立轴相同。  

05 镜片的展藏  
镜片装裱好后,大都装入镜框内。但没装镜框的作品,应平放于木质阁板或木箱中,摞放时,须在作品之间隔垫宣纸,亦可卷好装入画筒或画盒中。  
总之,书画作品悬挂一段时间后,一定要更换,在清洁裱件时不能用刷子刷,更不能用湿毛巾擦,最好软布或鸡毛掸轻轻掸去灰尘即可。凡是接触书画作品(特别是裱件)一定要戴上手套,以免汗液沾污作品使其变形生霉。   
九、装裱术语解释

01立轴  
立轴亦称挂轴、挂幅、条幅、竖幅、条山、轴子;特别窄的有人称其为 "琴条 "。悬挂在厅堂正中的大幅字画还称 "中堂 "。  
由于历史等原因,以及人们欣赏习惯的影响,立轴成了最普及、款式最多的一种装式。  
立轴常见的传统装式有:一色装、二色装、三色装、宋式(宣和)装、诗堂装、半绫装、纸镶绫边装、绫镶绢边装、集锦装、锦眉装、间隔一色装、框二色装、轴背等。  

02屏  
屏亦称扇屏、屏□(此字上为 "户 "部,下为 "衣 "部)。并以张挂的不同环境,称其炕屏、卧屏、吊屏及御屏(指用于宫廷的屏风)。原为用于遮挡、装饰的实用物,通称屏风。其正面粘贴绢画。而屏条是在立轴的基础上,将竖幅形式与屏风相连的特点结合在一起的、以套或组为单位的独立装式。  
屏主要分为屏条和通景屏。  

03对联  
对联亦称楹联、门联、字联、书联、对子、门对、楹贴。双行长句还称龙门联。  
对联是由二条字数相等、内容相连、画心尺寸与装裱规格完全相同的书法作品而组合的。排挂时,右为上联(亦称出句),左为下联(亦称对句)。二条为依副。  

04卷轴  
卷轴亦称手卷、横卷、轴卷、横轴、横看、手轴、卷子、行看子。横式装,是一种古老的装潢形式。卷轴体积较小,轻巧且宜收藏。但只能平放案头,不便张挂。  
卷轴是由天头、隔水、引首、尾子将画心连接而成的。其装式虽有所不同,但各部位的要求、规格基本是一致的。  
卷轴一般分为:撞边卷、转边卷、套边卷和卷背。  

05横批  
横批亦称横挂。横式装。横批解决了横幅书画不便张挂的矛盾。  
06镜心  
镜心亦称镜片。以夹放在镜框内而得名。与早期的屏风画,以及清宫的 "贴落 "(一种贴在宫殿墙壁上的简易裱件)同属一种类型。横、竖式皆可。是一种简易、方便的装式。  
07册页  
册页亦称叶子。是受书籍装帧影响而产生的一种装式。  
册页的装式主要分为:蝴蝶装、推篷装、经折装、平开册页、转边册页等。但无论有几种,均不外乎横竖两种类型。


书画的装裱材料、品式和装裱程序。
一、书画 装裱材料: 
    01 宣纸:分为生宣和熟宣,以安徽产净皮生宣为主。
    02 绫、绢、锦、锦绫、麻布等。
    03 天杆、地杆、月牙杆、轴头、手卷片、签子等。
    04 丝带、绦带、铜钮等。
    05 面粉、明胶、明矾等。

二、书画装裱品式:
    01 立轴、中堂 
    02 对联 
    03 横披 
    04 条屏、通景屏 
    05 镜片、扇面 
    06 手卷 
    07 册页 

三、 装裱程序 
    制浆(糊)——托画心——方正画心-——(托染材料)——-配料——-镶活——--清裁大边-——转边(包边)-——粘串(接含口和粘搭杆)——-配背(裱覆背纸)-——覆画(覆活)-——磨画(砑光或压背)-——剔边(批串)-——配杆-——钉铜钮(绦圈)-——包杆(上轴头)-——上杆-——系绦(串丝带)-——扎带-——粘签条


如何自己裱装书画作品及字画装裱技术
    01 熬糨糊把面筋提出
    02 要有大案子
    03 将宣纸绷到案子上再将作品绷到宣纸上待干后裁下
    04 将作品用绫子和上好宣纸装裱在一起,注意天地的长度是不一样的
    05 阴干后装轴……


字画装裱技术
    装裱古旧字画,需经过冲洗去污、揭旧补缀、修磨残口、矾挣全色、刺制裱绫、镶嵌绫绢、转边扶背、砑光上杆等多道工序。但主要可分为:修复画心、品订裱式等。
    修复画心 古旧字画有的残损,有的污脏,修复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去污。画心因烟熏尘染,质地变黄变黑,如画面颜色稳固,可将画心放入清水内浸泡,隔时换水,即可明净。污迹较重,可用热水浸泡,或缓缓浇淋开水。画面颜色受潮返铅的,可用双氧水涂抹消除。画心生霉,有黑有红,黑霉易涂,红霉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涂在霉处,稍时再涂双氧水和淡草酸水,如霉不严重,一次即可除掉。用药物去污后,务必用清水冲淋画心,免蚀纸绢。
    ②揭旧。揭前在画心正面用排笔蘸清水或温水刷湿,并覆盖新纸一张,反置案上待揭。古旧字画多有断裂,如在揭心之前,不附加垫纸,揭托之后,不易起案。画心局部颜色不稳定的,应稍施淡胶矾水,干后,再行闷水。有些残破糟朽的画心,当日揭不完时,应在已揭过的部位,均匀地放置些湿纸团,然后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以防画心干裂错位。揭画心上的旧纸,一般应根据字画的薄厚、残状、颜色以及质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揭旧方案。
    ③托补。已揭好的画心,如完整,可调兑稀糊,托一层比命纸命绢稍浅的旧色纸。如有残缺,可用手将画心残处边际揉出薄口,选好补纸,端正纹理补上,并在补口边际搓出薄边。使接缝处厚度适宜。补缀残缺的绢本字画,一种方法是揭毕待干,用刀将残处刮成薄口,上糊补绢,浆口干后再修刮补绢边际,使补口相合。另一种方法是托上一层与原命绢质地、丝纹相近的薄绢。正面如有残缺,可用素纸补在托绢的背面,使画心薄厚统一,干后再用刀修磨画面残缺处的边际。托旧绢画心时,要用干纸吸去正面的溢糊,以免留有浆迹,影响古旧作品的“褒光”。
    ④全色。字画经揭托,待干后,务使补纸补绢的矾性适度。否则,矾轻则透色,矾重则滞笔。全色时,应将颜色调兑得浅些,复次全就,使颜色渗进纸纹纤维,取得画面色调统一的效果。画心有缺笔的,补全时,需先审视画心气韵及用笔特点,然后轻勾轮廓,调兑颜色,进而全之,力求使补全的一笔一点、一墨一皴均与原画浑然一体。对于一些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的经卷、书籍、契证等文物,经过洗污补托,如有残缺,不必求其复原,只把残缺处的色调全补得与通幅基本一致即可。

品订裱式 画心修整后,根据字画的幅度大孝形状及内容分别装裱成画片、条幅、手卷和册页等形式。 
    ①画片。字画四周镶嵌绫绢、扶背后装入镜框的称“画片”,也称“镜心”,有横式和立式两种。横式的裱绫,上下两条边大小相同,两条立柱应比上下的两条绫边宽。立式的两条绫边相同,天头要比地头略大。
    ②条幅。俗称“中堂”。立式画心可裱成一色、二色或三色条幅。天地头、绫圈、隔界多大适度,要依画心大小确定。横式画心多裱成横披或“宣和裱”。宣和裱式一般不镶绫边,只镶上下隔界、天地头及古铜绢边,天头处贴两条与隔界用料相同的“绶带”,又名“惊燕带”。横披粘上天杆,两头分别粘上月牙杆的称做“月牙杆横披”。数幅内容相关而又张幅相同的立幅画心,可装裱成条屏、通景屏或对联。屏类条幅的天地及边界的裱绫不宜大;4条、6条或8条的通景屏,因画面相连,只在上下两条的外边镶绫。
    ③手卷。狭长的横幅画心,可分别裱成大镶、小镶或撞边手卷。卷类裱式结构复杂,裁断各部位的裱料都应参照一定的尺寸规范,力求使画面美观、协调。装裱手卷,注意参差接缝,避免迎首、画心、尾子的镶缝赶在一条线上。迎首应选旧色洒金纸或藏经笺等名纸。包首宜用旧锦,手卷剔子和轴头多用玉石琢磨而成,如用象牙雕制,色雅结实。卷类字画放置案几欣赏,为避免包首受损,可做软囊楠木或金丝红木盆装置。
    ④册页、碑帖。一般画心小而数量多的可分别裱成开版册页或推篷册页。开版册页的画心在右开,题诗则在左开,天头稍比地头大,立柱、分心与地头基本相同。推篷册页的画心裱在下开,题诗裱在上开,天头与地头大小相等,立柱与分心的宽度相同。装裱册页多用罗纹纸镶嵌,洁净古雅。册面可以织锦或缂丝糊制,也可用楠木或红木制作。裁刺册页刀口要整洁。将碑文裱成一本本的开版册页,称做“碑帖”。裱帖规格与裱册页相似,但程序较多,首先要等定每行字数,每页若干行以及抬头、年月、落款及首尾附题小跋的位置,画好样式,再行装裱。裱帖要备制墨纸,以供补缝,也应选配名纸作前后副页。五镶经折的裱式,不用绫绢而用宣纸作镶料。

    装裱字画的绫绢须经过调色托染。染制色彩要根据画面色彩的浓淡、繁简及用途来选择。天地绫子的花纹图案要大些。宣和裱所用古铜色小边,用绢染托。染托绫绢均用宣纸夹连,以适画心厚度。装裱字画均用宣纸,夏背纸用夹连、锦连托制为宜,还要使夏背纸的相接处,避开画面要节及人物的头部,否则强急舒卷,有损画幅。装裱用糊,稀则有利画平,古人说“良工用糊如水”。制糊要弃去面粉中的麸皮和面筋,煮糊用火适中。刮制天杆地杆,选用燥干的松木或杉木可保挺直。书画珍品,用檀木或樟木刮制画杆可避虫蠹。

国画的装裱
    一幅完整的国画,需要使其更为美观,以及便于保存、流传和收藏,是高不开装裱的。因为中国画大多画在易破碎的宣纸上或绢类物品上的。装裱也叫“装磺、“装池”、“裱背”,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就像西方的油画,完成之后也要装进精美的画框,使其能够达到更高的艺术美感。
    装裱还可以分为原裱和重新装裱,原裱就是把新画好的画按装裱的程序进行装裱。重新装裱就是对那些原裱不佳或是由于管理收藏保管下善,发生空壳脱落、受潮发霉、糟朽断裂、虫蛀鼠咬的传世书画及出上书画进行装裱。经过装裱的书画,牢固、美观,便于收藏和布置观赏。而重新装裱的古画,也会延长它的生命力。古人说:“古迹重裱,如病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手而毙。”
    那么中国画装裱的程序是怎样的呢?一般是先用纸托裱在绘画作品的背后,再用绞、绢、纸等镶边,然后安装轴杆成版面。传统的装裱是多种多样的,但其成品按形制可分为挂轴,手卷,册页三大类。原裱的绘画不论画心的大小、形状、及裱后的用途,都只有托裱画心、镶覆、砑装三个步骤。只是画心的托裱是整个装璜工艺中的重要工序。而旧书画的重新装裱则就相当困难了。首先要揭下旧画心,清洗污霉,修补破洞等,再按新画的装裱过程重新装裱。
    我国的装裱工艺是伴随着中国绘画的历史而产生的,从现今保存的历史资料看,早在1500年前装裱技术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对于装稼浆糊的制作、防腐,装裱用纸的选择,以及古画的除污、修补、染黄等都有文字记载。到了明代,周嘉胄著有《装璜志》,清代周二学著有《一角篇》,均是我国系统论述装裱的专门著作。

书画收藏小窍门
挂字画的窍门 
    居室挂字画,可以宣染艺术气氛、开拓视野、增添美感、陶冶情操、怡悦身心。但是,挂字画相当有讲究。下面教您窍门。
    1.装裱加框俗话说“人要装,画要裱”,一幅画装裱、加框后,即显露出高雅的魅力。中国字画、源远流长,字画的装裱,也要相益得彰,颜色要选择沉稳,与字画格调统一,应突出居室的高雅的品味。
    2.忌多求精不论您的居室宽大或狭小,都应该遵循少而精的原则悬挂字画,切不可将山水、人物、书法、风景一应俱全地悬挂于一堂,贪多求全,会使人感到庸俗、繁琐沉重。
    3.色彩应协调字画的色彩选择,一定要和居室、家具的颜色相匹配,才会给人以儒雅的感觉。否则适得其反。通常水彩画宜和淡色墙壁、家具配用,能营造出清新、典雅的情趣。板画和线条整齐、边角突出的家具相配,才能显得沉稳、洁净、整齐。
    4.采光合理字画悬挂应考虑采光合理。应将字画放在采光好,开阔的墙面上,像床边、迎面墙、书桌、茶几和沙发等低矮的家具上方,不能悬挂在角落或高大的家具旁。工笔画要放在向阳明亮处,写意的粗笔画可放在光线略暗的地方,否则,工笔画笔画细会模糊不清,写意的粗笔强烈刺目,有失雅致。
    5.高低合适字画不过挂得高过低,应挂在墙壁从上至下2/5处最适宜,因此这个高度与人直立的平行视线略偏高的位置,客人一抬头将字画尽收阳底,舒服、顺眼。
    6. 四季常换字画收藏较多,可以按四季有别的原则常换,一则免得字画挂得久,纸质风化变脆;二是有新鲜感又应景色变化。春挂桃花竞放、夏挂荷塘鹤影、秋挂枫红菊黄、冬挂踏雪寻梅,可以营造闲性逸志,也可反其道而行,夏挂梅花经雪,那么盛夏酷暑中会感觉有一丝凉意。

字画永远艳丽的窍门
    1、梅雨季节不宜悬挂字画;
    2、勿将字画悬挂在阳光直射的地方;
    3、 注意防虫防鼠;
    4、 不能用湿布檫拭要准备鸡毛掸子轻拭;
    5、一旦被昆虫咬破及时修补托裱。

书画收藏小窍门
    展玩字画,宜两手提轴,顺势展开,动作宜轻缓。切忌用手托画背,以防使画幅折出痕迹。画轴应在卷紧之后,始可将画带事紧。
    画心用纸,从收藏的角度论,以安徽泾县宣纸为最好,且皮料胜棉料,棉料胜竹料,厚纸胜薄纸,生纸胜熟纸。
    画心的保管方法。宜在每画心的下面,衬一层宣纸,然后用圆轴卷起,每10至20幅为一卷,存于书画橱内,不宜托心后存放。
    珍贵字画不宜存放推积太久,宜时时展玩。盛夏、梅雨及有煤炉的房间,均不宜悬挂字画。梅雨季节须曝晒书画。
    书画宜平放于盒、袋、匣、囊、套、函、柜、橱之中,不可竖放,更不可将书画裱件无次序地捆绑或堆放在一起。
    书画收藏的防霉防虫法:用少量樟脑、冰片等量溶解于80%的酒精中,配成溶液,再将吸水性强的纸泡在其中2至3分钟,取出阴干后,夹在书画内,即可有效地防止书画霉变、虫蛀。
    如果画幅不慎沾了油污,可在油渍处放一张湿润宣纸,用熨斗轻熨烫几遍,可将下面画幅上的油渍吸出一些。

书画装裱后的保护
     中国的书画 , 是东方艺术之宝。伴随着书画的发展 , 装裱工艺也随之提高。装裱工艺技术的经过历 代相传 , 到如今已经是技术纯熟 , 经验丰富。但装裱只是对书画进行保护的第一步 , 对书画装裱后的收藏却是保护的关键。 
    清邹一桂在《小山画谱·藏画》提出 : “装潢得法 , 亦贵珍藏。盛以画囊 , 置木箱内 , 悬之屋梁 透风处。”。“装潢得法 , 亦贵珍藏。” 说明古人对书画收藏 , 看的比装潢得法更为重要。现实也是这样 , 再好的书画装 裱 , 如不能珍藏好 , 那就等于破坏了这幅艺术品。 “盛以画囊 , 置木箱内 , 悬之屋梁透风处 ”, 即将书画装于布囊 ( 最好用柔软的缎、锦、丝绸 ) 内 , 再放进木 ( 最好选用 红木、楠木、杉木或泡桐木 ) 匣中 , 存放在阳光不能直射和较高的地方 , 以防自然界和人为的损坏。 
    在民间有大量的书画收藏者 , 在家中悬挂的书画藏品 , 由于缺乏收藏知识 , 常使书画受潮湿、油污 、虫蛀、鼠害、风吹日晒等破坏等 , 缩短了它们保存年限。 
    民间收藏与保护:由于书画作品材料为纸、绢、绫等有机质 , 又多以淀粉原料做粘合剂 , 在收藏与 保存方面有一定的难度。书画装裱后 , 在观赏 或展示作品时 , 运作过程手法不当 , 挂于不该挂之地 , 或在收藏中忽略重要原则等。总之 , 稍有不慎 , 就有可能将艺术作品毁于一旦。下面介绍几种经常发生的操作错误和保护不当的地方 , 也介绍书画收藏 应注意的事项。

    一、书画装裱后 , 在展画或挂于墙上欣赏时 , 因手法错误 , 在开画时手南?, 手指顶在画心上 , 使 画心划出折痕 , 而破坏了 画心的美观 , 也易断裂。怎样展画与挂画 , 手法是关键。如 : 展画欣赏时 , 地轴有 “ 联头 ” 的 , 一人应手抓画 上方的 “天杆”, 另一个在展画时 , 应将手心向下 , 双手抓住 “地轴”的 “联头” 轻松向外 ( 下 ) 顺势展开。 “画轴”无 “联头” 时 , 应将手心 向下 , 双手抓住 “画轴”轻松向外 ( 下 ) 顺势展开。收回画时 , 顺序反之。 ( 欣赏画 , 最好将画平放于桌上展开、收回 ) 。挂画时 , 应一只 手将画挂于墙上 , 另一只 , 手心向下抓住“ 画轴 ”, 慢慢向下顺势展开。收回画时 , 反之。
    二、挂画时期较长久 , 有灰尘落在画上 , 错误地用湿布擦画 , 使书画受水变皱。如要去掉灰尘 , 应用拂手 ( 鸡毛掸 ) 弹之。 切勿用 ( 湿 ) 布擦。 
    三、常挂于受风吹、日晒、雨淋的地方 , 会使书画纸张纤维老化易碎、发黄变色 , 霉斑、水痕等。 应尽量避开受风吹、雨淋 , 也需防阳光直射画心。
    四、将书画挂于离厨房较近的地方 , 受油污侵害。会使纸张受油 , 发暗 , 也容易将灰尘吸付在画心 上 , 而失去美观。挂画应避开厨房和易受油污污染的地方。 
    五、将书画挂于潮湿或易受潮的地方 , 会使书画发生霉斑 , 严重的发生霉烂 ( 如 : 刚装修好的新 房、下雨易受潮的墙面 , 特别是瓷砖墙。墙不干 , 不能挂画 ) 。应挂于墙体干燥的地方。
    六、春夏秋冬四季无休止地悬挂和欣赏书画作品 , 会使书画作品快速老化。特别是春季的霉雨时节 , 书画将会受潮、发生霉变。此时 , 应将书画退下保存 , 也就是说霉雨季节不挂画。平时在下雨和大风气候时 , 也要将书画收起保存。平时挂书画作品也不易过 长 , 应定期更换书画展品 ( 最好一星期更换一次 ), 以求欣赏和保存相结合。 
    七、挂于不适当的地方 , 容易受人为的破坏。应避开人经常走动或小孩及其它因素能触及到的地方。 
    八、挂于或存放在老鼠常出没的地方。常被老鼠的粪便所侵扰和被老鼠撕咬。应避开险地 , 增强外围 管理。 
    九、书画在收藏时 , 无任何保护措施 , 并存放于阴湿的地方 , 会使书画发生霉变 , 被虫蛙、蟑螂 或鼠咬。 
    十、存放作品过多 , 使书画受压、皱折、断裂。在保存书画作品时 , 应注意勿受外力挤压 , 最好能 分隔保存。
    以上保护、收藏和手法的不当 , 使在民间的书画作品 , 易受损坏。 
    有人问 : 书画收藏 , 是装裱收藏好 , 还是不装裱收藏好 , 我个人意见为 : 在民间书画作品收藏 , 最好是装裱成 ( 斗方 ) 片或只托一层纸 , 置于画框中 ( 可存二、三十幅画 ) 保存 , 画框内用蓝色纸在书画前后各放一张 , 使紫外线不能轻易射 入画面 , 除可隔开光源外 , 也可防潮、防虫、防鼠与蟑螂撕咬 , 并可常更换作品以供欣赏 , 不装裱的书画多为折叠收藏 , 时间放 长久 , 宣纸因吸收空气中有害物质而出现四周边泛黄、发脆 , 而出现折痕或断裂。如已经装裱好的书画 , 除要展示观赏外 ( 展示观赏应在半月内取下收藏 ), 其它应 放在木制的箱橱中保存 , 最好放置在檀香木箱中 ( 它即能防潮 , 又能驱虫 ), 离地高放。箱内应放干燥剂、驱虫药物 , 最好用黑色塑料袋将书画各自密封 与空气、阳光隔绝。
    博物馆收藏中书画的保护 现代博物馆收藏书画与一般民间收藏不同 , 因为他们有专业知识 , 收藏书 画更能维护长期保存和延长书画的生命力。在收藏中 , 备有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知识、场地和技能 , 对书画作品库房的收藏条件、环境条件进行监测 , 要求对 各种危害书画作品的因素进行调查 , 并做到防治和控制库房中的有害物质和温湿度。使书画作品能更好、更长期地保存。 现代博物馆的文物 库房大多是全密封管理 , 因有各种监控设备 , 老鼠和蟑螂绝对不会出现在库房中 , 这一点就不做特别介绍了。现只对书画库房中 , 其他对书画有直接 和间接破坏的因素作介绍。如 : 库房环境中的微生物、温湿度、光线和有害气体等。
    库房中空气流动全靠机械运转 , 如操作过失容易使温湿度产生变化 , 也就极易引发微生物的产生 , 使纤维品及各种文物受损。 以下介绍专业收藏书画应防范的注意事项。

一、 书画文物的霉变与防范 要提高书画文物的保护水平 , 必须认识到环境的好坏与文物有直接的关 系。如果在不好环境中 , 它会使文物发生霉变。而在我们身边的大自然中 , 就有大量的微生物存在。微生物种类多、分布广、数 量大 , 繁殖速率高、转化快、适应能力强 , 只要环境条件适合就会迅速繁殖、旺盛生长。这就是说他们要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才能生存和繁殖。各种 霉菌的产生 , 都必须有三个条件 , 如果破坏了它们的生活条件 , 霉菌就不能生存。在三个条件中 , 只要破坏了其中一个条件 , 微生物就难以存活。但微生物生长活动场 所无处不存、分布极其广泛 , 不管在水、土、大气中 , 凡自然物体上都能找到微生物 , 它随着尘埃在空气中游荡 , 尘埃越多的地方微生物也就越多。一般地说 , 要找到无微生物的地方是不太可能的。所谓的无菌条件 , 只有人类指定的空间范围内 , 将原有的微生物完全杀死 , 随后加以密封隔绝 , 使有生命的微生物无法 生存和侵入。而对书画起破坏作用的真菌有 ( 霉菌 ) 黑霉、青霉、红霉、白霉 , 细菌有杆菌、球菌、螺丝菌等。 微生物的产生是有相应的环境和生存条件 , 只要人为地破坏了它们的环境和生存条件 , 微生物就无法产生。 
    书画库房中微生物生存的条件 : 
    第一 , 必须有微生物的存在; 
    第二 , 必须有微生物生活所需要的 营养物质 ;
    第三 , 必须有适合微生物生活环境 , 包括温湿度等。

    由于装裱好的书画 , 它的本质是纸、丝质品和浆糊的接合所形成的 , 本质是给微生物最好的营养物 质。所以保护装裱好的书画难度很大 , 它只能在其它两个条件下去限制微生物的生长; 其一 , 消灭微生物 ;其二 , 控制温湿度和 PH 值。 
    (一)库房中微生物的存在是必然的 , 但可在存放书画橱 ( 箱 ) 中进行灭菌消毒 , 对已被真菌感染 书画作品 , 用环氧乙烷气体对其熏蒸灭菌 , 使微生物减少或消灭。
    每一件文物 , 包括保管条件最好的国家一级文物 , 也不会是绝对干净 , 一尘不染的。灰尘、油垢、 汗渍及书画装裱中使用的浆糊、动物胶等粘合剂 , 都是微生物能利用的营养物质。书画中的纸质品、丝质品等文物长霉 , 就意味着它们的质地已经发生变 化 , 其中的纤维素已程度不同的水解 , 生成水解纤维素。因而使它们机械强度下降 , 在严重情况下就变成粉末状态 , 此时它的机械强度等于零 。书画生霉的过程 , 就是书画被霉菌消化、吸收的过程 , 生霉菌越多,对书画的破坏越严重。 
    (二) 霉菌微生物生长发育适宜环境是 , 有适宜的温度、足够的湿度和 PH 值等。水是微生物最基本 的营养要素 , 微生物细胞中含有大量水分 , 如细菌含水量平均为 80%, 水是微生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机体内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都离不开水 , 营养物质 的吸收与代谢产物的分泌都是通过水来完成的。水的比热高 , 它在吸收细胞代谢过程中不使细胞体内的 温度突然升高 , 有利于调节菌体细胞的温度。总之 , 离开了水微生物就无法生存。
    微生物生长与存活 , 温度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满足微生物自身的物质和能量的需要 , 微生物的 化学反应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 所以微生物新陈代谢的整个生命过程 , 温度对它有着重要的影响。 需要在一定的酸碱度才能正常进行 , 酸碱度的大小一般以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 (PH) 值来表示。 PH 值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物质代谢的进行。如溶解度、营养物质的理化状态、氧化还原电位等。更 重要的是影响酶的形成、酶的活力代谢途径及细胞膜的透过性。书画的霉变 , 主要是由专性好氧霉菌引起的 , 为避免霉害 , 可用除氧剂除掉小环境中的氧气 , 至使霉菌不能生长 。
    在影响馆藏文物寿命的诸多因素中 , 温、湿度是首要因素。不适宜的温湿度不仅会直接影响文物材质 的耐久性 , 而且会加速一些不利因素对文物材质的破坏作用。如库房温度高于保管临界点 38 ℃时 , 纤维因水分散失而收缩使藏品出现变色、发脆、强度下降等现象。特别是书画作品变化最为严重 , 有起 翘、卷曲、干裂等现象。库房温度低会缓解对文物材质的各种不利因素 , 但不是越低越好。因纸张藏品纤维中的“水 ”不会在低温失去平衡 , 而获得较理想的强度。温度的过高 过低都会导致其内部结构的破坏 , 而加速藏品的老化。
    还有一种自然界对微生物生长繁殖有极大的影响 , 那就是空气。霉菌是专性好气菌 , 仅在空气或有 氧的条件下才能生长 , 它们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作为呼吸过程中的电子受体。如对书画进行隔氧 , 微生物也无法生存。
二、光线对书画藏晶的影晌 博物馆展厅和文物库房中的采光 , 通常用三种光源——日光灯、白炽灯 和射灯。书画藏品在光的直接照射下 , 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
    光线对书画的影响有三方面 : 
    其一 ,光辐射热 ;
    其二 , 光氧化 ;
    其三 , 光能的破坏作用。

    ①光具有能量 , 当其向外辐射时会产生热效应。可见光与红外线热效应大 , 称为热射线。光辐射热 对棉、纸等植物纤维素材料的耐久性产生影响 , 使藏品局部温度升高 , 湿度下降 , 使纤维素聚合度降低 , 机械强度下降。从而导致纸张、纺织品等材 料弹性减弱、变脆 , 书画中的纸张变黄、颜料变色、粉化剥落等。
    ②聚合物在含氧环境中, 受到光的作用会产生光氧化反应, 而引起聚合物的断链纸张中的纤维素发生 光氧化反应时, 生成易粉碎的氧化纤维, 使强度和耐久性降低, 字迹、颜料等在光氧化作用下也会产生褪色现象。 
    ③光可分为三类 : 
    其一 , 可见光;
    其二 , 为红外线;
    其三 , 为紫外线。而紫外线对书画的破坏力 最强。

    可见光中阳光含多种波长和不同的辐射能 , 其中紫外光的能量较高 , 阳光照在纸上 , 纤维发生氧化 反应而变色 , 光照下纤维 会发生光分解 , 光氧化和光水解等化学反应 , 导致其纤维强度下降 , 纸质文物应对光照方面有严格的控制。人工照明的 灯具亦同样对纸张有破坏性。如用静电机、照相机等 , 由于经过照度很大的白炽灯、石英灯、弧光灯照射 , 会使纤维素机械强度下降。我们平常用来照明的白 炽灯、日光灯也对纸张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 因为它们通电后能发出紫外线 , 特别是日光灯它的瓦数越大 , 放射出的紫外线就越多 , 对书画纸张的 破坏就越大。 
三、有害气体对书画藏晶的影响 
    有氧存在 , 并有光照的情况下纤维质地会发生氧化作用 , 而生成易粉碎的氧化纤维。亚硫酸有漂白 作用 , 对书画中颜料和字迹均能使之退色。又因亚硫酸是极不稳定的化合物 , 当吸收空气中的氧后 , 会生成较 稳定的硫酸。
    硫酸是一种强酸 , 具有强烈的吸水性、脱水性和氧化性 , 尤其是在较高温度时。在书画中 , 硫酸生 成后会长久地存留在纸中 , 随着时间的推移硫酸越积越多 , 纸张的酸度越来越高。当纤维有硫酸存在时会加速水解速度 , 使纤维素全度降低、强度下降到零 , 而导致纸张碎裂成粉末。还有二氧化氮、氯气等都会导致纤维素内部结构的破坏而加速藏品的老化。 
    环境条件的控制与防治:环境因素与温湿度、氧气、 PH 、光线等都与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着密切关 系 , 采取必要措施控制和调节这些环境因素 , 可抑制霉菌微生物的生长 , 使文物得到妥善保护。 
    01、控制库房的温湿度 , 画库的温度控制在 15-18 ℃ , 相对湿度控制在 50一 65%, 并在空气调节器中加活性炭过滤层。空气调节装置能使库房内空气的温湿度、洁净度和流动速度符合一定 的要求 , 达到文物保护环境条件理想设备。也可以采用密闭、通风、降湿等方法控制与调节库房的温湿度, 有效过 滤污染物 , 使空气得到净化。 
    02、防光措施 , 防止或减少光对书画的破坏作用 , 防止阳光直射和紫外线进入库房内 , 将阳光隔绝 墙外或在库房玻璃上涂刷紫外线吸收剂 , 在库房中用钨丝灯炮, 不使用日光灯 , 尽量减少书画被拍照次数。 
    03、正确选择书画库房的地址防止有害气体与灰尘入侵。
    04、库房周围保持清洁 , 远离厨房、锅炉房 , 保持库房内清洁。 
    05、经常对书画进行定期监测。 
    06、存放书画藏品不能挤压。 
    07、库房内要放防潮、防虫、防蟑螂、防鼠等药物。 
    08、如发现书画作品被虫蛀 , 应用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在熏蒸房熏蒸杀虫。 
    09、装裱好的书画作品 , 用黑塑料 ( 袋 ) 布 , 对其密封使书画作品本身与空气隔绝 , 并在袋中施 防潮与防虫药 , 可确保书画不受霉菌侵害。 
    10、古旧书画能不重装裱的则尽量不装裱 , 多装裱一次等于对书画多损坏一次。总之 , 对书画的保 存 , 应有科学的保护和收藏方法 , 才能真正延长它们的寿命。



  




妙手回春的书画装裱修复艺术

5 变废为宝,妙手回春——记淮安市书画装裱修复师徐守文先生

6 变废为宝,妙手回春——记淮安市书画装裱修复师徐守文先生

3 变废为宝,妙手回春——记淮安市书画装裱修复师徐守文先生4 变废为宝,妙手回春——记淮安市书画装裱修复师徐守文先生

1 变废为宝,妙手回春——记淮安市书画装裱修复师徐守文先生

2 变废为宝,妙手回春——记淮安市书画装裱修复师徐守文先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书画装裱是一门传统技术,艺术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本人从事装裱已有几十年,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技术方法,现介绍如下: 

一、现代书画的几种托芯方法 

托芯是指书画装裱的一道很重要的工序,也是书画装裱最基础的一步。托芯,即在书画的背面覆加一层适当的宣纸,托出的画芯要厚薄均匀、平整干净。托画芯有湿托和干托,一般的书画可采用这两种方法。然而遇到掉墨脱色严重的书画时,就需要采用特殊方法处理后再进行托芯,即采用高温固墨法来解决。有的花鸟画和青绿山水画因颜色鲜艳,色层较厚(附着在宣纸上的颜料较多),容易脱色掉粉,如不经特别处理会影响画的感观效果。遇到这情况时,采用在托芯下面局部垫一层安徽宣纸(徽宣绵软,吸水性好),这样能保护颜色少受损害,保持画面本来面目。 

湿托:把书画芯面朝下放于工作台上,直接用浆水排刷均匀后覆上一层宣纸,然后用棕刷排实即可。 

干托:也叫搭托或非托。把画芯面朝下放于工作台上,用喷雾器在书画背面喷上一层雾水,使画芯平展。取备用覆背纸一张,将浆水刷于覆背纸上并排刷均匀,再取一张吸水纸垫于覆背纸下以吸附水分,待覆纸水分稍干,再将覆纸浆面覆盖于画芯背后,再用棕刷从中间向四周翘刷平展后,最后将其排实。 

二、镶料与画芯的配色 

书画作品在装裱时,要突出书画的风格,选择镶料和配色非常重要。书画界有人这样说:一幅书画的创作是书画家与装裱师共同完成的。有人说“七分画,三分裱”。也有人说“三分画,七分裱”。无论怎样讲,都是说装裱与书画的内在关系,可见书画装裱的重要性。要做到书画与装裱相协调,装裱者要具备较高的审美意识,使选配的镶料既不喧宾夺主,又与书画内容相得益彰。我认为,无论山水、人物还是花鸟画,要找画中的柔色,也就是比中间色略浅的色调作为镶料配色,也可选用象牙白色(又称为万能色),这样能起到画与配料的有机结合,既协调又美观。 

三、上覆背工序应注意的问题 

上覆背这道工序是在镶好的裱件背后加覆双层单宣纸,以使裱件挺括、平整。覆背纸可选用夹宣纸,也可选用单宣加工合二为一,或选用特制的专用覆背纸,只要适合覆背的厚度即可。但是现有的宣纸尺寸较小,对于有些大幅书画需要连接起来使用,这时需要注意接纸部位应避开书画画芯部位,避免接缝透过画面而影响画面。特别是人物画和动物画的面部,如果有覆纸接缝于此部位,将会影响整幅画面,观感很不舒服。 

覆背时的排刷也很有讲究,排刷时方向要一致,用力要均匀。排实后,再用硬棕刷衬垫一层吸水纸顺镶缝和覆背接缝捶打一遍,这个细节操作很有必要,其一,可将镶缝打实牢固;其二,可以把镶缝和背纸接缝处吸水量大的地方利用衬垫的吸水宣纸把水分吸走;其三,经过捶打,镶缝和接缝更加牢固平整。 

四、安装天地轴杆应注意的环节 

我们观赏书画作品时,往往会发现在书画天、地杆的加口纸处有撕裂断开的情况,特别是经常舒卷、张挂的书画更是如此,从而影响整幅画件的美感。针对此问题,我采用绫条加固法,上杆时在夹口纸分口线处,也就是容易撕裂的地方稍做处理就可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具体做法是:在装地轴杆前,裁边角料0.5厘米×3厘米绫条两对,上稠浆竖贴于分口处加固后,再安装天、地杆并三边上浆包卷天、地杆。这样安装的天、地杆牢固不易裂口,效果很好。 

五、古旧书画芯污染的清理 

古旧书画因年代久远,再加上保存条件所限等,往往画芯受到污染。如:蝇粪、虫屎、颜色、圆珠笔油、钢笔水等的污染,针对这些问题,介绍几种处理方法: 

1.蝇粪、虫屎的清理。传统的方法是用小刀轻慢剔,尽管这样,但我发现用刀硬刮往往会使画芯质地被破坏,留下小小的洞,特别是绢本质地,本已老化的绫绢若再用小刀刮剔,极易造成绢丝断开而受损。为减少人为的破坏,我采用热气熏喷法,使蝇虫粪结石遇热气稍有软化后,再用小刀轻巧剔刮,这样不仅粪结石容易清除掉,而且在放大镜下观察书画质地不易受人为再次损伤。热气熏喷可用家用蒸汽熨斗或面容喷雾器,注意调控适中温度喷雾。 

2.污染颜色的清理。凡是书画被钢笔水和圆珠笔油污染,可用毛笔蘸家用84消毒液涂于污染处,可清除污染色,效果很好。 

3.全补颜色的调配。全补颜色也称全色,是将书、画芯上残缺或补洞缺失的颜色补填完整,使填补过的颜色和整体画面完全一致,所以调配补色非常关键。 

凡古旧书画,有破损或洞口的地方,经修补后还需要全色。在调配颜色时,通常情况下使用国画颜料加墨汁调配就可解决。但往往有一些古旧书画由于年代久远,画面上会出现一种包浆,它是自然形成的,泛有亮光,仅用国画颜料加墨全补,不能达到理想效果。缺点是光亮度不够,与整个画面不协调。经过实践,我用胶水提亮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在调色时加入几滴明胶水,可使颜色提亮,使全色有光感,与整个画面包浆亮感形成一致,效果不错。全色时还要注意毛笔的运用,分层次全补并要看纸的纹路,运用横笔、竖笔和环笔等方法,要精心慢补,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则不达,从而导致全色呆板、失真,或者出现黑眼圈现象(补口边沿出现一圈暗色俗称黑眼圈)。 

4.垫条要点。古旧书画,一般都会出现卷折、断裂的问题,修复中需要在画芯背面垫条为之加固,因断裂处的强度要比其他部位的强度差,容易再次损坏,所以在修复古旧书画时,这道工序不可缺少。垫条纸可选用安徽单宣纸,裁切成0.5厘米×3厘米长条,注意要裁切横帘纹的纸条(断裂纹与所裁纸条不要形成顺纹,应为十字纹,这样垫条力度大)。刷上稍稠的糨糊,按照折痕或裂纹竖向贴补,然后垫宣纸用棕刷轻打使之牢固。如果断裂纹看不太清楚,可将画芯置于拷贝桌上,用铅笔在裂缝处轻轻画线,然后,按照所画线的位置补贴垫条,这样容易对准裂纹,起到加固作用。 

书画装裱既是一门技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勤于动脑,总结一些小窍门,使原本烦琐复杂的工作变得既简单又高效。同时,书画装裱又是一门艺术,应提高装裱人员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使书画装裱与书画作品互为映衬,提升书画装裱的层次。古字画的揭裱修复,又是对书画文物的一种保护手段,在古字画修复过程中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小窍门,可使书画文物既增加观赏性又得到有效保护





书画装裱之古旧书画修复

 书画装裱流传近两千年的传统技艺,它是我国古代书画装裱艺术家为保护美化书画外表,使之能够久远流传而发明,创造的装饰艺术。它对繁荣中国传统文化,保护古书画曾起过相当大的作用。这一精湛技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得到发展和完善,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可谓中华民族的骄傲。

     现如今,传统文化的回归,爱好书画艺术的人日渐曾多,所以书画装裱爱好者也多起来,特别是近些年发明的书画装裱机更是快捷了人们对书画装裱的需求,装裱机装裱的书画外观和传统手工装裱书画的外观几乎是一样,快又平整,所以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然而有利也有弊,机裱的书画因为粘合是用的一种热熔胶膜,如果字画经历多少年,破旧后难于修复,所以要是一些佳作还是应用传统工艺装裱为好。

     笔者就是一个书画装裱爱好者,都说三分书画七分装裱,本人还是认为,装裱师就是书画的美容者,是书画作品的再次创作者,把每一幅书画作品打扮的漂漂亮亮就是装裱者的快乐。有许多人说装裱是件容易的事情,说的也没错,就像女人化妆,其实每个女人都可以自己把自己打扮一番,只是专业与非专业的效果明显一点。同样专业人员也存在不同的水平和风格,因为每个人的专业素养(如对书画作品的赏析能力,如果不了解书画的境意,就不能呼应作品的意境,那装裱后的书画是不尽人意的)和职业道德的认知不一样。笔者认为,书画装裱最难就在古旧字画修复了,古人云:前代书画,传历至今,未有不残脱者,苟欲改装,如病笃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剂而毙。本着这样严格的要求,笔者小心翼翼,诚惶诚恐的修复了一个耄耋之年老先生的叔叔为他留下来的几张遗作。作品拿来时残旧不堪,老人家信任有加的说∶相信作品经尔之手,定会光彩如初,此作价值不高,若实在难于修复,毁之也无妨。老先生虽是如此说,作品价值不高,但是对他来说是一种念想啊,岂能让老人家丢了念想,好在不负老先生的信任和笔者的辛劳,作品总算修复出来,下面是笔者把修复前后的照片,拼在一起,让大家对比欣赏一下:

图片
                 古旧书法修复装裱前后整体对比图(一)

 

 图片
                 
古旧书法修复装裱前后整体对比图(二)

图片
      
古旧书法修复装裱前后整体对比图(三)

   图片
古旧书法修复装裱前后整体对比图(四)

 图片
          
古旧书法修复装裱前后局部对比图(一)

 图片
           
古旧书法修复装裱前后局部对比图(二)

图片
           
古旧书法修复装裱前后局部对比图(三)

图片
            
古旧书法修复装裱前后局部对比图(四)

 图片
           
古旧书法修复装裱前后局部对比图(五)

以上大家看到的是笔者近一个月的劳动成果,其实更重要的还是修复的过程,期间遇到的一些问题,学到的东西,还有积累的经验,就是笔者的财富啊,呵呵。以上还有诸多的问题和不足,还望大家多多指教!



中国书画专用知识大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1尺见方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

⒈斗方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

    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通常两幅成对悬挂。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 “对联”。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⒋中堂

    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落款切忌暄宾夺主。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⒌条幅

    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落款要错落有致,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条幅常见的格式有两种:

    ①写成两行或三行的。两行的格式。左右两行均靠纸的左右两边写,中间留出较多空白。注意上下字的联系节奏,以及两行间的彼此呼应。落款通常写在第二行的末尾,位置应略高于第一行末一个字。款字可写一行或两行。三行的格式,需注意三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穿插映带及节奏变化。落款可在末行下端,底端略高于一、二两行正文的位置;也可另行写款,款字应短于正文,上下不宜与正文平行。

    ②居中写一行(少字数)的。书写内容一般为格言、警句或一句诗词等。字数较少,写时要注意字的开合及节奏变化,以求生动。落款可分单款、双款。单款一般写在左侧中间的位置。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落双款,上款写在作品的右侧中间偏上的部分,一般写创作作品的时间,若是赠送作品,则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

⒍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分为上下两联,右边的为上联,左边的为下联。上下联的尺寸可与条幅等同,也可大于或小于条幅。对联的书写内容规定极为严格,只能是对仗的句子(上下联字数相等,平仄相对、一般字不重复出现),包括对偶句(俗称对子)、律诗中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对偶句常见的有五言、七言,也有少到三字一联,多到数十字、上百字一联的。律诗则分为五言、七言两种。五言、七言的对联,在安排章法时,上下联应单行居中竖写。十字以上的对偶句,则宜写成双行或多行(注意书写顺序,上联从右向左,下联则从左向右。落双款,分别于上下联的未尾,款字略高于正文底端)。上下联字的位置一般要基本平行。处理好一联内上下字的大小、收放的变化,及上下两联间的呼应,令上下两联成为一个整体。

    十字以下对联的落款分为上下款和单款两种。上下款,上款写在上联右边,下款写在下联左边。上款一般写诗句的作者、篇名等内容,如“黄庭坚登快阁诗句”下款则写书者的姓名、号,以及书写地点、时间等内容。如“丙子闲堂书于北京”若是赠送作品,上联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如“文英女士惠存”若是别人请你写的一幅作品,上联则写请你作书人的名或号,称谓外加上“嘱书”等字样。单款一般写在下联左侧中间偏上的位置。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

⒎扇面

    这里专指折扇扇面,它是一种特殊的形式。由于扇面上宽下窄的形状,使得折纹与拆纹之间也是上宽下窄。这种独特的样式,就要求我们在创作时,做出恰当地安排。

 

扇面常见的形式有三种。

 (1)充分利用上端,下端不用。这种格式以每行写两字为宜,从右至左,依次安排。落款写在正文的左侧。款宜长些,款字写一行至数行不等,印章宜小于正文。

 (2)写少数字,利用扇面的宽度由右向左,横排书写二至四字,要收放有度,落款可写数行小字,与正文相映成趣。

 (3)上端依次书写,下端隔行书写,形成长短错落的格局。这样则可避免上端疏朗,而下端拥挤的情形,达到通篇的和谐。这种格式,先写长行,以五字左右为宜,短行以一、二字为宜。落款要精彩,一般写在正文后面,一行或数行均可。即章宜小于落款的字。

书法传统创作

样式的落款与钤印

     落款源于“款识”。原本是青铜器上的铭文对浇铸这一器皿原由的说明。后延用为对书画作品作者及内容的说明。落款内容为作者姓名(包括字、号)、时间、书写内容甚至包括书写地点、环境或气候、心情等。落款有上款、下款之分。作者姓名称为下款。书作赠送对象称为上款。上款一般不写姓只写名字,以示亲切,如果是单名,姓名同写。在姓名下还要写上称谓,一般称“同志”、“先生”,再下面写“正之”、“正书”、“指正”或“嘱书”、“嘱正”、“雅正”、“惠存”等。上款可写在书作右上方或正文结束以后,但上款必须在下款的上方,以示尊敬。一般不与正文齐平,可略下些,字比正文小些。

     在创作之前,首先要选择所书写的内容,内容要求健康、积极向上,也可写古代或当代诗词或名句。内容确定后可考虑书写形式,是写中堂、对联、横幅、条幅还是册页、斗方;是写大字还是小字,写几行,纸多大?还要留下落款的位置。正文内容不可齐边顶头书写,四周要留有空白。中堂、对联、条幅这些竖式书作上下留白(称天头、地头)要大于两侧。一股上空又大于下空。譬如写条幅,天头留白十厘米,地头可留白七厘米,两侧可各留白三五厘米。横幅留空左右相当,但要大于天地,天地留白均等。斗方、册页留白四周大致相同。四边留白确定后,根据字数多少及纸的大小折行或叠格子。

     创作时,大字写完了换小笔写落款,落款竖写,可写两行,也可一行只写作者姓名(称穷款)。根据留空多寡落款,可写内容出处,还可写年代,最后写姓名,“某某人书”。一般落款字小于正文的字,书体可于正文相同或带行意的楷书以示区别。最后盖章。

 

钤印,指盖印章。印章分朱文印和白文印两种。朱文印又称阳文,即字是凸出的,印在纸上字是红色的;白文印又称阴文,即字是凹陷的,印在纸上字是白色的。从印章的内容来分,又有姓名印、斋号印及闲章。一般在落款人名后盖一姓名印,若嫌空还可再加盖一斋号印,不可连盖两方同一内容的姓名印。可盖一方姓印,一方名印,而往往又是一朱一白。为了使书作上下前后呼应,往往在书作右上方再盖一起首印,又称引首印,初学者闲章印的内容可选“学海”、“求索”、“学书”等。印章的大小与书作大小及所书字体大小相关。一般大幅书作落款字大,印亦大,小幅书作落款字小,印亦小。

用印的忌讳

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需盖了。

国画棋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需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尔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就喧宾夺主了。

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一大一小,匚可匹配。同样大小可匹配。

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盖二印,上阳文,下阳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盖二印,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印章上下有字掣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後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就失敬了。

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匠刻印章,不可用於书画上,需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普通印,不适用於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

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人家很忌讳。一来失礼,二来破坏了画面。

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叁公分,比较适中。

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上,一方正好。印与边距离约一。五公分为适中。

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令人看了很恐怖。

小画不可题大字,大画不可题小字。小空不可题字多,大空不可题字少。

书画上姓名印,不可连盖叁印以上,应盖二印,或一印妥当。

书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印。盖多不当,不如少盖,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好。

盖二印,不可东倒西歪,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保养,一切要潜心研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画上不可题上粗俗字题,致影响画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

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印首小长形章,其馀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

常用落款用词

一、称谓

⒈长辈: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小姐)

⒉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学兄()、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

⒊关系较亲密:学()弟、吾兄()

⒋老师对学生:学()弟、学()棣、贤契、贤弟;

⒌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二、上款客套语或敬词

    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法鉴、博鉴、尊鉴、肠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讲正、察正、请正、两正、就正、即正、指正、鉴之、正之、哂正、笑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属粲、一粲、粲正、一笑、笑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三、下款客套语或敬词

⒈书法题款用: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⒉绘画题款用:敬、敬赠、特赠、画祝、写祝、写奉、顿首、题、并题、戏题、题识、题句、敬识、记、题记、谨记、并题、跋、题跋、拜观、录、并录、赞、自赞、题赞、自嘲、手笔、随笔、戏墨、漫涂、率题、画、写、谨写、敬写、仿;

⒊篆刻边款用:刻作、记、制、治石、篆刻。

四、书法作品落款时间的农历传统雅称摘要

⒈一月:孟春、初春、上春、端月、初阳、端春、孟陬、春阳、首阳、肇春;

⒉二月:仲春、仲阳、仲钟;

⒊三月;季春、暮春、契月、花月、晚春、嘉月、蚕月;

⒋四月:孟夏、初夏、首夏、维夏、槐夏、余月、清和月;

⒌五月;仲夏、超夏、榴月、蒲月;

⒍六月:季夏、晚夏、杪夏、暑月、荷月、、极暑、且月;

⒎七月:孟秋、初秋、少秋、新秋、肇秋、初商、兰月、凉月、相月;

⒏八月:仲秋、仲商、桂月、壮月;

⒐九月:季秋、暮秋、晚秋、杪秋、杪商、季商、季白、菊月、咏月、玄月、穷秋;

⒑十月:孟冬、初冬、上冬、阳月、坤月、吉月、良月;

⒒十一月:仲冬、子月、葭月、畅月;

⒓十二月:季冬、暮冬、杪冬、穷冬、严冬、严月、嘉平月、腊月、除月。

中国书画宣纸尺寸

一、三尺宣纸——规格为100×55(长×宽)(单位:CM

⒈三尺全开:100×55(标准三尺)

⒉大三尺:100×70(标准三尺长度不变,宽度为二尺)

⒊三尺加长:136×50

⒋三尺横批:100×55(标准三尺)

⒌三尺单条(立轴):100×27(标准三尺长度不变,宽度12

⒍三尺对联:100×27(标准三尺长度不变,宽度12

⒎三尺斗方:50×55(标准三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

二、四尺宣纸——规格为138×69(长×宽)(单位:CM

⒈四尺全开:138×69(标准四尺)

⒉四尺横批:138×69(标准四尺)

⒊四尺单条(立轴):138×34(标准四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

⒋四尺对联:138×34(标准四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

⒌四尺斗方:69×68(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

⒍四尺三开:69×46(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3,宽度不变)

⒎四尺六开:46×34(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3,宽度12

⒏四尺四开:69×34(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2,宽度12

⒐四尺八开:35×34(标准四尺宣纸长度14,宽度12

三、五尺宣纸——规格为153×84(长×宽)(单位:CM

⒈五尺全开:153×84(标准五尺)

⒉五尺横批:153×84(标准五尺)

⒊五尺单条:153×42(标准五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

⒋五尺对联:153×42(标准五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

⒌五尺斗方:77×84(标准五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

四、六尺宣纸——规格为180×97(长×宽)(单位:CM

⒈六尺全开:180×97(标准六尺)

⒉六尺三开:60×97(标准六尺宣纸长度13,宽度不变)

⒊六尺对联:180×49(标准六尺宣纸长度不变,宽度12

⒋六尺斗方:90×97(标准六尺宣纸长度12,宽度不变)

五、七尺宣纸——规格为238×129(长×宽)(单位:CM

⒈七尺全开:238×129(标准七尺)

六、八尺宣纸——规格为248×129(长×宽)(单位:CM

⒈八尺全开:248×129(标准八尺)

⒉八尺屏:234×53

⒊八尺斗方:124cm)×124cm

七、一丈二尺宣纸——规格为367×144(长×宽)(单位:CM

⒈一丈二尺:367cm)×144cm

⒉大一丈二斗方:180cm)×142cm

⒊小一丈二:360cm)×96cm

八、一丈六尺宣纸——规格为503×193(长×宽)(单位:CM

⒈一丈六尺:503×193

九、一丈八尺宣纸——规格为600×248(长×宽)(单位:CM

⒈一丈八尺:600×248

 

 名家书法资料      

        

王羲之书法资料  http:///wangxizhi/1.htm 
王献之书法资料  
http:///wangxianzhi/1.htm 
欧阳询书法资料  
http:///lgq/1.htm 
颜真卿书法资料  
http://www./yzhq/ 
柳公权书法资料  
http:///lgq/1.htm 
孙过庭书法资料  
http:///sgt/1.htm 
苏  轼书法资料  
http:///sushi/1.htm                          
黄庭坚书法资料  
http:///htj/1.htm 
米  芾书法资料  
http://www./ 
蔡  襄书法资料  
http:///caixiang/1.htm 
赵孟頫书法资料  
http:///zhmf/1.htm 
王  铎书法资料   
http://www./wangduo/1.htm 
傅  山书法资料  
http://www./fushan/ 
董其昌书法资料  
http:///dqc/1.htm 
康有为书法资料  
http:///kangyouwei/1.htm 
于右任书法资料  
http:///yyr/1.htm                           
沙孟海书法资料  
http:///smh/1.htm 
启  功书法资料  
http://www./qigong/ 
沈  鹏书法资料  
http:///dangdai/10/shenpeng/1.htm 
曹宝麟书法资料  
http:///dangdai/10/cbl/1.ht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