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媒体变革:从“内容为王”到“关系为王”

 白头翁书吧 2014-05-24
专业媒体要适应新媒体,特别是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挑战,首先是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
  人与内容的关系不再稳定。当专业媒体进入新媒体平台时,仍然信奉“内容为王”的口号。但在新媒体平台中,人与内容的关系常常受到超链接等外部因素的干扰,因而呈现出偶然性、随意性与跳跃性,而信息的同质化、信息过载等也使内容对于人的持续吸引能力被削减。
  也就是说,在新媒体平台中,人与内容的关系往往是不稳定的。有时反倒是形式(例如界面风格、用户体验)对人们的行为方式产生较强的制约作用。所以用户体验常常比内容更能成为人们依赖某一产品的理由。
  用户对内容的需求深化为对人与人关系的需求。尽管内容的原创性、独创性,一直是新媒体的努力方向,但由于数字化内容在复制与传播方面的零成本,以及原创源头判别的困难,内容的原创性对于其生产者的意义可能在瞬间被消解。只重内容本身,而不考虑如何有效地传播内容,也成为很多专业媒体在网络1.0时代发展的重要障碍。
  而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各种应用,在不断改变与深化人们的需求,一个突出的变化是,将用户对内容的需求深化为对人与人关系的需求。社会化媒体时代也是所谓的UGC时代,但信息的生产与消费更多地成为了人们编织自己社会关系网络的手段。人们生产内容的目的,往往不在于内容本身,而在于以内容为纽带、为媒介,延伸自己在网络社会中的关系,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比内容更为重要。
  因此,新媒体的专业经营者,需要充分认识这种变化,转变自己的思路。
  人际关系成了大众传播的“基础设施”。网站等新媒体建设中至少有三种关系:人与产品的关系、人与网站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过去网站经营的思路是,为用户提供好的产品,通过人与产品的关系来培养用户与网站的关系,在这基础上再通过社区等方式发展用户与用户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似乎只是网站给予用户的一种额外补偿,是网站表明自己是网络而不是传统媒体的标识。
  也许这种思路反过来会更顺,那就是首先需要为用户之间的关系培育提供好的土壤,当用户之间的关系稳固后,用户对网站的依赖和品牌忠诚度也就会顺理成章地建立,那么,用户与网站所提供的内容及其他产品之间的关系也就更容易建立了。这种思路是通过关系的营造去培育产品的竞争力。
  新媒体正在朝着“关系为王”方向发展,还基于前文提到的传播模式的变革。这种模式意味着,人际关系成为了大众传播的“基础设施”。因此,专业媒体要在社会化媒体时代立足,就需要充分认识人际关系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并适应以人际传播为基础的新的传播模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