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摄像头真能取代汽车传统后视镜么?

 初心阅读室 2014-05-25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几乎所有采用摄像头提供视野的概念车量产后都换回了传统后视镜,所以也是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清一色的描述为量产后不会保留。而就在上个月,特斯拉联合通用、大众以及汽车制造商联盟等重量级角色向NHTSA(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申请用摄像头代替后视镜。就此,努力近百年的后视镜将有可能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亲们!你们考虑过它的感受么?

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后视镜招你们了?

后视镜的主要作用就是提供后方和侧面的视野,想要拓宽镜中的视野又要防止本身体积过大挡住前方的视野是后视镜的矛盾所在,况且盲区的存在也是相当致命的。其次,越来越多车型在开发过程中强调空气动力学,宽大的后视镜就相当于一对扇风耳,或许这就是许多厂商想“办”了它的原因。最后可能是那些所谓的高大上设计师们的阴谋,貌似后视镜干扰了它们的整体设计。针对最后一点小编想插一句:过去那么多经典车型也没见哪辆被后视镜拖了后腿。

后视镜一直在努力!

谁也不能否认在汽车界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或许摄像头被允许用于汽车上但完全替代尚不可能。其实后视镜并不是一无是处,无论你现在怎样强调它的不完美,近百年的路程也都是在它的陪伴下走过来的。

为了尽量扩大视野又不增大自身体积,后视镜的镜片采用了曲面镜。但如果无限制增大曲率将导致镜中距后车的距离要比实际中远的多,这很容易造成驾驶者判断错误导致事故,因此就有了双曲率的后视镜。所谓双曲率的后视镜就是在一个后视镜上使用两块不同规格的镜片,一块用来观察实际距离,一块尽量覆盖盲区视野。

纵然摄像头在视野问题上占据相当的优势,但也有同样的问题困扰。由于要获得更好的视野一般要采用广角镜头,但广角镜头也会使物体变形产生距离视觉差。再回到传统后视镜,为了弥补盲区的劣势,盲区监测系统可以有效的支持。

另外大家都体会过雨天、雪天后风挡玻璃起雾的情况吧,怎么解决?开车窗加热呗!现在后视镜也拥有了这项功能,原来那种开着车伸出一只胳膊擦后视镜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另外无论是手动还是自动,基本每辆车上的内后视镜都带有防眩目的功能,外后视镜同样具备。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被远光灯亮瞎眼了,开了防眩目你顶多就是个萤火虫。

摄像头你做得到么?

我不想阻止科技的发展,也不想黑无辜的摄像头。不过所谓站的越高摔得越狠,最可靠的永远是最简单的东西。摄像头的成像原理较复杂,假如行车过程中影响传输失效,那么无论是对驾驶员造成的心里恐慌还是实际障碍都很严重。此时反而是传统光学反射原理的后视镜更稳定,只要你不是整个后视镜被撞掉,即使镜片碎了你还是能勉强观察。

总结:

也许汽车上大部分零件的发展趋势都是电子化,但作为保守一派我仍然不认为后视镜被摄像头替代是件值得庆祝的事,因为后视镜并没有一无是处。不过,我们到是可以鼓励在保留后视镜的基础上,加入摄像头来完善视野的做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