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层法院青年干警队伍建设现状的思考
贾汪区人民法院 朱圆圆 王玉梅
大力培养青年干部,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是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根本大计。近几年来,基层法院青年干警队伍不断壮大、比重不断增加。这些通过层层考试选拔出的青年干警学历高、知识新、创新意识强,许多方面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特点。如何引导青年干警尽快岗位成才,更好地担负起法院工作重任,促进法院队伍素质的持续提升,已经成为当前基层法院队伍建设中一项不可忽视的新课题。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所在法院——贾汪法院的实际,对当前基层法院青年干警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基层法院青年干警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 以贾汪法院为例: 我院现有35岁以下青年干警共28人,其中25岁以下2人,25-30岁15人,31-35岁11人,仅占全院干警的29%,年轻干警偏少。青年干警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2名为研究生学历。但35岁以下法官仅9人,法官断层现象较严重。为缓解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在多年来贾汪公务员招录极少的特殊政策背景下,我院通过中院的全力支持,积极向区委汇报,多次与组织部门沟通。2010年至今,共引进人才10名,其中从全国遴选法官5人,调入干警2人,招录公务员3人,在全区首屈一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 二、基层法院青年干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青年干警缺少职业认同感。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多数青年干警选择进入法院系统,只是把工作当成一种谋生的职业,而不是出自对法律的敬仰而自觉视为终生从事的事业,对“法官”这个光荣的称呼还没有高度的职业认同感,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得过且过,相对缺乏敬业、奉献精神。 ( 二)青年干警缺少实践经验。法院业务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年轻干警虽受过正规高等教育,有着专业领域的一技之长,但想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还需要结合岗位实践有针对性地作深入学习钻研。另外,非法律专业毕业的干警只有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才能胜任法院工作。 (三)青年干警队伍整体素质不齐。通过多年努力,基层法院队伍素质整体上有了提高,但是高层次人才奇缺,干警中学习意识、危机意识不强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整体素质与社会对法院工作的要求有较大差距。相对而言,一是经济发达地区人才较为拥挤,不能尽才所用,贫困地区人才紧缺,不能按需取才;二是人才专业结构单一,专业人才的组合形式互补性不够,搞民事不懂刑事,搞刑事的不懂民事,难以适应现代法院工作的要求,从而很大程度地制约了部分工作的开展。 (四)用人制度不够健全。一是用人观念相对滞后。合理配置人员,优化年龄结构对于各项工作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一些人认为青年干警的资历较浅、经历不够,不能担当重任,不放心把一些重要工作交给青年人,或者认为有些岗位需要经验丰富的人员,青年人不适合,从而造成了部门人员结构老化,工作缺乏推动力等等现象。这些观念上的保守与偏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青年干警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干警培养机制相对滞后。虽然选拔任用干警的制度越来越规范,程序越来越严密,干警队伍也越来越年轻化、专业化,但我们也遇到一些青年干警因为资历、资格不够不能及时被提拔的问题。如有些基层院副科级以上干警名额有限,长期得不到提任,青年干警因此也看不到“奔头”。同时,由于法院与外部单位交流轮岗的比较少,输出渠道不畅通,也减少了青年干警提拔使用的渠道,限制了青年干警的发展空间;还有一些干警长期处于后备状态,错过了最佳年龄段,几年培养下来,没有得到提拔使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和改进基层法院青年干警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业认同感。 1、加强思想教育。青年干警的明显特点就是社会阅历浅,思想单纯,可塑性强。所以,我们一定要针对这一特点对他们采用生动活泼的多种形式,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加强对他们的思想引导,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培养他们的大局意识和为民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端正司法指导思想。一是抓好经常性的政治理论学习。积极开展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等,不断提高青年干警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法观念,与时俱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有力保障。二是抓好职业道德教育。积极组织年轻干警深入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创先争优”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有效增强青年干警廉洁自律的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公仆意识。三是抓好纪律教育。开展经常性的廉政教育,弘扬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加强对青年干警的纪律作风教育;严格用“十条禁令”、等规定约束青年干警的行为,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四抓好先进典型示范教育,以近在咫尺的先进典型的榜样力量教育、感召每一位青年干警,发挥先进典型的导向和示范作用,营造出一种积极进取、锐意创新的工作氛围。 2、强化培训力度。为了使青年干警能够尽快适应法院工作,同时也为了青年干警队伍能够迅速成长为法院业务骨干,我们必须强化培训力度,并建立规范化的教育培训制度。一是对于新招进来的青年干警一定要经过“上岗培训”,熟悉法院基本情况后,才能够正式安排具体的工作岗位。要及时安排组织他们参加上级法院举办的新录用人员培训,使青年干警提高基本素质。二是开展业务技能培训,采取由资深法官与青年干警“1+1”帮教形式,由资深法官将化解矛盾、庭审驾驭、文书制作等实务方面的经验和技巧对青年干警进行言传身教,逐步提升青年法官能力。遇有重大影响、案情复杂的案件,优先安排青年法官参加合议庭,直至担任主审法官,为青年干警成长提供锻炼机会;不定期组织青年干警开展“法官进社区、下乡镇”活动,深化青年干警对群众工作的认识,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增长实践知识,学习做群众工作的本领。 (二)加强实践锻炼,提高青年干警队伍工作能力。加强实践锻炼是培养造就干部的重要方法,也是干部成长的根本途径。青年干警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作用,关键是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群众相结合。所以,要有针对性地加强青年干警的实践锻炼,将青年干警有计划地分配到基层人民法庭和信访部门工作,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民情,知晓民意,培养其吃苦耐劳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品格和密切群众的好作风。 (三)改革用人机制,大胆选任青年干部。要鼓励青年干警积极工作,大胆创新,努力学习,加强调研。要多给他们学习的机会、实践锻炼的机会、充分发挥才干的机会,并以此促进人才的不断成长。要坚决屏弃用人上“论资排辈”的旧思想,坚持以德量人、以能用人、以勤识人、以绩取人、以廉择人,大胆提拔那些有才干、肯实干、成绩突出的青年干警。通过落实干部年青化、专业化的制度,激发青年干警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感觉到“有奔头”、“前途一片光明”,因而更加安心地、积极地投身到法院事业中去。 (四)丰富青年干警文化生活,促进青年干警健康成长。针对年轻青年干警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特点,立足现有条件,不断丰富文化生活的内容,以正确引导他们参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文化生活。一是将青年干警作为法官队伍建设的重点,关心、理解、支持青年干警,定期开展与青年干警谈心活动,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及时消除思想困惑,疏导理顺情绪。二是鼓励干警培养兴趣专长,在院文化走廊设立青年干警专栏,收录青年干警的绘画、书法、摄影作品,丰富法院文化生活。三是每星期组织青年干警开展篮球、羽毛球、瑜伽健身等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干警业余文化生活。四是加强学者型法官的培养,挖掘青年法官调研潜能,鼓励青年法官发挥理论、创新和调研优势,及时总结审判实践经验,多出调研成果,为青年法官调研提供服务、支持和帮助,对在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奖的按级别给予奖励,充分发挥青年法官的调研能力。 加强和改进基层法院青年干警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只有要善于发现青年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教育整顿,强化青年干警队伍的规范性建设,才能大力提高青年干警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让他们能尽快地成长为业务骨干,从而促进法院队伍建设。
朱圆圆 661825 zhuyuanyuan220@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