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巧用气息 变成百灵鸟

 兴祥发 2014-05-27
  【摘 要】随着现代人教育观念的转变,“素质教育”深入人心。音乐作为培养学生才艺、修养、气质等方面的基础,深受广大家长和学生的重视和喜爱。但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因为没有掌握好气息的运用而没能学好唱歌。本文重点阐述了怎样巧用气息,变成百灵鸟。
  【关键词】音乐教学 歌唱 气息
  
  随着现代人教育观念的转变,“素质教育”深入人心。家长们不仅仅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更重视培养孩子全面发展。音乐作为培养学生才艺、修养、气质等方面的基础,深受广大家长和学生的重视和喜爱。尤其是当今社会乐坛一副欣欣向荣,歌星、影星层出不穷。学生非常羡慕他们,也希望自己拥有一副好嗓音。因此,他们希望老师能真正地教他们一些唱歌技巧,让他们唱出优美动听的歌。
  歌声主要是靠气息的运用唱出来的。古人云:“气,音之帅也”,又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等等,这些无不说明了气息在歌唱中的重要性。气息的巧妙运用,直接影响歌声的质量,气巧才能使声美。然而不少小学生没有掌握巧用气息的技巧,吸了许多气,一开口唱就全泄掉了,有的把气憋在肚子里用不起来,所以发不出声音。那么,如何进行气息的调整运用呢?歌唱家们在实践过程中得出的用气经验是“中音如说话,低音像叹气,高音似喊人”。这种“说话”、“ 叹气”、“ 喊人”正是巧用气息的含义。在这几年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谁掌握了运用气息的奥秘。谁就懂得歌唱”的道理。训练学生运用好气息,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巧吸气”,是指气息吸的部位要巧。小学生音乐知识浅、底子薄弱,唱歌时只知道大声唱就行了,完全不知道好听的歌声是靠气息的运用发出来的。所以在音乐教学中常常遇到一些学生高音上不去,唱长句时接不上气等情况。由此可见,教学生唱歌,教给他们吸气方法是很重要的。要让学生明白唱歌的呼吸虽然是建立在日常呼吸的生理基础之上,但与日常的呼吸方法有所不同。唱歌时的气息量要比平常吸气量多,部位要比平常吸气深。但并不是越多越好,气息的深度并不和声音的优劣成正比,而是气息所到之处应有一个恰到好处的部位,那就是肺下叶横膈膜处。因为腰肌微小的活动都会对喉头产生很大的影响。充分利用横膈膜进行呼吸,有利于稳定喉头,打开喉咙,容易获得优美理想的声音。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手贴在肺下叶横膈膜处或双手叉腰,体会吸气和呼气的方法,再进行发声练习。
  2.“巧起音”,就是句首的起音要巧。开口唱第一个音被称为“激起音”。在教学中无论是练习或唱歌,都有句首起音的问题。有的学生一开口唱气就全漏光了,唱到后面觉得很吃力,就是起音没唱好的缘故。因为该音往往不是处在每句的最高音上(下行音阶练习除外),所以常常不被学生重视而备受“冷落”和“忽视”。殊不知它对整串声音的连贯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少学生一门心思扑在“上高音”上,却不知问题有时表现在高音上,而根子却在别的音上,不少便是出在“激起音”上。如果片面注重高音而忽略了低音,那高音也会找不到应有的位置和感觉。   “巧起音”即气息和声带闭合的一刹那,这短暂的一瞬间若能找到用劲的正确部位,并把这种感觉持续下去,就有可能较顺利的进行演唱。因此,学生无论是练习发声还是唱歌,老师要时刻提醒他们注意唱好“激起音”。而气息正是声音激起的动力,巧“激起”则是通过在一刹那间对气息的巧妙运用,无论高、中、低音,均需有稳固的深气息支持,无论在哪个声区,都要坚持“欲上先下”的原则。
  3.巧控制,即控制气息要巧。演唱的整个过程是呼气的过程。在保证气息吸入正确的部位之后,在呼出的气流量上,应该是与乐句的长短强弱相适应的。许多学生往往将“控制”理解成“保持”,以至横膈膜往外使用僵死的力量,把气息憋死,声音全从喉头里挤压出来。唱久了喉咙发疼,音色也不美。我常用气息犹如奖券来比喻,过期了要作废,希望学生能主动用气,但这样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有的学生一开口就把气全泄掉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常用“拉小提琴”的形象动作让学生寻找、体验在声音一出来的时候就有“气柱”或“声柱”的那种感觉,学生便能较容易地建立起横膈膜的呼吸支点,懂得每个声音必须由气息支持的道理。气息既要出来,又要巧妙地控制好。
  4.巧换气,就是掌握换气的规律。换气是唱歌时必须使用的一种方法,但如何巧换气,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首歌曲,即便是一个乐句,要表现好它的高、低、强、弱急、缓等等。就要根据个人的声音处理以及情感的需要对“气口”进行巧妙地设计,换得自然,换得使人不知不觉,即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一般规律是一个乐句换一口气,遇到较长的乐句可以小乐句为换气单位。对于小学生来说,能不换气就不换气,以增加横膈膜的承受能力。换气有规律,但也不能硬性规定,必须将歌唱者本身的条件与歌曲的总体风格紧密结合起来,这正是“巧”之所在。 要使学生唱出婉转动听的歌声,变成百灵鸟,必须要教他们掌握好巧用气息的方法。当然还要和吐字、共鸣、感情处理等方面配合好,才能真正地唱出美妙的歌声。
  
  参考文献:
  [1]王如湘.跟我学唱歌美声唱法卷.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
  [2]中等师范音乐教材编委会.小学音乐教学法.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