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原雄鹰网站 草原上的乌兰牧骑

 戈壁白兔 2014-05-27
广袤无垠、风光旖旎的内蒙古大草原,总是敞着博大的胸襟,让碧草、鲜花、蓝天、丽日妆扮成一幅斑斓的画;让骏马、羊群、牧歌、驼铃描绘成一首美妙的诗。蜚声海内外的“乌兰牧骑”(蒙语,红色的嫩芽),更为这如诗如画的大草原添了独特的神韵。
1957年6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支乌兰牧骑在苏尼特左旗宣告成立。当时,只有9名乌兰牧骑队员,4件乐器,2辆勒勒车。古老的勒勒车,载着9名满怀激情的牧民儿女,开始了创建一项崭新事业的艰难旅程。不知经过多少风霜雨雪,颠簸坎坷,乌兰牧骑顽强地走过来了,撒了一路情,开了一路花,结出了一串串丰硕的果实。由于乌兰牧骑适应了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的特点和群众的需求,很快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普及,到1963年底,内蒙古已经建成了30支乌兰牧骑,以后又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已经有46支乌兰牧骑活跃在广大农村牧区。
乌兰牧骑来自草原,来自农牧民,他们和草原、和农牧民群众有着永远分不开、扯不断的情结。他们想农牧民所想,急农牧民所急,送农牧民所需,摸索出了“牧忙分散、牧闲集中、灵活机动、方便群众”的活动方式,在农牧业大忙季节,他们与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生活,积累素材,构思创作。闲时,他们则演出根据农牧区群众生产生活加工创作的小型文艺节目,同时,为农牧民群众提供幻灯放映、图书销售、时事政策宣传、科普展览、辅导业余文艺骨干等一系列文化服务。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生活在文化贫瘠、信息闭塞的草原上的人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文艺队伍。所以,蒙古族老乡亲切地称之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
    196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上,一支由12人组成的内蒙古乌兰牧骑演出队的精彩表演,轰动了首都舞台,使乌兰牧骑名声大振。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和文化部的部署,1965年6月至1966年初,三支乌兰牧骑分赴祖国各地巡回演出,历时7个月,行程11万多里,走遍了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演出600多场,观众达百万人次。乌兰牧骑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欢迎。
    经过40年的磨砺,“乌兰牧骑”这株红色的嫩芽茁壮成长起来,名扬九州,誉满四海。如今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各地都留下过乌兰牧骑的足迹,亚洲、非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回响过乌兰牧骑的歌声。1979年,由乌兰牧骑队员组成的中国民族歌舞团应邀访问巴基斯坦,当时的巴基斯坦总统齐亚· 哈克兴致勃勃地观看丁乌兰牧骑的演出,并给予了很高评价。1996年6月,同样由乌兰牧骑队员组成的中国内蒙古艺术团访问美国,引起轰动,美国一家新闻媒体宣称,中国内蒙古艺术团的演出在美国刮起了一股“内蒙古歌舞旋风”。乌兰牧骑还多次接待到访的外宾和国际友人,给他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记忆。1991年冬,蒙古国总理顾问胡其图先生观看巴林右旗乌兰牧骑演出之后,说:“我去过欧、美、亚洲的许多国家,也看了不少文艺节目,但是,仅有十几个人组成的小小文艺队伍,演出这么多精彩的节目,很不平凡。”乌兰牧骑从人民群众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创作的源泉和灵感,从民族民间优秀丰厚的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创作演出了大量优秀的文艺节目,如“顶碗舞”、“牧民的喜悦”、“彩虹”、“鄂尔多斯婚礼”、“筷子舞”、“翔”、“梦中戈壁”、“炒米飘香”、“腾飞的骏马”、“富饶美丽的内蒙古”等等,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内蒙古民族艺术的精品和典范。
    40年来,乌兰牧骑就象一所大学校,把一批批年轻幼稚的队员培养成一专多能的文艺工作者,把一个个含苞欲放的文艺新苗孕育成艺术家。德德玛、图力古尔、拉苏荣、牧兰、金花、达日玛、敖德木勒、敖登格日勒、道尔吉仁钦、朝鲁、巴达玛、那顺等等都是在乌兰牧骑这所学校里成长起来的优秀艺术人才,是乌兰牧骑的事业成就了他们的事业,是乌兰牧骑的生命赋予了他们永恒的艺术生命。
乌兰牧骑是时代的骄子,也是民族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者。40年来,乌兰牧骑队员走了一批又一批,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乌兰牧骑扎根基层、面向群众的初衷没有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本色没有变。
    所有这一切,是乌兰牧骑历久弥新的法宝。因此,乌兰牧骑青春常在,乌兰牧骑旗帜不倒,乌兰牧骑事业灿烂辉煌,这就是内蒙古各族人民的骄傲------草原上的乌兰牧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