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笔记(2)

 达州中医馆 2014-05-27

麻黄汤证: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     此条是麻黄汤证,有麻黄八证需要记牢。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喘。

●     恶寒发热:病机见第三条。

●     诸痛:寒伤肌表,使肌肤骨节,气血涩滞,筋脉拘挛而致。

●     无汗而喘:而——表示因果关系。寒邪闭表,毛窍闭塞,故而无汗。太阳主表,肺主皮毛,毛窍闭塞,则肺失宣降。指甲油,油漆,化妆品都可以闭塞毛孔,有人曾经用那些东西开玩笑,把朋友的身上涂满油漆(化妆品),导致朋友的死亡。(恐怕这也是倒霉催的,交这样的朋友就是自寻死路吧。)

●     寒邪闭表,故而无汗,卫闭所以发热而喘,营郁所以有诸疼痛

●     治疗:解表——发汗散寒,宣肺平喘。

●     杏仁七十个:100个约重40克,70个大约30克重。

●     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这是三次治疗量。(三八二十四,差不多了)

●     将息:就是护理。

(57)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     烦:烦躁。余邪未尽,复感外邪。

(51)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52)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     此二条讨论汗法,可发汗。郝老师没讲,让自学。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     脉浮细:由原来的脉浮紧变化至此,说明邪气已经衰弱。《内经》:大则病进,小则平。如人体虚,脉本应极细弱,反大不应人,此为邪气盛。输血输液等治疗亦可令脉像暂时柔和。

●     胸满胁痛:胸胁是少阳经所过,胸胁痛说明少阳经经气不利(由于受邪等原因),与小柴胡汤疏利少阳。

●     脉但浮:寸关尺三部俱浮。说明表仍未解,所以要用麻黄汤。

 

伤寒和衄解

1,  寒邪闭郁日久,用麻黄汤后正气祛邪外出,来不及作汗,营中邪气直接通过鼻衄由血分外泄,这就叫衄解,又叫红汗。——汗血同源,邪气可以借汗出而解,如若感冒日久,亦可随出血(放血)而解,这就是以衄代汗。

2,  伤寒日久,可以自愈。①自汗而解;②战汗作解—— 一冷一热后汗出乃解;③自衄得解。

3,  伤寒见衄,衄血点滴不畅,尤似汗出不彻,不足以解除邪气,用麻黄汤发汗——以汗代衄。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     太阳病……此当发其汗:有是症便用是方。

●     目瞑:头晕。

(47)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55)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     也有衄血不止,高热不退。此为寒邪化热,热迫血行,热入营血,当凉血止血(与犀角地黄汤)。

 

麻黄九禁

所有辛温发汗方,当慎用或禁用。

(83)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     咽喉:所有阴经经过此处,又是肺胃之门户。咽喉干燥,肺胃肾之阴虚也,辛温发汗更加伤阴,不可用。

(84)淋家,不可发汗,发汗比便血。

●     淋:尿频,尿少,尿痛。下焦阴伤,湿热下注。久淋之人,阴液大伤,不可发汗。

(85)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

●     痓:痉,筋脉拘急的意思。

●     久患疮疡,耗伤气血——身疼痛(亦可因为毒热壅盛所致)。发汗伤及营阴——血虚,筋脉失养。

(86)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目旬),不得眠。

●     常鼻衄者,阴血不足,心火上炎,此阳经有热,汗后更伤阴血。

●     额上陷脉急紧:额上肌肉弹性消失。寸口脉拘急紧张——阴虚筋脉失养。

●     直视不能(目旬):阴血不足。

●     不得眠:不得闭目静息。

(87)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忄栗)而振。

●     亡血家:阴血虚,阳气虚。

●     发汗则寒(忄栗)而振:(忄栗):心中振。振:身体。(这里又是一个不明白的地方,也许我当初记笔记的时候,写错了。不过据我记得,这里解释的好象和书里解释的不大一样。)阴血虚,阳气失司,阴血不足者,当有手足痉挛。

(88)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     平素汗出,阴阳两伤,心神失养,心神无主,则心神恍惚,慌乱不能自主。

●     小便已阴疼:阴虚也。汗家重发汗,阴液不足,阴中涩滞。(我自己的观点,这是宗筋失养。)

●     平素多汗,慎用汗法。

(89)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虫尤)。

●     胃:泛指胃肠。

●     此条胃中冷,中阳不足,蛔虫喜温避寒,吐蛔者当有中(下焦)寒,体内环境失调。

(50)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     法:尤理也。

●     尺中迟:营血不足,血流迟滞,不可发汗。

(91)脉浮数者,法当汗自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     此条说误下,里气伤,身重,心阳虚而悸。尺脉微,阳气虚。

●     表里实:正气充实。表里正气虚,自汗出乃解。

 

上九条,论述麻黄汤(或者说汗法)禁忌症,咽喉干燥,淋家,疮家,衄家,亡血家,汗家,有寒者(中阳不足),尺脉迟,尺脉微,俱不可发汗。

原则:凡阴阳气血诸不足,凡湿热,毒热,虚热内盛,皆当禁用(禁止单纯的用)辛温发汗。用西药发汗亦考虑之。后世有攻补兼施之方剂,可以用之。

 

麻黄兼证

(31)太阳病,项背强,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切)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口父)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     (14)条讲的是风邪在经,此条论述寒邪在经,太阳经气不利,经脉拘挛,应保护阴液,不用麻黄汤纯辛温之方剂,以桂枝汤为低方,存阴液。葛根在当时多用鲜品,辛温燥烈,所以先煮去其药性之副作用,现在的葛根不用先煮。

●     由于芍药酸敛,此方较之麻黄汤加葛根,发汗力弱。

 

经方药量

重量:《汉书·律历志》: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有文物为证:汉司农铜权,重12斤(刻)(光和)平均一斤=250克,所以汉代的一两=15.625克≈15克。

容量:《汉书》:千二百黍,实其龠(yuè),合龠为合(gé),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文物为证:合=20ml,升=200ml,斗=2000ml,斛=20000ml。

尺度:《汉书》:一黍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里。

文物为证:一般只有寸,没有分。一寸=2.3cm,一尺=23cm,一丈=230cm。汉代关羽,身高八尺,换算过来1.84m。

唐宋以后直至清代:一斤≈600克(???也许是500克,是不是我记错了),一尺≈33cm,一升≈1000ml。

唐朝以前,用汉制称量中药,宋代以后,有极小药量(如煮散),改以钱分两计算药量。

 

以麻黄汤和桂枝汤为例

麻黄汤:(杏仁100枚≈40克,70枚≈28克)

药味

麻黄(去节)

桂枝(去皮)

甘草(炙)

杏仁(去皮尖)

原方剂量

三两

二两

一两

七十个

3次量

45g

30g

15g

28g

1次量

15g

10g

5g

9g

 

桂枝汤:

药味

桂枝(去皮)

芍药

甘草(炙)

生姜(切)

大枣(擘)

原方剂量

三两

三两

二两

三两

十二枚

3次量

45g

45g

30g

45g

十二枚

1次量

15g

15g

10g

15g

四枚

方药在各地因为地域不同,各地药物的常用量,以及煎药方法不同,所以要记住方药比例,依照当地药物常用量用药。

 

(3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杏仁四十个(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     方有执将伤寒论重新分类,风伤卫(桂枝汤证)——太阳病上篇,寒伤营(麻黄汤证)——太阳病中篇,风寒两伤营卫(大青龙汤证)——太阳病下篇。此为三纲鼎力。可是中风病机:卫强营弱,伤寒又是最伤人阳气,亦可伤营。结论:此二条可能是抄错或者是互词。(郝老师好像是更加支持后一个说法。就是说不管是中风还是伤寒,有以下症状者就是大青龙汤证?)

●     此二条是重点。要求重点掌握。

●     厥:就是指手足发凉。

●     瞤:音纯(chún),指的是筋肉自己跳动。(可是我打出这个字是shun)

●     38条病机:寒邪闭表,阳郁化热,郁热扰心,不汗出烦躁,内热离散在体内,不特在某一脏腑,即不在心、肺、胃,需要清里热。治则:发汗散寒,散清里热。

●     方剂用的是麻桂合方,去芍药,倍麻黄,加石膏鸡子大(比现在的鸡蛋小,用以清里热)此时不重用麻黄,不足以开表散寒。

●     伤寒论方中一此方发汗力最强,故而不用温覆。

●     粉:米分也。研米使分散也。温粉:炒热的米粉,如果用凉粉易闭留剩余寒邪。《说文》:“粉,所以傅面者也”段注:小徐曰(徐氏兄弟之弟):古人傅面,亦用米粉,凡外曰面。《后汉书·华佗传》

●     王一帆曰:大青龙汤只要用过发汗不可再用。用此汤不汗,可以增加饮水(津液脱失),用以截断病程。(不知道是不是全都是他说的,反正全都是老师说过的话。)

●     脉微弱:阳气虚。汗出:表阳不固。恶风:肾阳虚,表阳虚,温煦失司。

●     阳虚则阴盛,阴盛则可有躁烦——躁动不宁(见第4条)

●     过汗亡阳,阴阳两虚,筋肉失养,可见筋惕肉瞤

●     39条病机:伤寒在这里应当指的是广义伤寒。脉浮主邪在表,缓主湿邪。湿郁肌表,可见身不疼但重。因其有入里之机,故而乍有轻时。又因为湿郁肌表,阳郁化热,郁热扰心,可见烦躁。

●     要与少阴阳虚证相区别。

●     此方发汗散湿兼以清热除烦。38条为寒郁肌表,亦区别于少阴证

●     综上所述,大青龙汤证:太阳病,无汗兼烦躁。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此是非仲景愿意混入正文)

★臣亿等谨按,小青龙汤,大要治水。又按《本草》,荛花下十二水,若水去,利则止也。又按《千金》,形肿者应内麻黄,乃内杏仁者,以麻黄发其阳故也。以此证之,岂非仲景本意。

●     小青龙汤证:外有表寒,内有水饮。

●     干呕——水气犯胃,胃气上逆。发热——表邪未解。此二证未必见到。

●     △咳或喘:外寒引动内饮,内外合邪,水寒射肺,使肺气上逆。

●     辨痰:吐大量白色泡沫痰。“落盂(地)成水”;若是少量泡沫痰,落盂即飞,此燥痰也。

●     望诊:或面色黧黑(面有水色,或面有色斑——水斑,或面有疣肿、睑肿——水气),面目一身俱黑(怀疑帕金森综合征),舌体胖大,质淡,舌面水滑。

●     或见证:非兼证,也可以上升为主证。因水邪变动不居,常随气机升降而随处为患,故有诸多或见证。

●     渴:饮停不化,津不上承。

●     噎:咽喉部气逆阻涩感。

●     病机:外寒内饮,水寒射肺。

●     治则:外散表寒,内化水饮。

●     方药:干姜温化水饮,五味子酸收,细辛温散。不要使肺气耗散过度。实际细辛的一次用量是15克。书上说细辛不过钱,原话作“细辛作散服,不可过钱(即3克)”,由唐宋至清末,一直遵循此说。在阜外医院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常用附子30克,细辛30克。

●     小青龙汤除五味子外,辛温燥烈有余,不可久服。因为肺为娇脏。最多服三级,一般不过七剂。三剂喘平,用苓桂剂善后(苓桂术甘汤、苓桂姜甘汤、苓桂杏甘汤、苓桂薏甘汤、苓桂枣甘汤)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者,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     水饮内停,阴寒不化,多不见口渴。

●     服汤已:就是服小青龙汤后。

●     渴:此处渴与上条或见证口渴不同,此是发热之余,温解之余,津液一时不足,而口渴。

●     鉴别:桂枝汤发表,兼以养阴和营。

麻黄汤发表,兼以宣肺平喘。

葛根汤发表,兼以升津疏经。

大青龙汤发表,兼以清热除烦。

小青龙汤发表,兼以温化水饮。

 

大青龙(汤),主下雨,发汗以治烦,以发汗为主,无表(表证:寒邪袭表,或者湿郁肌表)不用。

小青龙(汤),治水泛,以化饮为主,无表证亦可用。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一两 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个(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     表有小寒闭郁,营卫之气,已有不足

●     如疟状:阵发发作(一日二三度发)

●     不呕:未入少阳。

●     清:厕也。《释名》:“言至秽之处,宜常修,使洁清也。”中原多西北风,故修厕于东南角,故称东圊。(圊:不用多解释了,看上去就像是一个茅坑。)清便:用如动词,便,排,拉。

●     自可:尤宜也。

●     欲:通“续”,《不可汗篇》作:“清便续自渴。”(没找到这句话……清便欲自可这句话是不是说大小便也不错,没事儿。就是说不是阳明病?)

同本以见证:

《脉经》也做“续”,别本以见例。

此句是说,邪未入阳明。(原来我想的是对的,哈哈,果然……我真是太……我从来不说自己聪明。)

●     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由浮紧而缓,证明邪气由盛而衰。

●     脉微而恶寒者:微,里阳虚。恶寒,表阳虚。(此阴阳俱虚也)

●     面色反有热色者:热色,红色。寒邪重则身痛,寒邪轻则身痒。

●     一次量是麻黄汤桂枝汤各1/9(原方用的是1/3麻黄汤+1/3桂枝汤,分毫不差,原来古方用药剂量精确如斯)

●     先煮麻黄一二沸:因为是小发其汗,所以煮的时间短了。

●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证: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无汗身痒,面赤。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杏仁十六个(去皮尖) 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五枚(擘)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     脉洪大者,与桂枝如前法:与26条白虎加人参汤证比较。

●     一日再发:再,两次。用桂枝二麻黄一汤,寒邪更轻,常用于感冒后期余邪不解,又治皮肤病荨麻疹等。

(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去皮) 芍药 麻黄(去节) 甘草(炙)各十八铢 大枣四枚(擘) 生姜一两二铢(切)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

右七味,以五升水,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     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此是少阴真阳虚衰病人,应该有躁烦症状。

●     越婢汤治风水,一身悉肿,恶风,脉浮。麻黄发汗,石膏清里郁,还有生姜甘草大枣。外散风水,内清里热。

●     是证有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身痒,又兼有烦躁。

●     金匮要略原文: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五枚  甘草二两。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恶风者加附子一枚,炮。风水加术四两。(《古今录验》)

●     与大青龙汤不同于杏仁芍药,这是大青龙汤一小方,剂量轻多了,桂枝麻黄各十八铢。是方一次量:桂枝、芍药、麻黄各6克,大枣二枚,生姜9克,石膏8克。

 

太阳腑证

太阳腑证:邪中在膀胱腑。津液→膀胱→(气化)→①疏布上承;②排出体外。

一.             太阳蓄水证

成因:1,太阳表邪未解,邪气循经入腑,膀胱气化不利;2,在患太阳表证期间,膀胱气化机能低下,此时如饮水过多,膀胱不能气化,则造成水停下焦,进而抑制了膀胱的气化。

主证和病机:

1, 口渴:渴欲饮水,烦渴,消渴(能喝水不解渴,消耗水)——膀胱气化不利,津液不能疏布上承。

2, 小便不利,小便少——膀胱气化不利,废水排泄障碍。(可能是长期高热导致肾功能障碍)

3, 少腹若里急,水蓄下焦,气机壅遏。

4, 心下痞——水邪上逆,使中焦气机不利。

5, 渴欲饮水,水入则吐——水邪上逆,使胃气上逆(这就是水逆证)。水逆证最重(尿毒症?)

6, 脉浮或浮数:数,不是因为发热,此风邪在表。——身微热,有汗——表邪仍在。

辩证结论:里有蓄水,外有表邪。

治法:外疏内利,表里两解。

用方:五苓散。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去皮) 

右五味,杵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     太阳病……令胃气和则愈:胃热津伤的口渴证。

●     此两证都有口渴证。表证,发汗太过出现口渴(此人平素胃津不足)

●     津液不足,而出现烦躁。

●     胃津不足-——胃吸收津液能力低,故而不能多饮(中焦停水——伤水),当少少与饮温水。

●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见第26条。

●     (分,在晋以后,以四铢为一分,金匮经过后人整理,所以有分出现)散剂,用“分”,就是份儿,如巴豆三份。

●     稻曰白,白饮就是白米汤,米汤。

●     方寸匕,大约五六克,调成糊吃。

●     暖水:易吸收易气化。

●     五苓散可以治疗身体各部位水肿,腰痛。提示:肾虚≠腰痛≠六味地黄,这些是要打问号的。

(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     水逆,见于水逆重症。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茯苓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     茯苓甘草汤:胃虚水停证。

●     成因:在患表证期间,饮水过多,水停胃脘。

●     主证:心下悸(胃阳和水邪相搏的表现),手足厥冷(水邪阻遏中阳,阳气不能外达)。

●     体征:上腹部有振水声。

●     鉴别:口不渴——因为不影响膀胱气化,小便利(本来就是正常的)

●     方药:茯苓甘草汤,温胃化饮。(又名苓桂姜甘汤)。茯苓退水邪,桂枝通阳气,生姜健胃,散水邪,甘草调和诸药,补虚。

●     胃病忌口。

(127)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156)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二.             太阳蓄血证

有气分证,就必定有血分证。

(106)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 大黄四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芒硝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     上文,第一个句号,课本上写的是逗号,老师要求改为句号。

●     热结膀胱:表邪循经入里化热,,热与血结于膀胱(下焦)

●     如狂:神志不正常(做事合理不合情),比如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心主血脉,心主神志,血热结于下焦,淤血浊热上扰心神,使心主神志功能失常,出现“如狂”或者“发狂”。

●     少腹急结:淤热结于下焦,气血壅遏而致少腹急结。

●     血自下:膀胱经别散布于心——血自下(月经、痔疮、便血、尿血)。

●     下者愈:邪热随血泻自愈。

●     尚未可攻:这里指的是用桂枝汤。

●     外证已解的,用桃核承气汤泻之。

●     此时热与血初结,热盛而势急,淤血初成——当泻热化淤,开结气。以泻热为主(这可以理解为,发肠道的汗——邪气自肠粘膜而出),调胃承气汤,用大量芒硝可以泻热,以甘草使药性和缓,使药效作用长。加桃仁活血,桂枝开结气。而麻子仁丸,主要作用在于通便,用的是二仁、一芍、小承气。温病不用小承气汤,但是常用调胃承气。

 

提问:太阳蓄血证为什么见如狂、发狂?

      太阳蓄水证为什么见口渴?

 

(124)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郁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水蛭(熬) 虻虫(去翅足,熬)各三十两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 大黄三两(酒洗)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     此条第一个“以”字是因为的意思。

●     少腹当硬满,还有急结疼痛,

●     下血乃愈,是服用抵当汤的结果。

●     大黄酒洗,为了使大黄药性停留时间稍长。

●     脉微:①阳衰;②有形之邪阻滞;③脉气不利。

●     发狂:表邪化热,入下焦,与血相结。

●     硬:有形瘀血已成。满:自觉付账,有形邪气阻滞。

●     小便自利:病在血分,不在气分,气化机能大体正常。

●     治法:攻下瘀血。

●     病机:太阳表邪随经入里化热,瘀血和热互结在里。

●     抵当汤与桃核承气汤比较:前者少腹急结,自觉症状重——热盛明显;后者少腹硬满,他觉症状重——瘀重。

●     此时患者,瘀成形而势急,热已敛而势缓,故而当用破血逐瘀

●     此方中,水蛭是最擅吸血的水生动物,虻虫是最擅吸血的飞行昆虫,桃仁是最擅活血之果仁,大黄是最擅活血的植物根,水陆空联合作战,集活血破瘀药之大成。

●     表里同病,里实重而且急,表证轻而缓,可先攻里,急则先治,缓则后治。

(125)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     身黄,脉沉结,少腹硬:

蓄水证——水邪阻滞气机,影响肝胆疏泄而发黄——身黄如橘子色,色黄鲜亮

    蓄血证——瘀血阻滞气机,影响肝胆疏泄而发黄——黄色晦暗如薰烟

●     蓄水证见小便不利,口渴;蓄血证见小便自利,如狂或发狂。二者都见如狂或发狂。(PS:最后一句话也许不对,我也忘记当时是怎么记的了,笔记上有我就写在这里了。)

(126)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肢,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水蛭二十个(熬) 虻虫二十个(去翅足,熬) 桃仁二十五个(去皮尖) 大黄三两

上四味,杵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     晬时:晬(zuì):周。晬时:十二个时辰,一天。这里是说最迟一天会下血。此处的血是瘀血。

●     血热互结,热虽有而势缓。症状仅见有热,少腹满。

●     不可余药:不可以病轻药重,药力有余,而用抵当汤,当用抵当丸,药性稍缓。

●     治则:化瘀缓消。

●     下血:大便变黑,就算是下血了。

●     若蓄水,蓄血证并见,小便不利,如狂发狂,少腹硬满,就用桃核承气汤与五苓散合方。

 

太阳湿证,太阳温病,都属于太阳本证。

 

太阳病变证

变证:就是坏病。

 

(16 上)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     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此时表证已罢,但是病未解。

●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逆:指的是误治。观察现在的脉症表现,知道如何误治,随证治之。伤寒辨证论治的精神体现,最能体现辨证论治的语言论述。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     皮肤——表象。骨髓——本质。

●     真寒假热——脉沉微,舌淡,便溏,下利清谷——里有真寒。这不是恶寒发热,也可称为阴盛格阳证。

●     身大寒——手足厥冷。不欲得衣——燥热,揭被去衣。胸腹灼热,便秘尿赤,脉沉数,舌红口渴——热厥,真热假寒证。热邪内闭,阳气内郁不得外达——真热假寒。内热用白虎,结实用承气。

(70)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里阳虚衰,温煦失司,脉微弱,下利清谷。

●     此条说明,辩证可虚可实。

(60)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     此条说的是表证兼有里实,当先汗而后下。如若误治,可导致寒战。(误下之后,正气被伤,抵抗外邪力量减弱,变为正邪交争,故见寒战。)

●     微,薄也,主阳气虚。细,小也。微主阳气虚,细主阴血少。

●     内外,表里,阴阳俱虚。

(75)未持脉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     冒: ,蒙而前也。在冂部,引为掩盖,遮盖,在引为头晕的意思。(病人手叉自冒心——心脏病发作)

●     耳聋:肾气虚。

●     重发汗,伤及心肾,而心肾两虚。

●     灌:洗浴。发汗后,胃虚,饮水过多,水停中焦,水寒射肺,则必喘。汗后洗浴,也可造成水邪迫肺。

 

表里先后治则

1.             表证兼里实:(一般)先解表,后攻里(106)。

2.             表证兼里实:表证轻微,里证重而急,可先攻里。

3.             表证兼里虚:先补里,后攻表。

4.             表里同病:①表里证病机关系密切;②里证非大实大虚证。此二者可以表里同治,前者如:大小青龙汤证、五苓散证、桂枝人参汤证、葛根黄芩黄连汤证;后者如太少两感,麻黄细辛附子汤证、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1+3→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

 

(90)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     本:应当。复:反。

●     见(124)条,本先下之,而反汗之。表证兼里实。

(94)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忄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56)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业,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     此条主证,头痛发热,不大便

●     表证:太阳病,头痛发热,正气抗邪于表,里气相对不足,致使脾胃功能低下,出现食欲不振,呕吐恶心,下利或者不大便。小便清长也是里气不足的表现,更能说明邪不在里。此证宜桂枝汤。

●     里证:湿热(腑热)上攻,头痛;里热盛,发热。头痛主要是前额痛,属阳明头痛。此时小便当短赤。宜用承气辈。

(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     郝老师说第三个逗号应该去掉。

●     下利清谷:下,清,在此处作动词用。利,谷,作不消化食物解。这是因为肾阳虚衰,火不暖土,腐熟无权。

●     身疼痛,急当救里,(里气复)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就是二便正常,无里证也),急当救表,里刚解,勿使邪气内传也。

(92)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     表里同病,里证非大实大虚。属麻黄细辛附子汤证,或者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     若需要先补里者,宜四逆汤。

(93)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太阳病变证

热证

一,             虚烦证(栀子豉汤证)

成因:汗吐下后,余热留扰胸膈,郁热扰心,造成虚烦。(不是正气虚,邪热没有和有形病理产物相结。有形病理产物——痰火湿食火瘀)

证候病机:心烦不得眠,剧则反复颠倒,心中懊恼——郁热扰心。

          可兼有胸中之窒(目涩,堵塞);心中结痛——火郁气机——由气及血,血脉不和(气不利则满,血不和则痛)

治疗:方用栀子豉汤,轻宣郁热,使热从小便出。豆豉宣散,取“火郁发之”之意。

      兼见少气(不同于短气,短气是有形邪气阻滞)

兼见少气属纯虚——火热伤气——栀子甘草豉汤——清宣郁热兼以补气

兼见呕——火热扰胃——栀子生姜豉汤——清宣郁热兼以和胃降逆

兼见腹满——火热下扰,腹中气机不畅——栀子厚朴汤——清热利气除满

兼见下利——上热中寒——栀子干姜汤——清上温中

(76)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擘) 香豉四合(绵裹)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 甘草二两(炙) 香豉四合(绵裹)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     虚烦:无形热邪郁于胸中,与实烦相区别,实烦如,湿热发黄,水热互结,热与糟粕相结,都叫做实烦。虚烦一定有郁热。

●     心中懊恼:心中烦乱已极。似寒非寒似热非热。郝老师在此举了一个例子,有一病人晚上睡觉时怎么躺着都睡不着,翻来覆去,一会把枕头放在这边,一会又放在另一边,就是睡不着觉。老师考虑她就是典型的栀子豉汤证,药到病除。

●     绵裹:就是布包。

●     得吐者,止后服:正气祛邪外出的现象。胸膈之中,汗不易出,宜吐以祛邪。栀子生姜豉汤证中有呕吐,但是不能祛邪。

(77)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     胸中气机不畅,火郁气机。

(78)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     心中结痛:心绞痛,伴灼热感,加栀子。栀子有止痛效果。

(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十四个(擘) 厚朴四两(炙,去皮) 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     热在下焦,不用宣透之品(豆豉)

(80)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豉汤主之。

栀子十四个(擘)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     医以丸药大下之:伤及脾阳脾气。

●     身热,微烦:火郁胸中。

(81)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     栀子汤禁忌症:平素脾肾阳虚,不能单用栀子汤。可用栀子干姜汤。

 

二,             邪热壅肺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162)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成因:误汗,误下

●     主证:a,汗出而喘。汗出是因为,热邪逼迫津液外越。喘,病位一定在肺。首先除外了麻黄汤证,小青龙汤证。这是中风兼喘证吗?——“不可更行桂枝汤”——非也。阳明里热里实迫肺致喘吗?——阳明病,法多汗。b,无大热。无阳明里大热,里大实。可以有发热。

●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在临床引用广泛,(大概是)东直门医院。清肺1号:原方+银翘+茅根+芦根;清肺2号:原方+寒水石+黛蛤散(青黛,海蛤壳)+银翘。

●     麻黄汤、小青龙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病因病机辩证治疗的比较。(这个好像要求自己去做。)

●     麻黄汤证,纯表寒,只用麻黄,证见发热恶寒;大青龙汤证,外寒大于里热,用药麻黄多于石膏,证见憋气烦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外寒小于里热,麻黄少于石膏,一周高热汗出,喘,此方几乎不发汗,主要用于平喘,由于持续时间长,所以临床多用(麻黄如果加桂枝才能发汗,加白术多用于利尿,加石膏用于平喘。);白虎汤证,纯里热,只用石膏。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     协热利:协同表证的发热之下利,这个热是表热。(热利——葛根芩连汤证,寒利——桂枝人参汤证,人参汤即是理中汤,理中汤加桂枝。)应有下利,肛热。

●     脉促者,表未解也:二者并列同为症候。脉促,里热盛;表未解,表热。

●     喘:里热迫肺(肠热迫肺)。

●     一次用量:葛根60g,甘草15g,黄芩23g,黄连23g。

 

虚证

心阳虚证

(64)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     叉手自冒心:喜按,虚也,心阳虚。(由此郝老师说针灸之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烧山火——进一进二进三退一,透天凉手法——退三进一。进三退一,以按为主,退三进一,以提为主。按,使扩张效应血管;提,使收缩效应血管。)

●     心中空虚无主,心脏失养。

●     一次量,桂枝60克,甘草30 克。

(118)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一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牡蛎二两(熬) 龙骨二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     东汉以前,火疗盛行。

●     此症因为误治,使心主神志功能失调。

(112)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牡蛎五两(熬) 蜀漆三两(洗去腥) 龙骨四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     因误汗伤及心阳。

●     惊狂:精神惊乍不宁,因惊而似狂。汗为心之液,过汗心阳受损,心阳浮越。阳虚之后,浊阴必乘,痰浊内生,痰浊扰心——惊狂。

●     蜀漆,化痰。常山幼苗,可加温胆汤等化痰药。

(117)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桂枝五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泄奔豚气也。

●     针处被寒:此寒是广义,邪也。

●     灸其核上各一壮:一壮甚轻,只能起到热敷作用。

●     此为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引发本豚。本豚:自觉其从少腹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以水气上冲为多见。豚:小猪,属水畜,故称豚。上冲形状,一拱一拱的,不是一条细线,也不是全腹,约小猪大一团气。

●     1,心阳虚,寒气上冲,手足厥;2,心脾阳虚,水气上冲;3,肝郁化火,火气上冲。

●     桂枝补心阳,平冲气,一次用量25g,桂枝开结气,发汗。

 

下焦阳虚兼水气证

下焦是水液代谢的重要场所:肾阳的温煦,脾阳脾气的运化,心阳的振摄,是水邪不能上泛。

(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半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五枚(擘)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     心阳虚,镇摄无力,下焦水邪欲上冲,

●     脐下悸动:水邪和阳气相搏,有的是阵发性肌肉跳动,或腹主动脉自感明显。

●     其他症状:心悸,手足冷,舌淡胖,苔水滑。

●     甘澜水:又称劳水。苓桂枣甘汤用之。

●     进一步发展为心阳虚,水气上冲之奔豚。(苓桂枣甘汤,苓桂术甘汤)发作前,有脐下悸者用枣,无者用术。心阳虚寒气上冲之奔豚,用桂枝加桂汤,就是说,脐下悸或者脐上悸不用白术,胸满不用芍药,白术补脾燥湿升阳。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术 甘草(炙)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     此条是重中之重。郝老师要求“脉沉紧”、“身为振振摇者”后的逗号,改为句号。

●     此证是心脾阳虚,下焦水邪上逆。

●     心下逆满:此是因为水邪上逆。气上冲胸:水邪进一步上逆胸部,伴有心悸胸满,水气上泛清阳。

●     脉沉紧:紧既是弦,主水饮。

●     发汗则动经:此是前证误治。误汗变证,伤及经络。动经:伤及经络,使水邪浸渍经脉——肢体振颤摇动。这应当是真武汤证。

●     治当温补心脾,利水降逆平冲气。可加半夏、生姜治疗肠胃神经官能症,胃溃疡,妊娠恶阻,便溏泄泻。

●     气上冲胸:心悸,胸满——各种心脏病,心律失常,只要是阳虚水犯就可用。

●     气则头眩:耳源眩晕,高血压眩晕,链霉素中毒眩晕。又可治人心阳虚水气上逆奔豚,无脐上(下)悸史。

(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切) 白术 茯苓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     此是脾虚水停,太阳经腑之气被阻,阻滞中焦(心下)气机(膀胱、腑气)。

 

脾虚证

(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厚朴半斤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一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脾阳脾气虚,运化失司,水湿内留,湿聚为痰,痰湿阻滞——腹胀满。

●     腹满分类:①虚,时满时减,喜温喜按,与理中汤;②实,腹满不减,减不足言,按之痛,与大承气汤;③虚实夹杂,时满时减,多是上午轻下午重,满时不喜温按,与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     虚少实多,用厚姜夏燥湿除满。补三消七之法,用于虚三实七之证。

(10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切) 胶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     平素病人气血两虚,未现症状——心脏失养则心悸,心神失养则心烦。

●     虚人伤寒建其中,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温中补虚,和理缓急。(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基本病机都是气血不足。

(16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桂枝四两(别切) 甘草四两(炙) 白术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     协热而利:下利并伴有发热,不同于葛根芩连汤。

●     里证:①下利:脾阳虚,脾气虚,运化失司,升降紊乱,寒湿下注;②心下痞硬:胃脘部阻塞不通,寒邪凝滞气机而成。

●     表证:发热,恶寒。

●     表证轻,表里同治。表证未解,里虚寒,用理中汤加桂枝。

●     心下痞硬不是必见证,伤寒十余方证出现心下痞硬。

肾阳虚证:肾阳虚衰,躁烦不宁证。

(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     真阳衰微,弱阳勉强和盛阳相争,争而不胜,则见肢体躁动不宁。

●     鉴别:①不呕,除外少阳病;②不渴,除外阳明病;③无表证,除外太阳病;④身无大热,尚未阴盛格阳于外;⑤脉沉微,沉主病在里,微主肾阳衰。

●     干姜附子同用方,附子生用,破阴回阳救逆。炮附子,温里祛寒。乌梅丸例外,温脾肾之阳,不用回阳。

●     四逆汤中加甘草,甘草使药性温和,作用时间延长。急救后可以用四逆汤善后。

(69)发汗,若下之,病人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两 人参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     太阳少阴相表里,太阳病误治,大多内及少阴。

●     汉代人参,是山西上党五加科人参,养阴生津力量强。

●     肾阳虚躁动不宁,心阴虚虚火上扰,心烦不安。当阴阳两补。

 

水气病

1.    心阴虚,水邪欲冲证:脐下悸——苓桂枣甘汤。

2.    心脾阳虚,水邪上逆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苓桂术甘汤。

3.    脾虚水停,水邪阻遏太阳经腑证: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苓芍术甘汤。(即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纯脾虚不用桂枝)

4.    肾阳虚:

①肾虚水停证:心下悸,厥冷,口不渴,小便利——茯苓甘草汤。(即苓桂姜甘汤)

②膀胱蓄水证:口渴,小便不利,小便少,少腹苦里急,脉浮,浮数,身微热——五苓散。

 

(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茯苓 芍药 生姜(切)各三两 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     擗:扑也。

●     发汗,汗出不解:汗不得法,非特指表证,病未愈。

●     仍发热:肾阳虚衰,虚阳外浮,水邪内生,上逆(心下悸)——水气凌心。

●     头眩:水邪上冒清阳。

●     身瞤动,振振欲擗地:筋脉失温,又有水邪浸渍筋脉。(类似帕金森式综合征,美尼尔式综合征)

●     真武汤:茯苓芍药白术甘草去甘草加生姜附子。(脾肾阳虚?)

●     少阴篇有真武汤证,素来少阴阳气虚衰。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逆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干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 甘草(炙)各四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消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消,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     此为误汗导致中阳虚,不必用四逆。

●     伤寒脉浮:有表证。

●     自汗出小便数:此为阳虚不摄。

●     心烦:阴虚,虚火上犯心。

●     脚挛急:脚,胫也。小腿抽筋,腓肠肌痉挛。

●     得之便厥:误汗后,阴阳虚加重。

●     胃气不和谵语:清胃热和胃。阴虚为主的病人。

●     重发汗,复加烧针者:以阳虚为主的病人。(肝胃寒盛用吴茱萸加生姜)

●     芍药甘草汤:养阴血,柔筋脉,解痉挛,缓拘急,缓解骨骼肌,平滑肌痉挛。热加黄连,寒加干姜,小儿夜啼亦可治之。心绞痛,胆结石,痛经,皆可用之止痛。支气管哮喘,可配合芍药甘草汤缓解,支气管拘挛痛,偏头痛,带状疱疹遗留疼痛,又名“去杖汤”,颈肩痛加桂枝加葛根汤。

●     少少温服之:因为病情不重。

(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 甘草(炙)各三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     芍药甘草附子汤:既有辛甘化阳,又有酸甘化阴。

●     恶寒:阳虚,不能温煦肌表。

●     (芍药甘草汤治疗阴血虚,筋脉失养,此方加附子,治疗阴阳俱虚。)

(177)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甘草四两(炙) 生姜三两(切) 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 桂枝三两)(去皮) 阿胶二两 麦门冬半升(去心) 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擘)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统指脉搏不续,气血两虚,心脏失养。

●     治疗当滋阴养心,气血双补。

●     生地用80g,甘草20g,大枣十枚(最多☆),麻仁15g(以防止大便干燥不畅)。酒七水八混合,酒能够活血脉通经气,防止药物腻膈滞胃。

●     清酒:《周礼·天官·酒正》:三酒:1.事酒:随吃随酿,在南方称为醪糟酒,通经养血。(给办事人吃的);2.白酒:冬酿春成,取上清液,就是文白酒。(招待宾客用);3.清酒:冬酿下成,清纯陈米酒,祭祀天地和祖先用。

●     炙甘草汤治疗功能性心律失常,严重的器质性心律失常无用,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最早效方。

(178)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

●     结代脉。

 

结胸:邪气和寒水结于胸膈脘腹的病证。既是病名,又是证。

热实:

①     大结胸:热邪和寒水结于胸膈脘腹的病证;

②     小结胸:热邪和痰邪结于心下的病证。

比较:

①     大结胸:病位偏上——胸痛,短气,汗出,项亦强,如柔痉状,用大陷胸丸,峻药缓攻,泻热逐水;病位偏中——心下痛,按之石硬(局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心中懊恼,脉沉紧;病位偏下——心下至少腹硬而痛不可近,后两者同用大陷胸汤,泻热逐水,破结;

②     小结胸:病位局限,正在心下,病势和缓,按之则痛——小陷胸汤,清热涤痰开结;

③     寒实,寒邪和痰水相结,胸脘疼痛,无热证,用三物白散,温下寒实。

 

(128)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     结胸以疼痛为主,实证(按之痛)。

●     寸脉浮:邪由外来。关脉沉:水由内生,二者相合名为结胸。

(131上)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     病发于阳(表),误下表证入里化热。

(134)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恼,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大陷胸汤

大黄六两(去皮) 芒消一升 甘遂一钱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消,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     热邪和痰水相结。

●     脉浮为风在表,脉数为里有热,脉躁动不为痛,脉数为虚,无形热邪还未与寒水相结,热邪和有形实邪相结,阻滞脉气。

●     短气躁烦,是因为郁热扰心,其甚者,心中懊恼。

●     客气动膈:客气,就是邪气。动,就是犯。

●     鉴别:①大柴胡汤证;②湿热发黄证:阳明发热与太阴之湿相合,湿热互结,热欲外越而未汗,但受湿邪牵制而不得越,故身无汗,但头为诸阳之会,阳热上升,则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其颈而还,湿欲下泻,因受热邪牵制,而不得泄,则见小便不利,湿热郁阻体内,迫使脾之本色外露,则发身黄;③大承气汤证。

(135)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     热实:外邪与有形之物相结曰实。

●     脉紧主痛,心下痛,心下在上腹。

●     按之石硬,局限性腹膜炎,腹膜刺激症。

(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     少阳不和,兼阳明里实,用大柴胡汤。因为两证都有胸胁心下疼痛,所以结胸就一定有胸胁心下疼痛的症状。

●     无大热:只有胸胁心下,不同于少阳与阳明,与湿热发黄鉴别,1.头汗出;2.胸胁痛。

●     阳热上蒸,水热互结,身无汗,而头有汗。

(137)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     弥漫性腹膜炎,与阳明腑实证鉴别。

●     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阳明腑实证。不大便,阳明内结。舌上燥而渴,津大伤。日晡,申时。小有潮热,明显的阳明证。

●     但是以结胸证为主,大陷胸汤可以通大便,一箭双雕。(小便,通经,止血,止痛,抗休克——我忘记了什么意思。)大承气汤加重腹膜炎,大承气汤证可摸到肠形。

●     大黄六两(15克) 芒硝一升(9克)甘遂末一钱匕(3克分两次冲服)

大黄先煮。穿孔闭合,腹膜炎吸收。

●     321胶囊:甘遂末0.9g,大黄粉0.6g,元明粉0.3g,治疗胆管结石急性发作,肠梗阻,特(差一个字没记下来)性腹膜炎。

(131下)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大黄半斤 葶苈子半升 芒硝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上四味,(扌寿)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扌寿)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     项亦强,邪结位置较高,水气不得牵制热邪,可有出汗。

●     大陷胸丸是峻下方剂。

●     白蜜二合:甘缓,变峻为缓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