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七,老北京的修理服务业--送水车子

 老北京的记忆 2014-05-27
    ~~~~~~ 送水车子~~~~~~
    黄土是金水生财,
    老天无雨车上来,
    拉车送水门前叫,
    老妇出户乐开怀!
  旧北京有的四合院或小户人家院子里没有水井。如果家里有男人好办!自家备一副水桶扁担,去外边水窝子挑水。可是,家里男人不在家或者寡妇孤女不能在外抛头露面,再或年老体衰不能出去繁重劳作,该做如何?那就只有“叫水”!每天多少由送水人送水到户,事先,住户在水窝子买好小竹牌,按挑算钱,一个竹牌一挑水。送水人是“职业”送水。水的来源是大街上的“水窝子”
  水窝子是当时北京的公共取水处。是一个外国制造的矮粗铸铜的“柱子”,直径六,七寸,高约八十公分,直上直下,上面突出一个“帽子”,两个出水口,阀门管制。平时不用时就像两只大眼睛注视着街上的一切!由送水的专职人员负责看管,冬天用草绳子从上到下一圈圈缠起来防止天冷冻坏。
  送水车是木质小拉车,木质车轴,木质的车轮,木质的辐条,车轮一圈铆着大铜钉,车上一个和车身一般大小的椭圆形木桶,下边略小,上边略大。看上去好像是个木头的大元宝!桶的上边是半边可以掀开的木盖子,那木桶收拾得干干净净透出一股木头的原始鲜亮和古朴!
  木桶后边靠下的地方一左一右两个像小孩胳膊粗的圆洞,塞着大木塞子!两个车辕分别挂着挑水的木桶和横放着的扁担。送水拉车的大汉夏天身穿“汗溻”头戴草帽,拉着大约一两吨重装满水的木桶也是个繁重卖力气的活计!
  送水的大汉言语不多,整天不声不响低头挨家送水!
  在水窝子接满一桶桶水,再一桶桶倒进大木桶里,单调的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待大桶装满了水,盖好盖子,把水窝子阀门关好锁上。回身套好肩上的车襻,弯腰低头抄起车把,身体用力的前倾,稳健的脚步,伸着脖子像老牛一样慢慢的前去了!
  春天,天是黄的!日是懒的!风是沙的!地是软的!送水!
  夏天,天是朗的!日是毒的!风是热的!地是熟的!送水!
  秋天,天是远的!日是乱的!风是凄的!地是干的!送水!
  冬天,天是阴的!日是冷的!风是寒的!地是冻的!送水!
  一年四季,天天不误!日日有约!主顾的家里等着用水,谁管你送水的有个头疼脑热,暑热寒凉!?
  到了主顾家门,只需轻轻一声吼叫:“水!”这声音决不影响他人安宁,但足可让主顾听见,可见那时的职业道德是何等的循规守矩。家主打开大门,送水大汉车辕上拿下木桶,一边一个,拔去车上的木塞,那清凉的“甘露”就哗哗流到木桶里!看看满了快速塞好木塞,拿下扁担一头一桶,弯腰挑起颤颤的小步进入了主家的厨房。出出进进往返几次,却总是低眉顺眼,决不是眼珠乱转左右胡瞧。 
  待水缸满了,记住了桶数,可以当时给牌也可日后算账。出门重新放好水桶扁担又往别家去了。只有车后的土地上留有两道水湿的痕迹!
  建国后,每个院子里安装了自来水管道,那些水窝子已经废弃不用了。一直站在街边无人理睬!后来,慢慢的,铸铜的水窝子不见了,哪里去了?不会是五八年大炼钢铁,都变成了无知的爱国劳动者的原料吧!
  一桶清水价值几何?百桶清水能赚许多?大汉的浑身力气也就在这一桶水的往返当中赚得一点金黄的玉米面钱!在这世间三百六十行,又是行行出了状元。那挑担送水的大汉当上了状元了吗?即便不是状元榜眼,有谁能记得他们的行当和劳作也算是对历史上的微臣贱民一个最好的纪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