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道狂之诗:读《顶级酒庄传奇Ⅰ》

 昵称535749 2014-05-28
2014-05-27 22:29 3 PV 栏目:读好书 标签:书评

书收到。你道我一个纯然的酒盲为何要急急地讨要这本书看?其实全是被腰封上“《神之雫》真人实境版”这句夸张的宣传语所吸引。那部漫画初看起来平淡而不明所以,可随着一瓶瓶传说中的“神品”和极有个性的“酒人”亮相,纸面上似乎溢出佳酿和痴人调和而成的香气,连我这个外行也被唬得醉眼朦胧。

没想到翻开书便看到了漫画中反复提及的五大酒庄和传奇酿酒师Henri Jayer!原以为漫画为了增添趣味和传奇性虚构的人物和情节居然一一落实,真是惊讶之极。书中选用了法国《解放报》大幅报道《神之雫》现象的图片以证实这套日本漫画居然能够在其描写对象的原产地风行,足见原作者对酒道的痴狂程度,而漫画人物的现实版也出来吐槽,十分有趣。

葡萄酒我喝过不少,但本省风气一向以量取胜,全不管品鉴之道。遇有不知名葡萄酒即野蛮开瓶,直接进杯,轮到敬酒居然要如啤酒般倒满,油腻腻的虎爪直接抓住杯腹一饮而尽,当真武二郎转世。自己偏偏又是葡萄过敏型古怪体质,有几次从草地上苏醒时,心中充满了对被糟蹋美酒的歉意。说来惭愧,我对葡萄酒的一丁点了解居然都从漫画中来,一是弘兼宪史的葡萄酒讲座系列,虽然浅显但正适合初心者,另一就是前面说的《神之雫》,它让我感受到了酒不只是用来比拼和挥霍的对象,而是需要鉴赏和敬畏的“作品”——读完这本《顶级酒庄传奇I》,这种感受愈发强烈。每个“酒人”的努力加上天时和品鉴者的“痴心绝对”赋予了每一瓶酒特质,一但时间错过或保存不当,就再无回溯的机会。

自序中作者刘永智开门见山:“武林之中,各大门派莫不以独步秘技行走江湖,酒林亦是如此,尤以葡萄酒之内蕴最为繁复。”此句深得吾心。

武侠小说中各大门派个性十足,招术百出,然而现实博斗中似乎看不出多少派系套路,当年两大掌门擂台对决也以三分钟鼻血长流收场。但深入考究,各种功夫师承源远流长,看似雷同的身形心法之间的微妙差异无不是经年厚积而来。花架子固然观之可喜,但练家子的真功夫非行家无以品评。刘永智踏遍各大传奇酒庄,从庄园主、酿酒师,到葡萄田、工厂、器具,历史传承、佐餐妙味,一一亲自采访,亲口品鉴,亲手留影,其间幽微不同之处娓娓道来,比漫画中的传奇情节更为可信,这场口舌间无声的厮杀亦比武侠小说中虚拟的争斗更为持久诱人。

前些日子读乔靖夫的《武道狂之诗》,嗜武之人写江湖毕竟有几分不同,各门各派顶尖武者虽也超凡入圣,但无一不是由经年的苦练和实战的磨砺而来,而且随着年龄增长体力也必然衰颓,不可违逆自然。今读此书,深觉酒道亦是如此。但凡酒林中闯出名号的名庄名园,或恢宏大气或剑走偏锋,但无一不从源头做起,饱经洗礼才能换得饮者激赏。并且葡萄酒亦绝非可以自酿自熟自达圣品之物,从种植到采摘到榨汁到酿造到放置到成熟,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一点问题便徒劳无功(顺便知道了为何多用软木塞?原来金属瓶盖易碰上凹痕,肉眼难以察觉,但已难密封,多年后便因此一小瑕疵而腐败成废品——倒是像极了人)。即使悉心呵护,仍有可能像一众武林炮灰,因资质平凡而难成大器。当然,也许有个把精灵鬼马如韦小宝者,能够掩饰缺陷,博采众花果之甘美,终成绝品。但一如武道之天命难违,年份葡萄酒虽饱受追捧,但却没有一条“越陈越香”的定律。

酒盲聊酒是不是很可怕?开始我确是把此书当作一本几分钟翻完的画册,但随着作者足迹在一个个有点眼熟(终于知道了中文译名!)又无比陌生的庄园城堡内寻踪觅迹,居然找到了些读推理小说的感觉。比如各家的酒标千奇百怪,外埠人尤其需要极丰富的知识和想象力才能穷尽其上的信息。看到木桐堡(Chateau Mouton-Rothschild)自1945年起开始由知名艺术家手绘酒标画真是垂涎三尺,同时又诧异于达利、米罗、夏加尔、康定斯基、毕加索、安迪·沃霍尔这些名字何以能与乡村酒坊联系在一起?原来每人十箱名酒的赠品威力如此巨大。更有酒界怪咖杰克·黑诺在脏酒桶上用白粉笔乱涂密码,却偏偏因其出口的海雅斯堡美酒品质超凡而让人无法皱眉。有的橡木桶上被他涂上大大的“RP”字样,连当世酒评界度量衡(漫画中此君拥有类似酒神转世般的地位)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也乐滋滋地揽桶留影,更令酒迷如堕五里雾中——莫非此酒是其授权特酿?或是黑杰克人品爆棚?然而实际情况令人发噱。写到1976年的“巴黎评判”蒙瓶试饮和30年后的同酒再评时,尤其具有悬疑味道,只可惜囿于体例未曾展开。

而葡萄酒与历史的纠葛更是精彩。香贝丹(Chambertin)红酒是拿破仑的挚爱,他上战场时不但要带上红酒铺老板充当顾问,还要干脆拖上如山的酒桶,当真是“一桶绝尘皇帝笑,人皆知是香贝丹”。更妙的是战后未及饮尽的酒运回本土开封,居然品质如旧。这让我想起读过自认为最有趣的推理短篇之一,阿刀田高的《拿破仑狂》,里面那位收集一切与拿破仑有关物品的狂人自然不会落下香贝丹吧?斯人早已岛上独逝,可若有当年留下来的美酒也许还可一品?

一千多年前画家荆浩谈山水画创作之“六要”——气、韵、思、景、笔、墨,想来竟与葡萄酒的酿造品鉴大有相通之处:“气”是要依自然能量的流动选择合适的地块培养优质原料;“韵”是要把握制酒的规律,要和谐,不要急功近利;“思”是用心与脑改进方法,提升酒品酒质;“景”自然是塑造出专属于自身的味觉、嗅觉与视觉形象;“笔”是要注重各环节的技术,最后的“墨”则是注重长期的积淀与品牌的维护。美酒与艺术居然如此和谐,只是我是不是太能扯了些... ...

其实最让我有所感的是书中散发出的那种对美好事物的痴恋。也许是看了印象太过深刻的漫画先入为主,美酒——无论是红、白还是汽泡丰盈——总能让我想起情爱的味道:初期是那么生涩但心动到顾不得评判滋味,若开瓶急饮则容易因天然的抗拒和未成熟的味道而导致兴趣急降,但换上合适的器具放置一阵便能彼此熟悉产生质变,久贮则或败坏或深切相融,再经陈年则风味仍可能一提再提令人迷醉(当然同一年份不同款型的味道也大不相同,只是爱人不同于爱酒,不可一一赏鉴比较),而即使是旧酒也让人永远保持期待,不要急于开瓶见底——当然如书中梦幻逸品1975 Scharzhofberger TBA枯葡精选喝罢后在瓶底余下的那些贵腐霉留存物可是例外,那些可是多少酒道狂人痴求一见的妙物啊。

你看,酒中有漫画,有武侠,有推理,有历史,有艺术,有情爱,这些不都是此生能牵绊住我们的“无用之物”吗?

须叔,你是此道的“湿人”不?哪天一起醉倒草地一把?当然不是Before Sunrise里男女主角那种... ...顺便聊聊如何能达到作者大人这种美景美酒大餐大师为伴的生活境界?(《顶级酒庄传奇Ⅰ》书评/小米=qdmim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