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发,请带上一双慧眼文章

 海天心心 2014-05-29
    (来源:潮州日报 )
 每天一有空闲,就摸出智能手机,刷刷微博、看看微信朋友圈,发现自己喜欢的内容,随手转发分享——现如今,这已成为许多网友每天必做的事情,正所谓“围观就是力量、转发就是态度。”特别是一些哲理类的“心灵鸡汤”、养生类的“营养秘籍”、爆料类的“小道消息”、公益类的“爱心传递”等,往往最容易被网友一转再转,长时间在微博、微信甚至QQ空间上流传。然而,当你轻轻松松挥动手指,对五花八门的内容进行转发时,你是否考虑过它们的来源和真实性?各种乍看煞有介事的转发信息,实质上又有多少含金量呢?

  ◆调查

  各种虚假信息

  被网友盲目转发

  近日,记者浏览时下相当流行的微博、微信,发现几乎所有潮州网友都有“转发”的习惯,一些网友甚至称得上是“转发专业户”。像一位市区的男网友,自去年2月开始使用微信以来,每天都坚持发布若干条朋友圈信息,但至今只有8条信息属于原创,其余均是从各种公众号转发过来的,内容包括养生之道、处世哲学、情感故事、经商谋略、卫生知识、奇闻怪谈、行业揭秘、风水相命等。

  记者留意到,与这位典型“转发党”相比,更多网友转发的类别相对集中。像哲理、养生、爆料、公益等内容,大都能够博取网友的广泛转发。特别是涉及饮食营养、行业内幕、困难求助的信息,即使来源模糊、真假难辨,仍然会被网友频繁转发。甚至个别早已被媒体辟谣的信息,仍然在网络上四处传播。

  如一位网友最近转上微信的一则消息称,“一个刚从四川出来做护工的农村妇女”道出了“一个很多很多人都知道,又有很多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公开的秘密”,农户通过各种非常规的手段,对生猪进行催肥,长期食用这样的猪肉可以致癌。记者在百度上查询,见到2012年已有多家媒体对此消息予以辟谣。

  只要通过简单验证,或者仔细甄别,就能够揭穿的虚假信息,为何会被网友屡屡转发?采访中,大部分网友坦言,在微博、微信上转发信息时,从未想过去验证内容的真实性。“平时看到一条信息,觉得很有道理,或者很骇人听闻,第一时间就转发了,只想把这个消息告诉更多人,没有觉得这些消息会是假的。”网友小陈说。

  ◆讲述

  觉得有意思就转发分享

  网友“七星格斗牛”从去年5月份开通了微信,到目前为止,他的微信朋友圈中有2000多条分享,全都是随意转发而来的链接,没有一则原创信息。令他苦恼的是,最近他才知道,原来他转发来的信息,有不少是虚假的。

  “七星格斗牛”说,自从有了微信,他就把它当成一个分享的平台,每天工作之余都会刷起朋友圈。他关注的内容大部分是生活常识、潮州当地活动资讯、社会热点等,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就转发,有时候一天下来就转发了近30条信息。“七星格斗牛”告诉记者,之所以进行大量分享,主要是因为他觉得朋友们平时各自忙着工作,很少联系,但在朋友圈发布一些社会热点、生活常识、养生类等大家共同关注的信息,就很容易达到共鸣,在一起讨论的过程中增强彼此的联系。

  谈及网络上这些信息的真实性,“七星格斗牛”坦言,很多时候只是看到标题,觉得这则信息可能对大家有帮助,就先转发过来,从来没考虑过要辨别信息来源的真假。有些是直接转发到多个“亲友群”,有些则逐条发给一些好友。像《白醋让你年轻10岁》、《两头大蒜让你活一百岁》、《一杯白开水治好这些病》、《十分钟教你治好糖尿病》、《紧急通知:是中国人就互相转告》等信息,他都是觉得很有必要告诉朋友,所以便大量转发。

  “现在才知道,这些信息其实都是虚假的,幸好没有给朋友带来伤害。”“七星格斗牛”懊恼地说,近期听一些朋友说,微信上有些内容是虚假的,他才警惕起来,回过头看自己转发过的信息,发现自己也“坑”了不少好友。那些信息不是内容被夸大,就是来源不清不楚,完全没有科学依据。

  养成转发前先验证的习惯

  网友“青狼”曾经在个人微博上发布消息,呼吁大家转发来历不明的内容要先验证,避免成为谣言制造者的“帮凶”。“青狼”可以算得上的“骨灰级网虫”,仅“Q龄”就达到14年,潮州市区刚开始出现网吧的时候,他就经常与小伙伴们一起上网“冲浪”。“网络虚假信息并不是新鲜玩艺儿。”他说,微博、微信这些“年轻”社交工具还未“出生”的时候,大量虚假信息便在网络论坛、博客、QQ群、QQ邮箱里“混迹”了。现在在微博、微信上流传的虚假信息,许多都是N年前的“翻版”。

  “青狼”举例说,一些打着公益旗号的“求助信息”,很能赚取网友的同情心,普通网友看后往往第一时间转发。“以前QQ群邮箱经常接收到这样的信息,什么地方有小孩患了疑难杂症,需要社会的帮助,并且有真名、有具体地点、有联系电话,看上去很真实。但接收得多了,发现同一案例,几年前出现过,几年后再次出现,有时人物、境遇相同,地点、电话不一致。”

  “青狼”说,现在的网络已经比以前规范、健康多了,但虚假信息仍然大量存在,并且随着网友的盲目转发而迅速传播。特别是微博、微信能够接入分享的途径很多,信息源杂乱,一些网友自发创建的公众号对虚假信息的过滤功能较弱。而网友转发信息时,又普遍缺乏一种鉴别意识,只要看到吸引眼球的,立马就转发分享,使虚假信息不断蔓延。

  “青狼”告诉记者,他在转发信息前,有一个习惯,就是先“百度”。很多虚假信息变着花样长期流传,当你无法确定其真假时,你只要“百度”一下,通常都是可以得到答案的。而对于自己无法鉴别的信息,即使对方说得头头是道,建议最好还是不要转发。

  ◆案例

  微信消息:

  这是一个道家的奇效秘方,不仅清肠,排宿便,甚至可以清除五脏的毒素!大白菜,以叶为主(少量菜帮)加水煮,不加油盐,可适量放少许辣椒、花椒或是去皮生姜。每天肚子饿了就吃,连吃三天,不吃别的食物,第三天除了吃白菜叶外可再喝些白菜汤。这种吃法排毒效果奇佳,对便秘或者肠胃不健康的人是一次大扫除……

  医生辟谣:

  中医学二大特点是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无论是治病、养生,都应是因时、因地、因人而论。无论是什么疾病,或是调养聂生都一应如是。据药典记载,白菜性寒凉,气虚胃冷者不宜。胃肠疾病方面,排毒通便更应该遵循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原则,宿便难排、毒素内积的,一般有虚实之分,虚证有肾虚、气虚、血虚之别,实证有热结、气滞之差,而在实际临床中又常常虚实夹杂,少有简单一个证型出现,岂可凭白菜一味之寒凉通治?微信消息里讲到排宿便,不论具体天时、地域、个人体质,一味以白菜应对,十分荒谬。

  微信消息:

  “赶快转发!今天是移动和联通祝贺2013年短信费突破100亿,你把此消息转发10户,你的户上会加80元话费,我们刚试过,是真的,快转,试后查话费,记得是发微信,别用短信。”

  媒体辟谣:

  今年2月份,上述的这则信息在微博、微信、QQ上被疯狂传播。不过,各地媒体分别向当地移动和联通公司求证后,确认此为虚假信息。其中,沈阳联通客服人员表示,如果是官方举行的活动,他们会采用官方号码发送,而非个人手机号码发送。沈阳移动也回应他们近期并没有类似活动。记者了解到,这类恶作剧短信早从2006年就开始流传,只不过每年变换一个新花样。

  ◆观点

  公众要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韩山师范学院从事新闻传播教学的教师蒋正和认为,当前部分网友在微博、微信朋友圈、QQ空间等社交平台,不加考虑随意转发一些未经过核实的信息,主要是因为这些网友媒介素养较低,没能辨清传统人际传播与现代网络传播的区别,在使用网络媒介时,很少像媒介组织那样核实信息真实性,只把“有意思”作为衡量标准,像线下生活闲聊一样轻率转发。

  蒋正和认为,许多网络传播工具都具有一定的公众性,传播一则虚假信息比线下聊天带来的影响要大得多。而公众对新媒介传播的信息普遍缺乏辨别能力,很容易盲目相信并再次传播。

  不过,在蒋正和看来,要求整个社会传播环境绝对纯净、传播内容完全真实,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他说,不应寄望于完全消灭网络虚假信息,而要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去应对虚假信息,这需要各相关方面共同做出努力。社会应该建立和完善开放的传播渠道,让虚假信息在阳光下无所遁形。传播者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要权衡自己所传播信息的公共影响力,以社会责任要求自己传播行为。受众要提高个体网络媒介素养,增强自身对虚假信息的免疫力,更好地辨别和选择所要传播的信息。作为信息的相关方,事件中涉及的组织机构,要提高反应能力,做到及时关注和监督社会动态,及时进行核实、回复和辟谣,减少公众上当受骗的几率。

  ◆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如果行为人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实施了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主观上故意,客观上造成实际损害,情节恶劣的,以诽谤罪定罪处罚。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以及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六种情形应当追究刑事责任:1、致使机场、车站、码头、商场、影剧院、运动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秩序混乱,或者采取紧急疏散措施的。2、影响航空器、列车、船舶等大型客运交通工具正常运行的。3、致使学校、医院、厂矿企业、国家机关等单位的工作、生产、经营、教学、科研等活动中断的。4、造成行政村或社区居民生活秩序严重混乱的。5、致使公安、武警、消防、卫生检疫等职能部门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的。6、其他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

  □ 文/本报记者 江马铎 徐晓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