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可:有机食品大有作为

 老刻刀 2014-05-30

陈可:有机食品大有作为

20111021日 来源:重庆晨报 责任编辑:machuichui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从房地产行业跳到有机食品行业,陈可希望自己的每一步都能踩准时代的节奏。

  做房地产业的来搞农业,已经算不得什么新鲜事,但陈可仍不讳言自己在转型中走过弯路。从最初的有机食品生产商,到现在的有机食品渠道商,陈可用3年时间完善了“有机厨房”的商业模式。

  这个商业模式既简单又复杂。简单来说“有机厨房=核心产品+认证采购+会员服务”。这个看上去没有什么竞争门槛的东西,在陈可心里却有些门道。用俱乐部营销来做有机农业产品,这就是陈可所看到的机会。

  路径>

  “我们的黑牧猪在云南大山包高寒草甸上敞放,活泼得很。这些黑牧猪运到重庆时,丝毫没有旅途疲惫,挡板一开,便跳下车四处撒野,让工作人员好一阵忙乎!”年过40的陈可仍然有着创业者的冲劲,接受采访时他身体受结石所困,痛苦不堪,但一讲起有机厨房的产品,他立马变得侃侃而谈。

  放弃地产转行做有机

  和全国许多从事房地产业的人一样,经历过房地产业的潮起潮落,陈可首先想的还是老本行。2008年回到重庆考察后,陈可发现地产开发的门槛已不可同日而语,便打定主意要转行。

  最初,陈可的头脑里还是地产思维,与重庆某县谈判,准备投资18亿元做休闲观光农业,但看中的还是利用配套土地做地产开发。政策风向说变就变,国家调控不期而至,陈可一测算,这个观光农业项目50年都未必能收回投资,他和股东都打了退堂鼓。

  打擦边球的路被堵上了,陈可才把目光真正转向农业———在云南大山包、万州建设有机农业基地,准备做有机农产品生产商。建基地倒是容易,5000亩自有土地,以及3000合作农户。等把农业摊子铺起来了,陈可才发现,农产品不是商品房,修好了就有市场,有机农产品的销售是个大问题。

  陈可注意到,有机食品并非新鲜事物,重庆的超市内早有专门柜台。但为何一直不温不火,大多数做有机食品生产商的企业也以失败告终。曾经有一个美国公益基金赞助重庆一家企业做有机食品,但很快就被市场打败。陈可分析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渠道出了问题。“现在有机食品主要是通过超市销售,不仅要缴纳进场费、条码费等不菲成本,而且有机食品卖相差、价格高,往往被看重销售额的超市打入冷宫,放在角落销售,从而造成恶性循环。”陈可说。

  另辟蹊径打造产业链

  意识到做有机食品生产商这条路凶多吉少,陈可开始谋求出路。在青岛有机大卖场的考察启发了他,这里的购物环境堪比重庆大都会和星光68,一整层都是售卖有机食品的,按照国别和食品类别分类,购买人群还挺多。联想到北、上、广地区的高端社区旁有机食品的热销,陈可决定调整企业战略,投入所有的人力物力打造有机食品渠道商。

  这几乎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决定。事实上在目前国内,有机食品的销售走向有两类,一类是出口到国外,这部分市场被大品牌的企业占据。另一类是国内市场,这部分主要是有机行业的中小企业,竞争较激烈,大多数是生产商售卖单一品牌的有机食品,而主要是通过超市等渠道销售。实际上除了超市这个渠道,在国内几乎没有哪个生产商有足够的实力打造完整的有机食品链。

  一方面是竞争激烈的有机食品生产商,一边是相对强势的超市渠道。陈可的有机厨房供应商概念一经提出,很快在生产商那里获得共鸣,对他们而言是多出一个销售渠道,对陈可而言则是完善了他自己的产品供应链。这些通过严格认证的产品,和陈可自己基地的产品一起,构成了有机厨房的食品清单。

  而真正在重庆打开市场之门的,还是陈可自己基地生产的食品。在海拔3200米以上的云南大山包,这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方圆200公里没有一丝工业污染痕迹。在那广阔高山草甸上放养的黑牧猪和虫草鸡,成为陈可进入高档社区的敲门砖。而愿意为食品安全买单的消费者的口碑传播,则为有机厨房积累起第一批客户。

  有机食品的售价远远高于一般食品,这让陈可把目光集中在塔尖消费者身上,而这部人愿意为食品安全的投入,又能够保障这个模式顺利运行。从今年7月正式运行开始,有机厨房已经积累了200多户会员。在陈可的设想里,有机厨房在重庆服务的峰值人群为6000个家庭,这群人在有机食品上的消费会带来每年5亿-7亿元的销售额。

  现在有机厨房已经在重庆、成都、昆明、贵州布局,三年目标是希望积累2万名会员,并且进入北上广地区,成为全国性的有机食品供应品牌。

  有机厨房(重庆)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可在介绍企业生产和经销的有机食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