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省绍兴一中2014届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

 海中第一人 2014-05-31

浙江省绍兴一中2014届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熊罴(pí)   鞑靼(dá)   绮丽(qǐ)    乳臭未干(chòu)

B .牛虻(méng)  薅草(hāo)   翩跹(xiān)  兄弟阋墙(nì)

C.临帖(tiě)   豆豉(chǐ)   蠹虫(dù)    铩羽而归(shā)

D.坊间(fāng)  下载(zài)  逼仄(zè)    阒无一人(qù)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部优秀图书作品的诞生,从不会一蹴而就,反而当如“文火炖菜”,将学识慢慢滋养到书中每一个句子和每一幅图片中,历经长久才能炼就而成。

B.为了侦破“11.9”连环大爆炸案,英国警方察访了大量目击者,从中发现了一些破案的线索。

C.公司成立这么久,你作为销售顾问却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和举措,以致公司连续两年销售业绩陷入低谷,说你马齿徒增也不为过。

D.老同志要有传帮带的思想,特别要注重培养那些年轻干部,要多指导多鼓励,多给他们抬轿子吹喇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地沟油不仅脏而且危害极大,其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会使人导致肠癌、胃癌等恶性疾病,严重威胁身体健康。

B.许许多多地方的部落,因为不愿跪着把神圣的泥土撒上天灵盖,就成批成批地被杀戮了。

C.青年的思想道德状况,青年的科学文化素质,青年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将成为衡量我们的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志。

D.如同人类精神史上所有的经典一样,雷锋精神被时代一次次重新解读,被赋予一次次新的生命因子,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

 

 

5.下列几个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修建一所房屋或者布置一个花园,要让住在别地的朋友知道房屋花园是怎么个光景,就得画关于这所房屋这个花园的图。

    ②编纂关于动物植物的书籍,要让读者明白动物植物外面的形态跟内部的构造,就得画种种动物植物的图。

    ③读者看了,明白了,住在外地的朋友看了,知道了,就完成了它的功能。

    ④这类的图,绘图的动机都在实用。

    ⑤咱们画图,有时候为的实用。

  A.⑤④①②③  B.⑤①②④③  C.⑤②①④③  D.④⑤①②③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道家意境——意境内涵的文化学阐释

 

所谓道家意境,就是以道家文化精神为主导的艺术意境

道家文化精神可用一个字概括,这便是“道”。“道”是一种“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的最高宇宙本体的存在。“道”是最高的存在,而“天”、“地”、“人”都是“道”的派生物。在体现道这一点上,天、地、人是一致的。《山木》说:“人与天,一也。”不过道儒两家的“天人合一”观是不同的。在儒家那里,天与人是父子关系;而在道家这里,天与人则是兄弟关系。父子关系,就罩着一层伦理的色彩,故强调一个“德”字;兄弟关系,就浸着一片平等的亲情,故强调一个“情”字。因此,道家的思想就更具有艺术意味,也更接近于美学。于是,道家思想对于中国文人和中国文学的影响更大。林语堂先生说:“一切优美的中国文学,……都深染着这种道家精神。”

道家文化精神的核心,也可以用一个字概括,这便是“无”。“道”的核心就是“无”。它是一种“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主体无法感知的最高存在。按照《老子》二十一章对于“道”的推演,是由“无→象→物→无”,也就是从“无”开始,最终又归于“无”。如一朵花,从无花始,到有花,再到无花;一个人,从无此人始,到有此人,再到无此人。这是一条从“无→有→无”中总结出来的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一个生命的过程,也是一个哲学的圆圈。但这只是本体的“无”,即“无”的宇宙哲学。此外,还有一种主体的“无”,即强调主体的“无情”、“无为”。这是“无”的人生哲学。主体的“无”与本体的“无”不同,它即是“超越”,是一种超越的人生态度和主体人格境界。因此,如果说,儒家在强化主体的话,那么,道家则是在淡化主体。

因此,在以上道家文化思想影响下的艺术意境,即道家意境,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物我不分的意境。庄子说:“万物与我为一。”在道家那里,真正有一种澄心观物的超越的态度,因而物与我、人与自然也真正地融为一体了。由于儒家凸显主体(我)的地位,所以,在儒家那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单向的;而道家则是淡化主体(我)的地位,所以,在道家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双向对话和交流的关系。另一种是无我意境。道家贵无,在他们看来,既无本体,也无主体;既无物,又无我。但在艺术中,却衍生出无我意境来了。陈来先生说,庄子、陶渊明体现了无我之境。蔡报文先生也说:“'无我之境’就是'庄学之意境’。”此类意境属老生常谈,故不举例。总之,陶渊明、李白等人的诗境是道家意境的杰出代表,山水诗、玄言诗、山水画中亦多有道家意境。

(选自《意境内涵的文化学阐释》,有删改)

 

8.下列对道家文化和道家意境的阐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道家文化精神可以用一个“道”字来概括,其核心也就是一个“无”字。这个“无”既是本体的“无”,又是“主体”的“无”。

B.按照《老子》二十一章对于“道”的推演,即由“无→象→物→无”,也就是从“无”开始,最终又归于“无”。这是“无”的人生哲学。

C.儒家强调“德”,道家强调“情”,故道家的思想更具艺术意味,更接近美学。道家意境是以道家文化精神为主导的。

D.道家意境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物我不分的意境,一种是无我意境。在道家那里,打破了物我的界限,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双向对话和交流。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水乡的桥

刘永福

  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处不黄花。在水乡,无桥不成路。“驼背公公,力大无穷,爱驼什么?车水马龙。”是桥。“和尚头,尼姑脚。”(谐音“河上头,泥固脚”)也是桥。我喜欢水乡这么活泼的诗歌。

  桥孔里插扁担——担当不起。独木桥上睡觉——翻不了身。我喜欢水乡人的这种幽默的艺术。

  过河拆桥是孬种,修桥补路是善举。我喜欢水乡人质朴的道德标准。

  船到桥头自然直,是桥对船的引导和规范。路上不遇桥上遇,是在合适的地方遇上了合适的人。我更喜欢水乡人的智慧和通达。

  家乡的水啊,贯通五湖,连接四海,却曾经阻断了乡亲走出水洼的心思和脚步。都说,手勤的人路宽,脚勤的人路长。没有桥的时候,整天在水边转悠,富裕的梦想只能随河水流淌。而桥,没有打断流水拥抱村庄的情谊,却让此岸与彼岸连接,像花生,似莲藕。

  在水乡,没有桥就捆住了双脚,有了桥就像插上了翅膀。修建一座桥就是打开了另一个世界,从一种方言走进另一种方言,从一种风俗走进另一种风俗。有了桥,目力所及的地方都可以踩在脚下。桥,是村庄拥抱外部世界的臂膀。

  缩千里为咫尺,联两地成一家。桥,是河流的第三个堤岸,它模糊了此岸与彼岸,弥合了楚河汉界,改变了世界的结构,扩大了生存空间。它让阻隔变得通畅,让闭塞变得开放,是此岸与彼岸的情愫。

  我的胞衣之地,那个依偎在梓辛河中段叫做“大元”的村庄,绿树覆盖,碧水环绕,素朴中透着清新。从卫星地图上看,村庄恰似莲藕一样伸展,环绕的河水像盛开的荷花,周围的田地,经络分明,犹如一张巨大的荷叶。村庄也在像莲藕一样生长,经冬阅秋,历久弥新。

  桥是平稳,岸是幸福。老的砖桥、新的闸桥、农用桥、公路桥,桥与桥相通,道与道相连,尤其是公路桥,彻底结束了我们村以船代步的“慢生活”时代。

  我喜欢在没有喧嚣的宁静乡道上漫步,从这座桥到另一座桥,从中年走向老年。家乡的桥,抚慰了多少游子回家的脚步,它可知道,游子对家乡的感情,比桥下的流水还要深长!

  舟驰人行通海宇,流清湍急映天然。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村头的桥卧枕着码头,桥和码头代表着一个村庄的风度和气质。

  水是眼波横,“桥”是眉峰聚。水代表着母亲,桥代表着父亲。小桥流水永远是诗歌中最质朴最生动的图画。

  桥的这头是上学,桥的那头是放学。桥的这头是下田,桥的那头是收工。桥的这头是出行,桥的那头是归来。桥的这头是送行,桥的那头是盼望。

  我们都是桥的过客,父辈们才是桥的守望者。桥装饰了村庄,我们装饰了父辈们的梦。

  桥横跨在岁月的河流上,俯听流水淙淙,仰看日月星宇,承载着所有人的脚步,谦卑地迎来送往。任时光的流水,从脚下消逝,让胸膛里带着菜花香的习习河风,去抚慰岁月的苍凉。

桥下是潺潺流水,水中是参差荇菜,古代的月亮照着今人。谁是那窈窕淑女?谁是那在水一方的伊人?谁还在溯游从之,寤寐求之?谁还在水边寄托着相思?走进水乡,不经意,就走进古人为今人设计的梦中。

(本文略有改动)

 

11.第一部分引用了许多跟“桥”相关的俗语,有何作用?(4分)

 

 

 

12.根据第二部分,用自己的话概括“水乡的桥”对水乡生活的意义和影响。(3分)

 

 

 

13.请赏析第三部分中的画线句。(4分)

村庄恰似莲藕一样伸展,环绕的河水像盛开的荷花,周围的田地,经络分明,犹如一张巨大的荷叶。村庄也在像莲藕一样生长,经冬阅秋,历久弥新。

 

 

 

14.第五部分写水乡的桥,在内容和语言表达上有何特色?请举例赏析。(4分)

 

 

15.根据全文,简要探究作者对“水乡的桥”的态度和情感。(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五代史记一行传叙

(宋)欧阳修

 

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传所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欤!当此之时,臣弑其君,子弑其父,而缙绅之士安其禄而立其朝,充然无复廉耻之色者皆是也。吾以谓自古忠臣义士多出于乱世,而怪当时可道者何少也!岂果无其人哉?虽曰干戈兴,学校废而礼义衰,风俗隳坏,至于如此;自古天下未尝无人也。吾意必有洁身自负之士,嫉世远去而不可见者。自古贤材有韫于中而不见于外或穷居陋巷委身草莽虽颜子之行不遇仲尼而名不彰况世变多故而君子道消之时乎。吾又以谓必有负材能、修节义而沉沦于下,泯没而无闻者。求之传记,而乱世崩离,文字残缺,不可复得,然仅得者,四五人而已。

处乎山林而群麋鹿,虽不足以为中道,然与其食人之禄,①首而包羞,孰若无愧于心,放身而自得?吾得二人焉,曰郑遨、张荐明。

势利不屈其心,去就不违其义。吾得一人焉,曰石昂。

苟利于君,以忠获罪而何必自明;有至死而不言者,此古之义士也。吾得一人焉,曰程福赟。

五代之乱,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至于兄弟、夫妇,人伦之际,无不大坏,而天理几乎其灭矣。于此之时,能以孝弟自修于一乡而风行于天下者,犹或有之。然其事迹不著而无可纪次,独其名氏或因见于书者,吾亦不敢没。而其略可录者,吾得一人焉,曰李自伦。

作《一行传》。

【注】①俛:同“俯”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怪当时可道者何少也             怪:对……感到奇怪

B.风俗隳坏                         隳:毁坏

C.必有负材能、修节义而沉沦于下     负:辜负

D.处乎山林而群麋鹿                 群:与……为伍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以谓自古忠臣义士多出于乱世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嫉世远去而不可见者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C.泯没而无闻者            缙绅而不能易其志者

D.吾得二人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行传》是欧阳修修著的史书《新五代史》中的一个合传,记载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人物。《五代史记一行传叙》是这个合传的序。

B.序文的第一节是这篇序的主体,交代作传的缘由。作者先感叹五代之乱,又感叹忠臣义士之少,但坚信必有节义之士,尽管搜寻困难,但终有所获。文字迂回曲折,层层深入。

C.从第二节起,作者分别记载了在某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人物:有洁身自好、归隐山林的郑遨、张荐明,有坚守道义的石昂,有宁死不屈的程福赟,有恪守孝悌之道的李自伦。

D.欧阳修对于四个传主的叙述,方式富于变化,但有一个句式“吾得一(二)人焉”却四次反复使用,以反映搜求不易。叙述、评议和感喟交织在一起,回环往复,令人回味无穷,深得太史公笔法神理。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自古贤材有韫于中而不见于外或穷居陋巷委身草莽虽颜子之行不遇仲尼而名不彰况世变多故而君子道消之时乎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虽不足以为中道,然与其食人之禄,俛首而包羞,孰若无愧于心,放身而自得?(5分)

译文:                                               

(2) 势利不屈其心,去就不违其义。(2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21-22题。(7分)

 

〔正宫〕叨叨令·悲秋

周文质

叮叮当当铁马儿①乞留玎琅闹,啾啾唧唧促织儿依柔依然叫。滴滴点点细雨儿淅零淅零哨,潇潇洒洒梧叶儿失流疏刺落。睡不着也末哥,睡不自也末哥,孤孤另另单枕上迷颩模登②靠。

【注】①铁马:即檐马,屋檐下的风铃。  ②迷颩模登:形容迷惘困倦的神态。

 

21.这首小令的前四句主要对“秋”进行哪个方面的描摹?具体写了什么内容?全曲如何体现“悲秋”的主旨?(4分)

 

 

 

 

22.这首小令用语很有特色和情趣,请简要赏析之。(3分)

 

 

 

 

(三)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完成23-24题。(5分)

①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7.16)

②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①之间违仁,造次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4.5)

【注】①终食:一顿饭的功夫。  ②造次:仓促匆忙。

 

23.第②则材料中所说“其道”即指第①则材料中的“  ”字和第②则材料中的“  ”字(2分)

 

24.根据两则材料,简单说明儒家对君子生活方面的要求。(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曰:“志士仁人,                                    。”(《论语》)

(2)                                          ,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3)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白居易《琵琶行》)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

(5)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陆游《书愤》)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灵魂不是一个要注满水的瓶子,而是一个要生火的炉子。

看了上面的话,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绍兴一中高考模拟试题(语文)参考答案

 

11.(4分)这些俗语体现了“水乡的桥”独特的文化内涵(有活泼的诗,有幽默的艺术,有质朴的道德标准,有智慧和通达),说明水乡人从“桥”中得到了丰富的生活体会和人生经验,是对“水乡的桥”的形象和内涵的概括和总结。这些俗语本身,语言形式活泼,富有水乡的乡土气息。(每点1分)

浙江省绍兴一中2014届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

16.C   负:具有

17.B  A在/比  B表因果的连词  C代词,……的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D句末语助词/兼词,于之浙江省绍兴一中2014届高三最后一模语文试题

25.(6分)(1)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3)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4)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5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26.立意提示:从人自身的发展来看,人不应该是被动机械的接受,而是积极主动的创造和追求;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知识传授无疑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心智开发与灵魂启迪,是求知动力的激发,是梦想激情的催生,是情感道德的促成。

参考译文:

唉!五代之乱达到顶点了,这就是传记上所说的“天地间的光明被封闭、高洁的雅士都去隐居”的时代吗!在这个时候,作臣子的杀害他的国君,作儿子的杀害他的父亲,而那些士大夫们却安享着国家的俸禄,占据着朝堂,十分满足不再有廉耻之色的人到处都是。我认为忠臣义士,多出于乱世,却奇怪这个时候可以称道的人何其少啊。难道果真没有这样的人吗?虽然说战乱兴起,学校教育被废弃,从而礼仪衰败,风俗毁坏,而到了这个地步,然而自古以来天下大乱之时未尝没有这样的忠臣义士啊。我想必有洁身自好的义士,因愤时疾世远离尘世而不能显露于世。自古贤才,有把自己的志向才能蕴藏于内心而并不表现出来的,有的人困顿地生存于简陋的小巷,寄身于荒野草莽,他们即使有颜渊的品行,不遇到孔子这样的人也会名声显扬。况且是世道多有变故而君子的高尚道德消沉的时候呢。我又认为必然还有怀抱才能、修炼节义,但沉沦在社会底层而默默无闻的人。我在传记中寻找这样的义士,却因乱世分崩离析,书上文字残缺,不能再找到了。找到的仅仅就是四五人罢了。

生活在山林中和麋鹿为伍,虽然够不上符合中庸之道,然而与其享用着别人给的俸禄,低着头忍受着羞辱,如何比得上无愧于内心,放纵身心(不受拘束)而自得其乐(或:让自己得意开心)呢?我找到了两个人,名叫郑遨、张荐明。

权力和利益都不能让他的心灵屈服,担任官职或不担任官职都不违背他的道义。我找到了一人,名叫石昂。

如果对君主有利,因为忠诚而获得罪名又何必为自己表白,有直至死亡也不说出来的人,这就是古代的义士啊。我找到了一人,名叫程福赟。

五代时期社会混乱,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一直到兄弟间、夫妇间的人伦关系,没有不严重毁坏的,而伦理几乎灭绝了。就在这样的时刻,能够以孝悌之礼修身于一乡并且像风一样推行到天下的人,还是或许有的,但他们的所作所为不显著,也没有书籍记述编排,只有他们的姓名有的还能够在书中见到,我也不敢埋没他们。而大致可以写下来的人,我也找到了一个,他叫李自伦。

于是我写了一篇《一行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