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怎么定义了这个世界?对是绝对的,错是相对的

 我爱恋恋 2014-05-31

我们怎么定义了这个世界?对是绝对的,错是相对的

发表于2014-05-30 11:44 12次阅读
我们怎么定义了这个世界?对是绝对的,错是相对的

 当我在反思咨询中的中立性。我开始了和自己的一段对话,并等待着被一些人骂。

生活中,无数人在开始争执谁对谁错,谁该被奖赏谁该被惩罚。并且誓死要把自己的标准加给到别人,然后开始站立场:同情好人,诅咒坏人。虽然无数哲学家又在撕扯着呐喊:没有好坏对错,放下评判,万物皆空,无为而为。

印象中从我小时候开始看电视,就开始站立场:孙悟空是好人,妖精是坏人;警察是好人,汉奸是坏人;原配是好人,小三是坏人。总是不自觉的想替这些好人们出头,希望这些坏人们都死光光。看到喜剧的时候,坏人以坏收场,就无比的兴奋。虽然那时候我没有弄懂过这个故事:丑陋的灰姑娘得到了幸福,漂亮的女孩反而没被王子选中。

长大后,我还在看电视,却看得我无比纠结和惆怅。小三费尽心思得到情人,并与情人终成眷属,然后不停的遇见并羞辱原配。婆婆苛刻儿媳妇,媳妇在家战战兢兢。原配的弟弟报复小三,踉跄入狱。整个故事和二十年前的电视剧情节上并没有多大差距,但是我却开始试着理解每个人:一个女人只身来到城里闯荡,为了生活或者爱情而选择了自己唯一会的方式奋斗,她太害怕别人伤害她太不自信而只能选择主动出击来保护自己。婆婆养育了三十年的儿子就被别的女人抢走,除了苛刻外她还能用什么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呢?弟弟在这个城市唯一的亲人就是姐姐,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小子进城,他除了用这样的方式来保护亲人,他还会什么呢?

站在每个人的视角上,每个人的选择都无可厚非。在他们当时的情境里,在他们的智慧下,他们所能做的,就是竭尽所能想到最好的。原谅每个人都不是圣人,无法照顾到每个人的感受。当一个人连自己都没有照顾好没有保护好,自己都是很匮乏的时候,他有什么能力文明生活、尊重他人呢?

在理想状态下,如果我们的心理都是富足的,如果我们都接受过同样的教育,如果我们都能随时看到自己对同一个问题看到100个选择,谁愿意去伤害别人呢?

如果你非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说:无论如何,都不能以伤害他人为代价。伤害他人是错的。当你这么说的时候,其实你已经站到了被害者的角色上。可是在小三的世界里及以其为代表的很多人的潜意识和价值观里,都有着这样的信念:这个社会是残酷的,如果你不主动出击保护自己,别人就会来伤害你。你又如何定义伤害呢?伤人者就没感觉到伤害吗?人们不就是因为感觉或臆想到被攻击了,才会去伤害他人的吗?更多的对他人的伤害,是建立在自己受伤的基础上才做的自我保护。

如果你还要站立场说:无论如何,都不能违法。违法是错的。当你这么说的时候,你已经站在法律的角度上来说了。法律是以自己的文明体制制定的,比如嫖娼在不同的国度及不同的时代就有不同的对错。法律本身的对错就值得商榷,何况违法与守法的对与错呢?如果我恨透了某个人,我就要弄死他,我知道我这么做法律会弄死我,但是我依然愿意承担这个后果而如此选择,请问我有这个自由意志吗?这错吗?

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任何一件事你都能找到对的视角和错的视角。找不到一个事绝对对或者绝对错。对错只是一个观点,并非事实。你以不同的社会形态、文化尺度、个人立场等不同标准来看待,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就看你站在谁的角度上用什么标准去衡量。如果你还要说,在什么时代什么社会就要遵守什么标准,那你就是在说正态分布图里的两个极端值就是错的。我们在一个正常男性身高在160-180的时代,所以姚明和郭敬明的身高都是错的。

这是关于事件,关于态度也是如此。

态度才是我们真正定义这个世界的东西。比如说,懒惰,自私,计较,自以为是,骄傲,不公平,不守信,邪恶,丑陋,猥琐,云云。我们的教育教会了我们这些是错的。然而真的错吗?

这里发生了两个过程。其一,我们把一件事扣了一个帽子,用我们以上强大的这些词汇定义了这个事。其二,我们把这个词汇定义为错的。然后总结了这两个步骤:这个事是错的。

我在家呆了两个多周了,早上10点起床,不去工作,不洗碗。用你的标准来说可能是懒的,错的,但是用我和我妈的标准来看就是这德性,没有错。女朋友借我四块钱没有还我想分手,用你的标准来看这是计较,但是用我的标准来看我就是跟上时代潮流尊重女性而不是用钱侮辱她。小商贩缺斤少两卖你白菜用你的标准来看那是不公平或不诚信,用人家的标准来看商场就是兵不厌诈,生意可以带有欺骗,没有强买强卖就是公平与诚信。你说伤害他人是错的,你不知道即使在伤害人的人其实也是正感觉到被伤害的人吗?你不知道有些人会用自己的可怜和弱者来要求别人同情他吗?我们不善良于祥林嫂到底是善良呢还是邪恶呢?你的审美标准里罗玉凤姐姐很丑,不知道她及她妈会不会同意你的观点。你们这么说人家丑,算不算伤害人家呢?人家已经是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病人了,我们还要去讽刺,这不是残忍吗?我们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标准来定义一个事件,就会得出不同的形容词来概括。

这些词都错了吗?每个形容词背后又都有积极的一面:自私有自我保护,自以为是有相信自己,伤害他人也有保护自己避免被伤害,傲慢有绝对自信,不公平有不刻板,不守信有自由与灵活。每个我们不喜欢的特质里面,又都有积极向上的一面。

不妨去检视一下,我们是怎么把自己的观点硬是当成了事实,我们怎么把一个行为定义为了一个态度,我们怎么把一个形容词的帽子扣到了一个人身上。

物理老师曾讲,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其实对错也如此,对是绝对的,错是相对的。如果你断定某个人某件事错了,那是你用了一个不符合它的标准为参照物了。形而上的讲一些就是,对错本身就是人为给的定义和标签,那只能还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