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说端午

 绍宜 2014-05-31

端午的"端"是随"午"给予的强调。我读到岳麓书社1996年修订再版,吴慧颖先生一本很有趣味的书《中国数文化》(第一版仅印1200册,再版也仅印了5000册),其中说到,数字"五"从"乂"字演变,本义就是交错。因交错在中,于是称"交午"。书中引林义光先生在《文源》中对"五"字解读,"二象横平,乂象相交,以二之平见乂之交也"。上下两横,一上一下,中间一个,正好表现阴阳相交。

"端"字本义为"正"。"五"为中,《易经·系辞上》:"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天为奇数,一三五七九,五数相加为二十五;地为偶数,二四六八十,五数相加为三十;天地之数相加是五十五。天地数之和都是五的倍数,它们的总和正好二五相逢,所以五月五日称为"天中节"--他们碰在一起才是"正",是"端午",这一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

但洪迈的《容斋随笔》中有"八月端午"一条,说唐玄宗八月五日生日,也称"端午",引用张说说法,称是"开元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献之"。其实张说是拍马屁,借用了"端"字从"正"引申为开始的意思。"端月""端日"分别是正月与正月初一,但八月端午就说不通了。

将"端""午"的本义相加,就是"交错为正",这个"正"是天地阴阳的交错点,一晦一明,端绪纷繁。这个交接点要做什么呢?现在谈节庆文化的学者用的第一条信息,都是西汉戴德在《大戴礼记》中提出要"蓄兰沐浴",辟邪护生。考据源于宋人李编成的《太平御览》转引。其实在《大戴礼记·夏小正》中,只有"蓄兰,沐浴也",并无"五月五日"特指。东汉张衡在《论衡》中,倒是明确提出要在这天午时以消炼五石制成之器(其实就是铜镜)磨砺生光,作阳燧向日取火。三国谢承在《后汉书·礼仪志》中提出"朱索、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为止恶气"。儿时记得长辈就以五彩丝线缠成一串三角,或制成网兜兜独头蒜成串挂蚊帐之上。到西晋,周处的《风土记》才有"俗重五日与夏至同,先节一日,以菰叶裹粘米,以粟枣灰汁煮令熟,节日啖。煮肥龟令极熟,去骨加盐豉麻蓼,名曰菹龟。粘米一名粳,一曰角黍,盖取阴阳包裹之象。龟表肉里,阳内阴外之形,所以赞时也。"但这也是《太平御览》的转引,我查《说郛》所收《风土记》,并不见此段记载。当然,《说郛》所抄典籍往往是摘录而非全本,但《初学记》中所引,则只有"仲夏端午,烹骛角黍"八字。"骛"是鸭子,是"烹骛"、"角黍",还是"烹骛角黍"?若"骛角黍"是粽子名称,又是什么意思呢?

粽子原名"角黍",黍在北方是黄米,因此有人认为它先出现于北方。其实西晋南方的糯米也已称"黍",崔豹的《古今注·草木》:"稻之粘者为黍"。而且周处原为吴人。

我相信"角黍"的原始之形像牛角。何晏集解《论语·雍也》的"犁牛之子且角"句时,就说因牛角长得周正,才用以作牺牲。祭祀用的酒器两头翘起,也如牛角。这周正的祭器迎合了"端"字。

农耕社会民俗最原始目的,应该都为顺天时地利而驱灾避祸,所以角黍最早就该是"阴阳争"时的祭祀物。至于自南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开始出现为屈原投江驱蛟龙之说,我以为是为"端正"而赋予的结果。屈原死于端午的说法本身就是后人赋予,后人认为他的绝命辞是《怀沙》,推断他死于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但《怀沙》首句是"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孟夏"是夏天第一个月,农历四月,与仲夏端午无关系。除屈原外,另有纪念伍子胥、曹娥、马援等说,我以为都是这种因缘。端午还有赠扇之俗。唐人冯贽《云仙杂记》"洛阳岁节"称所赠是"避瘟扇",与艾蒿、雄黄、桃枝一样为驱毒免灾。但《唐会要》中引唐太宗赠扇的说法,则说是"庶动清风,以增美德",还是与端正有关系。

粽子究竟应该用什么叶包裹?《风土记》中说是菰叶,菰是茭白或者一种菌类,茭白叶无法想象能包粽子,显然有误。但古人喜欢将"菰"与"芦"用在一起,"芦"就是芦苇。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把菰改成了菰芦:"糉,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故曰糉,曰角黍。"但芦苇叶窄,粽子即使包成也极小。《续齐谐记》说"以楝树叶塞其上,以采丝缚之",树叶怎样包裹?也难想象。到北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其妻每投食于水以祭之。原通梦告妻,所食皆为蛟龙所夺,龙畏五色丝及竹,故妻以竹为粽,以五色丝缠之。"普通竹叶太窄,需用箬竹叶。箬竹叶面青背淡,柔而韧,可用以编竹笠、做船篷,几叶相叠,粽子就大了。系粽子的绳,要是五色丝,入锅一煮就什么不是了。《本草纲目》中指出,有一种专门系粽子的"粽心草",也就是"龙常草"。这种长在水边的草细如龙须,可用于编草席、草鞋、草帽。

端午还有有趣的说法,则是关于"守宫"的,说是端午午时捣专门喂以朱砂的蜥蜴,涂在女子臂上成红痣,就是"守宫",可经久不灭,房事后才自然消失,以此检查女人的贞洁。这守身又联系着端正。端午捣"守宫",《月令广义》载始于汉武帝。而晋人张华的《博物志》中说,蜥蜴要喂满七斤朱砂,喂到全身鲜红。朱砂是方士炼丹的主要原料,可入药。为什么要喂七斤?因为阳数七是女性生命的基数。以它试贞洁当然是荒唐事,但我读周作人《亦报随笔》中有"守宫砂"篇,将喂七斤朱砂解读成要让20厘米的蜥蜴长到七斤,"像大肥鸭那样大",由此觉得这事不成。老先生也有读错古文的地方,多少就觉得也有些好笑。

初五日·端午节


一说端午

端午的端是端正,人是天地之心、五行之端,所以,端为始。午是正中,"一纵一横为午",纵横交错才正中,交错为阴阳争,所以,午时三刻推出午门斩首,是为整肃,端正。由此,阴阳交错立正,才是端午节的原意。粽子称角黍,黍是北方的黄米、南方的糯米;角,牛角,是祭器;角黍是阴阳争时的端正象征。

二说端午

按照《周易·系辞》解释,五为数字中,五五相遇的数学是: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变化而行鬼神,端午由此才是重要节日。

角黍即粽子,以箬竹叶包黍米,是阴包裹阳之象。按最早晋朝周处《风土记》记载,除包角黍,还要煮肥龟,皆以"阳内阴外之象赞时"。

三说端午

古时端午前两日有扇市,到了买扇子、用扇子的时候了。从象征明月的圆扇,到诸葛亮用的白羽扇,再到折扇,"凉友招清风",扇子其实是古时文人实用的一种诗意物件。如朱熹说,"动摇便是用,放下便是体"。总结此诗意,最令人赞叹的还是白居易:"盛夏不销雪,终年无尽风,引秋生出手,藏月入袖中。"

四说端午

端是正,五字上下各一,中间是交错,天数五,地数五,五为交午,两个五相会,古人称今天午时为"天中节"。这一天各家门前要插艾虎蒲剑,"艾虎"是采艾蒿制成虎状,"蒲剑"是将菖蒲叶裁成剑状,要以雄黄涂耳鼻,小儿要系"长命缕",富家还要以五毒塑形的"五毒饽饽"送友人,都为了辟邪。

五说端午

端午节,家家漂亮装扮小闺女,石榴花插在发髻上,也称"女儿节"。"红杏单衫花满头,彩扇香囊不离手。"除了吃粽子,吃食还有樱桃、桑葚、荸荠、桃、杏及五毒饼、玫瑰饼。老北京中午也吃新蒜就过水面,街头叫卖:"供佛的哎桑葚来,大樱桃来,好蒲子、好艾子,江米儿小枣儿凉凉的大粽子来。"

六说端午

端午辟毒用雄黄酒。雄黄被古人称"黄金石",因"丹之雄"而命名。古人说它能杀百毒、辟百邪,佩在身上,鬼神不敢近;入山林,虎狼伏;涉川水,毒物都不敢伤。但此物有毒,所以,"雄黄酒"不是喝的,是从端一(五月初一)日起,用雄黄少许泡酒,在阳光下晒熟后,涂在小孩的额头与耳根上,以辟毒。

七说端午

采艾浸酒,饮之才可"祛邪",艾草即有苦香的艾蒿。端午以蒲龙艾虎悬门户禳毒气,蒲草扎成龙、艾蒿扎为虎。艾蒿可治百病,故称"医草",针灸燃之。艾是穷人用香草,雅士用兰,穷人用艾。美女称"少艾",一般人不知道。孟子曰:"知好色则慕少艾",《桃花扇》中则有"积得些财帛,聚了些娇艾"。

端午节最早是作为“恶日”来过的

一般认为,端午节的形成源于古代的避“恶日”。也就是说,端午节最早是作为“恶日”来过的,从唐代开始,人们才逐渐把端午节当成佳节良辰来看待。

端午日与夏至日临近,这一时期,阳气最盛,各种蚊虫出现,而且时逢“重五”,五是阳数,重五也有“极阳”之意。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阴阳和谐,对于这种阳气极盛的日子一般认为不吉利,恶疠病疫多泛滥,于是形成“躲午(五)”习俗,后来以讹传讹,遂成端午。端午的很多节俗都是围绕祛邪避邪展开的,如喝雄黄酒、插艾草、挂菖蒲(菖蒲叶子像剑,取祛邪之意),还有给孩子系五色丝绳,戴祛五毒的肚兜,缝装有香料的荷包等,以达到祛邪、祛虫的目的。

据考证,龙舟竞渡最早也与祛邪有关,人们通过某种仪式把邪气放在龙舟上,开展竞渡,看谁送得快、送得远。张勃说,端午最早因节令而形成节日,更多和气候变化联系在一起,从魏晋时期,端午开始和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这给节日注入了文化内涵。由于人们对屈原高洁节操、伟大人格的认同,屈原与端午节之间产生了某种互动关系:端午节因屈原有了更为丰富的节日内涵,屈原则由于端午节而被人们不断地记起,不断地怀念。

端午节有多少别称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 、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等等。

道教端午为“地蜡节”

腊,古称“蜡”,为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即传统的祭祀神农和祖先的重大典礼,秦汉后祭祖和祭百神的蜡礼合而为一,腊为岁终祭众神之名。腊祭原置于农历十二月,此月称为腊月。南朝时,将腊日定于十二月八日;后来道教在《赤松子章历》将其含义扩大,把全年分为五腊,全称“五腊日”,即正月一日天腊,五月五日地腊,七月七日道德腊,十月一日民岁腊,十二月八日王侯腊,是道教祭祀祖先、集会建斋的重要日期。在《道书》中,地蜡成为祭祀祖先和请求赎罪的重要日子:“五月五日为地腊,此日可谢罪,求请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地腊节之名也因此而来。

端阳节,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阳重人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浴兰节,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解棕节,古人端午吃棕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女儿节,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菖蒲节,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邢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