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端午文化 】端午的雄黄被国家列为毒药 市场上买不到了

 我爱祖国爱人民 2014-06-01

端午的雄黄被国家列为毒药 市场上买不到了


点击图片分享到上海滩微博

雄黄(资料图)

  东南网5月31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朱丽萍)端午节将至,闽都端午节独具一格,吃粽子、插艾草,喝雄黄酒……但福州市民林依姆想买点雄黄,跑了好几家药店,却都被告知没有卖。她很纳闷:“俗话说,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为什么中药房不卖雄黄了?”

  记者了解到,民间相信雄黄有驱虫辟邪之效,曾被广泛用于中医。但由于其具有毒性,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将其列为毒性中药管理,市场售卖需严格审批。

  出售要审批 榕药店难觅

  昨日,记者走访了福州新北方药店、福州康泰堂药店、铭辉医药商店以及绍辉中西医结合诊所,均被告知:“雄黄早就不卖了,因为它有毒性。”福州康泰堂药店店员在电脑系统里输入“雄黄”后,告诉记者没有卖雄黄

  福州新北方药店采购部郑经理表示,由于雄黄有毒性,要销售必须经国家严格审批,为此药店都没有卖雄黄

  老福州过端午 雄黄烧酒辟邪

  古时候,人们深信雄黄雄黄酒能避鬼邪、杀百毒。在《白蛇传》中,就有白娘子端午节不慎喝下雄黄酒、现出原形的情节。在先秦时代,五月被视为毒月,五日被视为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荼害人间。因此古人便把这天作为防疫节,以避瘟魔毒物。

  每逢此日,福州人在室内点燃雄黄,黄气渐渐弥漫,熏杀躲藏在屋角墙缝的毒蛛恶虫。人们还在艾叶汤内沐浴,洗涤污垢,又痛饮雄黄酒,驱除五脏病虫。

  “小时候,被蚊子咬了个大包,父母给我涂了点雄黄酒,马上就不痒了。”林依姆说,雄黄酒比风油精还管用,而且小时候过端午节,还会用雄黄在脑门上写个“王”字,可现在却买不到雄黄了。

  中医曾广泛用 今被列为毒药

  “雄黄是从矿物质中提炼出来的。”福建省中医药大学国医堂许仕纳主任医师表示,雄黄属硫化物类矿石,主要含二硫化二砷。“口服雄黄有温热作用,治理体内阴寒,曾被中医广泛使用,但由于雄黄有毒,因此已被禁止口服了。”

  许医生说,福州市民有撒雄黄及饮雄黄酒,用以防病避瘟的习俗。他告诉记者,福州市民制备雄黄酒的方法很简单,在白酒或者黄酒内放入雄黄粉末即可,一斤酒放入1~2克的雄黄粉末,用筷子搅溶即可。“雄黄含有二硫化二砷,有毒,为此被国家列入毒性药品管理。我们中医界认为雄黄被叫停服用,值得商榷。”他认为,对待雄黄的药用,应该一分为二看待,关键是剂量要掌握好,比如断肠草、砒霜有剧毒,可是药量掌握好了,药用价值很大。

  据了解,目前雄黄外用,主要用于痈肿疔疮、湿疹疥癣、蛇虫咬伤,但孕妇禁用,外用不宜大面积涂擦及长期持续使用。雄黄中毒后发病迅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肠胃症状,重则尿血、循环衰竭而死亡,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将其列为毒性中药管理。

  雄黄入药已千年

  雄黄,作为药用,历史悠久,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有在《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等中用雄黄治疗疥癣的记载,《本草纲目》谓其为“治疮杀毒要药也”。

  古人用雄黄除了炼丹、制药疗疾外,更多的用于避邪、解毒、杀虫。如抱朴子曰:吴楚之地,暑湿郁蒸,多毒虫及射工、沙虱之类,但以雄黄、大蒜等分合捣成丸,佩戴在身,于是鬼神不敢接近,毒蛇不敢咬人。可见古人在腰中佩戴雄黄,或佩以雄黄为主,加入白芷、薰衣草等香料做成的香袋,以及百姓日常用的雄黄熏条等,均是用来避邪和预防虫蛇伤害。

  至于把喝雄黄酒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联系起来,传说是屈原投江后,有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以图药晕蛟龙和鱼虾,保全屈原躯体。

  □普及一下

  信口雌黄

  有雄黄,自然就有雌黄。雌黄和雄黄都含砷,且是硫化物。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人士表示,它们是一对鸳鸯矿物,常常共生在一个矿点上。雄黄用来做药材,雌黄用来做颜料。古时用黄纸书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抹重写。成语“信口雌黄”就是这么来的,比喻不顾事实随意批评或乱说。返回新民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