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特别提醒 过劳死需要预防和注意

 崔纽藏 2014-06-01

2014-02-15 05:56:00 来源: 中关村在线(北京)

[中关村在线健康频道资讯] 近年来,因为过劳导致的突然死亡事件不断给国人敲响警钟。《中国青年报》日前报道称,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这意味着,每天约有1600人死于因劳累引发的疾病。
“过劳死”的说法最早来自日本,上世纪60年代,日本工业迅速发展,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过大,发生大量猝死案例。日本“过劳死”预防协会曾给出过劳的十大危险信号:1.“将军肚”早现;2.脱发、斑秃、早秃;3.频频去洗手间;4.性能力下降;5.记忆力减退;6.心算能力越来越差;7.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8.集中精力的能力越来越差;9.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不解乏;10.经常头疼、耳鸣、目眩,检查也没有结果。有上述两项或以下者,为“黄灯”警告期,暂不必担心。具有上述3~5项者,为一次“红灯”预报期,说明已经具备“过劳死”的征兆。6项以上者,为两次“红灯”危险期,可定为“疲劳综合征”——已进入“过劳死”的预备军。

2012年,世界知名办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发布的调查显示,中国内陆上班族在过去一年内所承受的压力位列全球第一。2013年6月,在“健康中国2020”第四届中国健康管理论坛上,由清华大学与爱康国宾健康体检管理集团联合发布的《2013中国企业员工健康绿皮书》也显示,员工面临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血压增高等问题,如不及时防治,将成为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直接诱因,如连续加班导致过度疲劳,就有“过劳死”的可能。

对此,爱康国宾集团董事长兼CEO张黎刚指出,一个人如果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工作压力并不会导致“过劳死”;在有基础疾病的前提下,工作压力、过度劳累、紧张应激就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为防止悲剧上演,企业管理者应加强对员工的健康管理,除提供完善的医疗保险外,还应每年组织员工定期体检,建议在常规体检项目的基础上,增加心血管类疾病的专项检测,如血脂四项、运动心电图、心脏彩超、颈动脉彩超、动脉硬化检测、脑卒中检测等,以便提早发现疾病苗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