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泼彩邵晓峰

 红豆居士 2014-06-01

泼彩邵晓峰

                    2014-06-01 06:43    江南时报
  邵晓峰《秋艳奔流》,45cm×45cm,2009年
  邵晓峰《山魂》,69cm×69cm,2006年
  邵晓峰《万壑松风》,35cm×140cm,2013年
  邵晓峰《夏云伽蓝》,34cm×61cm ,2014年
  邵晓峰《古寺系列——何处云山不是家》,直径33cm,2013年
  邵晓峰《古寺系列——青岗钟声》,直径33cm,2013年
  邵晓峰《古寺系列——山雨满林》,直径33cm,2013年
  邵晓峰《古寺系列——幽篁古寺》,直径33cm,2013年

  □  黄炳良(南京财富投资集团副总裁)

  很久不写人物了。但见过邵晓峰两次之后,心里总觉得这个人值得唠叨唠叨。今儿空,于是随便“泼”了个标题,扯扯对邵晓峰的印象。

  满打满算,以见面的方式认识邵晓峰还不足一个月。但其名其画早已耳闻目睹。第一次见邵晓峰“真人”,是今年3月15日,参加由南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徐悲鸿艺术精英工程”2014年度首场“传承与创新——当代山水画视觉元素构成理念研究”研讨会上,之所以对邵晓峰印象特别深刻,是因为他“急匆匆地姗姗来迟”,巧的是他赶到的时间,正好轮到了他发言的时间,当时我心想:这老兄来的真是时候。听他说“对不起”的时候才知道他是南林大的教授,刚刚才从课堂上下来。

  邵晓峰是作为2014年“徐悲鸿艺术精英工程”提名艺术家,和吉春阳、任大庆、施建中、王静、王顾宇等学院派山水画家一并被提名的。研讨会上,他关于山水画泼彩理论和实践的发言,让诸多与会者产生兴奋点。“绘画是色彩的狂欢。”基于我个人的喜好,我觉得泼彩创作技法更能表达我对“色彩的狂欢”的理解和表达之意,故而印象更为加深。

  随后记忆的窗口时不时地弹出一些邵晓峰作品印象。随手百度一下“邵晓峰”,更惊讶于这样一个生于1972年、其貌不扬的家伙竟然非常了得:南京林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与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政府“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领军人才、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南京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南京市颜真卿书画院副院长、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访问学者、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访问学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据了解,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海内外第一部中国泼彩山水画史《中国泼彩山水画史》,是他在香港大学做访问学者时静心写作的专著。书中探讨了金城、张大千、刘海粟、朱屺瞻、谢稚柳、何海霞、宋文治、魏紫熙、饶宗颐、范保文在泼彩山水上的创造性业绩,呈现了中国泼彩山水画近百年的不凡历程,并结合写意精神、模糊审美、泼墨传统、青绿传统、随心赋彩、用水传统、水彩画法与泼彩山水的内在关联,建构了中国泼彩山水的理论体系,阐释了泼彩山水对于当代绘画演进的意义。国学大师、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饶宗颐先生题写书名,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学术部主任郑炜明博士为书作序,对其填补空白的学术意义给予高度肯定。

  和邵晓峰第二次见面是在徐悲鸿故居的徐悲鸿研究会办公室,这次是我们彼此相约,从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到南京国际美术展,我们彼此相谈甚欢。短短两小时的交谈,让我对邵晓峰有了更深刻的印象:作为学院派的书画家,能在用心教书育人的同时,潜心美术艺术学术研究并不断地进行自我探索和实践,且多有成果,同时还能抽出宝贵的时间去做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这样的公益于美术事业的事,着实难得。

  坚持实践与理论结合、绘画与书法结合是邵晓峰艺术的最大特色。有人评价邵晓峰泼彩山水呈现出一种清淡秀雅、灵动飘逸的美学品格。在看过其所著的《中国泼彩山水画史》,欣赏过邵晓峰书画作品集《近林观象》之后,同感油生。并且,我一直以为人品亦如作品,但愿邵晓峰在以后的艺术道路上越“泼”越老“辣”,将泼彩山水发展到一个新的境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