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道:问心无愧·悟道参禅学习·点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悟道参禅学习 2014-06-03

师道:问心无愧

何为师道?韩愈说:“传道、授业、解惑”。但韩愈毕竟太古老了,今天的大学毕竟不是当年的书院。在“科研型大学”的旗帜下,论文成了教师的硬指标,而教学反成了次要工作;在项目与经费的指导下,导师被学生称为“老板”,而学生则被目为廉价劳动力。笔者有幸听过一位名满天下的大教授给研究生讲课:目空一切、心不在焉地铺陈无聊的术语;也有幸听过一位拥有众多洋头衔的海归学者的讲座:杂乱无章、不知所云。“误人子弟”一直是教育界的大忌,不知不觉地,竟成了常态,司空见惯,似乎“商道”正在校园中驱逐“师道”。

这时,一位普通的教师的去世激起了学生们强烈的反响,学生们在BBS上发表悼念文章,三天内IP地址就有上千个。这位老师是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晏才宏。从学生们的文章中我们看到:

老师视教书育人为'天职’,专注教学,一丝不苟,经常与学生交流在做学问过程中“痛苦迷惘后,豁然开朗的喜悦”。

在我眼中,老师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老师,更像一个老朋友。那个学期,是我大学四年最最刻骨铭心的一个学期,一个让我告别自卑,勇敢地站立起来的学期。而所有这些功劳,都是因为您——敬爱的老师。

希望像这样的好老师能多一点,相信所有晏才宏老师的学生都会做一个像他那样热爱事业、认真负责、不求名利的人。也许这就是给老师最好的报答吧。

知道自己身患绝症,还坚持平静地站在讲台上,直到接任的教师到位;病榻上还拿出纸笔写公式、画草图,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他是以生命来书写师德。师德是一种感染,好教师能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

……

57岁的老师,我们的教育系统给他的最终评价是“讲师”;而学生们给他的最终评价是“师德”!至于晏老师本人,他在生命最后一刻说:“作为讲师,我问心无愧。”

谁都知道,教育关系民族的未来,对学生的责任感本质上是对民族兴衰的责任感。即使我们告别“师道”,遵从“商道”,也应该知道学生是学校的“上帝”。学生们对老师的无尽追思,还不能让教育行政管理当局思考点什么吗?


·悟道参禅学习·点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该文竟然将传道、授业、解惑”称之“太古老了”,然后借此痛批教育领域中的“商道“道德”现象。恰恰了孔子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传道、授业、解惑”其本身就是指教育的综合的一个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谈论现在的教体制起来,文中描述的晏才宏老师,其本身就是阐述了“传道、授业、解惑”真正内涵。如此一对“商道”正在校园中驱逐“师道”的定义过于偏驳、偏激了,决不可“以偏概全、以点带面”否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育体制。时代变革过程中,必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不能把教育本身定义改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国民间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个意思。

为什么有人会如此友善地考虑到其他人呢?真正的原因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你有权利非公平地对待其他人,但你这种非公平的态度,将会使你「自食其果」。而且,你所释放出来的每一种思想的后果,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因为你对其他人的所有行为,以及你对其他人的思想,都经由自我暗示的原则,而全部记录在你的潜意识中,这些行为和思想的性质会修正你自己的个性,而你的个性相当于是一个磁场,把和你个性相同的人或情况吸引到你身边。切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两个。也体现了人类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

「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立立人」和「己达达人」的崇高典范。

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大禹率领民众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的办法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战国时候,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这件事,【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回来,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这就是成语「以邻为壑」的由来。

大禹治水以邻为壑这两个故事来看,白圭只为自己着想,不为别人着想,这种「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错误思想,是难免要害人害己的。大禹治水把“堵”变为“疏”将洪水引入大海,既消除了对本国人民的灾害,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值得我们钦佩和效法,更加应引起我们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应采用“疏”法而不是“堵”方法的反思吗?

让我们共同学习中华文化的伟大内涵吧!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