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 赤壁之战前卫思考——鲁肃的巨大作用

 鲁继 2014-06-03

转  赤壁之战前卫思考——鲁肃的巨大作用

2014-05-30 16:55:18| 分类: 我的三国文章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赤壁之战前卫思考——鲁肃的巨大作用

童力群

2014530日星期五

第一节、赤壁战役简介

赤壁战役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

赤壁战役瓜分了荆州,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迟滞了曹操统一全国的步伐,巩固了孙权割据于东南的地位,开创了刘备拓展于西南的基业。

依据大量早期史料,赤壁战役的主战场在黄州赤壁、团风乌林和鄂州沿江一带。

根据民间传说与地方志记载,浠水县巴河镇的城山(神山),是孙军在江北的前哨阵地;浠水县的调军山是孙军调动之地;浠水县的散花滩是周瑜犒军之地。

我曾发表《曹军何止过夏口,已分江夏置蕲春》,推论曹军先锋已经到达蕲春,导致刘备恐惧从东边来的兵船。

总之,赤壁战役与黄冈市、与巴河流域极有关系!

总之,赤壁战役是黄冈市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巴河流域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一)赤壁战役的时间: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到闰十二月。

(二)赤壁战役的范围,以荆州的南郡、江夏郡为主,以扬州九江郡的合肥、当涂为辅。

从西到东,战线跨度有500公里(一千里)。

从北到南,发生战斗的地区,其宽度有200公里(400里)。

从北到南,如果算上曹操招降的地区,其跨度有880公里(1760里)。

(三)赤壁战役包含如下战斗:

中庐战斗、临沮战斗、宜城战斗、长坂坡战斗、汉津战斗、赤壁初战、合肥战斗、当涂战斗、赤壁战斗(火烧赤壁)、乌林战斗、华容战斗。

第二节、鲁肃简介

鲁肃是周瑜的好朋友,是孙权的重要谋士。

鲁肃文武双全,在东吴方面,鲁肃的地位、作用仅次于周瑜。

鲁肃是东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鲁肃是一位战略家,鲁肃版的“隆中对”,早于诸葛亮的《隆中对》。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云:“权即见肃,与语甚悦之。众宾罢退,肃亦辞出,乃独引肃还,合榻对饮。因密议曰:‘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馀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肃对曰:‘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赤壁战役开始后,鲁肃导引诸葛亮到达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后,孙权任命鲁肃为赞军校尉——全军总参谋长。

我今天要论说的,主要是长坂坡战斗发生前鲁肃的活动。

第三节、诸葛亮的《隆中对》派不上用场

一、诸葛亮的《隆中对》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写道: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於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於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脩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二、刘备准备投靠吴巨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注《江表传》曰:“孙权遣鲁肃吊刘表二子,并令与备相结。肃未至而曹公已济汉津。肃故进前,与备相遇於当阳。因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使自结於东,崇连和之好,共济世业,而云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讬乎?’”

三、苍梧郡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郡治在广信县(现今广西梧州、贺州与广东封开一带,即西江与贺江交汇一带)。

东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情况。苍梧郡治广信(今广西梧州,人口46万)。领9县:广信、端溪、高要、猛陵、封阳、临贺、冯乘、谢沐、荔浦。

苍梧郡之郡治距离江陵有1480里!

四、诸葛亮的《隆中对》派不上用场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隆中对》的这一段强调了荆州的重要性,但没有指出如何夺取荆州。

刘备深知《隆中对》的战略意义,但是他面临的形式实在是太严峻了:刘表突然去世,刘琮突然投降,曹操南征突然到了新野,刘备自己突然空前的孤独。

荆州的北部的北侧已经老早被曹操占了,荆州的东南部的东侧(鄂县、下雉)已经老早被孙权占了。

几乎整个荆州名义上都归刘琮所有,而刘琮将这荆州拱手送给了曹操。

荆州仅剩下江夏郡名义上属于刘琦。刘琦的军队一万人,刘备的军队一万人。仅凭这两万人,根本不能抗衡曹操。

刘备为什么不主动去联系孙权?因为刘备是刘表的部下。

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四月,袁术派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刘表派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孙坚击败黄祖,乘胜追击,渡过汉水,包围襄阳。刘表闭门不战。孙坚复与黄祖大战。黄祖败走,逃到岘山之中,孙坚追击。黄祖部将吕公从竹林间发射暗箭,孙坚中箭身亡。

尽管是吕公射杀孙坚,但黄祖是其上司主将,所以这笔帐算在黄祖头上。

孙策、孙权为了报杀父之仇,多次攻打黄祖:

建安四年,(权)从策征庐江太守刘勋。勋破,进讨黄祖於沙羡。

八年,权西伐黄祖,破其舟军,惟城未克,而山寇复动。

十二年,西征黄祖,虏其人民而还。

十三年春,权复征黄祖,祖先遣舟兵拒军,都尉吕蒙破其前锋,而凌统、董袭等尽锐攻之,遂屠其城。祖挺身亡走,骑士冯则追枭其首,虏其男女数万口。

虽然黄祖死了,但孙权仍然刻骨的仇恨刘表——刘表是黄祖的上司诸侯。

刘备与孙坚之死,毫无瓜葛。

但有“杀父之仇”横亘在那里,加上军情紧急,刘备不可能且来不及主动去联络孙权。

刘备是枭雄,一直有独立门户之心,但迫于形势,多次寄人篱下。建安十三年,刘备已经有46岁了,在那个年代,可算老年人。如果他主动去投靠孙权,就会彻底丧失“独立门户”的资本与机会。

刘备主动去投靠孙权而后与曹操战斗,与孙权主动邀请刘备联合而后与曹操战斗,这两者有质的区别!

诸葛亮的《隆中对》强烈的挑动了刘备的“独立门户”之心。

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就在孙权那里担任高官,但诸葛亮没有主动建议刘备去投靠孙权。

“(吴)巨是凡人”,也许这也是吸引刘备君臣奔赴苍梧郡的原因之一。

假设没有曹操的五千骑兵追来,假设没有鲁肃的游说,那么,刘备就会顺利到达苍梧郡。

刘备有一万人的军队,有关羽、张飞、赵云三位大将,有诸葛亮这个盖世军师,有十万百姓——其中有许多人才。

假设到了苍梧郡,吴巨很快就会被架空。

刘备可以得到一个施展本领的空间,虽然这空间小了些、偏远了些。

刘备“退而求其次”,诸葛亮的《隆中对》派不上用场。

但历史的发展就是这样奇妙,连刘备、诸葛亮都觉得《隆中对》派不上用场的时候,出现了鲁肃;鲁肃根本不知道《隆中对》,即使知道了,也绝对要阻止《隆中对》的实现;但鲁肃的出现,客观上为刘备君臣逐步实现《隆中对》提供了一个平台。

第四节、没有鲁肃就没有三国

一、《三国志》的记载与裴松之的评论

从鼓动刘备与孙权联盟的角度来说,没有鲁肃就没有三国!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写道:“荆州牧刘表死,鲁肃乞奉命吊表二子,且以观变。肃未到,而曹公已临其境,表子琮举众以降。刘备欲南济江,肃与相见,因传权旨,为陈成败。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江表传载曹公与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权得书以示群臣,莫不乡震失色。】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裴注写道:“臣松之以为建计拒曹公,实始鲁肃。于时周瑜使鄱阳,肃劝权呼瑜,瑜使鄱阳还,但与肃暗同,故能共成大勋。本传直云,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瑜摆拨众人之议,独言抗拒之计,了不云肃先有谋,殆为攘肃之善也。”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写道:“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写道:“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於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到夏口,闻曹公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表子琮已降曹公,备惶遽奔走,欲南渡江。肃径迎之,到当阳长阪,与备会,宣腾权旨,及陈江东强固,劝备与权并力。备甚欢悦。时诸葛亮与备相随,肃谓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备遂到夏口,遣亮使权,肃亦反命。”

裴注《江表传》曰:“孙权遣鲁肃吊刘表二子,并令与备相结。肃未至而曹公已济汉津。肃故进前,与备相遇於当阳。因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臣)〔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使自结於东,崇连和之好,共济世业,而云欲投(吴臣)〔吴巨〕,(臣)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讬乎?’备大喜,进住鄂县,即遣诸葛亮随肃诣孙权,结同盟誓。”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裴注写道:“臣松之案:刘备与权并力,共拒中国,皆肃之本谋。又语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则亮已亟闻肃言矣。”

二、没有鲁肃就没有三国

鲁肃在当阳长坂坡会见刘备时,并不知道诸葛亮的《隆中对》。

鲁肃见到刘备时,就用一番能打动枭雄的话语来说服了刘备——“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使自结於东,崇连和之好,共济世业,而云欲投(吴臣)〔吴巨〕,(臣)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讬乎?”

鲁肃说这番话,当然不是为了刘备,而是为了孙权。

曹操率领几十万军队南下(鲁肃当时无法判断曹军的人数),刘琮迅速投降。荆州方面不投降的只有刘备,刘琦是否会投降,还是个未知数。

如果荆州被曹操彻底征服了,下一个目标必定是征服孙权方面。

至于仗怎么打,当时还远远没有明朗化。

如果留下了刘备,就有助于动员刘琦与孙权联合。

如果让刘备继续南下去了苍梧郡,不仅仅是少了刘备这一支人马,而且难保不久的将来刘琦不动摇。

事情的发展证明鲁肃留住刘备是正确的:刘备、刘琦的两万军队参战,大大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

从九月到十二月,拖了三个月,孙权才下定决心抗曹,可见下这个决心是何等不容易。

特别是以张昭为首的多数文官都是主张投降的,由此不难预料孙权承受了多么大的精神压力。

正因为刘备参战了,所以他后来得到了荆州南部四郡——武陵郡、长沙郡、零陵郡、桂阳郡,这就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所以从客观的发展状态来说——没有鲁肃就没有三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