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慕容皝

 xunmengzhai 2014-06-04
咸康六年(340年)九月,后赵天王石虎征兵造船,在边城乐安(今河北昌黎西南)积草屯粮,准备击前燕。十月,慕容皝得知,对诸将说:“石季龙自以安乐诸城守防严重,城之南北必不设备,今若诡路出其不意,冀之北土尽可破也”(《晋书·慕容皝载记》)。遂自率军自西道入蠮螉塞(今北京西北居庸关)袭赵。沿途后赵守将均被擒获,燕军直抵蓟城(今北京城西南一带)。后赵幽州(治蓟城)刺史石光拥兵数万不敢出战。燕军进克武遂津(今河北徐水附近),入高阳(今河北蠡县南),所到之处焚烧后赵积聚,掠3万余户而还。

咸康七年(341年)正月
,慕容皝使唐国内史阳裕等筑城于柳城之北、龙山之西,命名为龙城(今辽宁朝阳)。

时慕容皝虽称燕王
,但未得到晋廷的认可,便派刘翔至建康。二月,刘翔至建康,为慕容皝求大将军、燕王章玺。但晋廷久谋未决。时东晋权臣庾亮已死,其弟庾冰、庾翼继为将相,便上表庾氏兄弟“擅权召乱,宜加斥退,以安社稷”(《资治通鉴·卷第九十六》)。表曰:

“臣究观前代昏明之主
,若能亲贤并建,则功致升平;若亲党后族,必有倾辱之祸。是以周之申伯号称贤舅,以其身籓于外,不握朝权。降及秦昭,足为令主,委信二舅,几至乱国。逮于汉武,推重田蚡,万机之要,无不决之。及蚡死后,切齿追恨。成帝暗弱,不能自立,内惑艳妻,外恣五舅,卒令王莽坐取帝位。每览斯事,孰不痛惋!设使舅氏贤若穰侯、王凤,则但闻有二臣,不闻有二主。若其不才,则有窦宪、梁冀之祸。凡此成败,亦既然矣。苟能易轨,可无覆坠。

陛下命世天挺
,当隆晋道,而遭国多难,殷忧备婴,追述往事,至今楚灼。迹其所由,实因故司空亮居元舅之尊,势业之重,执政裁下,轻侮边将,故令苏峻、祖约不胜其忿,遂致败国。至今太后发愤,一旦升遐。若社稷不灵,人神无助,豺狼之心当可极邪!前事不忘,后事之表,而中书监、左将军冰等内执枢机,外拥上将,昆弟并列,人臣莫畴。陛下深敦渭阳,冰等自宜引领。臣常谓世主若欲崇显舅氏,何不封以籓国,丰其禄赐,限其势利,使上无偏优,下无私论。如此,荣辱何从而生!噂沓何辞而起!往者惟亮一人,宿有名望,尚致世变,况今居之者素无闻焉!且人情易惑,难以户告,纵今陛下无私于彼,天下之人谁谓不私乎!

臣与冰等名位殊班
,出处悬邈,又国之戚昵,理应降悦,以适事会。臣独矫抗此言者,上为陛下,退为冰计,疾苟容之臣,坐鉴得失。颠而不扶,焉用彼相!昔徐福陈霍氏之戒,宣帝不从,至令忠臣更为逆族,良由察之不审,防之无渐。臣今所陈,可谓防渐矣。但恐陛下不明臣之忠,不用臣之计,事过之日,更处焦烂之后耳。昔王章、刘向每上封事,未尝不指斥王氏,故令二子或死或刑。谷永、张禹依违不对,故容身苟免,取讥于世。臣被发殊俗,位为上将,夙夜惟忧,罔知所报,惟当外殄寇仇,内尽忠规,陈力输诚,以答国恩。臣若不言,谁当言者”(《晋书·慕容皝载记》)!

慕容皝又给庾冰写信:“君以椒房之亲
,舅氏之昵,总据枢机,出内王命,兼拥列将州司之位,昆弟网罗,显布畿甸。自秦、汉以来,隆赫之极,岂有若此者乎!以吾观之,若功就事举,必享申伯之名;如或不立,将不免梁窦之迹矣。

每睹史传
,未尝不宠恣母族,使执权乱朝,先有殊世之荣,寻有负乘之累,所谓爱之适足以为害。吾常忿历代之主,不尽防萌终宠之术,何不业以一土之封,令籓国相承,如周之齐、陈?如此则永保南面之尊,复何黜辱之忧乎!窦武、何进好善虚己。贤士归心,虽为阉竖所危,天下嗟痛,犹有能履以不骄,图国亡身故也。

方今四海有倒悬之急
,中夏逋僭逆之寇,家有漉血之怨,人有复仇之憾,宁得安枕逍遥,雅谈卒岁邪!吾虽寡德,过蒙先帝列将之授,以数郡之人,尚欲并吞强虏,是以自顷迄今,交锋接刃,一时务农,三时用武,而犹师徒不顿,仓有余粟,敌人日畏,我境日广,况乃王者之威,堂堂之势,岂可同年而语哉”(《晋书·慕容皝载记》)!

慕容皝在指责庾冰当国秉权
,不能为国雪耻。庾冰心中甚惧,而慕容皝又离东晋太远,难以制约,便与何充上奏,从其所请。晋廷遂封慕容皝为使持节、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幽州牧、大单于、燕王,备物、典策,皆从殊礼。又以世子慕容俊为假节、安北将军、东夷校尉、左贤王;并赐军资器械无数;又封诸功臣百余人。

咸康八年(342年)十月
,慕容皝迁都龙城。

时前燕与高句丽相邻
,前燕王慕容皝常惧其乘虚而入,视为心腹之患。十月,建威将军慕容翰(已于340年二月重回燕国)献计说:“宇文强盛日久,屡为国患。今逸豆归篡窃得国,群情不附。加之性识庸暗,将帅非才,国无防卫,军无部伍。臣久在其国,悉其地形;虽远附强羯,声势不接,无益救援;今若击之,百举百克。然高句丽去国密迩,常有闚之志。彼知宇文既亡,祸将及己,必乘虚深入,掩吾不备。若少留兵则不足以守,多留兵则不足以行。此心腹之患也,宜先除之;观其势力,一举可克。宇文自守之虏,必不能远来争利。既取高句丽,还取宇文,如返手耳。二国既平,利尽东海,国富兵强,无返顾之忧,然后中原可图也”(《资治通鉴·卷第九十七》)。慕容皝从其计。时至高句丽有二条路可走,北道平阔,南道险狭,众人都想走北道。慕容翰又说:“虏以常情料之,必谓大军从北道,当重北而轻南。王宜帅锐兵从南道击之,出其不意,丸都不足取也。别遣偏师出北道,纵有蹉跌,其腹心己溃,四支无能为也”(《资治通鉴·卷第九十七》)。

十一月
,慕容皝分兵两路进攻高句丽,自率主力精锐4万从南道进攻,以慕容翰及子慕容霸为前锋,另命长史王寓等率兵1.5万从北道进攻。高句丽王高钊闻知,判断燕军主力必从北道而来,乃使其弟高武率精兵5万防守北道,自率弱旅防南道。前燕军在南道大败钊军,乘胜迫入丸都(高句丽都城,今吉林集安西),高钊只身逃走。于北道前燕军败于高句丽军,故慕容皝不再穷追。慕容皝准备回军,韩寿献计说:“高句丽之地,不可戍守。今其主亡民散,潜伏山谷;大军既去,必复鸠聚,收其馀烬,犹足为患。请载其父尸、囚其生母而归,俟其束身自归,然后返之,抚以恩信,策之上也”(《资治通鉴·卷第九十七》)。慕容皝遂挖高钊父乙弗利墓,载其尸,虏高钊母、妻及男女5万余口,收其府库珍宝,烧宫室,毁丸都而归。
建元元年(343年)二月
,高钊遣其弟向前燕称臣,慕容皝乃还其父尸,但仍留其母为人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