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稻湿润育秧技术

 农村春蕾 2014-06-04

晚稻湿润育秧技术

晚稻湿润育秧技术作为手工插秧的配套育秧方法,适宜不同地区及不同类型水稻品种育秧,在我市广泛采用。该技术操作方便,应用广泛,适应性强,技术掌握到位育成的秧苗素质好、产量高。

一、秧田准备

选择排灌方便,中上肥力,杂草少和无病源的田块作秧田。秧田与本田的比例为1810。在播种前7天左右翻耕整地,耙平耙烂,捡净杂草沤田,并每天放老鼠药灭鼠。在播种前3天,结合整地做畦,每亩秧田施腐熟的猪牛栏粪1000公斤;或45%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20公斤,施后耙平,开沟做畦,畦长1012米,畦宽1.41.5米,沟宽0.3米、沟深0.15米。畦做好后,用双人板凳或木板耥平畦面,畦面要求平整,肥足草净,软硬适中。这样的秧田通气性好,透水性强,有利根系生长,培育壮秧。

二、种子处理

1.晒种:播种前45天将种子晒12天,每天晒1小时左右。

2.药剂浸种、催芽:采用药剂浸种,用清水浸种12小时后,使附在种子上的病菌孢子萌动,再进行药剂杀菌。目前常用的药剂有强氯精。用强氯精300倍~500倍药液(即5兑水2公斤,浸种3公斤)浸种12小时;消毒药液应高出种子表面1寸以上(消毒期间不换水),起水后把稻种用清水反复冲洗,把残留药液冲洗干净。放在阴凉处,稻种用湿润的稻草盖上保湿,自然发芽。经24小时左右,谷种即可露白破胸,即可播种。

三、播种育秧

播种期的确定,要综合考虑品种特性,前茬作物收获期,当地气候特点,安全齐穗期等因素,合理安排最佳播种期。在江西省赣州二季晚稻一般在6月中下旬或7月初播种。6月中旬播迟熟品种,6月下旬播中熟品种,7月上旬初播早熟品种。一般杂交稻每亩大田用种量1.01.5公斤,常规稻2.5~3公斤。晚稻杂交稻每亩秧田播种量10公斤,常规稻20公斤为宜。播种时做到稀播、匀播,培育多蘖壮秧。播后需盖遮阳网防止鸟害和暴雨对播种影响,出苗后撤网。

四、秧苗管理

1.管水:播种后到11心期保持畦面无水而沟中有水,以防“高温烧芽”,11心到21心期仍保持沟中有水,畦面不开裂不灌水上畦,开裂则灌“跑马水”上畦,3叶期以后灌浅水上畦,以后浅水勤灌促进分蘖,遇高温天气,可日灌夜排降温。

2.施肥:在秧苗二叶一心期,每亩施45%复合肥5公斤作断奶肥;移栽前56天,每亩施45%复合肥7公斤作送嫁肥。

3.化控:在秧苗一叶一心期,每亩秧田用15%多效唑100150克,兑水50公斤喷雾。喷药当天秧田畦面无水,喷药第二天再放浅水。

4.防虫:晚稻秧田主要防治稻蓟马和叶蝉,亩用10%吡虫啉1520克,兑水30公斤喷雾;移栽前 3天,打送嫁药,亩用40%三唑磷100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做到带药移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