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 [南涝北旱北涝南旱] 原因

 一寸大海 2014-06-05
 
南涝北旱 北涝南旱 原因:
      1、由于北方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形成少雨的天气。而南方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和海洋上的低气压交会控制和台风的共同影响造成多雨天气 。
      2、夏季风强是因为副热带高压强盛北抬,静止锋停流在长江以北的黄淮流域,使黄淮流域长时间降雨导致南旱北涝。 夏季风弱时副热带高压南移,北方冷空气可到达长江以南,使静止锋停流在长江以南,江南长时间降雨,导致南涝北旱。
      3、夏季风强,向北挺进快的年份,北方降水就偏多,南方降水则偏少,即会造成北涝南旱。夏季风弱向北挺进慢的年份,北方降水就偏少,南方降水则偏多,即会造成北旱南涝。夏季风的强弱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夏季风强或来的早,会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则会导致“南涝北旱”.  

干旱地区示意图
                                                                2011年南方旱情 ▲
 
          青藏高原积雪增加可能是“南涝北旱”的主要原因

青藏高原下雨,与其他地方下雨最明显的区别是,不论春夏秋冬,海拔5000米以上地区往往会变成常年不化的白雪,而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研究员透露,青藏高原积雪增加可能是导致我国“南涝北旱”的主要成因,据丁一汇研究员介绍,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专家们,经过深入分析我国近50年来气候变化情况,发现两个明显的转折点: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北方降水较多,南方降水偏少;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南方降水明显增多,华北进入干旱期,并逐渐出现雨带南移迹象。而对应降水格局的转变,青藏高原上空大气热源也在近50年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春夏两季高原东、中部地区热源均明显减弱。

“这一变化,使得到达北方的水汽输送相应减弱,主要水汽区南移,形成了北方降水减少,南方降水增加的格局。”丁一汇说,我国科学家在30多年前就已明确提出,青藏高原积雪可能会影响我国的夏季降水,目前进一步证实了高原积雪增加,近地气温偏低、气流压强减弱,亚洲季风强度就会降低的可能性。他说,亚洲季风近20年的持续减弱,可能是我国“南涝北旱”的直接成因。

 

西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总工程师刘伟告诉记者,近5年来,青藏高原的主体——西藏高原平均降雨增幅在50毫米以上,就连以前总是晴空万里的秋冬季,现在降雨雪现象也成了“家常便饭”。 (2004年10月9日《科技日报》贾立君颜园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