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区超市的顾客垄断术

 陈大笑 2014-06-05
       曹雨凡前年,在某中高档社区内,开了一家小型超市,取名绿湾。短短2年间,从初始投资不足5万元,到现在资产过百万。期间虽有多家超市进驻小区,但老曹凭借自己的营销策略,让它们通通铩羽而归,最终牢牢地垄断了社区的顾客。

     老曹是如何做到的呢?

      1.方便策略,培养懒惰

       自绿湾超市开业之日起,老曹便规定:凡单次购买5元以上,以及上月购买超过20次,或累计消费100元以上,均可免费送货。哪怕你在炒菜时,仅需要一头5角钱的大蒜,也能享受此项服务。
       虽说类似的单笔交易,可能不划算,但这一策略,却有效满足了,顾客方便快捷的购物需求,培养了顾客的惰性,提升了其忠诚度。相比每天繁忙无比的电话,店面本身,反倒看起来,有些“冷清”。
         也许你会说,这些大蒜、手纸、食盐能有多高的利润?确实。但是有利润高的嘛,例如品牌化妆品、保健食品、红酒。
         别说,老曹的这些利润商品,都是很有讲究的。这个小区,居住着很多欧美人,对他们来说,红酒就是日常必需品,而老曹超市的营业员,都有着一定的英语服务水准,因此,这些高利润商品的销量非常不错。而这些整面墙摆放的红酒、品牌化妆品、保健食品,甚至超市里的其他商品,绝大多数,都是厂家或代理商免费铺货的。

     此外,老曹还针对小区不同的消费特征,不断调整货品品类,狠狠抓住该小区居民的消费习惯。就这样,曹雨凡靠着“一头大蒜送上门”的方便策略,有效培养了客户的懒惰精神,最终慢慢递进式地锁定社区居民的大量日常消费,同时也保证了自己的利润。

        2.价值置换,引爆店面销售

       老曹的绿湾超市开张不久,小区内又出现了一家新超市,靠着低价竞争,不断抢夺绿湾超市的顾客。虽说小区内的消费者,对价格不是很敏感,但谁不愿意能省则省?而方便策略,虽能形成一点壁垒,但门槛低,很容易被模仿跟进。

      经过思虑,老曹决定实行第二步策略:价值置换。

         即先用促销品的价值,解决消费者担心的风险问题;然后,用主销品实现超值体验,形成有震撼力的促销效果;通过促销品获得的成本优势,最终实现超额利润。
         比如,在“高档鞋油5元一盒试用,买2盒送雨伞”的促销活动中,两周不到,2000多盒鞋油就被抢购一空。一盒鞋油的进价才0.5元,一把雨伞的批发价不过4元,这样一个“买二送一”套餐的成本就是5元,稳赚5元,就创造了6000多元的利润。
         分析其成功原因有三:第一个是盘活存货的基础和药引。在当地,最便宜的雨伞也要10元,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雨伞和10元钱是等价物。由于消费者很容易判断伞的好坏,因此,促销活动几乎没有吃亏上当的风险;第二,雨伞在本地是生活必需品,因此很受欢迎;第三,这款鞋油被宣传成高档品,消费者都有捡大便宜的心理。这三点加起来,自然是无法抗拒的诱惑了。
          明则卖鞋油,实则卖雨伞。消费者的感觉是花10元钱买到了伞,然后得到两盒高档鞋油。伞补偿了消费者的付出,使之成为无风险交易,而所谓的高档鞋油产生效用溢价,让消费者大觉占便宜。正是通过这种价值置换,使促销变得极具吸引力。

         老曹的竞争对手,也曾尝试过类似的促销,但最终的结果却十分不理想,其原因就在于,未能弄懂价值置换背后的真谛。实行价值置换策略,必须遵循两点原则:
        (1.明晰性原则。被赠、被搭、被联合的促销品,质量越标准化,价值越容易看到,效果越好。如案例中的雨伞。
        (2.模糊性原则。主销品质量越不标准化、价值越难判断、价格变动范围越大、价值体验越强,则越有利于促销方案的高利润定价。反之,如果主销品的价值清晰可见,则无法实现暴利和震撼效果。主销品必须要给消费者留有想象空间。在鞋油销售中,高档鞋油几十到一两百元一盒的都有,这相对于消费者的付出成本,冲击力就非常大了。
为了稳固和增强所形成的竞争壁垒,老曹在实行价值置换策略的同时,还开始注重自身能力的

     3.增长和提高。

         老曹发现自己的顾客群,尤其是核心顾客群,都是一些高收入、高知识、30~50岁之间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非常注重生活品质。于是,老曹趁势引进了“绿色”主张,比如引进了有机蔬菜等品种。在满足顾客“绿色”需求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且因为大打绿色牌,树立起了“健康”的形象,形成了稳固的竞争壁垒,有效抵御了竞争对手的进攻。

         此后,老曹又发现了另一个竞争对手暂时比不了的优势——红酒销售。因为红酒销售人员必须懂红酒才行,而培训一个红酒促销员通常需要几个月的强化培训:产地?年份?风格?是黑莓子还是偏巧克力风味?葡萄的种类有哪些特征?等等。竞争对手一时半会儿难以将这些东西搞定。而这恰恰是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绿湾超市还强化营业员其他产品,特别是利润空间大的产品知识的培训,和竞争对手形成有效区隔。

        总之,老曹就是通过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创新,不断稳固和增强自己所建立起的竞争壁垒,有效防御了竞争对手的进攻和冲击。

         4.小管家服务,开辟赢利新途径

         在经营中,老曹发现:很多顾客都没时间交水电费、电话费、给燃气卡充值……总之,他们都是一群有钱没时间的人。因此,老曹决定向其他便利店一样,推出代客户交水电费、电话费、充燃气卡等的小管家服务。
         通过免费送货上门和卖红酒培养起来的沟通能力和信任感,且不额外收费,老曹把方便策略从商品拓展到服务。
         这个阶段,虽然服务本身赚不到钱,但交易机会大幅增加:从你家拿燃气卡时,发现你家洗洁精用光了,晚上把充好的燃气卡送回时,“顺便”给你带一瓶洗洁精,你肯定会感谢不已。
随着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这时的绿湾超市就像个小管家,顾客无论有什么小需求,都会交给绿湾超市代办。

        能不能拓展出新的赢利点?

          由于绿湾超市此前培养了大批“懒人”,这些人中很多都不会自己洗衣服,而是拿去洗衣店。于是,老曹又趁机推出了免费洗衣取送服务。顾客当然也乐于接受。
          首先,对顾客来说,他们并不愿意很多人出入自己家,用生不如用熟,既安全又方便;其次,老曹给顾客提供了3家备选洗衣店,超市只管取送,因此,对顾客来说,既保证了洗衣质量,又获得了价格上的优势。
          这就有点像携程帮顾客订酒店一样,顾客获得了折扣,自己也拿到了佣金。老曹通过积少成多的“大单”,以压榨了小区内洗衣店的代价,实现了自己和顾客的双赢。
         此后,老曹按此套路,不断拓展新服务:皮鞋养护、小时工的清洁服务、介绍保姆……老曹通过付出“额外”成本所垄断的顾客资源,获得了强大的议价能力,生生抢走了洗衣店、家政服务一半的利润,这些老板们还得忍气吞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