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146所百年老校亟待保护

 苏迷 2014-06-05
年前的600多所中小学消失了近500所。保留下来的百年老校,有的年久失修、建筑老化、环境嘈杂,有的几易校址、文脉中断……百年老校生存危机引关注——
146所百年老校亟待保护
草桥小学老校门
苏州中学尊经阁
市四中钟书楼
 跨塘实验中心小学老教室□图片由民进苏州市委提供
  □苏报记者 陈秀雅
  有资料显示,1912年,苏州各地所建中小学校有638所,但至今年3月底,全市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小学校仅存146所。更让人忧心的是,年久失修,建筑老化、设施陈旧成百年老校的普遍现象。近日,在民盟苏州市委、民进苏州市委联合举行的建言献策座谈会上,来自这两个民主党派的成员们直陈百年老校的生存危机,建议我市尽快将百年老校保护作为古城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摆上议事日程。

  【现状特写】

  窗外太吵 上课用扩音器

  学生们戏称:在教室里,书院巷的“汽车喇叭声、叫卖声,声声入耳,”周边居民的“吵架事、结婚事,事事关心”。为与室外嘈杂抗衡,老师们不得不动用扩音设备。
  7点55分,上午第一堂课,苏州中学教师周红蕾佩戴“小蜜蜂”扩音器,准时来到教室。苏州文庙往北,在人民路与书院巷的交界处,是历经千年仍在老校址的苏州中学。该校“左庙右学”格局至今未变,在中外教育史上罕见。代代相承的府学文化,与校园的古朴之风相得益彰。
  但是,由于紧邻城市主干道,近年来来自校园外的各种噪声,常常淹没了校园内学生的朗朗读书声,冲击着课堂里老师的娓娓讲课声。从高一到高二共24个教室,全部位于学校的北端,与书院巷仅一墙之隔,即使教室安装了双层玻璃,窗外的噪声仍使师生们心烦意乱。学生们戏称:在教室里,书院巷的“汽车喇叭声、叫卖声,声声入耳,”周边居民的“吵架事、结婚事,事事关心”。为了与室外的嘈杂抗衡,周红蕾与学校的教师们不得不动用“小蜜蜂”等扩音设备。
  古城苏州,百年老校众多。从年初起,民盟苏州市委、民进苏州市委联合调研发现,在校园宁静消失的现实背后,是百年老校正濒临继续减少、文脉中断等危险。有资料显示,1912年,苏州各地所建中小学校有638所。但至今年3月底,据市百年老校协会统计,全市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小学校仅存146所,其中,中学18所;在原址办学的百年老校不到20所。
  调研同时发现,年久失修,建筑老化、设施陈旧是百年老校的普遍现象。苏州市第五中学的校园建筑,至少有三分之一因年代久远,老化、破旧情况严重,若不及时进行外部加固或内部整修,将无法正常使用。有些百年老校虽身处小巷,也“风韵不再”。如临顿路附近的一所学校,限于用地有限,改建、扩建、新建的建筑过密、过高、过“胖”,使校园既失去了往日风韵,也失去了育人应有的文化氛围。此外,一些老校名义上有百年历史,但校名校址已变,整体搬迁后的新校区虽然很现代,却失去了历史沉淀下来的传统文脉。

  【尴尬地位】

  老校不够老 未入保护范围

  与那些历经千百年沧桑的文物古迹相比,百年老校的教育建筑显得“年轻”,为此游离于历史文化名城的法律保护体系之外,未列入保护范围。
  翻开历史,硕果仅存的百余所百年老校来之不易。为了办学,当年的有识之士,往往典质家资,乃至举债。在其后的一百多年历史发展中,这些学校经受过战争的炮火,动乱的摧残,苦难的支撑,也经历过革命的洗礼。如今,它们已成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历史名校。
  一组数据显示,百年老校是我市培养杰出人才的摇篮:从苏州中学走出的院士有51名,苏州市十中培养了何泽慧院士、杨绛等一大批杰出女性;市一中的校友中有22名院士;市三中出了8名院士……
  苏州大学教授、民进苏州市委副主委钱振明认为,百年老校是渗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物教科书,是不可移动的教育遗产。那些传递历史信息的教育建筑物、教育环境,是百年老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移动,或不恰当的拆旧建新,其历史文脉可能就此中断。造成以上现状的原因,既有自然环境对建筑的侵蚀和破坏,更有主观认识上的偏差、人为的保护措施不足,以及城市发展与学校建设带来的压力。有人甚至错误地认为,百年老校空间狭小、建筑破旧,不适应教育现代化的新要求,应当撤并搬迁或异地新建;所在土地处于黄金地段,具有重新开发利用的巨大商业价值。
  与此同时,百年老校保护的规划缺失,法律保护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也亟待解决。调研显示,与那些历经千百年沧桑的文物古迹相比,百年老校的教育建筑显得“年轻”,为此游离于历史文化名城的法律保护体系之外,未列入保护范围,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更缺乏具体有效的保护措施。

  【共同呼吁】

  完善立法 设立保护名录

  将百年老校纳入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设立一个百年老校遗产的名录,对上榜百年老校中的老建筑、古树名木,设立一定的资金,用于维修与保护。
  老建筑、古树名木,是百年老校的“名片”。许多人对清华大学的印象,就来自于那座古典优雅的青砖白柱三拱“牌坊”式校门。苏州中学的标志是科学楼,十中的标志是瑞云峰,市四中的标志是原桃坞中学的校政厅民主楼……对于在城市建设中,百年老校如何保护的问题,民盟苏州市委成员沈钟建议,在规划周边地块和建筑时,要考虑到与校园、文保建筑的结合度,在建筑高度、体量,建筑风格上予以通盘考虑。
  老建筑如同人一样,生了“病”也需要“治疗”。民盟苏州市委成员束富强建议,要设立一个百年老校(自然文化)遗产的名录,对上榜百年老校中的老建筑、古树名木,设立一定的资金,用于维修与保护。
  百年老校还需要宁静的读书氛围。民进苏州市委成员周红蕾希望在城市发展的同时,校园周边环境也能够远离听觉、视觉污染。民进苏州市委成员舒兰兰则认为,保护百年老校,不能仅停留在保护古建、古树等物化遗产上。要将百年老校的教育思想,作为文化遗产进行重点的保护和继承。充分挖掘百年老校的文化价值,发挥百年老校在氛围、风格、底蕴等方面的优势,不断传承历任校长或名校名家精华的教育思想,沉淀优秀办学理念和教育精神,促进苏州百年老校和谐发展。
  在座谈中,大家一致认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修复见证历史的古代城墙,更要守住那些贮存文化的老校“围墙”。大家呼吁,要将百年老校及其他教育遗产,纳入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坚持整体保护。要完善法规制度,制定百年老校的保护条例,公布保护名录,设立保护标志;并甄别保护价值,实施分类保护,坚持整体保护;政府要给予资金补助,着力解决教育遗产保护的资金问题。

  苏州市百年老校分布

  市教育局直属:9所,其中小学2所,中学7所。
  张家港市:18所,其中小学14所,中学4所。
  常熟市:35所,其中小学33所,中学2所。
  太仓市:15所,其中小学12所,中学3所。
  昆山市:10所,均为小学。
  吴江区:22所,其中小学20所,中学2所。
  吴中区:12所,均为小学。
  相城区:4所,均为小学。
  姑苏区:14所,均为小学。
  苏州工业园区:3所,均为小学。
  苏州高新区:4所,均为小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