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来自: 雨林修养馆 > 《国学讲堂》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学习“性善”“性恶”说引发的思考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在孟子看来,人与禽兽的差别不是很大,只有那么一点点,这一点点就是善端,是仁义(梁涛解读孟子)。“四端”的端字,指“萌芽”之意,孟子讲这个萌芽还需后天扩而...
王阳明的性善和性恶
王阳明的性善和性恶。从传承而言,王阳明是孟子一路的。比如著名的良知理论,源于孟子。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
【转】荀子“性恶论”遭遇巨大误解
荀子,名况,是战国时期的大儒,在齐宣王时期曾作为齐国学术中心“稷下学宫”的祭酒,“最为老师”,是与孟子难分高下的儒者,司马迁也将荀子与孟子并列,写入《史记》,可见其在战国学界的巨大影响。...
人性善恶浅说(陈撄宁著 蒲团子校)
人性善恶浅说(陈撄宁著 蒲团子校)昔者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恶,各树一帜,在理论上绝对不同,然皆能自圆其说。但后世儒者,大都崇孟而黜荀,以为荀子谓“人性本恶”,即无异乎教人为恶,斯不足以服荀...
习相远
大学中庸所述的心性之学,自然以孔子所述的为依据,且都未对心性下以定义,只是提示如何用功修学。善恶由学习而来,习是习惯,或是习气,犹如虚空中散播兰花的香气,或是散播燃烧废五金的臭气,香臭都...
儒释道·儒家之孟(微国学05)
儒释道·儒家之孟(微国学05)“孟母三迁”、“孟母短织”、“买东家豚”等民间故事和传说,反映了孟子幼年虽家道贫寒,但受到了良...
孟子的“性善论”与《大学》的“明明德”有何关联?
简单说说孟子的境界。
简单说说孟子的境界。孟子是我国学说代表人物,建立了以性善论为基础,以“内求外修”为特征的道德修养理论体系。人性善养气在孟子时代百家争鸣,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奉为“亚圣”。孟子主张实行...
国学科普,中国的大儒,从来没有说过性善论
国学科普,中国的大儒,从来没有说过性善论。而且是孟子说的!孟子没有被当时的权贵接受,原因很简单,孟子的倡导,“仁者无敌”,不合...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