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来自: 雨林修养馆 > 《国学讲堂》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儒释道·儒家之孟(微国学05)
儒释道·儒家之孟(微国学05)“孟母三迁”、“孟母短织”、“买东家豚”等民间故事和传说,反映了孟子幼年虽家道贫寒,但受到了良...
《孟子》第161讲【告子章句上】(19)
五谷是五种粮食,荑稗是一种长得像稻的草,种子可以吃但是口感不好。从种子的角度来看,如果仁政、仁爱之道是五谷的种子,那么法家或者...
争鸣:孔子其实并不赞成三思而后行
争鸣:孔子其实并不赞成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行”很多人都认为是孔子极力提倡的,其实不是这样,孔子是反对三思而后行的。既然孔子是...
唬人的国学十二道 全面剖析,正本清源
4、孟子-君臣之道;1.孔子之道仅仅是为人之道吗?12.易经之道仅仅是天地之道吗?子曰:“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夫易,何为者...
略论国学的当代价值
袁闾琨 发布时间: 2008-08-07
孔子的教育之道(之二)a
这里,孔子明显地表现出对贵族特权、官吏制度强烈不满,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官吏制度。这一"有"一"无",向世人公开表明:孔子私学的大门向社会大众敞开,向平民子弟敞开,揭示教育...
孟子名言精选之:仁政篇(带翻译)
孟子名言精选之:仁政篇(带翻译)孟子一生名言无数,习古堂国学网下面精选孟子经典名言供广大孟子爱好者欣赏。(孟子曰:)“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尽心下) [译文]...
王蒙谈国学:孔孟为何强调用道德教化治天下
王蒙谈国学:孔孟为何强调用道德教化治天下自动播放。中国文化有一个核心,核心就是信善,这一点讲的最明确的是孟子,孟子有一个“侧隐...
【道家智慧 】爱的国学:中国思想中的仁爱、慈爱与兼爱
''"即孔子认为那些话特别多的人,是没有仁的意识的,哪怕他说的话让上级或平级中的长者听起来很舒服。3、周公所制定、孔子所推崇的仁政,其核心是对于长官或平级中资历深的同僚要虔诚的尊...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