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雪龙"船顺利完成科考任务 航行3万海里零故障

 yezhu8888 2014-06-06

"雪龙"船顺利完成科考任务 航行3万海里零故障

军事要闻中国海洋报 [微博] 2014-06-05 15:03
314

"雪龙"船顺利完成科考任务 航行3万海里零故障

资料图:雪龙号极地科考船

从2013年年底开始,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雪龙”这个名字,这艘原本承担我国南北极考察任务的科考船,在第30航次中,不仅出色地完成了科考任务,还参与了两起备受瞩目的大救援:一次是救援俄罗斯被困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另一次是参与马航失联客机370航班的搜救。“雪龙”的壮举彰显了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首环南极洲提供强力航行保障

2013年11月7日,“雪龙”船从上海基地码头起程执行我国第30次南极考察任务,经过160天的航行,“雪龙”船成功实现了环南极洲航行,并顺利完成各项科考任务,开创了我国极地科考首次环南极洲考察的先河。

“雪龙”船本航次安全航行29000余海里。其中,冰区航行2200余海里,破冰13.3海里,破冰用时142小时,环南极航程约11500海里。

此次南极考察,“雪龙”船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恶劣天气。据统计,自“雪龙”船出航至2014年3月1日,共经历一个热带气旋、一个热带低压、约20个西风带气旋。其中遭遇的最大暴风风速为28米/秒,最大涌浪浪高约5米~6米;有约30天~40天时间能见度低于5公里。因为大部分时间为雾雪天气,能见度很低,而冰山很密集,最高密度区域每百平方海里范围内有数十座巨大冰山;在最高4米的涌浪区域,“雪龙”船放弃进浮冰区躲避的机会继续航行,力争最大程度上缩短航时,为后续工作赢得更多时间。这些恶劣天气和海况对“雪龙”船航行造成了严重威胁,对“雪龙”船驾驶员也是极大的考验。

最终,“雪龙”船到达长城站所需时间比计划节省了3天。

本航次,“雪龙”船遇到了罕见的严重冰情,影响了考察任务的执行。但“雪龙”船驾驶员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使“雪龙”船比原计划提前到达目的地,并成功抵达离中山站不到15公里的固定陆缘冰面,为第30次考察队第一阶段卸货任务的顺利完成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雪龙”船第二次进入中山站卸货并进行人员回撤,以及“雪龙”船通过严重冰区顺利返航提供了有力保障。

救援被困俄船彰显大国风范

“一艘载有74人的俄罗斯客船被浮冰困住,两座冰山正向船舶漂移,船上人员安全受到威胁,情况危急,急需救援。”2013年12月25日,正在南大洋全速航行的“雪龙”船收到俄罗斯客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的求救信息。

国际救援,义不容辞。根据国家海洋局的指示,“雪龙”船随即调整航向,向该地点航行。2013年12月29日18点35分,“雪龙”船到达被困船只外围浮冰区。由于目标海域冰情严重,“雪龙”船只能积极做好救援方案,等待有利时机。

2014年1月2日,气象条件有所好转,“雪龙”船利用K32直升机将遇险船舶上的乘客成功转送到“极光”号上,出色地完成了此次国际救援任务。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救完他人后“雪龙”船自身却被浮冰困住了。持续的气旋影响加重了“雪龙”船周围的冰情,浮冰密度不断加大,浮冰厚度大大超出“雪龙”船的破冰能力,而周围的冰山随时有可能向“雪龙”船移动,“雪龙”船危险重重。

危急情况下,“雪龙”船全体船员沉着冷静,各部门加强值守,沉着应对各种紧迫局面,在保证船舶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争取一切机会突围。

经过5个昼夜的不懈努力,“雪龙”船终于抓住一次有利的气象条件,在2014年1月7日成功突围,顺利驶出密集浮冰区,并于1月12日到达新站址外海域。

整个救援和脱困过程没有发生任何伤亡和危险事件,赢得了广泛赞誉,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搜寻失联客机展现“南极精神”

2014年3月21日,刚刚离开西风带的“雪龙”船抵达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口,大家还没来得喘口气,便接到紧急命令:奔赴西风带海域执行搜寻马航失联客机的任务,并担任中方搜寻船只的临时现场指挥船。

当日18时,“雪龙”船完成紧急补给,搭载87名队员离开弗里曼特尔港,驶往目标海域。截至3月30日17时,“雪龙”船共航行214小时,总航程2660海里,搜寻面积达1.17万平方海里。

搜寻海域处于西风带影响区域,海况恶劣。9级以上的大风、4米~5米高的涌浪、单边20度左右的船身摇摆,极大增加了搜寻难度。但“雪龙”船全体考察队员全力以赴,24小时轮班瞭望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物体。

尽管不是专业的搜救船舶,也缺少专业的搜救设备,但“雪龙”船却在一个航次中执行了两次国际搜救任务。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说:“我们没有海上搜救经验,又缺乏搜救能力,但我们勇于担当,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风险,都会履行好国家赋予我们的光荣职责,这也是南极精神的具体体现。”

3月31日,随着更多专业搜救船舶陆续抵达,在完成中方船只现场指挥联络工作的交接后,“雪龙”船驶离目标海域,继续执行之前中断的第30次南极科考第8航段的任务。

全力以赴 3万海里“零故障”

第30次队南大洋科考执行我国极地环境综合专项调查的任务,项目多、时间紧、任务重、调查区域大、气候寒冷、海况恶劣,同时,作业人员对实验室的大洋设备和作业环境不熟悉,给大洋调查任务的安全顺利完成带来很大困难。

针对这些实际情况,“雪龙”船大洋调查与实验保障部加强了万米地质绞车、CTD绞车、生物拖网绞车、A型架和折臂吊等大型调查设备以及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8个实验室和低温库、表层海水供水系统、万米测深仪等实验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强化考察队员的设备操作培训和作业期间的安全监督。

整个大洋考察过程中,各科考调查设备运行正常,有力地保障了此次极地环境综合专项调查任务顺利进行。

甲板部负责船舶航行和物资卸运,他们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一线作业严格按照安全规章操作。本航次安全航行29000余海里,顺利完成了物资卸运和回收任务,未出现一起安全事故。根据航行区域的需要,“雪龙”船还及时组织实施东南亚沿岸海区防海盗值班巡视工作,确保船舶安全;在船停泊外港期间组织安排考察队员分班值守,保证梯口24小时不间断值守。

中国第30次南极考察是“雪龙”船完成恢复性维修改造仅25天后执行的首个任务。轮机部全体人员高度重视本次考察,全面备航,以强烈的责任心加紧对新换设备进行熟悉、维护。

在航渡、两站卸货、大洋调查尤其是救援俄受困船并自行脱困期间,以“零故障停车”和“零断电事故”的优异成绩完成机电设备保障工作。轮机部全程安排人员值守,共开展各类检修1500余次。

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考察期间,“雪龙”船主机正常运行2643小时,提供电力200多万千瓦·时。

2014年4月15日,“雪龙”船载誉而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