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

 一木尚土 2014-06-06

《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 - 简介

《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 是希腊化时期(公元前四世纪末——公元一世纪,又称作“泛希腊时期”)留下来的著名杰作的原作,被奉为稀世珍宝。作者已无从考证。又名为《萨莫色雷斯尼凯像》。现在保存在法国国家艺术宝库——“卢浮宫”。是三件镇宫之宝之一。

胜利女神是胜利的化身,是提坦帕拉斯和斯堤克斯的女儿。她的罗马名字叫Victria 维克托里亚(维多利亚)。她的形象是长着一对翅膀,身材健美,像从天徜徉而下,衣袂飘然。她所到之处胜利也紧跟到来。她还是宙斯雅典娜的从神。在提坦战争中倒戈向奥林帕斯并助其获胜。

《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 - 名称由来

萨莫色雷斯是爱琴海东北部的一个希腊岛屿。大约在公元前190年,为纪念塞浦路斯海战的胜利,罗得岛的雕塑家创作了这尊胜利女神像,把它竖立在该岛上,《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便由此得名。

《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 - 历史背景

《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是公元前三世纪的希腊雕刻。当时希各城邦为马其顿帝国所灭,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希腊为本土,建立了横跨欧、亚、非洲的大帝国。此时出现了一些歌颂征服者、显示强者力量和权威、欢呼胜利的作品,如《胜利女神(尼凯)像》、《众神与巨人作战》等。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分裂,其将领互相争战。 

公元前305年,统治着小亚细亚的德米特里乌斯,在一次海争中大败统治着埃及托勒密。胜利者在萨莫德拉克的海边悬崖上,置立了这尊美丽而富有气势的胜利女神像,以示纪念。

也有考证是公元前二世纪作品,是公元前190年罗得岛人民为战胜叙利亚的舰队而立的纪念碑。

1863年一名法国外交官在地处爱琴海东北部的萨莫色雷斯小岛上进行考古时意外发现了这尊雕像[1] 。 雕像的头部与手臂在历史岁月中遗失了,但飘逸的裙裾、展翅欲飞的形态仍然动感十足,栩栩如生。

《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 - 作品传说

尼凯是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传说她曾协助宙斯战胜提旦巨人,给人们带来了胜利。在西方艺术中常以身生双翼,携带橄榄枝的形象出现。

《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 - 作品特点

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2]

《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高328厘米,虽无头,无手臂,但周身呈现出热情奔放的动态。张开矫健的双翅,跃跃欲飞。上身前倾,胸部高挺,右脚迈出,像是迎风而立,又像大步前进。

雕像整个动势结构十分完美生动,雕刻技巧高超,雕像在形式上已转向世俗化、戏剧化和形象的人格化,并以传达人类心理和激情力量为其特征。

 雕像屹立海边山崖之巅,迎着海风,那前倾展翅欲飞之态,被海风吹拂的衣裙贴着身体,可隐见女性人体的完美,衣裙褶纹构成疏密有致生动流畅的运动感,呈现出生命的飞跃。

 希腊雕像充满着生命,即使残缺也是活物,人们在想像中弥补了残缺,获得了完满的审美享受。

《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 - 卢浮宫胜利女神像将“闭门美容”

卢浮宫镇馆之宝之一的“萨莫色雷斯岛的胜利女神”雕像将从2013年9月3日开始“闭门谢客”,将在一年多时间里“专心美容”,以期能以更加完美的形象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1]

《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自1863年从萨姆特拉斯岛的神庙废墟中发掘出来以后。已经断裂,并且很多部分遗失。经过三次修复,考古工作者才还原了胜利女神的大部分身躯和雕塑底座。最后一次修复是在1932至1934年之间。此后,卢浮宫再未对胜利女神进行修复,但研究工作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不断深入[3]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