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谈和田玉系列之六: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

 迷糊128 2014-06-07

   在史前文化中,玉石是权力的代表,而随着历史的演变,玉石在历史长河中的角色不再单纯地象征着权力,历史还赋予了它新的角色——祭祀殡葬器具。而玉石作为祭祀殡葬器具的角色在历史舞台上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见证了无数朝代的变迁,更推进了中华文明进步的脚步。

  祭祀之玉

  玉石被作为祭祀器具用于祭祀是在我国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夏商时期。进入夏商时期,青铜的发现以及青铜器的制作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工具更加多样。从大量投入制作的青铜工具中,人们渐渐发觉到了用青铜工具制作玉器更为便捷,因此青铜工具被大批量地投入到玉器的制作中。实践证明,青铜工具的使用对复杂形状的玉器制作很有利,从而使得制玉的工艺水平更高超,使切割、研磨、勾线、碾轧、勾撤等工艺流程变得容易。因此玉器造型在这一时期取得了突破,由简单变得复杂。但是,铜硬度不高,在切磨玉石的同时,也在快速地磨损本身,这让玉石的细加工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商周玉器中多是勾轧的纹饰,称之为双勾碾轧,这种纹饰有阳纹的效果,也是青铜工具所能达到的最好效果。

  原本具备权力象征的玉器如璋、钺、圭、戈等,逐渐地变成了祭祀的器具,玉器不再单纯地为巫所用,但也并不普遍。在当时玉器主要被用于祭祀、各种仪式以及觐见皇帝。而且在当时对于玉器的各种用途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规定,比如:什么地位的人用什么颜色的玉,玉的纹样图案,以及数量等,都有非常严格的制度化的规定。一直以来,和田白玉都是玉石中的上品,在古代也不例外,在关于玉石的规定中就规定了:只有皇帝才有资格佩最上品的白玉,公侯们只能依等级分别佩戴暗灰青玉、碧玉和次一等的彩玉,足见和田白玉价值的珍贵及地位的崇高。

  和田玉正式入主中原大约是在商代时期,由于和田玉质地细腻、温润,加之它非常稀有,因此成为了王公贵族争相追求的宝物。随着这股和田玉热在商代的兴起,与夏时期相比,商代的玉器数量更多,品类也更多了。

  同时为了满足皇族公侯们对和田玉的需求,商代的玉雕工艺在选料、造型和制作技巧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选料上,商代已经开始大量选用色泽温润质地纯净的和田玉。在制作技术上,商代已经出现了独立的手工制玉作坊,勾撤、钻、管钻、抛光等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同时也能够将线刻、浮雕、圆雕、透雕融合在一起,从而大大增强了玉器的视觉立体感。不得不说,商代的玉器制作技术使我国古代玉器由平面走向立体,由简单走向繁复。

  商代早期到中期的玉器主要是从兵器转化而成的祭祀器具,主要有玉刀、玉钺、玉戈、玉圭、玉琮、玉璜、玉斧、玉铲、玉柄形器、玉筒形器等。而到了商代晚期的时候,玉器的种类变得更为丰富。从1976年发掘的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的墓中统计看出,当时的玉器已经大致可以分为礼器、仪仗器、实用工具、装饰品等几类。它们是健全西周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证据表明,妇好墓中出土的一些玉器可能是内陆较早的和田玉器,说明此时和田玉已经进入中原王室贵族的生活,标志着中原以和田玉为主体的玉器时代的开始。人们可能想不到的是,这一时代的开启使得中原几千年的文化都离不开和田玉石了,而且对于和田玉的追崇越来越强烈,直到封建王朝结束,直到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和田玉的收藏者越来越多,从前是“王谢堂前燕”的和田玉,如今也“飞入寻常百姓家”了。

  历史进入西周时期,对于玉器作为祭祀礼器的记载更多了。早在《周礼·春官·大宗伯》就有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苍璧”、“黄琮”、“青圭”、“赤璋”、“白琥”、“玄璜”就是当时用玉制成的祭祀礼器,它们合称为“六器”。

  璧的形状通常呈扁圆形,中心有一圆孔,但也有出廓璧,即在圆形轮廓外雕有龙形或其他形状的钮。《尔雅·释器》中指出:“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邢禹疏:“肉,边也,好,孔也,边大倍于孔者名璧。”这里把璧的形制讲得十分清楚,“肉”是指周围的边,“好”是指当中的孔,边为孔径的两倍便是璧。并不是所有的璧都能够用来祭天的:礼天须用苍色,盖璧形圆,象天苍,象天之色。因此《周礼》中才有“以苍璧礼天”之说。在当时璧还作为国事中礼仪馈赠品出现,可以见得,璧的价值之高。

  玉璧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当时的玉璧造型简单、朴素无纹饰。玉璧的兴盛最早就出现在商周时期,但商周时代的玉璧厚薄不匀,形制也不规整,内外大多不够圆。直到春秋战国时期,玉璧才变得规整,并且出现了纹饰。与玉璧造型相似的玉器还有玉瑗,玉环。在那个以权力、身份、等级为最高教义的时代,任何事物都是要分等级的,玉璧也不例外。《周礼·考工记》中就有所记载:“璧琮九寸,诸侯以享天子”说明统治者对用玉的严格规定。

  琮是主要用于祭地的玉器,型为方柱形,中有圆孔。商周时期的玉琮数量并不多,而且这一时期琮的形体普遍比较矮小,风格朴素并无花纹。玉琮切割规整,中孔较大,琮体较新石器时略薄。殷墟妇好墓曾出土了两件有纹饰的玉琮,一件上下各饰一组弦纹,四角有凸棱,侧面饰竖道弦纹,这种造型非常少见。

  除了“苍璧”、“黄琮”,值得一提的是,“青圭”、“赤璋”、“白琥”、“玄璜”这些玉器是以传说中镇守四方的神兽——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命名的。由此看来,玉器和神明、祭祀是密不可分的,当时的人们认为玉器是可以通天地通神明的,所以用玉器来祭祀天地,供奉四方神明,可以保天下太平,四方安宁。而这样的传统也是从上古时期就承袭下来的,一直延续了几千年。

  殡葬之玉

  除了祭祀之外,当时玉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殡葬。古人认为玉器不仅可以通天,还可达地,可以通神,也可通鬼,因此以玉器陪葬也就成为了皇族身份的象征。玉器的这一作用从最早的殷商时期一直延续到秦汉时期,从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玉璧我们就可以看出端倪。妇好墓中出土的玉器数量之多种类之全足以证明帝王对于殡葬的重视,也足以证明在当时已经开始出现用玉器陪葬的文化。

  为什么玉器会被作为皇族的陪葬品呢?首先,玉一直就是权力和身份的象征,为了在死后依然彰显自己的崇高身份及地位,帝王显贵一定会在死后用大量玉器陪葬。其次,玉性寒,具有一定的防尸腐作用。因此常作为古代帝王的陪葬品放在死者胸部和背部,有的放在棺椁之间,甚至还嵌在馆的表面作装饰用。古人认为保持肉体完整灵魂就能不灭,进而用玉器防止尸体腐烂,期望有朝一日能够起死回生。这和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的初衷是一致的。再有,人们认为玉具有辟邪的作用,因此将玉器置于死者身边驱赶鬼怪,以免死者灵魂受到骚扰。

  1972年陕西凤翔南指挥乡秦墓出土了一件大型玉璧,直径29.7厘米。1982年江苏草鞋山198号墓前和武进县寺墩墓葬的第三号墓里出土了100多件器物,其中绝大部分是玉器。在《周礼·春官》里也有记载:“驵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疏璧琮以敛尸”,充分说明古人以玉器敛尸,以玉器陪葬的事实。在西汉出现了一种极具特色的以玉陪葬的方式,西汉人将玉石制成特殊形状的器具作为陪葬品附于死者身上,祈求尸体不朽。

  在西汉所有玉器陪葬品中,最“著名”的恐怕要数金缕玉衣了,”。“玉衣”将死者全身从头到脚每一个部位都包裹住,其外观与真人的体形相同,专为罩尸所用,又被称为“玉匣”、“玉押”、“玉甲”。玉衣按部位可分为头罩、上身、袖子、手套、裤筒和鞋子6个部分,各部分均由金丝、玉片穿变而成,其中大部分玉片均为和田玉。

  除了金缕玉衣外,陪葬的玉器中还常见玉塞、玉蝉、握玉和玉豚。

  为使死者躯体不腐,也为了使死者体内“真气”不外散,因此用特殊形状的玉石——玉塞将死者的两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孔,一张嘴,以及生殖器和肛门堵住。玉塞分别为眼塞2件,鼻塞2件,耳塞2件,口塞1件,肛门塞1件,生殖器塞1件。其中眼塞又称眼帘,圆角长方形;鼻塞略作圆柱形;耳塞略作八角棱形;口塞如新月形,内侧中端有三角形凸起,口塞不能全部含在口中,与下面所讲的“含玉”不同;肛门塞为椎台形,两端粗细不同;生殖器塞男性为一短琮形,一端封闭,女性为一短尖首圭形。

  玉蝉又称“玉唅”或“玉琀”,是死者含在口中的葬玉。从殷商起,几乎所有朝代都有死者口中含物的情形,因此我们推测死者之所以含玉是古人不忍心死者空口而去,因而把珍爱的东西放入死者口中。口含之物包括珠、贝、玉、钱币等,但用得最普遍的还是蝉形玉。为什么玉蝉作含玉最为普遍呢?研究认为,一则取蝉高洁之义,二则蝉蛹变蝉,如死者之灵魂开始新生命,还有一种可能是蝉的形状正好与舌形相似。

  如同含玉是不忍心死者“空口而去”一样,握玉即是不忍心死者“空手而去”。新石器时代的“握”多是兽牙或贝;殷商时代,用贝的更多一些;周代以后,握玉石器物的比较多;汉代开始,虽有玉璜,但更多的是“玉豚”,即玉猪。玉豚的造型都相当简单:一块方柱状的玉,上面的一边稍浑圆,作为豚的背部;下面仍为平直状,作为豚的腹部;一端较尖,是头;身上有几条凹线刻纹,显示出豚的眼、耳、口足,是一种比较抽象的风格。以玉豚作为随葬的握玉,原因在于豚是供祭祀用的主要牲畜,让死者握着玉豚离开这个世界,包含了祈祷死者在另一个世界活得富足之意。

  无论是用于祭祀还是用于殡葬,玉在秦汉以前主要的作用都是与天地鬼神相关,其装饰性、实用性弱,使用范围也相当有限。尽管如此,依然没有人能够阻挡玉石在历史长河中前进的脚步,玉文化已经逐渐从发展走入成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