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苏东坡》

 弯刀书斋 2014-06-09


                                       文/袁源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做过徐州父母官的人不计其数,唯有一位徐州使君,虽然只在徐州做了2年知府,却赢得了历代徐州人民的尊重和怀念,他就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同时,苏轼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为当今的徐州人,我每每想到苏公,总是心声感慨:徐州有父母官如此,百姓何其幸也!

苏东坡在徐州的事迹可谓妇孺皆知。他不仅给徐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如黄楼、快哉亭、放鹤亭、东坡石床、苏堤等,而且还对徐州风土民情有着美好的记述,传承了徐州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这期间,共写了170多首诗词。其中,那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放鹤亭记》,记述了云龙山隐士张天骥筑亭放鹤的实际情况,赞颂了清远出尘的山林隐逸之乐。张扬出一股冥思哲想的穿透力。这些,对徐州悠久文化品格的形成和铸造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据统计,苏东坡是中国文人中“写酒”写得最多的。中年之后,他的生活和创作都不曾离开酒。比如:“吾一醉岂易得,买羊酿酒从今始”、“念君官舍冰雪冷,新诗美酒聊相温”、“入城都不记,归路醉眠中”、“山城酒薄不堪饮、欢君且吸杯中月”、“酒困路长唯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等等。“诗言志,酒载情”是苏轼诗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借酒抒怀”,充分体现了其在徐期间的畅快心情和“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爱民思想。“但喜宾客来,置酒花满堂”、“轻舟弄水买一笑,醉中荡浆肩相摩”、“醉呼妙舞留连夜,闲作清诗断送秋”、“从君学种,斗酒时自劳”等都是很好的例子。又如,在《放鹤亭记》一文中,有六处说到酒。其中卫武公作《抑戒》,认为没有比酒更令人荒唐腐败,而刘伶、阮籍等人却因为好酒而留名后世。值得一提的是,文中第二段重点本来是讲放鹤的,可苏轼却大讲特讲起酒来,以“酒”做宾,来陪衬鹤。这样,“山林遁士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这篇文章,妙在气势纵横,自然清畅,完全是作者性情的流露。放鹤亭当时并不算是名胜,却因这篇文章的关系,也同时流传下来。此篇所言不仅与“超然台记”不谋而合,同时此文中苏轼道家思想的表现更是显露无遗。本文作于苏轼知徐州时,主要描写与山人游宴之乐,并通过引古证今,歌颂隐逸者的乐趣,寄寓自己政治失意时想往清远闲放的情怀。文章写景精约,却特征突出;叙事简明,却清晰有致;引用典故能切中当今;用活泼的对答歌咏方式抒情达意,显得轻松自由,读来饶有风趣。

    苏轼与朋友一起“登山临水,寻胜访幽,诗酒唱和”那是常有的事,而且以他的生花妙笔描绘的徐州的山山水水,富有神气与灵性。他在徐州的创作,不仅在内容上,在形式上也不落藩篱。元丰元年九月十七日,苏东坡和张山人、颜复、王巩游云龙山的《登云龙山》诗就是典型:

醉中走上黄茅冈,满冈乱石如群羊。

   冈头醉倒石作床,仰看白云天茫茫。

   歌声落谷秋风长,路人举首东南望。

   拍手大笑使君狂。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已醉登山、醉眼朦胧,山上的石块就象羊群一样”。当时,苏轼身为使君,不摆架子,平易近人,老百姓见他醉卧在石床上,无所顾忌,拍手大笑。这不仅生动描绘了苏轼不拘一格的豪情,而且体现了他一贯的爱民如子的思想。这首诗从形式上虽然也是律诗,但仅有七句,全诗一韵到底,耐人寻味,在艺术形式上也是一次突破。

    “东坡偕民求雨”,在当时也被传为佳话。面对徐州“久旱千里赤”的严重旱情,苏轼尊重风俗民情,同百姓一起来到城东石潭求雨。尽知州“守土之责”。说来也巧,不久,徐州真的下了一场喜雨。当他亲眼看到旱情解除、丰收在望、农民喜气洋洋时,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著名的《浣溪沙》词五首。词中写到:“老幼扶携收麦社,乌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垂白杖抬醉眼,捋青捣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农村淳朴的风光、老少俱欢的情景,写得生动活泼、亲切感人。究其原因,恐怕是“使君元是此中人”吧!“与民同乐”,焉能不乐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1077年秋,到任还不到半年的苏东坡遇到了百年不遇的黄河决口。当洪水抵达徐州城下时,他奋不顾身,“以身帅之”,过家门而不入,与民众一道抢救城池。“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就是当时真实的写照。

     抗洪胜利后,全城百姓无不欢欣鼓舞,他们为感谢这位领导有方,与徐州人民同呼吸、共存亡的好知州,纷纷杀猪宰羊,担酒携菜上府慰劳。苏轼推辞不掉,收下后亲自指点家人制成红烧肉,又回赠给参加抗洪的百姓。百姓食后,都觉得此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一致称他为“回赠肉”。此后,“回赠肉”就在徐州一带流传,并成徐州传统名菜。这在《徐州文史资料》、《徐州风物志》、《徐州古今名馔》中都有记述,“回赠肉”就是现在大家常说的“东坡肉”,徐州的大小饭店,都有这道特色菜。

    苏东坡还在东门城墙上新建两层高楼,取名“黄楼”。这,是苏轼“与民同生死、共命运”的光辉见证。在落成典礼这天,苏轼在楼上摆酒设宴,全城万人空巷前来庆贺。苏轼高兴地作了《九日黄楼作》这首诗。在回忆抗洪情景后写到:“岂知还复有今日,把盏对花容一押”,“一杯相属君勿辞,此境何殊泛清”。去年抗洪斗争惊心动魄,风雨泥泞;今年与民把酒赏花,优游从容,如同泛舟江南溪,怎不令人心生感慨啊?

    云龙湖有十里长堤苏堤,是苏东坡当年为防湖水泛滥发动人民所筑,与杭州西湖苏堤同名。湖畔有苏公山庄、苏公塔,还用花岗岩石刻了苏公生平行迹图,再现了东坡当年的生平。苏轼为徐州人民造了福,人民将永远怀念这位太守的不朽政绩和潇洒逸事。

苏轼对徐州的热爱和对老百姓的无限深厚的感情是难以言寓的。他曾在《灵璧张氏园亭诗》中说,“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官命在身,苏轼大概会与徐州人民风雨与共,颐养天年的。

在苏轼罢任去湖州时,彭城父老纷纷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扳援在苏轼的马前,他们捧蓝献花,洗盏呈酒,为这位使君祝福。苏轼激动不已,挥泪写下了《江城子.别徐州》: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摧手佳人,和泪斩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滴泪,流不到,楚江东……直到现在,徐州人民只要一提起苏东坡,无不感到亲切自豪。徐州人民为什么如此厚爱苏东坡呢?我想,根本原因在于:他在职期间恪尽职守,一心为民;作为一州之长,他率民抗洪、劝民耕桑、带头寻找并开挖煤炭……做的都是与人民息息相关的事;作为一位文学家,他反映了时代的呼声、倾诉了人民的心愿、积极为黎民百姓鼓与呼,所以,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崇高的地位……而且,在“心系人民、办事为民”的实践中,与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所以直到今日,场景历历在目,思之弥新。

    大凡有成就之人,除了固有的天赋外,勤奋是必不可少的因素。特别是能写出每一时代的震撼智慧的学论、启迪民智的典籍、能打动心灵的作品的,都和他(她)们接受的教育和时代背景有关。

    2012年7月在徐州图书馆,我拜读了《苏东坡的千年人生智慧》这本书,书中讲到:八岁时,东坡从学于一个道士,名字叫“张易简”。同学中除了弟弟子由,还有后来一位有名的道士陈太初(这孩子本身也是道士之后)。老师张易简的朋友也是位道士叫李伯祥,他在张道士处见到小苏轼,赞叹道:“这孩子乃贵人”……于是,东坡的启蒙教育在几位道士的“包围”下开始了,从学三年,所学甚丰。一次,有人从京城带给老师一首“山东人石介”的《庆历圣德颂》,他就偷偷地在一旁看,未几就能背诵。那诗歌颂的是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在朝中为官的人。东坡便以此问先生。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做什么?”东坡答道:“若是仙人就不敢问,若是如我一样的人为何不能知道?”精彩,一个孩童的稚语却如此有力,先生也惊奇,便说:“韩、范、富、欧阳四人,乃人中之杰。”这句话东坡虽不明白,却深深记住,日后,东坡与四人相识,同为人杰。“从小看大三岁致老”这句话确实是有道理。小苏轼在孩提时就充分体现了他的好学、善思的过人之处……

    大凡名著,均是每一时代震撼智慧的学论、启迪民智的典籍、是打动心灵之作;大凡贤人,乃是时代和民族的瑰宝。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功在当时,利在千秋”。贤人和名著一样,总是生命不老,历久弥新……

    思贤,如读名著,打开一部史册、想到一个名字,犹如坐拥百城、与睿智的专家学者对话。以此获得的丰富学养,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当你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登高远望”,静静的去思考时,反而能有一种“海纳百川的广阔视野”。这,倒是“披沙拣金”的一种“捷径”……

    被“道”文化浸润的苏公虽早已驾鹤西去,但贤人的精神和风骨万古长青。“行不言之教”、亲力亲为、亲山近水,“苏东坡——一座不朽的丰碑”,将永远活在徐州和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中!





(作者单位:徐州市道教协会)



更多知识请关注:http://www.xici.net/b673870/board.asp天师故里道教文化论坛



(注: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