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医理、临床辩证分型、论治及方剂(一)中

 johnney908 2014-06-09

(三)足太阴脾经联络胃与心经,故与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之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为表里,故二者密切相关:

 足阳明胃之经简介

   《内经》曰:『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又曰:『胃为黄肠。』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原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

   足阳明胃之经,与足太阴为表里,其气喜温而恶寒,得温则能变化水谷。若其气不足,寒冷之气乘之,则令胫寒不得卧,恶风洒洒,目急腹中常痛,两胁虚胀善鸣,时寒时热,唇口干面目浮肿,食饮不下,皆胃虚冷故也。胃气盛实,则壅涩不宣,蕴积生热,令人口干烦渴,面目悉黄,谵妄狂越,身热多汗,腹胁坚满,大便秘难,皆其证也。 此一经起于头维,终于厉兑,取厉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三里,与井荥俞原经合也。

   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别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行者,从缺盆下乳内廉,挟脐入气街(气冲)中;其支者,起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街(气冲)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入膝膑中,下循腨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内间;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趾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以交于太阴也。多血多气,辰时气血注此。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外廉足跗上皆痛,中趾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顶,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其病气逆则喉痹猝喑,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

   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趾,结于跗上,斜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纲,阳明为目下纲,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其病足中趾肢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肿,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猝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纵缓不收故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高下与坐等,以膏慰急颊,且饮美酒,啖美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名曰季春痹也。

   足阳明之脉,血气俱多,刺当出血气,其经从头走足,顺之为随,逆之为迎。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中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治足阳明之法。

手太阴肺之经挂图

 

糖尿病医理、临床辩证分型、论治及方剂(一)中

  足阳明胃之经经络循行路线及穴位

  《针灸大成》  足阳明胃经穴歌     四十五穴足阳明,头维下关颊车停,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对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屯,膺窗乳中延乳根,不容承满梁门起,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存,水道归来气冲次,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位,下巨虚跳上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中,内庭厉兑经穴终(左右九十穴)。
头维:
额角入发际,本神旁一寸五分,神庭旁四寸五分。足阳明、少阳二脉之会。《铜人》针三分。《素注》针五分,禁灸。
主头痛如破,目痛如脱,目瞤,目风泪出,偏风,视物不明。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下关:
客主人下,耳前动脉下廉,合口有空,开口则闭,侧卧闭口取之。足阳明、少阳之会。《素注》针三分,留七呼,灸三壮。《铜人》针四分,得气即泻,禁灸。
主聤耳有脓汁出,偏风口目喎,牙车脱臼,牙龈肿处,张口以三棱针出脓血,多含盐汤,即不畏风。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颊车(一名机关,一名曲牙):
耳下八分,曲颊端近前陷中,侧卧开口有空取之。《铜人》针四分,得气即泻;日灸七壮,止七七壮,炷如麦大。《明堂》灸三壮。《素注》针三分。
主中风牙关不开,口噤不语,失音,牙车疼痛,颔颊肿,牙不开嚼物,颈强不得回顾,口眼喎。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承泣:
目下七分,直瞳子陷中。足阳明、阳蹻脉、任脉之会。《铜人》灸三壮;禁针,针之令人目乌色。《明堂》针四分半;不宜灸,灸后令人目下大如拳,息肉日加如桃,至三十日定不见物。《资生》云:『当不灸不针。』
东垣曰:『魏邦彦夫人目翳绿色,从下侵上者,自阳明来也。』主目冷泪出,上观,瞳子痒,远视佴佴,昏夜无见,目瞤动与项口相引,口眼喎斜,口不能言,面叶叶牵动,眼赤痛,耳鸣耳聋。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四白:
目下一寸,直瞳子,令病人正视取之。《素注》针四分。《甲乙》、《铜人》针三分,灸七壮。凡用针稳当,方可下针;刺太深,令人目乌色。
主头痛,目眩,目赤痛,僻泪不明,目痒目肤翳,口眼喎斜不能言。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巨髎:
侠鼻孔旁八分,直瞳子,平水沟,手足阳明、阳蹻脉之会。《铜人》针三分,得气即泻;灸七壮。《明堂》灸七七壮。
主瘛瘲,唇颊肿痛,口喎斜,目障无见,远视佴佴,淫肤白膜,翳覆瞳子,面风鼻杂肿臃痛,招摇视瞻,脚气膝肿。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地仓:
侠口吻旁四分外如近,下有脉微动。手足阳明、阳蹻脉之会。《铜人》针三分。《明堂》针三分半,留五呼,得气即泻;日可灸二七壮,重者七七壮,炷如粗钗股脚大,艾炷若大,口转喎,却灸承浆七七壮,即愈。
主偏风口喎,目不得闭,脚肿,失音不语,饮水不收,水浆漏落,眼瞤动不止,瞳子痒,远视佴佴,昏夜无见,病左治右,病右治左,宜频针灸,以取尽风气;口眼喎斜者,以正为度。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大迎:
曲颔前一寸二分,骨陷中动脉。又以口下当两肩是穴。《素注》针三分,留七呼,灸三壮。
主风痉,口噤不开,唇吻瞤动,颊肿牙疼,寒热颈痛瘰疬,口喎,齿龋痛,数欠气,恶寒,舌强不能言,风壅面浮肿,目痛不得闭。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人迎(一名五会):
颈大动脉应手,侠结喉两旁一寸五分,仰而取之,以候五脏气。足阳明、少阳之会。滑氏曰:『古以侠喉两旁为气口,人迎。至晋王叔和直以左右手寸口为人迎、气口。』《铜人》禁针。《明堂》针四分。《素注》刺过深杀人。
主吐逆霍乱,胸中满,喘呼不得息,咽喉臃肿,瘰疬。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水突(一名水门):
颈大筋前,直人迎下,气舍上。《铜人》针三分,灸三壮。
主咳逆上气,咽喉臃肿,呼吸短气,喘息不得卧。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气舍:
颈直人迎下,侠天突陷中。《铜人》灸三壮,针三分。
主咳逆上气,颈项强不得回顾,喉痹哽噎,咽肿不消,瘿瘤。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缺盆(一名天盖):
肩下横骨陷中。《铜人》灸三壮,针三分。《素注》针二分,留七呼,不宜
太深,深则使人逆息。《素问》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主息奔,胸满,喘急,水肿,瘰疬,喉痹,汗出寒热,缺盆中肿,外(疒贵)则生,胸中热满,伤寒胸热不已。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气户:
巨骨下,俞府两旁各二寸陷中,去中行各四寸,仰而取之。《铜人》针三分,灸五壮。

主咳逆上气,胸背痛,咳不得息,不知味,胸胁支满,喘急。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库房:
气户下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各四寸。《铜人》灸五壮,针三分。
主胸胁满,咳逆上气,呼吸不至息,唾脓血浊沫。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屋翳:
库房下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各四寸,仰而取之。《素注》针四分。《铜人》灸五壮,针三分。
主咳逆上气,唾血多浊沫脓血,痰饮,身体肿,皮肤痛不可近衣,淫泺,瘛瘲不仁。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膺窗:
屋翳下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各四寸。《铜人》针四分,灸五壮。
主胸满短气卧不安,唇肿,肠鸣注泄,乳痈寒热。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乳中:
当乳中是。《铜人》微刺三分,禁灸,灸则生蚀疮,疮中有脓血清汁可治;疮中有息肉若蚀疮者死。《素问》云:『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
丹溪曰:『乳房阳明胃所经,乳头厥阴肝所属。乳(去声)子之母,不知调养,忿怒所逆,郁闷所遏,厚味所酿,以致厥阴之气不行,窍不得通,汁不得出,阳明之血沸腾,热甚化脓。亦有所乳之子,膈有滞痰,口气焮热,含乳而睡,热气所吹,遂生结核。初起时,便须忍痛,揉令稍软,吮令汁透,自可消散。失此不治,必成痈疖。若加以艾火两三壮,其效尤捷。粗工便用针刀,卒惹拙病。若不得夫与舅姑,忧怒郁闷,脾气消沮,肝气横逆,遂成结核如棋子,不痛不痒,十数年后为疮陷,名曰奶岩。以疮形如嵌凹,似岩穴也,不可治矣。若于始生之际,能消息病根,使心清神安,然后医治,庶有可安之理。』

 

乳根: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乳中下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各四寸,仰而取之。《铜人》灸五壮,针三分。《素注》针四分,灸三壮。
主胸下满闷,胸痛膈气,不下食,噎病,臂痛肿,乳痛,乳痈,凄惨寒痛,不可按抑,咳逆,霍乱转筋,四厥。

不容:
幽门旁相去各一寸五分,去中行各三寸。《铜人》灸五壮。《明堂》灸三壮,针五分。《素注》针八分。
主腹满痃癖,吐血,肩胁痛,口干,心痛,胸背相引痛,喘咳,不嗜食,腹虚鸣,呕吐,痰癖,疝瘕。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承满:
不容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铜人》针三分,灸五壮。《明堂》三壮。
主肠鸣腹胀,上气喘逆,食饮不下,肩息唾血。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梁门:
承满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铜人》针三分,灸五壮。
主胁下积气,食饮不思,大肠滑泄,完谷不化。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关门:
梁门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铜人》针八分,灸五壮。
主善满积气,肠鸣卒痛,泄利,不欲食,腹中气走,侠脐急痛,身肿,痰疟振寒,遗溺。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太乙:
关门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铜人》灸五壮,针八分。
主癫疾狂走,心烦吐舌。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滑肉门:
太乙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铜人》灸五壮,针八分。
主癫狂,呕逆,吐舌,舌强。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天枢(一名长溪,一名谷门):
去肓俞一寸,侠脐中两旁各二寸陷中。乃大肠之募。《铜人》灸百壮,针五分,留七呼。《千金》云:『魂魄之舍不可针。』《素注》针五分,留一呼。
主贲豚,泄泻,胀疝,赤白痢、水痢不止,食不下,水肿腹胀肠鸣,上气冲胸,不能久立,久积冷气,绕脐切痛,时上冲心,烦满呕吐,霍乱,冬月感寒泄利,疟寒热狂言,伤寒饮水过多,腹胀气喘,妇人女子症瘕,血结成块,漏下赤白,月事不时。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外陵:
天枢下一寸,去中行各二寸。《铜人》灸五壮,针三分。
主腹痛,心下如悬,下引脐痛。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大巨:
外陵下一寸,去中行各二寸。《铜人》针五分,灸五壮。《素注》针八分。
主小腹胀满,烦渴,小便难,颓疝,偏枯,四肢不收,惊悸不眠。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水道:
大巨下三寸,去中行各二寸。《铜人》灸五壮,针三分半。《素注》针二分半。
主腰骨强急,膀胱有寒,三焦结热,妇人小腹胀满,痛引阴中,胞中瘕,子门寒,大小便不通。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归来:
水道下二寸,去中行各二寸。《铜人》灸五壮,针五分。《素注》针八分。
主小腹贲豚,卵上入腹,引茎中痛,七疝,妇人血脏积冷。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气冲(一名气街):
归来下一寸,去中行各二寸,动脉应手宛宛中,冲脉所起。《铜人》灸七壮,炷如大麦,禁针。《素问》:『刺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仆。』《明堂》针三分,留七呼,气至即泻,灸三壮。
主腹满不得正卧,颓疝,大肠中热,身热腹痛,大气石水,阴痿茎痛,两丸骞痛,小腹贲豚,腹有逆气上攻心,腹胀满上抢心,痛不得息,腰痛不得俯仰,淫泺,伤寒胃中热,妇人无子,小肠痛,月水不利,妊娠子上冲心,生难胞衣不出。东垣曰:『脾胃虚弱,感湿成痿,汗大泄,妨食,三里、气街以三棱针出血。』又曰:『吐血多不愈,以三棱针于气街出血,立愈。』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髀关:
伏兔后交叉中。《铜人》针六分,灸三壮。
主腰痛,足麻木,膝寒不仁,痿痹,股内筋络急,不屈伸,小腹引喉痛。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伏兔:
膝上六寸起肉,正跪坐而取之。《铜人》针五分,禁灸。以左右各三指按捺,上有肉起如兔之状,因以此名。
《此事难知》:『定痈疽死地分有九,伏兔居一。』刘宗厚曰:『脉络所会也。』主膝冷不得温,风劳痹逆,狂邪,手挛缩,身瘾疹,腹胀少气,头重脚气,妇人八部诸疾。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阴市(一名阴鼎):
膝上三寸,伏兔下陷中,拜而取之。《铜人》针三分,禁灸。
主腰脚如冷水,膝寒,痿痹不仁,不屈伸,卒寒疝,力痿少气,小腹痛,胀满,脚气,脚以下伏兔上寒,消渴。

【定位】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汇合。本穴物质为髀关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为脾土中的外渗之水,因本穴位处肉之陷,经水在此为汇合之状,主治阴寒湿邪集聚之患,故名。足阳明胃经腧穴。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3寸;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取穴。
【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股外侧肌。皮肤由股前皮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富有脂肪组织。大腿的阔筋膜坚韧致密,上方附于腹股沟韧带及髂嵴。髂嵴前缘的纵行纤维特别发达,增厚呈带状,称髂胫束。其上1/3分为两层,夹有阔筋膜张肌,向下止于胫骨外侧髁。所以行针时,髂胫束有抵抗感。
【功效】温下焦,散寒除湿;通经络,强腰膝,利关节。温经散寒,理气止痛。
【主治】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膝关节痛,腿膝麻痹,酸痛,伸屈不利,下肢肿胀,瘫痪不遂,脚气;腰痛,寒疝,腹胀,腹痛。
【操作】直刺1~1.5寸;可灸。
【临床运用】

1)《针灸甲乙经》∶寒疝痛,腹胀满,痿厥少气,阴市主之。
2)《针灸大成》∶寒疝腹痛,阴市,太溪,肝俞。
3)《灵光赋》∶两足拘挛觅阴市。
【配伍】

1)治寒疝腹痛∶阴市,太溪,肝俞,。
2)治膝腿冷痛无力∶阴市,髀关,阳陵泉,足三里。

梁丘:
膝上二寸两筋间。《铜人》灸三壮,针三分。《明堂》针五分。
主膝脚腰痛,冷痹不仁,跪难屈伸,足寒,大惊,乳肿痛。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犊鼻:
膝膑下,胻骨上,侠解大筋陷中,形如牛鼻,故名。《素注》针六分。《铜人》针三分,灸三壮。《素问》刺犊鼻出液为跛。
主膝中痛不仁,难跪起,脚气,膝膑溃者不可治,不溃者可治。若犊鼻坚硬,勿便攻,先洗熨,微刺之愈。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三里:
膝下三寸,胻骨外廉大筋内宛宛中,两筋肉分间,举足取之。极重按之,则跗上动脉止矣。足阳明胃脉所入为合土。《素注》刺一寸,灸三壮。《铜人》灸三壮,针五分。《明堂》针八分,留十呼,泻七吸,日灸七壮,止百壮。《千金》灸五百壮。少亦一、二百壮。
主胃中寒,心腹胀满,肠鸣,脏气虚惫,真气不足,腹痛食不下,大便不通,心闷不已,卒心痛,腹有逆气上攻,腰痛不得俯仰,小肠气,水气蛊毒,鬼击,痃癖,四肢满,膝胻酸痛,目不明,产妇血晕。秦承祖云:『诸病皆治。』华佗云:『主五劳羸瘦,七伤虚乏,胸中瘀血,乳痈。』《千金翼》云:『主腹中寒胀满,肠中雷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腹痛,胸腹中瘀血,小肠胀皮肿,阴气不足,小腹坚,伤寒热不已,热病汗不出,喜呕口苦,壮热,身反折,口噤鼓颔,肿痛不可回顾。口噼,乳肿,喉痹不能言,胃气不足,久泄利,食不化,胁下支满,不能久立,膝痿寒热,中消谷苦饥,腹热身烦狂言,乳痈,喜噫,恶闻食臭,狂歌妄笑,恐怒大骂,霍乱,遗尿失气,阳厥,凄凄恶寒,头眩,小便不利,喜哕,脚气。』《外台秘要》云:『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冲目。』东垣曰:『饮食失节及劳役形质,阴火乘于坤土之中,致谷气、荣气、清气、胃气、元气不得上升,滋于六腑之阳气,是五阳之气,先绝于外。外者天也,下流入于坤土阴火之中;皆由喜怒悲忧恐为五贼所伤,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不节,继之则元气乃伤;当于三里穴中,推而扬之,以伸元气。』又曰:『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又曰:『气逆霍乱者取三里,气下乃止,不下复治。』又曰:『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噎不通,饮食不下,取三里以补之。』又曰:『六淫客邪及上热下寒,筋骨皮肉血脉之病;错取于胃之合(三里穴),大危。』又曰:『有人年少气弱,常于三里、气海灸之,节次约五七十壮,至年老热厥头痛,虽大寒犹喜风寒,痛愈恶暖处及烟火,皆灸之过也。』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上廉(一名上巨虚):
三里下三寸,两筋骨罅中,举足取之。《铜人》灸三壮,针三分。甄权随年为壮。《明堂》针八分,得气即泻;灸日七壮。
主脏气不足,偏风脚气,腰腿手足不仁,脚胫酸痛屈伸难,不久立,风水膝肿,骨髓冷疼,大肠冷,食不化,飧泄,劳瘵,夹脐腹两胁痛,肠中切痛雷鸣,气上冲胸,喘息不能行,不能久立,伤寒胃中热。东垣曰:『脾胃虚弱,湿痿,汗泄,妨食,三里、气街出血,不愈,于上廉出血。』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条口:下廉上一寸,举足取之。《铜人》针五分。《明堂》针八分,灸三壮。主足麻木,风气,足下热,不能久立,足寒膝痛,胫寒湿痹,脚痛胻肿,转筋,足缓不收。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下廉(一名下巨虚):
上廉下三寸,两筋骨罅中,蹲地举足取之。《铜人》针八分,灸三壮。《素注》针三分。《明堂》针六分,得气即泻。《甲乙》灸日七七壮。
主小肠气不足,面无颜色,偏风腿痿,足不履地,热风冷痹不遂,风湿痹,喉痹,脚气不足,沉重,唇干,涎出不觉,不得汗出,毛发焦,肉脱,伤寒胃中热,不嗜食,泄脓血,胸胁小腹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寒甚,若独肩上热甚及小指次指间热痛,暴惊狂,言语非常,女子乳痈,足跗不收,跟痛。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丰隆:
外踝上八寸,下胻外廉陷中,足阳明络别走太阴。《铜人》针三分,灸三壮。《明堂》灸七壮。
主厥逆,大小便难,怠惰,腿膝酸,屈伸难,胸痛如刺,腹若刀切痛,风痰头痛,风逆四肢肿,足青身寒湿,喉痹不能言,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见鬼好笑。气逆则喉痹卒喑,实则癫狂,泻之。虚则足不收,胫枯,补之。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解溪:
冲阳后一寸五分,腕上陷中,足大趾次趾直上跗上陷者宛宛中。足阳明胃脉所行为经火。胃虚补之。《铜人》灸三壮,针五分,留三呼。
主风面浮肿,颜黑,厥气上冲,腹胀,大便下重,瘛惊,膝股胻肿,转筋,目眩,头痛,癫疾,烦心悲泣,霍乱,头风面赤、目赤,眉攒疼不可忍。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冲阳:
足跗上五寸,去陷谷二寸,骨间动脉。足阳明胃脉所过为原,胃虚实皆拔之。《素注》针三分,留十呼。《素问》刺足跗上动脉,血出不止死。《铜人》针五分,灸三壮。

主偏风口眼喎,跗肿,齿龋,发寒热,腹坚大,不嗜食,伤寒病振寒而欠,久狂,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足缓履不收,身前痛。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陷谷:
足大趾次趾外间,本节后陷中,去内庭二寸。足阳明胃脉所注为俞木。《铜人》针三分。《素注》针五分,留七呼,灸三壮。
面目浮肿及水病善噫,肠鸣腹痛,热病无度,汗不出,振寒疟疾。东垣曰:『气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深取足阳明之荥俞:内庭、陷谷。』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内庭:
足大趾次趾外间陷中。足阳明胃脉所溜为荥水。《铜人》灸三壮,针三分,留十呼。

主四肢厥逆,腹胀满,数欠,恶闻人声,振寒,咽中引痛,口喎,上齿龋,疟不嗜食,脑皮肤痛,鼻衄不止,伤寒手足逆冷,汗不出,赤白痢。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厉兑:
足大趾次趾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足阳明胃脉所出为井金。胃实泻之。《铜人》针一分,灸一壮。
主尸厥,口噤气绝,状如中恶,心腹胀满,水肿,热病汗不出,寒疟不嗜食,面肿,足胻寒,喉痹,上齿龋,恶寒鼻不利,多惊好卧,狂欲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黄疸,鼽衄,口喎唇疹,颈肿,膝膑肿痛,循胸、乳、气膺、伏兔、胻外廉、足跗上皆痛,消谷善饥,溺黄。

 

足阳明胃之经病症八纲辨治以及常见治疗中药和方剂

    戊土之腑,脉右关部。胃气平调,五脏安堵。实则脉实,唇口干而腋下肿疼,宜泻胃土;虚则脉虚,腹痛鸣而面目虚浮,药行温补。验实热兮,必口内壅干,泻黄散而得效;审虚寒兮,须骨节皆痛,人参散而最奇。橘皮竹茹汤,治热渴而频频呕哕;乌药沉香散,疗寒痛而日日攒眉。人参治翻胃之良,豆蔻消积气之冷,粥药不停,藿叶人参橘皮;心脾刺痛,砂仁香附乌沉。胃冷生痰,半夏姜煎生附子;中寒停水,曲丸苍术久陈皮。芫花消症癖,丸共朱砂;黄耆治消渴,煎同甘草。硫汞结成砂子,吐逆立痊;参茱煎用枣姜,酸咽即可。霍乱转筋肢逆冷,木瓜盐炒吴茱萸;食瘕酒癖胁胸疼,莪术芫棱同醋煮。胃虚咳逆,人参甘草倍陈皮;胃实痰喘,藿叶丁皮增半夏。补虚降火,竹茹甘草橘皮红,或加枳术;扶弱驱寒,橘皮良姜丁半夏,参草姜苓。抑闻上部有脉,下部无脉者为食寒,点盐汤探吐宽舒;倘或三部俱急,人迎带数者号内壅,服灵丸泻利便宜。调脾助胃之药最难,热则消于肌肉,须用中和饮子;变通加减之法不易,寒则减于饮食,要施仁义丹头。如心不在焉,食而不知其味,正心为剂,口不谨兮,饮而不中其节,缄口良方。须知病后能服药,孰若病前能自防。

 

胃阴方剂

1 名称: 加味三仙饮
组成: 焦三仙各3钱,金石斛3钱,干青果15个(捣碎)。
出处: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功效: 滋养肺胃,清热生津。
主治: 肺胃阴虚,干呕,干咳,纳谷不香。
用法用量: 水煎服。

2 名称: 龙骨厚朴汤
组成: 厚朴半两,当归半两,龙骨半两,白术半两,熟艾1分。
出处: 《鸡峰》卷十二。
主治: 诸肠胃阴阳二气不和,水谷气冷,口干肚痛,或泄泻。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3 名称: 玉竹麦门冬汤
组成: 玉竹3钱,麦冬3钱,沙参2钱,生甘草1钱。
出处: 《温病条辨》卷二。
主治: 燥伤胃阴。
用法用量: 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服。
加减: 土虚者,加生扁豆;气虚者,加人参。
 
4 名称: 生津代茶饮
组成:青果5个(研),金石斛2钱,甘菊2钱,荸荠5个(去皮),麦冬3钱,鲜芦根2支(切碎),桑叶3钱,竹茹2钱,鲜藕10片,黄梨2个(去皮)。
出处: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功效: 生津润燥。
主治: 温病热盛,灼伤肺胃阴津,口中燥渴,咳唾白沫,枯滞不爽者。
用法用量: 水煎,代茶。
附注: 不喜甚凉者,可重汤燉温服。

5 名称: 沙参粥
组成: 沙参15-30g,粳米50-100g,冰糖适量。
出处: 《药粥疗法》引《粥谱》。
功效: 润肺养胃,祛痰止咳。
主治: 肺热肺燥,干咳少痰,或肺气不足,肺胃阴虚的久咳无痰,咽干,或热病后津伤口渴。
用法用量:先以沙参煎取药汁,去渣,入粳米煮稀薄粥,粥熟后加入冰糖。或用新鲜沙参30-60g,洗净切片,煎取浓汁,同粳米,冰糖煮粥服食。连用3-5天为1疗程。
用药禁忌: 受凉感冒引起的伤风咳嗽患者忌食。煮沙参粥时宜稀薄,不宜稠厚。

6 名称: 沙参麦冬汤
组成: 沙参3钱,玉竹2钱,生甘草1钱,冬桑叶1钱5分,麦冬3钱,生扁豆1钱5分,花粉1钱5分。
出处: 《温病条辨》卷一。
功效: 甘寒生津,清养肺胃。
主治: 燥伤肺胃或肺胃阴津不足,咽干口渴,或热,或干咳少痰。现用于气管炎、肺结核、胸膜炎、慢性咽炎等属于肺胃阴伤者。
用法用量: 水5杯,煮取2杯,每日服2次。
加减: 久热久咳者,加地骨皮3钱。
临床应用: 1.小儿迁延性肺炎: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25例,结果治愈20例,好转4例,死亡1例。
2.小儿口疮: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小儿口疮34例,结果34例全部治愈,一般服药3-5剂,溃疡面愈合。
各家论述:《中医方剂学》:方中沙参、麦冬清养肺胃,玉竹、花粉生津解渴,生扁豆、生甘草益气培中、甘缓和胃,配以桑叶,轻宣燥热,合而成方,有清养肺胃、生津润燥之功。

7 名称: 麦门冬汤
别名: 麦冬汤
组成: 麦门冬7升,半夏1升,人参2两,甘草2两,粳米3合,大枣12枚。
出处: 《金匮》卷上。
功效: 滋养肺胃,降逆和中。止逆下气。降火利咽。生津救燥。养胃除烦,平逆气。
主治:肺阴不足,咳逆上气,咯痰不爽,或咳吐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胃阴不足、气逆呕吐,口渴咽干。火逆上气,咽喉不利。呕逆,喘急。肺胃气壅,风热客搏,咽喉烦闷。胃中津液干枯,虚火上炎之证。燥痰咳嗽。膈食。及冲气上逆,夹痰血而干肺者。霍乱后,余热未清,神倦不饥,无苔而渴,或火升气逆,干咳无痰。肺虚而有热之痿。
用法用量: 以水1斗2升,煮取6升,温服1升,日3夜1服。
用药禁忌: 肺痿属于虚寒者不能用本方。
临床应用: 1.咳嗽:右脉虚大,色夺形瘦,肌燥疮痍,咳嗽经年,曾经失血,是津亏气馁,由精劳内损,但理胃阴,不必治咳。《金匮》麦门冬汤去半夏。
2.咳血:咳甚血来,是属动象,阴阳失司,阳乃腾越,阳明络空,随阳气自为升降,拟以柔剂填养胃阴,师《金匮》法,用麦门冬汤加减治之:麦门冬四钱,黄耆二钱(酒炒),人参一钱,生甘草八分,粳米半盏,大枣三枚,水同煎服。
3.脑膜炎后遗症:某女,十四岁。患脑膜炎,经西医治愈后,经常口吐涎沫不止,吃东西时尤著,且伴有性情烦躁,易怒,舌淡红,苔薄白,脉平不数。给理中丸、苓桂术甘汤治之,效果不显,故用麦门冬汤治之。方药:麦冬12g,党参9g,半夏9g,炙甘草6g,大枣4枚,粳米9g,水煎,分二次服。服三剂后,初见疗效,口吐涎沫有所减少,在上方逐渐加重半夏、麦门冬之药量,半夏加至24g,麦门冬加至60g,每日一剂,连服20余剂,病愈涎止。
各家论述: 1.《法律》:此胃中津液干枯,虚火上炎之证,治本之良法也。夫用降火之药,而火反升;用寒凉之药,而热转炽者,徒知与火热相争,未思及必不可得之数,不惟无益,而反害之。凡肺病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者,肺之母气也。孰知仲景有此妙法,于麦冬、人参、甘草、粳米、大枣大补中气,大生津液,此中增入半夏之辛温一味,其利咽下气,非半夏之功,实善用半夏之功,擅古今未有之奇矣。
2.《千金方衍义》:于竹叶石膏汤中偏除方名二味,而加麦门冬数倍为君,人参、甘草、粳米以滋肺母,使水谷之精皆得以上注于肺,自然沃泽无虞。当知火逆上气,皆是胃中痰气不清,上溢肺隧,占据津液流行之道而然,是以倍用半夏,更用大枣通津涤饮为先,奥义全在乎此。若浊饮不除,津液不致,虽日用润肺生津之剂,乌能建止逆下气之绩哉?俗以半夏性燥不用,殊失立方之旨。
3.《金匮要略心典》:火热挟饮致逆,为上气,为咽喉不利,与表寒挟饮上逆者悬殊矣。故以麦冬之寒治火逆,半夏之辛治饮气,人参、甘草之甘以补益中气。盖从外来者,其气多实,故以攻发为急;从内生者,其气多虚,则以补养为主也。
4.《古方选注》:麦门冬汤,从胃生津救燥,治虚火上气之方。用人参、麦门冬、甘草、粳米、大枣大生胃津,救金之母气,以化两经之燥,独复一味半夏之辛温,利咽止逆,通达三焦,则上气下气皆得宁谧,彻土绸缪,诚为扼要之法。
5.《血证论》:参、米、甘、枣四味,大建中气,大生津液,胃津上输于肺,肺清而火自平,肺调而气自顺,然未逆未上之火气,此固足以安之,而已逆已上之火气,又不可任其迟留也,故君麦冬以清火,佐半夏以利气,火气降则津液生,津液生而火气自降,又并行而不悖也。用治燥痰咳嗽,最为对症,以其润利肺胃,故亦治膈食。又有冲气上逆,挟痰血而干肺者,皆能治之。
附注: 麦冬汤(《兰台轨范》卷五)。

8 名称: 麦门冬粥
组成: 麦门冬20-30g(取汤取汁),粳米100g。
出处: 《长寿药粥谱》引《活人书》。
功效: 润肺,养胃,清心。
主治: 肺痿肺燥,咳嗽咯血,虚劳烦热,胃阴不足,纳少反胃,以及老人热病津伤。
用法用量: 以粳米煮粥,待粥半熟,加入麦门冬汁和冰糖适量,同煮为粥。供点心或早点服食。
用药禁忌: 老人风寒感冒,咳嗽痰多时忌服。

9 名称: 麦冬麻仁汤
组成: 麦冬(连心)5钱,火麻仁4钱,生白芍4钱,何首乌3钱,乌梅肉2钱,知母2钱。
出处: 《温病条辨》卷二。
主治: 疟伤胃阴,不饥不饱,不便,潮热,得食则烦热愈加,津液不复者。
用法用量: 水8杯,煮取3杯,分3次温服。

10 名称: 养胃汤
组成:石斛12g,太子参12g,瓦楞子12g,金铃子9g,玄胡9g,佛手9g,黄连2g,吴茱萸0.5g,白芍15g,甘草3g。
出处: 《古今名方》引《老中医临床经验选编》。
功效: 养胃疏肝,和里缓急,降逆止呕。
主治:胃阴不足,脘胁疼痛,呕恶泛酸,或有口干口苦,胃脘灼热,舌质偏红或红绛,舌苔薄或薄黄,脉弦细或细而带数。常用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慢性胃炎等病而偏于胃热伤阴者。
加减:阴虚肝旺血热妄行者,加炒栀子、牡丹皮、白茅根、大生地、藕节以清肝养阴止血;肝郁气滞,加柴胡、枳壳、当归以疏肝行气;肝胃不和,胃阴已伤,加沙参、麦冬、玉竹、生扁豆以养胃阴。

11 名称: 益胃汤
组成: 沙参3钱,麦冬5线,冰糖1钱,细生地5钱,玉竹(炒香)1钱5分。
出处: 《温病条辨》卷二。
主治: 阳明温病,下后汗出,胃阴受伤。
用法用量: 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服,滓再煮1杯服。

12 名称: 滋阴宣解汤
组成: 山药1两,滑石1两,甘草3钱,连翘3钱,蝉退(去足土)3钱,生杭芍4钱。
出处: 《衷中参西》上册。
主治:温病,太阴未解,渐入阳明。其人胃阴素亏,阳明府证未实,已燥渴多饮。饮水过多,不能运化,遂成滑泻,而燥渴益甚,或喘,或自汗,或小便秘;及温疹兼此证者。
加减: 若滑泻者,甘草须加倍。
临床应用: 温疹:一室女,感冒风热,遍身瘾疹,烦渴滑泻,又兼喘促。其脉浮数无力。投以滋阴宣解汤,两剂诸病皆愈。
各家论述:此乃胃府与膀胱同热,又兼虚热之证。滑石性近石膏,能清胃府之热,淡渗利窍,能清膀胱之热,同甘草生天一之水,又能清阴虚之热,一药而三善备,故以之为君;而重用山药之大滋真阴,大固元气者,以为之佐、使。且山药生用,则汁浆稠粘,同甘草之甘缓者,能逗留滑石于胃中,使之由胃输脾,由脾达肺,水精四布,循三焦而下通膀胱,则烦热除,小便利,而滑泻止矣。又兼用连翘、蝉退之善达表者,以解未罢之太阴,使膀胱蓄热,不为外感所束,则热更易于消散。且蝉之性,饮而不食,有小便无大便,故其蝉又能利小便而止大便也。

 

胃阳方剂

1 名称: 升阳益胃汤
组成:生耆4分,川芎8分,潞党2钱,白术1钱,白芷8分,茯苓1钱半,当归1钱,麦冬1钱半,生甘草6分,野山参1钱,粉葛1钱,沙参3钱,羌活4分,赤芍1钱,钗斛1钱半。
出处: 《秋疟指南》
主治:疟疾,寒热往来,口渴而脉濡数,旬日病已,遂致口气臭秽,两颊黑肿而硬痛,或生于左,或生于右,皆由苦寒太过,胃阳被遏,火毒凝聚所致。
用法用量: 水炖。和童便徐徐咽之。
 
2 名称: 加减小建中汤
组成: 人参、归身(米拌炒)、桂枝木、白芍(炒焦)、南枣。
出处: 方出《临证指南医案》卷一。名见《医学从众录》卷一。
主治:胃阳虚弱,卫气不护,背微寒,肢微冷,痰多微呕,食减不甘,时作微寒微热,小便短赤,大便微溏,脉左小右虚。

3 名称: 加减人参泻心汤
组成: 人参2钱,黄连1钱5分,枳实1钱,干姜1钱5分,生姜2钱,牡蛎2钱。
出处: 《温病条辨》卷二。
主治: 疟伤胃阳,气逆不降,热韧胃液,不饥不饱,不食不便,渴不欲饮,味变酸浊。
用法用量: 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温服。

4 名称: 生姜泻心汤
组成: 生姜4两(切),甘草3两(炙),人参3两,干姜1两,黄芩3两,半夏半升(洗,)黄连1两,大枣12枚(擘)。
出处: 《伤寒论》。
功效: 和胃降逆,散水消痞。
主治:伤寒汗后,胃阳虚弱,水饮内停,心下痞硬,肠鸣下利;妊娠恶阻,噤口痢;现用于胃下垂、胃扩张、慢性胃炎等属胃阳虚弱,水饮内停者。
用法用量: 以水1斗,煮取6升,去滓,再煎取3升,温服1升,每日3次。
临床应用: 1.胃脘痛:杨某,女,17岁,始见胃脘疼痛,继则呕腐吐酸,发作无常,已4年余。今春以来,胃不受纳,进食即吐,面色苍白,神倦腰痛,四肢痠楚,舌苔薄白而滑,右脉强,左脉沉细。诊断为肝胃不和,治以本方和胃降逆。
2.胃下垂:某女,消瘦,胃下垂,喜饮酒,不断嗳气,予生姜泻心汤5剂,嗳气消失。
3.胃扩张:某人,年约40余。宿嗜酒,初则晨起吐清水,嗳气显之,继则胃中有振水声,肠鸣下利,偶食不消化物或荤腻,则下利频繁,致消瘦无力,诸治无效。某医院诊断为胃扩张、肠弛缓。脉滑数,苔反腻,心下痞硬。乃用生姜泻心汤,连服10剂而愈。
4.慢性胃炎:胡某某,男。患慢性胃炎,自觉心下有膨闷感,经年累月,饱食后嗳生食气,腹中常有走注之雷鸣声,形体瘦削,面少光泽。符合仲景生姜泻心汤证。疏方:生姜12g,炙甘草9g,党参9g,干姜3g,黄芩9g,黄连3g(忌用大量),半夏9g大枣4枚(擘),以水8钟,煎至4钟,去滓再煎,取2钟,分2次温服。1周后所有症状基本消失,唯食欲不振,投以加味六君子汤,胃纳见佳。
各家论述: 1.《伤寒大白》:泻心汤五方,三方皆用干姜、半夏、黄连、黄芩,两热两寒,豁痰清热。此方因汗出表解,胃阳虚,不能敷布水饮,腹中雷鸣而下利,故用生姜佐干姜和胃阳,此以痰热方中化出逐寒饮之法。
2.《伤寒论本义》:雷鸣下利,亦是中气运行不健之故,鸣则为虚,利则为实;痞硬少气为虚,干噫食臭为热。虚热二字,合成此证。此生姜泻心以苦治热,以甘补虚,以辛散痞,为对证之剂也。
3.《古方选注》:泻心汤有五,总不离乎开结、导热、益胃,然其或虚或实,有邪无邪,处方之变,则各有微妙。先就是方胃阳虚不能行津液而致痞者,惟生姜辛而气薄,能升胃之津液,故以名汤。干姜、半夏破阴以导阳,黄芩,黄连泻阳以交阴,人参、甘草益胃安中,培植水谷化生之主宰,仍以大枣佐生姜发生津液,不使其再化阴邪。通方破滞宣阳,是亦泻心之义也,
4.《医宗金鉴》:名生姜泻心汤者,其义重在散水气之痞也。生姜、半夏散胁下之水气,人参、大枣补中州之土虚,干姜、甘草以温里寒,黄芩、黄连以泻痞热。备乎虚、水、寒、热之治,胃中不和下利之痞,未有不愈者也。

5 名称: 平胃发表汤
组成: 羌活、柴胡、干葛、枳实、厚朴、半夏、广皮。
出处: 《伤寒大白》卷一。
主治: 胃家凝结,胃阳不得敷布作汗散邪,寒热身痛,胸满无汗。
附注: 原书卷三无广皮,有独活。

6 名称: 甘草干姜汤
别名: 干姜甘草汤、复阴汤
组成: 甘草4两(炙),干姜2两。
出处: 《伤寒论》。
功效: 复阳气。
主治:脾胃阳虚,手足不温,口不渴,烦躁吐逆;老年虚弱尿频,下半身常冷,咳唾痰稀,眩晕短气,脉沉无力;现用于胃脘痛、吐酸、肠鸣腹泄、胸背彻痛、眩晕、喘咳,经期腹痛属寒证者;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
用法用量: 以水3升,煮取1升5合。去滓,分温再服。
用药禁忌: 忌海藻、菘菜。
临床应用: 1.伤寒:吕沧州治一妇伤寒,乃阴间阳,面赤,足踡而下痢,躁扰不得眠。论者有主寒、主温之不一,不能决。吕以紫雪、金匮理中丸进,徐以冰渍甘草干姜汤饮之,愈。且告之曰:下痢足踡,四逆证也,苟用常法,则上焦之热弥甚,今以紫雪折之,徐以甘辛以温里,此热因寒用也。众皆叹服。
2.寒证:本方治疗34例寒证(胃脘痛8例,吐酸2例,脘腹胀2例,肠鸣腹泻1例,胸痛2例,眩晕13例,咳嗽2例,经来腹痛4例),均取效。认为中医所称寒证,实际上包含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病理生理现象;认为干姜辛辣,服后刺激口腔粘膜,可能引起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而起对抗副交感神经作用;甘草则对胃平滑肌有一定解痉作用,因而取效。
3.眩晕:何某某,男,80岁,农民。素患慢性支气管炎,年老体弱,卧床已半年,近出现头晕耳鸣,如坐舟车之中,觉物旋转,耳鸣如潮水,不能起床,不敢张目,同时伴咳嗽气急,咳唾涎沫和胸闷不适感。听诊右中下肺野有散在中小水泡音,曾用四环素、磺胺嘧啶、麻杏止咳糖浆等消炎止咳药无效;又用天麻钩藤饮、百合固金汤等加减方亦无效。眩晕日见加重,咳唾涎沫不止,思热饮,不欲食。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脉沉细。拟诊眩晕病,肺中虚冷,水气不化,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处方:炙甘草15g,炮姜12g,3剂。服1剂后,眩晕锐减,咳唾涎沫好转,服完2剂,能起床活动,3剂眩晕除,诸症基本消失,精神大振。
4.遗尿:刘某,30岁,小学教师。患遗尿证甚久,日则间有遗出,夜则数遗无间,良以为苦。医咸以为肾气虚损。诊其脉,右部寸关皆弱,舌白润无苔,口淡,不咳,唾涎,口纳略减。小便清长而不时遗,夜为甚,大便溏薄,审系肾脾肺三脏之病。但补肾温脾之药,服之屡矣,所未服者唯肺耳。景岳云:“小水虽利于肾,而肾上连肺,若肺气无权,则肾水终不能摄,故治水者必先治气,治肾者必先治肺”。本证病缘于肾,因知有温肺化水之治法。又甘草干姜汤证原有治遗尿之说,遂疏方:炙甘草8钱,干姜(炮透)3钱,1日2帖。3日后,尿遗大减,涎沫亦稀,再服5日而诸症尽除。
各家论述: 1.《内台方议》:脉浮,自汗出,恶寒者,为中风。今此又兼小便数者,心烦脚挛急,为阴阳之气虚,不可发汗。反与桂枝汤误汗之,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上逆也,此乃不可汗而误攻其表,营卫之气虚伤所致也。故与甘草为君,干姜为臣,二者之辛甘,合之以复阳气也。
2.《寒温条辨》:此即四逆汤去附也。辛甘合用,专复胸中之阳气,其夹食夹阴,面赤足冷,发热喘嗽,腹痛便滑,内外合邪,难于发散,或寒冷伤胃,不便参术者,并宜服之,真胃虚挟寒之圣剂也。
3.《伤寒今释》:干姜与附子,俱为纯阳大热之药,俱能振起机能之衰减。惟附子之效,偏于全身;干姜之效,限于局部。其主效在温运消化器官,而兼于肺,故肺寒、胃寒、肠寒者,用干姜;心脏衰弱,细胞之生活力减退者,用附子。吉益氏《药徽》谓附子逐水,干姜主结滞水毒。盖心脏衰弱者,往往引起郁血性水肿,其舌淡胖,如经水浸,用姜附以强心,则水肿自退,非姜附能逐水也。
附注: 干姜甘草汤(《外台》卷六引《备急》)、复阴汤(鸡峰)卷五)。

7 名称: 和胃透肌汤
组成: 厚朴、枳壳、广皮、柴胡、葛根、防风。
出处: 《伤寒大白》卷四。
主治:夏、秋热证之人,内有积热,外冒表邪,又被饮食寒凉抑遏胃阳,阳明邪热不得发越,但头汗,遍身无汗;又有斑痧疫毒,抑遏胃阳,亦不能宣扬外发,烦闷喘呕,身热足冷。
各家论述:方以枳壳、厚朴、广皮松发胃气,又以柴胡、葛根、防风宣散表邪。有表邪者汗必出,有斑毒者斑亦现。

8 名称: 旺土丹
组成:人参6两,白术1斤,黄耆1斤,巴戟天1斤,茯苓5两,山萸肉半斤,菟丝子8两,肉豆蔻2两,北五味1两,肉桂3两,破故纸4两,杜仲8两,山药8两,芡实8两,神曲3两。
出处: 《辨证录》卷九。
功效: 补先天命门之火及后天脾胃之土。
主治: 脾胃阳气不旺,命门火衰,精薄,精冷,虽亦能交接,然半途而废,或临门即泄。
用法用量: 每服5钱,白滚水送下。服1月,阳事改观,而精亦不薄冷矣。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
 
9 名称: 祛寒平胃散
组成:炮姜5分,广皮1钱,茅术1钱,厚朴1钱,佩兰1钱,归身1钱5分,茯苓2钱,木香5分,砂仁1钱,郁金2钱,佛手柑5分。
出处: 《医醇剩义》卷三。
主治: 邪气结胸,胃阳不通,中脘痞满,四肢倦怠。

10 名称: 慢惊丸
组成:人参3钱,白术(麸炒)3钱,橘皮3钱,甘草(炙)1钱,茯苓3钱,山茱萸(酒蒸)2钱,炮姜3钱,肉豆蔻(煨)2钱,防风3钱,天南星(制)2钱,白芍1钱,天麻2钱,当归2钱,肉桂1钱。
出处: 《天津市固有成方统一配本》。
功效: 扶阳祛寒,健脾止泻。
主治: 脾胃阳虚引起的慢脾惊风,面色青黄,昏睡神衰,天吊鼻搧,四肢厥冷。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周岁内酌减,温开水送下,1日2次。
制备方法:山茱萸单放,将人参等13味共轧为细粉,取部分细粉与山茱萸同轧碎,干燥后,轧为细粉,再与其余细粉陆续配轧,和匀,过80~100目细罗,炼蜜为丸,每丸重1钱(含药量约4分5厘)。

11 名称: 干葛神术汤
组成: 干葛、苍术、防风、石膏。
出处: 《伤寒大白》卷三。
功效: 宣发胃气。
主治: 阳明湿热,闭郁中焦,胃阳不能敷布,但头汗,周身无汗。

 

糖尿病胃虚方剂

 1 名称: 木香散
别名: 十一味木香散、十一异功散、陈氏木香散
组成:木香1分,大腹皮1分(锉),人参1分(去芦头),赤茯苓1分,青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皮1分,桂心1分,前胡1分(去芦头),半夏1分(场浸7遍,去滑),丁香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
出处: 《圣惠》卷八十四。
功效: 和表里,通津液,清上实下,扶助阴阳。
主治: 小儿脾胃虚寒气滞,或小儿痘疹,腹胀泄泻,烦渴,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加生姜半枣大,煎至5分,去滓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临床应用:小儿痘疹:一小儿九岁,出痘六日,痒塌寒战,院使钱密庵用十一味木香散二剂,贯脓;用参芪托里散而靥。后痕白作痒,用十全大补汤而愈。
各家论述: 1.《医方考》:胃虚而寒,则生泄泻;泻失津液,则令人渴。是方也,人参、甘草,所以补胃;木香、丁香、肉桂,所以温胃;腹皮、青皮、半夏、前胡、赤苓,所以调胃;乃诃子者,所以止泻而生津也。此亦以胃气为主,盖胃不虚寒,则泻自止,津液自生,而渴自除矣。
2.《古方选注》:木香散,手太阴阳明之方也。肺气表虚,变为寒燥,毒陷泄泻,里虚表白,白必灰,灰必陷,泻必胀,胀必毒滞,症因表虚而变,内毒不透,当以破滞透毒为先,补虚止泻次之。故君以木香顺气散滞;丁香赞助元阳,肉桂温表虚,转灰白为红润;诃子破滞气,又能止泻,青皮破下焦之滞,胀宽则毒松,腹皮宽膨消毒,其功莫大;半夏通阴,甘草和中,人参佐暖药和阳,扶破药养正;使以前胡清肺,赤苓泻心,俾心肺宁而营卫和,且热药不伤肺,破药不伤营也。
附注: 十一味木香散、十一味异功散(《小儿痘疹方论》)、陈氏木香散(《张氏医通》卷十五)。

2 名称: 二陈汤
别名: 治中汤、补脾汤、正料治中汤
组成: 人参、白术、甘草(炙)、干姜(炮)、青皮、陈皮各等分。
出处: 《普济方》卷二○六引《指南方》。
主治:脾胃虚寒,胸腹胀满,呕逆不食,自利不渴,因伤宿食,或吐后噫败脾气。伤寒汗后,脾胃伤冷物,胸膈不快,寻常血气不和;太阴伤寒,手足温,自利不渴,腹满时痛,咽干,脉尺寸俱沉细;饮食伤脾,宿谷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上气复热,四肢冷痹,三焦不调,及胃虚寒气在上,忧气在下,二气并争,但出不入,呕不得食;中寒,饮食不化,吞酸哯啘,食则膨亨,胀满呕逆;脾胃不和,饮食减少,短气虚羸而复呕逆,霍乱吐泻,胸痹心痛,逆气短气,中满虚痞,膈塞不通,或大病愈后,胸中有寒,时加咳唾;霍乱吐泻,泻血不止;脏寒冷气,腹痛肠鸣,下痢青黑;食积,心腹满痛;忧思郁结,脾肺气凝,胀满上冲,饮食不下,腹满痞闷,兼食积者;冷食粘滞。
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盏半,煎7分,去滓,入盐点服。
加减: 大便秘,加大黄(棋子大)2枚。
临床应用:伤寒劳复《本事》:有人患伤寒得汗数日,忽身热自汗,脉弦数,心不得宁,真劳复也。予诊曰:劳心之所致,神之所舍,未复其初,而又劳伤其神,荣卫失度,当补其子,益其脾,解发其劳,庶几得愈。授以本方,佐以小柴胡得解。
附注: 治中汤(原书同卷)、补脾汤(《本事》卷九)、正料治中汤(《直指》卷二十六)。

3 名称: 加味六君子汤
组成: 人参1两,白术1两,白茯苓1两,甘草1两,黄耆1两,山药1两,砂仁1两,厚朴7钱半,肉豆蔻(面炒研)7钱半。
出处: 《普济方》卷二○七引《德生堂方》。
主治: 一切脾胃虚热泄泻之症;伤寒病后,米谷不化,肠中虚滑,发渴微痛,久不愈者;及小儿脾疳、泄痢。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饮水调服,不拘时候;如热,煎麦门冬水调服。
制备方法: 上为末。

4 名称: 肾气丸
别名:八味肾气丸、地黄丸、八仙丸、补肾八味丸、八味地黄丸、附子八味丸、金匮肾气丸、桂附八味丸、桂附地黄丸、附桂八味丸、桂附八味地黄丸
组成: 干地黄8两,薯蓣4两,山茱萸4两,泽泻3两,茯苓3两,牡丹皮3两,桂枝1两,附子(炮)1两。
出处: 《金匮》卷下。
功效:温补肾阳,引火归源,阴阳双补。暖肾脏,补虚损,益颜色,壮筋骨。补老人元脏虚弱,腑气不顺,固精髓。久服壮元阳,活血驻颜,强志轻身。
主治:肾阳不足,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舌质淡胖,脉虚弱尺部沉细,以及痰饮咳喘、水肿脚气、消渴、转胞、久泄、阴疽等属肾中阳气虚衰者。虚劳腰痛,或短气有微饮,或男子消渴,以饮一斗,小便一斗,及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此名转胞,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脚气上入少腹,少腹不仁。虚劳不足,大伤饮水,小腹急,肾气虚乏,下元冷惫,脐腹疼痛,夜多漩溺,脚膝缓弱,肢体倦怠,面色黧黑,不思饮食。肾气内夺,舌喑足废。冷证齿痛。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虚寒,大便不实。禀气虚,骨弱,7-8岁不能行立。肾水不能摄养,及脾虚不能克制肾水,多吐痰唾而不咳。两尺脉微弱,阴阳俱虚。肾虚不能摄水,津液不降,致成痰饮,咳逆,潮热,盗汗。脾肾虚寒,土不生金,肺金亏损,肺气虚不能摄血,面色萎黄,时或咳嗽见血,脉多空大无力。脾肾两败,水溢于外,土困于中而成水肿,或阳虚小便不通。肾脏真阳不足,火不归元。百会疽漫肿平塌,紫暗坚硬,面赤而烦,口干不渴,唇润,属阳虚浮泛者,及颊疡牙关紧急不开或旁肿不消,脓水清稀,因而成漏,复被寒侵疮孔,致生多骨,经年缠绵难愈者。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加至25丸,酒送下,每日2次。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药禁忌: 忌猪肉、冷水、生葱、醋物、芜荑;有咽干口燥,舌红少苔等肾阴不足,肾火上炎表现者,不宜使用本方。
药理作用: ①抗动脉硬化作用的研究:日人渡边宣佳等报告,服用八味地黄丸后,可使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升,且尤以女性为显著。由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抗动脉硬化的作用,因此本实验结果具有重要意义。②抗糖尿病成分的研究《中成药研究》(1982;1:46):采用链脲佐菌素(简称STZ)造成大鼠糖尿病模型,发现八味丸中抗STZ 糖尿病的有效成分为山茱萸中的熊果酸与齐墩果酸。由于上述有效成分在八味丸的水提干浸膏中未能检出,故研究者认为应用八昧丸治疗糖尿病时,以古方丸剂或散剂为宜。③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5;4:40):本方对小鼠体内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及抗体产生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提示:金匮肾气丸可显著增强机体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并能促进抗体提前产生。
临床应用: 1.痞结泄泻:一人坐立久则手足麻木,虽夏月亦足寒如冰,复因醉睡觉而饮水复睡,遂觉右腹痞结,摩之则腹间沥漉有声,得热摩则气泄而止,饮食稍多则作痛泄,此非脾胃病,乃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虚寒使之然也,服八味丸而愈。
2.反胃:曾治富商汤名扬,自谓体旺,酒色无度,行年四十,饮食渐减,或教以每早进牛乳酒,初食似可,久之朝食至暮,酒乳结成羊屎形,其大小便日夜不过数滴,全无渣滓下行,卧床不起,告急请诊。按之两尺脉微如丝,右关弦紧,乍有乍无,两寸与左关洪大而散。余曰:足下之恙,乃本实先拨,先天之阴虚宜补水,先天之阳虚宜补火,水火既济,庶可得生。乃用熟地一两,山茱、山药各四钱,茯苓、泽泻、丹皮、肉桂、附子各三钱,煎服一剂,明早令进牛乳酒,至暮则下行,而不上吐矣,连服十剂,饮食渐进。遂从前方药料为丸,日服二次,嘱戒酒色,半载而康。
3.水肿:本方治疗水肿12例,症见眼睑水肿,小便不利或尿闭,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苔白厚或干燥,脉象沉微细弱。以肾气丸每次三钱,每日二次(其中3例因下肢水肿配合五皮饮),一般服药二周后症状减轻,尿量排泄增加,水肿渐消,12例中除2例伴有钩虫病或血丝虫病者无效外,均获治愈,疗程21至90天。
4.尿毒症:作者认为,多数晚期尿毒症,虽有高热心烦,出血倾向,便闭,苔厚黄等湿热邪盛之象,不过为发病之标,而其病本均属脾肾阳虚,故以肾气丸为基本方,并重用人参煎汤送服以扶正祛邪,同时酌伍山药、黄耆、白术以补气健脾,公丁香、旋复花、半夏、竹茹以和胃降逆,配合必要的西药。经治5例,疗效满意,随访三年以上.情况良好,其中2例肾功能已恢复正常。
5.慢性肾炎蛋白尿:本方加黄耆、白术、荠菜花、煅龙牡等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属肾阳亏损,脾阳不运,气不化水者3例.分别服药15至20剂,尿蛋白全部转阴,随访年余未复发。
6.复发性口疮:复发性口疮属元阳不归命门,虚火上升,浮阳于外,上热下寒,症见唇、舌或颊内等处出现黄豆大小的淡白色圆形或椭圆形溃烂斑点,周围颜色淡红,疼痛或重或轻,疲劳易发,同时伴有畏寒肢冷,乏力懒言,小便清长,大便溏薄等。治疗以本方温养命火,引火归元,若口腔溃烂有腐臭味者,加地骨皮10g,生石膏15g,丹皮增至10g;口渴明显者,加石斛20g,麦冬10g;另可用锡类散外搽患处。所治5例中,2例痊愈,2例愈后复发,按原方再服而愈,1例好转。
各家论述: 1.《医经溯洄集》:八味丸以地黄为君,而以余药佐之,非止为补血之剂,盖兼补气也。气者,血之母,东垣所谓阳旺则能生阴血者此也。夫其用地黄为君者,大补血虚不足与补肾也;用诸药佐之者,山药之强阴益气;山茱萸之强阴益精而壮元气;白茯苓之补阳长阴而益气;牡丹皮之泻阴火,而治神志不足;泽泻之养五脏,益气力,起阴气,而补虚损五劳,桂、附立补下焦火也。由此观之,则余之所谓兼补气者,非臆说也。
2.《医方考》:渴而未消者,此方主之。此为心肾不交,水不足以济火,故令亡液口干,乃是阴无阳而不升,阳无阴而不降,水下火上,不相既济耳!故用肉桂、附子之辛热壮其少火,用六味地黄丸益其真阴。真阴益,则阳可降;少火壮,则阴自生。肾间水火俱虚,小便不调者,此方主之。肾间之水竭则火独治,能合而不能开,令人病小便不出;肾间之火熄则水独治,能开而不能合,令人小便不禁。是方也,以附子、肉佳之温热益其火;以熟地、山萸之濡润壮其水;火欲实,则丹皮、泽泻之酸咸者可以收而泻之;水欲实,则茯苓、山药之甘淡者可以制而渗之。水火既济,则开阖治矣。
3.《千金方衍义》:本方为治虚劳不足,水火不交,下元亏损之首方。专用附、桂蒸发津气于上,地黄滋培阴血于下,萸肉涩肝肾之精,山药补黄庭之气,丹皮散不归经之血,茯苓守五脏之气,泽泻通膀胱之气化。
4.《金鉴》引柯琴:火少则生气,火壮则食气,故火不可亢,亦不可衰,所云火生土者,即肾家之少火游行其间,以息相吹耳,若命门火衰,少火见于熄矣。欲暖脾胃之阳,必先温命门之火,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故不曰温肾,而名肾气,斯知肾以气为主,肾得气而土自生也。且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则脾胃因虚寒而致病者固痊,即虚火不归其原者,亦纳之而归封蛰之本矣。
5.《古方选注》:肾气丸者,纳气归肾也。地黄、萸肉、山药补足三阴经,泽泻、丹皮、茯苓补足三阳经。脏者,藏经气而不泄,以填塞浊阴为补;腑者,如府库之出入,以通利清阳为补。复以肉桂从少阳纳气归肝,复以附子从太阳纳气归肾。
6.《血证论》:肾为水脏,而其中一点真阳便是呼吸之母,水足阳秘,则呼吸细而津液调。如真阳不秘,水泛火逆,则用苓、泽以行水饮,用地、萸以滋水阴,用淮药入脾,以输水于肾,用丹皮入心,以清火安肾,得六味以滋肾,而肾水足矣。然水中一点真阳,又恐其不能生化也,故用附子、肉桂以补之。
附注:八味肾气丸(原书卷下)、地黄丸(《圣惠》卷九十八)、八仙丸(《养老奉亲》)、补肾八味丸(《圣济总录》卷五十一)、八味地黄丸(《小儿痘疹方论》)、附子八味丸(《证治要决类方》卷四)、金匮肾气丸(《赤水玄珠》卷七)、桂附八味丸(《简明医彀》卷四)、桂附地黄丸(《简明医彀》卷八)、附桂八味丸(《医方论》)、桂附八味地黄丸(《胎产心法》卷一)。本方方名,《崔氏方》引作“八味九”(见《外台》):改为汤剂,名“肾气汤”(见《普济方》)、“八味地黄汤”(见《辨证录》)“八味饮”(见《西塘感证》、“加味地黄汤”、“桂附地黄汤”(见《金鉴》)、“八味汤”(见《杂症会心录》)、“阳八味汤”(见《医门补要》)、“桂附八味汤”(见《喉科种福》)。
 
5 名称: 白茯苓陈皮丸
别名: 缓中丸
组成: 白茯苓1两,陈皮1两,干生姜1两,人参1两。
出处: 《洁古家珍》。
主治: 脾胃虚弱。六脉俱弦而指下虚。食少而渴不止,心下痞、腹中或痛,或窄狭如绳束之急,小便不利,大便不调,精神短少。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空腹白汤煎化下。
加减: 如脉弦或腹中急甚,加甘草3钱(炙);秋减姜1半。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附注: 缓中丸(《卫生宝鉴》卷五)。

6 名称: 白扁豆粥
组成: 白扁豆、粳米。
出处: 《长寿药粥谱》引《延年秘旨》。
功效: 健脾养胃,清暑止泻。
主治: 脾胃虚弱,食少呕逆,慢性久泻,暑湿泻痢,夏季烦渴。
用法用量: 每次取炒白扁豆60g,或鲜白扁豆120g,粳米60g,同煮为粥,至扁豆烂熟,夏秋季可供早晚餐服食。
 
7 名称: 白术散
别名: 白术汤、钱氏白术散、人参白术散、七味人参白术散、清宁散、七味白术散、参苓白术散、七味白术汤
组成: 人参2钱5分,白茯苓5钱,白术5钱(炒),藿香叶5钱,木香2钱,甘草1钱,葛根5钱。
出处: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功效: 健脾养胃,益气升清,清神生津,除烦止渴,止泻痢,调中益气。
主治:脾胃虚弱,运化失司,津液耗伤,虚热内炽,呕吐,泄泻,霍乱,痢疾,烦渴饮水,羸困少力;小儿脾胃久虚,呕吐泄泻,频作不止,精液枯竭,烦渴躁,但欲饮水,乳食不进,羸瘦困劣;及失治后变成惊痫,不论阴阳虚实者;酒积呕哕;小儿痘疮已靥,身热不退及伤寒泻后,胃中虚热;小儿泔渴,烦躁引水,乳食不进,夜则渴甚者;积痛;消中,消谷善饥;小儿胃虚寒所致的冬月吐蛔症;妊娠口干不渴,脉浮缓者;孕妇泄泻,脉浮软者。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煎服。
加减: 热甚发渴,去木香;渴者,葛根加至1两。
各家论述: 1.《育婴秘诀》:本方治阳明经本虚,阴阳不和,吐泻亡津液,烦热口干。以人参、白术、甘草甘温补胃和里;木香、藿香辛温以助脾;白茯苓甘平,分阴阳,利水湿;葛根甘平,倍于众药,其气轻浮,鼓舞胃气,上行津液,又解肌热,治脾胃虚弱泄泻之圣药也。不问泄痢,但久不止者,并服之。
2.《医略六书》:妊娠脾胃两亏,清阳下陷,津液不能上敷四达,故泄泻烦渴不解,胎因不安焉。人参扶元气以通血脉,白术健脾土以生血脉,茯苓渗湿和脾,炙草缓中益胃,葛根升清气,最除烦渴,藿香开胃气,兼止泄泻,木香调气以醒脾胃也。为散水煎,使脾胃调和,则清阳上奉而津液四布,泄泻无不止,烦渴无不除,何胎孕之不安哉!
3.《小儿药证直诀类证释义》:小儿体质娇嫩,气血未充,而气血津液又是生机之本,必须时时顾护珍惜。基于这样的治疗思想,针对胃有虚热,津液亏耗,中气下陷等证,钱氏创立了著名的白术散,此方健脾养胃,又能升清,应用于因运化失司而复津液耗竭,虚热内炽,口渴不止者。方以四君补中,木香、藿香芳香悦脾而健胃,葛根升清止泻,又能解渴,实为临床治疗渴泻之圣药,疳证初起之妙剂,惟多服则佳。
附注:白术汤(《卫生总微》卷十)、钱氏白术散(《局方》卷十吴直阁培诸家名方)人参白术散(《小儿痘疹方论》)、七味人参白术散(《水类钤方》卷二十一)、清宁散(《得效》卷十二)、七味白术散(《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一)、参苓白术散(《片玉痘疹》卷六)、干葛参苓白术散(《痘疹全书》卷上),七味白术汤(《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8 名称: 白术汤
别名: 四君子汤、白术散、四圣汤、人参散、温中汤、四君汤
组成: 白术、赤茯苓(去黑皮)、人参、甘草(炙)各等分。
出处: 《圣济总录》卷八十。
功效:益气补中,健脾和胃,辟寒邪瘴雾气;平调脏腑,通顺三焦,育神养气,暖胃消谷;补五脏,生津液,调气血,解虚烦,益肌体;调理脾胃,进乳食,止泄泻;扶胃降火,补虚固本,大补阳气补元气。
主治:脾胃虚弱,元气不足,面色萎黄,身体瘦弱,倦怠嗜卧,气短懒言,四肢无力,心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哕吐逆,肠鸣泄泻,脉虚弱,水气渴,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及病后羸弱,食不复常;小儿脾胃虚弱,哕逆不止,心神烦闷,吐泻,气虚烦渴;肺损,皮聚而毛落;或肢体肿胀,肚腹作痛;或大便不实,体瘦而黄;或胸膈虚痞,痰嗽吞酸;年高气弱,痔血不止,或误服攻痔之药,致血大下而虚脱,真气虚弱,及短气脉弱;气虚痰湿头眩。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2盏,煎1盏半,去滓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药理作用: ①对消化道运动的影响《新中医》(1978;5:53):本方可消除胃纳不佳,脘腹满闷及完谷不化,腹泻和肠道充气症状;对肠道运动的影响与抗副交感药物阿托品相似;对家兔离体十二指肠及回肠的自发活动呈抑制性影响,使紧张性下降,收缩幅度减小,有显著的解痉作用;对乙酰胆碱及氯化钡所致兔回肠强直性收缩的抑制率分别为83%及26%,对组织胺,氯化钡所致豚鼠回肠痉挛的抑制率分别为65%和27%;其对乙酰胆碱痉挛的解除主要表现为紧张性的明显下降,而收缩幅度仍保持原有水平乃至增加,对于肾上腺素所致十二指肠或回肠的抑制,则反可使收缩幅度加大。上述结果表明本方对肠道运动的影响主要是与其抗乙酰胆碱及组织胺有关,而直接作用则较弱,②对胰腺功能的影响《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1985年);四君子汤对金地鼠脾虚模型的作用,可见到胰腺合成消化酶能力加强,恢复分泌消化酶的能力。不论是生化检测结果,还是对胰腺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均可证实这些结论。③对糖代谢的影响《广东中医》(1962;3:4):四君子汤具有增加肝糖元作用。将本方制剂连续口饲小鼠,1周后给药小鼠肝细胞中糖元颗粒聚集成较大团块,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增多。推测本方益气补脾的作用可能包括糖代谢的改善,以及相应的能量供应增加。④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6:363):四君子汤能明显提高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单味药实验,党参、白术、茯苓都能明显提高小白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其中尤以党参显著,白术次之,茯苓稍差,炙甘草未见有提高作用。在四君子汤配伍中,炙甘草浓度含1/3时,可明显拮抗党参、白术、茯苓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炙甘草浓度含1/5,1/7时,拮抗作用不明显。《辽宁中医杂志》(1989;3:43):四君子汤能够促进萎缩的胸腺恢复,其作用不是通过促进食欲,增加进食量实现,而是相对特异地作用于胸腺,促进皮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对正常小鼠胸腺结构则无明显影响。《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87;3:189):四君子汤对60Co放射性损伤大鼠的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给药组的迟发超敏反应程度(足垫肿胀)较对照组明显为高,血清总补体活性和血清溶菌酶含量,给药组也均较对照组有显著的提高。
临床应用: 1.虚寒泄泻:中气虚寒,得冷则泻,而又火生齿衄。古人所谓胸中聚集之残火,腹内久积之沉寒也。此当温补中气,脾土厚则火自敛,四君子汤加益智仁、干姜。
2.溃疡病:将溃疡病合并出血分虚寒与实热两型,前者共153例,用本方辩证加灶心土、白及、山药等治疗,有效率为92.8%。
3.胃脘痛:用四君子汤加味治疗以脾胃虚寒为主证的胃脘痛38例,临床表现:食欲不振,胃脘胀痛,饥饿时或夜间疼痛加重,常因饮食生冷而发病,疼痛时进食可缓解,经常泛吐清水,反酸,呃逆或欲呕,形困倦,喜按喜热饮,或大便稀烂,胃脘部有压痛,舌质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而弱。38例中,急性胃炎2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7例;慢性胃炎12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慢性胃炎6例;胃下垂1例。病程最短半天,最长达30年。皆以四君子汤为主方,气虚甚者加黄耆;血虚甚者加当归;偏寒者加干姜、高良姜或吴茱萸;湿重者加半夏;泛酸者加海螵蛸,煅瓦楞子;气滞者加陈皮、木香;腹痛甚者加延胡索。每日1剂,水煎服。共治愈26例,有效12例。平均住院58天。
4.慢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40例,其中肝郁脾虚型15例,肝肾阴虚型12例,脾肾阳虚型6例,气阴两虚型7例,均以本方加黄耆为基本方,治疗4-5月,均获痊愈;HBsAg转阴28例(70%),HBsAg滴度下降6例;免疫学指标、肝功能及生化指标均恢复正常。
5.妊娠恶阻:马某某,女,25岁,妊娠2月,食欲不振,恶心欲吐,因症状加重而入院,西药治疗4天未见疗效,频频呕吐,不能进食,食入加剧,吐黄绿苦水,脘闷,倦怠乏力,思睡,舌淡苔薄,脉滑无力,以四君子汤加陈皮20g,竹茹15g,厚朴10g,1剂即觉脘内舒适,恶心减轻,呕吐未作,能进食。服第4剂药的午后,恶心微作,持续约1小时,但终未吐出,而后恶心消失,食欲增进。
6.小儿疳疾:恒以本方为主,因证加入1-2味药,治小儿疳疾,效果甚佳。附病例三则,例一,因母乳不足,多进甘肥厚味,脾胃受损,大便泄泻无度近1年。方用四君子丸9g,滚开水泡,连滓分2-3次服。服15贴后诸症大减,大便正常。但多食后仍有便溏,续服1月,体渐肥胖。例二,大便秘结,粪如算盘珠样,数日不解,排便啼哭,便中挟血丝。方用四君合剂(党参、茯苓各9g,冬术4.5g,炙甘草3g)加女贞子6g,煎服。服8帖而愈。例三,禀赋素弱,麻疹后饮食不节,杂食生冷,致大便经常溏薄,日解6-7次,量多色白,肌肉消削,咳嗽盗汗,治以培上滋阴,方用四君合剂加枸杞子,女贞子各6g,10贴愈。
7.小儿低热:华某某,男,6岁,平素脾胃虚弱,经常大便溏薄,纳食不香。1月前因中毒性消化不良住院治疗,吐泻止后,低热长期不退,经多种化验检查,诊断为“功能性低热”。就诊时所见:面色(白光)白,肢倦乏力,语声低微,不思饮食,时觉口干喜热饮,额角及两手心发热,舌质胖润,苔薄白,脉细缓无力,体温37.5℃-38.5℃之间。病属吐后脾胃虚弱,元气受损,虚阳外浮之发热,治宜四君子汤补气健脾,加山药、花粉滋养脾胃之阴,以期阴平阳秘。5贴后热退病愈。
各家论述: 1.《丹溪心法附余》:四君子汤用白术、人参、茯苓、甘草者,白术则健脾燥湿,人参则补肺扶脾,茯苓则降气渗湿,甘草则补胃和中,譬如宽厚和平之君子,而不为奸险卒暴之行也。《和剂》之等分,愚以为药为君臣,剂之大小,又人之所处何如也。
2.《医方考》:人参甘温质润,能补五脏之元气;白术甘温健脾,能补五脏之母气;茯苓甘温而洁,能致五脏之清气;甘草甘温而平,能调五脏愆和之气。四药皆甘温,甘得中之味,温得中之气,犹之不偏不倚之君子也,故曰“四君子”。
3.《医灯续焰》:白术强土健运,茯苓渗湿燥脾,甘草守气于中宫,人参益气于五脏,皆主脾胃者,以人身真气即水谷之气也。四药冲和平淡而能补气维阳,诚君子哉。
4.《医方集解》:此手足太阴足阳明药也。人参甘温,大补元气为君;白术苦温,燥脾补气为臣;茯苓甘淡,渗湿泄热为佐;甘草甘平,和中益土为使也。气足脾运,饮食倍进,则余脏受荫,而色泽身强矣。
5.《伤寒绪论》:气虚者,补之以甘、参、术、苓、草,甘温益胃,有健运之功,具冲和之德,故为“君子”。盖人之一身,以胃气为本,胃气旺则五脏受荫,胃气伤则百病丛生。故凡病久不愈,诸药不效者,惟有益胃,补肾两途。故用四君子,随证加减,无论寒热补泻,先培中土,使药引津气四迄,则周身之机运流通,水谷之精微敷布,何患其药之不效哉!是知四君子为司命之本也。⑥《古方选注》:汤以君子名,功专健脾和胃,以受水谷之精气,而输布于四脏,一如君子有成人之德也。入太阴、阳明二经,然其主治在脾,故药品分两皆为偶数。白术健脾阳,复人参保脾阴,炙草和胃阴,复茯苓通胃阳,大枣悦脾,生姜通胃。理运阴阳,刚柔相济,诚为生化良方。
附注:四君子汤(《局方》卷三新添诸局经验秘方)、白术散(《朱氏集验方》卷二)、四圣汤(《活幼口议》卷二十)、人参散(《普济方》卷三九四)、温中汤(《医部全录》卷四三六)、四君汤(《文堂集验方》卷四)。本方改为丸剂,名“四君子丸”,(见《丸散膏丹集成》)。

9 名称: 竹叶汤
组成:竹叶(切)5升,小麦1升,麦门冬1升(去心),知母3两,茯苓3两,石膏4两(碎),芍药2两,栝楼2两,泽泻2两,人参2两,甘草(炙)2两。
出处: 《千金翼》卷十八。
主治: 胃虚,阳气外蒸,泄津液,口干苦渴,气喘呕逆,涎沫相连。
用法用量: 以水2斗,煮竹叶、小麦,取1斗,去滓,纳药,煮取4升,分4服。

10 名称: 竹叶黄耆汤
组成:淡竹叶2两,生地黄8两,黄耆3两,麦门冬3两(去心),当归3两,川芎3两,人参3两,甘草3两,黄芩3两,芍药3两,石膏3两。
出处: 《卫生宝鉴》卷十三。
主治: 发背发渴,诸疮大渴;胃虚火盛而作渴。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1盏半,加竹叶5-7片,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1 名称: 赤茯苓散
别名: 赤茯苓汤
组成:赤茯苓1两,紫苏子1两,白术1两,前胡1两(去芦头),人参1两(去芦头),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桂心3分,木香3分,槟榔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出处: 《圣惠》卷五十三。
主治: 消渴后,头面脚膝浮肿,胃虚不能下食,心胸不利,或时吐逆。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一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附注: 赤茯苓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12 名称: 连理汤
组成: 理中汤加茯苓、连。
出处: 《证治要诀类方》卷一。
主治: 脾胃虚寒,内蕴湿热,泻痢烦渴,吞酸腹胀,小便赤涩者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沸汤点服,不拘时候。如中暑作渴,小便赤涩,每服半钱,温热水调服。
制备方法: 上为末。
附注: 本方改作丸剂,名“连理丸”(见《中国医学大辞典》)。
 
13 名称: 参耆四圣散
组成:人参1钱,黄耆1钱,白术1钱,紫草茸8钱,茯苓8钱,芍药8钱,当归7分,木通6分,防风5分,甘草5分,川芎5分,粳米1撮。
出处: 《张氏医通》卷十五。
主治: 痘。胃虚少食,发热作渴而起发迟。
用法用量: 水煎,热服。

14 名称: 泼雪丸
组成: 荜茇半两,人参半两,茯苓(去皮)半两,干姜(炮)半两,桂心7钱半,诃子1两半(炮,去核),胡椒7钱半,良姜1分。
出处: 《鸡峰》卷十四。
主治:五劳七伤,阴汗盗汗,夜多小便,沉寒痼冷,脾胃虚损,久不思饮食,消渴,腹胀,翻胃吐逆,腹中绞结疼痛,肺寒咳嗽,寒痰不利,口吐酸水,五疟,脾寒泄泻,一切冷疾。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以米饮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5 名称: 肥儿丸
别名: 七味肥儿丸、大无肥儿丸
组成:黄连(去须)1两,神曲(炒)1两,使君子仁半两,肉豆蔻(面裹煨,去面)半两,麦糵(炒)半两,木香2钱,槟榔2个(不见火)。
出处: 《卫生总微》卷十二。
功效: 进饮食,健脾胃,杀虫消积。长肌退黄。
主治:小儿乳食不节或病久脏腑胃虚虫动所致诸疳,羸瘦面黄,肚腹胀大,发竖坚黄,不能行走,烂龈口臭,好食泥土,神疲发热,二便不调,或颈项结核。诸疳,久患脏腑胃虚虫动,发竖作穗,肌体发热,精神衰弱。发坚,面无精光。面黄口臭。食积五疳,口渴。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熟水送下,食空服。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萝卜子大。
用药禁忌: 忌生硬冷物。
临床应用:小儿疳积:汪石山治一小儿病多,因缺乳食太早所致,或因久患脏腑胃虚虫动,日渐羸瘦,腹大不能行,发竖,发热,无精神,用大无肥儿丸一料而愈。
各家论述:《张氏医通》:此方近世所传,尚多胡黄连、雷丸、芜荑等味,大苦大寒,大伤元气,而因名误实,故世喜服之,意谓有益于儿也。曷知立方之义,本为疳热腹胀羸瘦,故用祛热伐肝之剂,消去疳积,元气得复,儿自肥矣。若本无疳热服之,与引寇破家何异?尝见富有之家,从幼好服此丸至十岁外,渐至蒸热咳嗽,盖缘真阳亏损,不能振生发之令,而成童劳者不少。奈何习俗成风,多所未悟,因特表而出之。
附注: 七味肥儿丸(《景岳全书》卷六十二)、大无肥儿丸(《不居集》上集卷三十)。

16 名称: 肥儿丸
别名: 六味肥儿丸
组成: 黄连1两,陈皮(去白)1两,神曲(炒)1两,麦糵(炒)1两(加三棱、莪术),白芜荑半两,川楝子1两(去核,炒)。
出处: 《婴童百问》卷八。
功效: 化虫,消疳,退疳热。
主治:小儿因缺乳食肉太早,或患脏腑胃虚所致疳,黄瘦,肚急。肌肉消瘦。小儿脾疳,饮食少思,肚大颈细,发稀成穗,项间结核,发热作渴,精神倦怠,大便酸臭,嗜食泥土,或口鼻头疮,肚见青筋,啮齿下痢,便白五疳。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米饮吞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麻子大。
附注: 六味肥儿丸(《保婴撮要》卷八)。

17 名称: 茴香理中丸
组成: 白术2两半,人参(去芦)2两半,干姜(炮)2两半,甘草2两半,茴香1两。
出处: 《普济方》卷二十三。
功效: 温脾胃,消痞满,顺三焦,进饮食,辟风寒邪气。
主治:中焦不和,脾胃虚冷,心下虚痞,肠中疼痛,呕吐冷痰,饮食不下,噫气吞酸,怠惰嗜卧;霍乱吐利,肠鸣不渴,手足不和,米谷迟化;大病、新产吐唾不止,及新产内虚。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前用白汤化下,嚼服亦得;或丸如梧桐子大服亦得。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2分作10丸。

18 名称: 大香连丸
别名: 香连丸、二味香连丸
组成: 黄连(去芦须)20两(用茱萸10两同炒令赤,去茱萸不用),木香(不见火)4两8钱8分。
出处: 《局方》卷六(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主治:丈夫妇人肠胃虚弱,冷热不调,泄泻烦渴,米谷不化,腹胀肠鸣,胸膈痞闷,胁肋胀满;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夜起频并,不思饮食;或小便不利,肢体怠惰,渐即瘦弱。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饭饮吞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附注: 香连丸(《直指》卷十四)、二味香连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青岛方)。

19 名称: 烧针丸
组成: 黄丹(水飞过)、朱砂、白矾(火煅)各等分。
出处: 《古今医鉴》卷十三。
功效: 和胃止泄。
主治: 小儿吐泻。小儿内伤乳食,吐泻不止,危甚者。吐乳壅塞。烦躁作渴,便黄腥臭,属热症者。脾胃虚弱,呕吐恶心,精神疲倦。
用法用量:每服3-4丸,戳针尖上,于灯焰上烧存性,研烂,凉米泔水调服。泻者,食前服;吐者,不拘时候;外用绿豆粉,以鸡子清和作膏,涂两脚心;如泻,涂囟门。止则去之。
制备方法: 上为末,枣肉为丸,如黄豆大。
用药禁忌: 忌生冷油腻,不易消化物品,热性病勿服。

20 名称: 理中丸
别名: 四顺理中丸、白术丸、调中丸、大理中丸、顺味丸、人参理中丸
组成: 人参3钱,干姜3钱,甘草(炙)3钱,白术3两。
出处: 《伤寒论》。
功效: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 脾胃虚寒,自利不渴,呕吐腹痛,不欲饮食,中寒霍乱,阳虚失血,胸痹虚证,病后喜唾,小儿慢惊。
用法用量: 以沸汤数合,和1丸,研碎,温服之,日3次,夜2次。腹中未热,益至3-4丸。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子黄许大。
用药禁忌: 忌桃、李、雀肉、海藻、菘菜。
临床应用:喜唾:大病初愈,元气虚而未复,脉沉迟无力,喜唾,乃胃中虚寒,津液不主收摄,若遽以汤剂峻补,久虚之体恐非所宜,须以丸药温之为合,以理中丸。
各家论述: 1.《伤寒明理论》:心肺在膈上为阳,肾肝在膈下为阴,此上下脏也。脾胃应土,处在中州,在五脏曰孤脏,属三焦曰中焦,自三焦独治在中,一有不调,此丸专治,故名曰理中丸。人参味甘温,《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缓中益脾,必以甘为主,是以人参为君;白术味甘温,《内经》曰:脾恶湿,甘胜湿。温中胜湿,必以甘为动,是以白术为臣;甘草味甘平,《内经》曰:五味所入,甘先入脾,脾不足者,以甘补之。补中助脾,必先甘剂,是以甘草为佐;干姜味辛热,喜温而恶寒者,胃也,胃寒则中焦不治,《内经》曰:寒湿所胜,平以辛热。散寒温胃,必先辛剂,是以干姜为使。
2.《医方考》:寒者温之,故用干姜之辛热;邪之凑也,其气必虚,故用人参、白术、甘草之温补。
3.《伤寒附翼》:太阴病,以吐利腹满为提纲,是遍及三焦矣。然吐虽属上,而由于腹满;利虽属下,而由于腹满,皆因中焦不治,以致之也。其来由有三:有因表虚而风寒自外入者,有因下虚而寒湿自下上者,有因饮食生冷而寒邪由中发者,总不出于虚寒,法当温补以扶胃腕之阳,一理中而满痛吐利诸症悉平矣。故用白术培脾土之虚,人参益中富之气,干姜散胃中之寒,甘草缓三焦之急也,且干姜得白术,能除满而止吐;人参得甘草,能疗痛而止利,或汤或丸,随机应变,此理中确为之主剂欤。夫理中者,理中焦,此仲景之明训。
4.《古方选注》:理中者,理中焦之气,以交阴阳也。上焦属阳,下焦属阴,而中焦则为阴阳相偶之处。仲景立论,中焦热则主五苓以治太阳;中焦寒,则主理中以治太阴,治阳用散,治阴用丸,皆不及于汤,恐汤性易输易化,无留恋之能,少致和之功耳。人参、甘草甘以和明也,白术、干姜辛以和阳也,辛甘相辅以处中,则阴阳自然和顺矣。
附注:四顺理中丸(《千金》卷二)、白术丸(《圣济总录》卷一七一)、调中丸(《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大理中丸(《得效》卷五)、顺味丸(《普济方》卷一五九)、人参理中丸(《疠疡机要》卷下)。
21 名称: 理中汤
别名: 人参汤、治中汤、理中煎、人参理中汤、干姜理中汤
组成: 人参3两,干姜3两,甘草(炙)3两,白术3两。
出处: 《伤寒论》。
功效: 温中祛寒,补益脾胃。
主治: 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喜温喜按,自利不渴;呕吐,腹痛,不欲饮食,中寒霍乱,阳虚失血,病后喜唾,胸痹虚证,小儿慢惊。
用法用量: 用水8升,煮取3升,去滓,温服1升,日3次。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1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加减: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4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3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2两;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4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4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4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1枚。
制备方法: 上切。
用药禁忌: 忌海藻、松菜、桃、李、雀肉。
药理作用:抗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作用《陕西中医》(1987;7:333):该实验通过对照观察证实,理中汤确有显著促进实验性胃溃疡愈合的作用,并对实验性胃溃疡的发生有保护作用。实验表明,理中汤能降低胃液中游离盐酸浓度,从而减轻对膜的浸蚀和减少胃蛋白酶激活,对溃疡发生起到了保护作用;理中汤还能促进醋酸型胃溃疡愈合,说明它能够促使粘膜细胞再生修复。因此,理中汤既能抑制攻击因子,又能强化防御因子,通过两方面综合作用发挥其抗溃疡作用。
临床应用: 1.脾虚泄泻:王某,男性,39岁,初诊于1949年2月11日。病患腹泻已逾一年,经常肠鸣,大便稀溏,日下八九次,食欲欠佳,完谷不化,曾经数十医诊而少效。予诊时,患者面色惨白无华,精神疲乏,腹部稍胀而喜按,舌苔浮有一层黄色厚腻,脉细迟。此是脾虚泄泻,法宜补中益土,方用仲景理中汤:人参三钱,炒白术三钱,黑干姜二钱半,炙甘草二钱。连服六剂即愈。
2.胃脘痛:一妪胃痛久,诸药不应,六脉微小,按之痛稍定,知中气虚而火郁为患也。投理中汤一服随愈。
3.中虚血脱:疟发而上下血溢,责之中虚,而邪又扰之也,血去既多,疟邪尚炽,中原之扰,未为已也,谁能必其血之不复来耶,谨按古法,中虚血脱之证,从无独任血药之理,而疟病经久,亦必固其中气,兹拟理中一法,止血在是,止疟亦在是,惟高明裁之。
4.妊娠胃胀:吴餐霞室人患妊娠胃胀,不思饮食,口渴,下利,面少精采,医以消导寒凉与之,病转甚而胎不安,予曰,此得于饮食后服凉水所致耳,投以大剂理中汤,数剂而愈。
5.口疮:张思良口舌常破,如无皮状,或咽喉作痛,服凉药愈痛,以理中汤令伊常服而不发。
各家论述: 1.《伤寒论后辨》:阳之动,始于温,温气得而谷精运,谷气升而中气赡,故名曰理中。实以燮理之功,予中焦之阳也。若胃阳虚,即中气失宰,膻中无发宣之用,六腑无洒陈之功,犹如釜薪失焰,故下至清谷,上失滋味,五脏凌夺,诸症所由来也。参、术。炙草,所以固中州,干姜辛以守中,必假之以焰釜薪而腾阳气。是以谷入于阴,长气于阳,上输华盖,下摄州都,五脏六腑皆以受气矣。此理中之旨也。
2.《医方集解》:此足太阴药也。人参补气益脾,故以为君;白术健脾燥湿,故以为臣;甘草和中补土,故以为佐;干姜温胃散寒,故以为使。以脾土居中,故曰理中。
3.《温病条辨》:理中汤温中散寒,人参、甘草,胃之守药;白术、甘草;脾之守药;干姜能通能守,上下两泄者,故脾胃两守之;且守中有通,通中有守,以守药作通用,以通药作守用。
4.《伤寒寻源》:盖理中者,理中焦之寒也。寒在胃上,取丸药之缓,逗留于上,以温胃而散寒;若寒胜热之霍乱,利在急温,则不宜丸而宜汤。缓宜丸,急宜汤,此先圣之成法,不可紊也。
附注:人参汤(《金匮》卷上)、治中汤(《千金》卷二十)、理中煎(《鸡峰》卷十二)、人参理中汤(《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干姜理中汤(《中国医学大辞典》)。

22 名称: 银白散
组成:干葛半两,人参(去芦)半两,白茯苓半两,山药半两,白扁豆半两,半夏1分(汤洗去滑,姜制成饼,炒黄),糯米1合(淘洗,姜汁浸1宿,炒黄)。
出处: 《幼幼新书》卷十引毛彬方。
主治: 小儿胃虚,吐泻烦渴,成慢脾者。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加水8分,生姜2片,同煎至6分,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23 名称: 丁香安胃丸
组成: 肉桂半两,丁皮1两,藿香(去土)1两,滑石1两,茯苓1两。
出处: 《卫生总微》卷十。
主治: 小儿胃虚,气逆呕吐,泄泻,烦渴欲饮,精神昏困。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温汤化下,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24 名称: 小香连丸
组成: 黄连3两,干姜(炮)1分,当归1两半,阿胶(炒,为末,醋煎成膏)1两半。
出处: 《普济方》卷三九七。
主治: 小儿泻痢赤白,脾胃虚弱,糟粕不化,腹痛烦渴,身热,并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 3岁30丸,食前米饮送下。1方醋糊丸。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胶膏为丸,如小豆大。

25 名称: 御爱丸
组成: 御米壳4两(以蜜炒黄紫焦色,干蒸饼切如骰子块,以蜜炒焦色)。
出处: 《传信适用方》卷二。
主治:营卫气虚,风邪进袭脏腑之间,值肠胃虚弱,糟粕不聚,便利赤白,或作脓血,脐腹疼痛,心胸痞满,里急后重,烦满渴逆,胁肋胀闷,肠内虚鸣,四肢倦乏,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水1盏,煎化为度,热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子黄大。

26 名称: 乌龙丸
组成: 九香虫1两(半生半熟),车前子4钱(微炒),陈皮4钱,白术5钱,杜仲8钱(酥炙)。
出处: 《摄生众妙方》卷二。
功效: 壮元阳,和肝脾;延年。
主治: 肝肾亏损,脾胃虚弱及肝脾不调的泄渴,胸脘痞闷胀疼,腹痛溺涩。痰凝气滞,痞闷胀疼。
用法用量: 每服1钱5分,盐白汤或盐酒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糖尿病胃实方剂

1 名称: 加味清胃散
别名: 加味清胃汤
组成: 《脾胃论》清胃散加柴胡、山栀。
出处: 《保婴撮要》卷一。
主治:小儿脾胃实火作渴,口舌生疮,或唇口肿痛,齿龈溃烂,焮连头面,或恶寒发热,或重舌马牙,吐舌流涎;因乳母情欲厚味,积热传儿,致小儿膏淋,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水煎,子母均宜服。
附注: 加味清胃汤(《痘疹传心录》卷十八)。

2 名称: 平胃散
别名: 八味平胃散
组成:厚朴(去皮,姜制,炒)1两半,射干(米泔浸)1两半,升麻1两半,茯苓1两半,芍药2两,枳壳(麸炒,去瓤)1两,大黄(蒸)1两,甘草(炙)1两。
出处: 《三因》卷八。
主治: 胃实热,口唇干,呕哕,烦闷,大小便秘涩,及热病后余热不除,蓄于胃中,四肢发热,口渴,胸满,无汗。
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盏,煎7分,去滓,空心热服。
制备方法: 上为锉散。
附注: 八味平胃散(《证治要诀类方》卷三)。
 
3 名称: 竹叶石膏汤
别名: 六味竹叶石膏汤
组成: 淡竹叶1钱,石膏1钱(煅),桔梗1钱,木通1钱,薄荷1钱,甘草1钱。
出处: 《正体类要》卷下。
主治: 胃实火盛,口渴唇干,口舌生疮,小便赤;一切痛疽兼烦渴。
用法用量: 加生姜为引,水煎服。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李士才曰,阳明外实则用柴葛以解肌,阳明内实则用承气以攻下,此云胃实,非有停滞,但阳焰胜耳。火旺则金困,故以竹叶泻火,以桔梗救金,薄荷升火于上,木通泄火于下,甘草、石膏直入戊土而清其中。三焦火平则炎蒸退,而津液生矣。
附注: 六味竹叶石膏汤(《景岳全书》卷五十七)。

4 名称: 泄热芦根散
别名: 芦根汤
组成: 芦根1两(锉),赤茯苓3分,栝楼根1两,麦门冬1两(去心),知母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出处: 《圣惠》卷五。
主治: 胃实热,常渴引饮水。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小麦50粒,竹叶14片,生地黄1分,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后放温服之。
制备方法: 上为散。
附注: 芦根汤(《圣济总录》卷六十)。

5 名称: 调胃承气汤
组成: 大黄、芒消、枳实、厚朴、黄芩。
出处: 《伤寒全生集》卷二。
主治: 阳明经胃实,潮热谵语,燥渴,大便不通,手足濈濈自汗,或面赤谵语,脉洪数,或揭去衣被,恶热,饮水不止者。
用法用量: 加甘草,水煎服。以利为度。

6 名称: 小半夏汤
别名: 半夏生姜汤、半夏汤、鲜陈汤
组成: 半夏1升,生姜半斤。
出处: 《金匮》卷中。
功效: 蠲饮和胃,降逆止呕。开胃消食。温胃燥湿。除痰,降气,平胃。
主治:痰饮内停,呕吐,反胃,呃逆,霍乱,心下痞,不寐。呕家不渴,心下有支饮;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而哕者;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呕哕,心下悸,痞硬不能食。天行后哕,欲死,兼主伤寒。霍乱呕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作痞。阳明伤寒,不纳谷而呕吐不已者。呃逆,谷气入口即吐,及发汗后水药不下。反胃,寒痰甚者。膈上痰,心下坚,呕逆,目眩。胃实呕吐。不寐。
用法用量: 以水7升,煮取1升半,分温再服。
用药禁忌: 忌羊肉、饧。
临床应用: 1.呕吐:陈某某,男,53岁,因慢性胃窦炎伴息肉样变而行胃次全切除术,术后第六天发生胆汁性呕吐,持续70多天不能进食,而行二次手术(松解粘连),但呕叶未能缓解。予中药旋覆代赭汤、泻心汤、左金丸等加减以及益气养阴,生津和胃等剂治疗亦无效。改用小半夏汤加人参,方甲生半夏9克,生姜9g,别直参9g(另煎),浓煎40ml,分两次服,连服五剂后呕吐止,并能进食。
2.咳:脉沉短气,咳甚,呕吐饮食,便溏泄。乃寒湿郁痹,渍阳明胃,营卫不和。胸痹如闷,无非阳不旋运,夜阴用事,浊泛呕吐矣。庸医治痰顺气,治肺论咳,不思《内经》胃咳之状,咳逆而呕耶。小半夏汤加姜汁。
各家论述: 1.《金匮玉函经二注》赵以德:半夏之味辛,其性燥,辛可散结,燥可胜湿,用生姜以制其悍;孙真人云:生姜呕家之圣药,呕为气逆不散,故用生姜以散之。
2.《古方选注》:小制之方,以脾胃二经分痰饮立治法。盖胃之支脉有饮,则胃逆为呕而不渴,主之以半夏辛温泄饮,生姜辛散行阳,独治阳明,微分表里。
3.《金鉴》:半夏、生姜温能和胃气,辛能散逆气。
附注: 半夏生姜汤《活人书》卷十八)、半夏汤(《卫生总微》卷七)、鲜陈汤(《古今医鉴》卷五)。
 
7 名称: 黄连丸
组成: 黄连1两(去须),栝楼根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知母3分,茯神3分。
出处: 《圣惠》卷五。
主治: 胃实热,多渴心烦;时气烦热口干,头目昏痛;食已如饥,肌肉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以粥饮送下;或牛乳汁送下亦得。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8 名称: 犀角饮
组成: 犀角(镑)1两,枇杷叶(炙,去毛)1两,葛根(锉)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主治: 胃实热。呕哕,吐逆不食,头痛烦渴。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9 名称: 葛根汤
组成: 葛根(锉)10两,甘草(炙)3两,半夏2两(生姜汁半盏,浆水半升,同煮软,切,焙干),黄连(去须)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主治: 胃实热,烦渴,咽干吐逆。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以水1盏,入生姜2片,竹茹少许,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糖尿病胃寒方剂

1 名称: 半夏藿香汤
组成: 半夏1钱5分,真藿香1钱,干姜(炒)1钱,甘草5分,白茯苓1钱,广陈皮1钱,白术1钱(炒)。
出处: 《瘟疫论》卷上。
主治:痰邪留于胸膈,胃口热甚,皆令呕不止,下之呕当去,今反呕者,此属胃气虚寒,少进饮粥,便欲吞酸者;瘟疫下后,脉静身凉,不渴不燥,胃寒呕逆。
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2 名称: 陈粟汤
组成: 陈粟米(微炒)1合,干姜(炮制)半两,甘草(炙)4两。
出处: 《普济方》卷二八八。
功效: 温脾平胃。
主治: 发背干呕吐。此因先患热渴,饮冷太过,胃寒所致。
用法用量: 每服5钱,用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空心温服,日晚再服,以愈为度。
制备方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3 名称: 温脾平胃陈粟汤
组成: 陈粟米(微炒)1合,干姜(炮裂)半两,甘草(炙)4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主治: 发背。热渴饮冷太过,致胃寒呕吐。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空心温服,晚再服,以愈为度。
制备方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四)内经谓心移寒于肺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夫病必有传,传有顺逆,传其所生者顺,顺则易治,传其所胜者逆也,逆则难已,心火受邪传之于肺是为逆,盖寒随心火,内铄金精,肺脏销铄,气无所持,故其证饮少而溲多也,当始病之时,宜去其寒邪,使不得乘心火而移害于肺,至于肺消,则当补肺金平心火而疾可愈。内经曰肺恶寒,形寒饮冷则伤肺,盖肺之脉循环胃口,苟为寒邪所中,则有咳而鼻塞,唾浊涕,语声嘶破,洒淅恶寒之证。内经曰,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夫心肺二脏,皆居膈上,心火既炽,移以烁金,二脏俱热,熏蒸膈间,而血气消烁也。心主血,肺主气,俱受邪热,宜不息而消,故久则引饮为消渴之疾。故肺消、膈消与 手少阴心经 手厥阴心包经密切相关:

 

手少阴心之经简介
    《内经》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舌,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征,其数七,其臭焦,其液汗。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手少阴心之经挂图   

糖尿病医理、临床辩证分型、论治及方剂(一)中

 手少阴心之经经络循行路线及穴位

 《针灸大成》 手少阴心经穴歌
    九穴午时手少阴,极泉青灵少海深,灵道通里阴郄邃,神门少府少冲寻(左右一十八穴)。

   此一经起于极泉,终于少冲。从腹走手,长三尺五寸,左右共七尺,凡一十八穴。取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与井荥俞经合也。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盛者气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气口反小于人迎也。

   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取之掌后一寸,别走太阳也。

   手少阴之经,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锐骨,上结肘内廉,上入腋,交太阴,挟乳里,结于胸中,循贲下系于脐,其病内急,心承伏梁,下为肘网,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筋痛,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其成伏梁唾血脓者,死不治,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萎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淬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名曰季冬痹也。

    多气少血,午时气血注此。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其变病,刺隙中出血。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刺手少阴太阳。

 

极泉:
臂内腋下筋间,动脉入胸。《铜人》针三分,灸七壮。主臂肘厥寒,四肢不收,心痛干呕,烦渴,目黄,胁满痛,悲愁不乐。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青灵:
肘上三寸,伸肘举臂取之。《铜人》灸七壮。《明堂》灸三壮。主目黄头痛,振寒胁痛,肩臂不举,不能带衣。

少海(一名曲节):
肘内廉节后,大骨外,去肘端五分,屈肘向头得之。手少阴心脉所入为合水。《铜人》针三分,灸三壮。甄权云:『不宜灸,针五分。』《甲乙》针二分,留三呼,泻五呼,不宜灸。《素注》灸五壮。《资生》云:『数说不同,要之非大急不灸。』主寒热齿龋痛,目眩发狂,呕吐涎沫,项不得回顾,肘挛腋胁下痛,四肢不得举,齿痛,脑风头痛,气逆噫哕,瘰疬,心疼,手颤健忘。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灵道:
掌后一寸五分,手少阴心脉所行为经金。《铜人》针三分,灸三壮。主心痛,干呕,悲恐,相引瘛瘲,肘挛,暴喑不能言。

通里:
掌后一寸陷中。手少阴心脉之络,别走太阳小肠经。《铜人》针三分,灸三壮。《明堂》灸七壮。主目眩头痛,热病先不乐,数日懊憹,数欠频呻悲,面热无汗,头风,暴喑不言,目痛心悸,肘臂臑痛,苦呕喉痹,少气遗溺,妇人经血过多崩中。实则支满膈肿,泻之。虚则不能言,补之。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阴郄:
掌后脉中,去腕五分。《铜人》针三分,灸七壮。主鼻衄吐血,洒淅畏寒,厥逆气惊,心痛霍乱,胸中满。

神门(一名锐中,一名中都):
掌后锐骨端陷中。手少阴心脉所注为俞土。心实泻之。《铜人》针三分,留七呼,灸七壮。主疟心烦,甚欲得冷饮,恶寒则欲处温中。咽干不嗜食,心痛数噫,恐悸,少气不足,手臂寒,面赤喜笑,掌中热而哕,目黄胁痛,喘逆身热,狂悲狂笑,呕血吐血,振寒上气,遗溺失音,心性痴呆,健忘,心积伏梁,大小人五痫。东垣曰:『胃气下溜五脏气皆乱,其为病互相出见,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之俞神门,同精导气以复其本位。』《灵枢经》曰:『少阴无俞,心不病乎,其外经病而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其脏坚固,邪不能容,容邪则身死,故诸邪皆在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少府:
手小指本节后,骨缝陷中,直劳宫。手少阴心脉所溜为荥火。《铜人》针二分,灸七壮。《明堂》灸三壮。

主烦满少气,悲恐畏人,掌中热,臂酸,肘腋挛急,胸中痛,手蜷不伸,痎疟久不愈,振寒,阴挺出,阴痒阴痛,遗尿偏坠,小便不利,太息。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少冲(一名经始):
手小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手少阴心脉所出为井木。心虚补之。《铜人》针一分,灸三壮。《明堂》灸一壮。主热病烦满,上气嗌干渴,目黄,臑臂内后廉痛,胸心痛,痰气,悲惊寒热,肘痛不伸。张洁古治前阴臊臭,泻肝行间,后于此穴,以治其标。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手少阴心之经病症八纲辨治以及常见治疗中药和方剂

    丁火之脏,脉在左寸。实则热而虚则寒,静则安而动则燥。虚寒者怯怕多惊,健忘恍惚,清便自可,诊必濡细迟虚;实热者癫狂谵语,腮赤舌干,二腑涩黄,脉须数洪沉实。心盛则热见乎标,心虚则热收于内。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虚实既知,补泻必当。味甘泻而补之以咸,气热补而泻之以冷。心阳不足,桂心代赭紫石英,补须参附;离火有余,竹叶大黄山栀子,泻用芩连。凉心者朱砂,壮心者琥珀。舌长过寸,研冰片敷之即收;血衄如泉,炒槐花掺之即止。除疮琥珀膏,犀角与辰砂;定志宁神丸,朱砂共莲草。蔓荆子凉诸经之血,草连翘泻六经之火,惊悸不安,须龙脑沙参小草;健忘失记,必茯神远志当归。多睡饮卢同之苦茶,不眠服雷公之酸枣。凉血补阴生地黄,行津止渴天花粉。文蛤末敷愈口疮,铁锈粉噙消舌肿。中风不语,烧竹沥凉之更良;感热多言,飞朱砂镇之又善。胸间痞痛,开之枳实栝蒌;心内懊憹,治之栀子豆豉。热心痛,炒菖蒲川楝,栀子宜焦;冷心痛,须木香肉桂,玄胡可炒。心惊盗汗,飞辰砂与六黄;鼻衄流血,煮黄芩炒芍药。惊热独妙珍珠,癫狂独加铁粉。安镇灵台,琥珀丹砂和玉屑;开清神府,茯神远志共菖蒲。大哉离兮,应物无迹。倘真血之有亏,觅真铅而补实;至灵心也,操存有要,或元气之有损,求真汞而填完。用药固可言传,上达必由心悟。动画图。

  心为君主之官,神明之府。正经不受邪,其支别之络脉,为风寒邪气所乘,令人心痛,盖寒邪之气,痞而不散,内干经络,则发为心痛,乍间乍甚,乃其证也。心痛诸候,皆由邪气客于手心主之脉,盖手少阴心之经。五脏六腑君主之官也。精神所舍,诸阳所合,其藏坚固,邪气未易以伤,是以诸邪在心,多在包络者,心主之脉也,其候不一,有寒气卒客于脏腑、发卒痛者,有阳虚阴厥,痛引喉者,有心背相引,善螈伛偻者,有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者,有急痛如针锥所刺者,有其色苍苍,终日不得太息者,有卧则从心间痛、动作愈甚者,有发作肿聚,往来上下,痛有休止者。或因于饮食,或从于外风。中藏既虚,邪气客之,痞而不散,宜通而塞,故为痛也,若夫真心不痛,痛即实气相搏,手足厥冷,非治疗之所及,不可不辨也。


心阴方剂

1 名称: 天王补心丸
组成:丹参25g,当归50g,石菖蒲25g,党参25g,茯苓25g,五味子50g,麦冬50g,天冬50g,地黄200g,玄参25g,远志(制)25g,酸枣仁(炒)50g,柏子仁50g,桔梗25g,甘草25g,朱砂10g。
出处: 《中国药典》一部。
功效: 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主治: 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
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1次6g,小蜜丸1次9g,大蜜丸1次1丸,1日2次。
制备方法:上药朱砂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其余丹参等15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20~30g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或加炼蜜50~7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2 名称: 补心四物汤
组成: 酒生地12g,麦门冬9g,当归9g,酒白芍6g,炒枣仁6g,远志3g,甘草3g。
出处: 《张皆春眼科证治》。
功效: 滋阴降火,养血宁心。
主治: 心阴暗耗,虚火上炎,大眦肉浮胀,赤脉色淡,且兼心悸,少寐,舌红,脉细数。
各家论述: 方中酒生地、麦门冬补心阴以降虚火,当归、酒白芍、炒枣仁、远志养心血以安神宁志,甘草清心益脾兼和诸药。

 

心阳方剂

1 名称: 加味养心汤
组成:天冬1钱5分,麦冬1钱5分,生地5钱,人参1钱,丹参2钱,龟版5钱,当归1钱5分,茯神2钱,柏子仁2钱,枣仁1钱半,远志5分,甘草4分,淡竹叶20张。
出处: 《医醇剩义》卷二。
主治: 心血大亏,心阳鼓动,舌绎无津,烦躁不寐。

2 名称: 参附龙牡救逆汤
组成: 人参、附子、龙骨、牡蛎、白芍、炙甘草。
出处: 《中医儿科学》。
功效: 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主治:心阳虚衰,突然面色苍白而青,口唇发紫,呼吸浅促,额汗不温,四肢厥冷,虚烦不安,右胁下并可出现瘀块,舌苔薄白,质暗紫,脉象微弱疾数。
加减:气阴两竭,宜育阴潜阳救逆,可加生脉散;在心阳虚衰之时,常伴见面色、唇舌青紫郁血之症状,以及右胁下瘀块明显者,可酌加当归、红花、紫丹参等活血化瘀之品,以助血行畅利。
各家论述: 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附子温阳救逆,龙骨、牡蛎潜阳敛汗;白芍、甘草和营护阴。诸药合用,有回阳救逆,潜阳护阴之功。

3 名称: 固阳丸
组成:黄耆(酒炒)3两,当归(酒净)3两,干姜1两6钱,赤石脂1两2钱(泥罐中煅赤,研,水飞),舶茴香8钱,白龙骨(煅,捶碎,绢袋盛,大豆同蒸干,豆熟,取出,焙干,研,水飞)1两2钱,阳起石(用干锅于大火中煅令通红,取出酒淬,置阴地令干,研,水飞)1两2钱,肉桂8钱,韭菜子(酒浸,晒干,微炒)1两3钱,茯苓3两,黄盐(炒)3钱。
出处: 《古方选注》卷下。
主治: 妇女带下,由久旷失志,心阳内耗而命门失守,或内劳无度,液脱阳离而命门不禁引起者。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温酒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酒糊为丸。
各家论述:黄耆、茯苓通阳明之气道,引领阳起石升发诸阳;干姜、赤石脂堵截阳明之津液,不使其顺流于前阴;当归、肉桂、茴香升少阳之气,以约在下之津液;韭菜子去淫欲之火,白龙骨固心肾之气;约以黄盐,使热药归下,成固摄之功。

4 名称: 神曲丸
别名: 明目磁石丸、磁石丸、千金神曲丸、千金磁朱丸、磁砂丸、磁朱丸、内障神方
组成: 神曲4两,磁石2两,光明砂1两。
出处: 《千金》卷六。
功效: 镇心、安神、明目。
主治: 肾阴不足,心阳偏亢,眼目昏花,耳鸣耳聋,心悸失眠,癫痫。
用法用量: 饮服3丸,每日3次。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药禁忌: 忌生血物。
临床应用:幻听:本组7例患者,或为精神分裂症以幻听为突出症状,或系精神分裂症经过治疗后基本症状消失而残留幻听者。用磁朱丸治疗,每次6-10g,每日1-2次,一般以一个月为一疗程(最短7天,最长3个月)。治疗后,显效(幻听消失或大部消失)3例;好转(幻听减轻)3例,无效1例。
各家论述: 1.《原机启微》:磁石辛咸寒,镇坠肾经为君,令神水不外移也;辰砂微甘寒,镇坠心经为臣,肝其母,此子能令其实也,肝实则目明;神曲辛温甘,化脾胃中宿食为佐。生用者,发其生气;熟用者,敛其暴气也。眼药后,俯视不见,仰视渐睹星月者,此其效也。
2.《古今名医方论》引王又原:磁石直入肾经,收散失之神,性能引铁,吸肺金之气归藏肾水;朱砂体阳而性阴,能纳浮游之火而安神明,水能鉴,火能烛,水火相济,而光华不四射欤?然目受脏腑之精,精资于谷,神曲能消化五谷,则精易成矣。盖神水散大,缓则不收,赖镇坠之品疾收而吸引之,故为急救之剂也。其治耳鸣、耳聋等症,亦以镇坠之功,能制虚阳之上奔耳!
3.《古今名医方论》引柯韵伯:此病非金石之重剂以镇之,狂必不止。朱砂禀南方之赤色,入通于心,能降无根之火而安神明;磁石禀北方之黑色,入通于肾,吸肺金之气以生精,坠炎上之火以定志,二石体重而主降,性寒而滋阴,志同道合,奏功可立俟矣;神曲推陈致新,上交心神,下达肾志,以生意智,且食入于阴,长气于阳,夺其食则已,此《内经》治狂法也,食消则意智明而精神治,是用神曲之旨乎!炼蜜和丸,又甘以援之矣。
4.《千金方衍义》:磁禀北方坎水之精,朱禀南方离火之气,以二味质重,故籍神曲发越其沉着之性,以镇神水之不清。
附注:明目磁石丸(《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磁石丸(《圣济总录》卷一○九)、千金神曲丸(《三因》卷十六)、千金磁朱丸(《原机启微》卷下)、磁砂丸(《医学入门》卷七)、磁朱丸(《本草纲目》卷九)、内障神方(《惠直堂方》卷二)。
 
5 名称: 益阴肾气丸
组成:泽泻5钱,茯神5钱,生地5钱,丹皮5钱,山药5钱,当归5钱,柴胡5钱,熟地5钱,人参5钱,山萸肉5钱,五味子5钱,远志5钱,石菖蒲4钱。
出处: 《异授眼科》。
主治: 肾阴心阳两虚,目昏不痛,日日出暴泪。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盐汤送下,日3次。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

6 名称: 清心饮
组成:黄连5分,蒲黄1钱5分,犀角5分,元参1钱5分,丹参2钱,连翘1钱5分,蒌皮3钱,茯苓2钱,薄荷1钱,竹叶20张,灯心3尺。
出处: 《医醇剩义》卷四。
主治: 心阳炽盛,舌卷而肿,塞口作痛,难于语言。
用法用量: 先用生蒲黄3钱,泡汤频漱,再服此方。

 

糖尿病心虚方剂

1 名称: 代茶新饮
组成:黄耆2斤,通草2斤,茯苓1斤,干姜1斤,干葛1斤,桑根白皮1斤,鼠粘根3斤(湿加1斤),生干地黄10两,枸杞根10两(洗),忍冬10两(12月采枝茎叶,阴干,湿加5两),薏苡仁10两,菝瘛8两,麦门冬5两(去心),萎蕤5两。
出处: 《外台》卷三十一引《近效方》
功效: 除风破气,理丹石,补腰脚,聪耳明目,坚肌长肉,缓筋骨,通腠理,畅腑脏,调摄血脉。
主治: 头脑闭闷,眼睛疼痛,心虚脚弱,不能行步,脚气,肺气,疝气,咳嗽,消中消渴。
用法用量:上药并拣择,取州土坚实上者,刮削如法,然后秤大斤两,各各别捣,以马尾罗筛之,搅令匀调,重筛,务令相入,不令偏,并别取黄白楮皮(白皮根相兼)细切,煮取浓汁,和搜令硬软得所,更於臼中捣。别作1竹棬子,围阔2寸半,厚2分以下,临时斟量大小厚薄作之。此亦无定,众手依摸捻成饼子。中心穿孔,日晒干,百余饼为1穿。即以葛蔓为绳贯之,竹作蔑亦得,挂之通风阴处妙。若须煮用,以炭火上炙令香熟,勿令焦,臼中捣末,任随时取足,煎以代茶,大都浓薄量之,着少盐煮之,频扬之,即滑美;著盐、橘皮、荜拨亦佳。
附注: 腊月腊日合之,十年不败。

2 名称: 交感地黄煎丸
别名: 交感地黄丸
组成:生地黄(洗净,研,以市裂汁留滓,以生姜汁炒地黄滓,以地黄汁炒生姜滓,各至干,堪为末为度)2斤,生姜(净洗,研烂,以布裂汁留滓)2斤,延胡索(拌糯米,炒赤,去米)1两,当归(去苗)1两,琥珀(别研)1两,蒲黄(炒香)4两。
出处: 《局方》卷九(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主治:妇人产前产后,眼见黑花;或即发狂,如见鬼状;胞衣不下;失音不语,心腹胀满,水谷不化,口干烦渴,寒热往来,口内生疮,咽中肿痛,心虚忪悸,夜不得眠;产后中风,角弓反张,面赤,牙关紧急;崩中下血,如豚肝状,脐腹 (疒丂)痛,血多血少,结为癥瘕,恍惚昏迷,四肢肿满;产前胎不安;产后血刺痛。
用法用量: 食前当归汤化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附注: 交感地黄丸(《女科百问》卷下)。《女科百问》有小茴香四两。

3 名称: 朱砂黄连丸
组成: 朱砂1两(另研),宣连2两,生地黄3两。
出处: 《普济方》卷一七六引《医方集成》。
主治: 心虚蕴热,或因饮酒过多,发为消渴。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灯心枣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 名称: 苁蓉丸
组成:苁蓉(酒浸)半两,磁石(煅碎)半两,熟地黄半两,山茱萸花半两,桂心半两,山药(炒)半两,牛膝(酒浸)半两,茯苓半两,黄耆(盐汤浸)半两,泽泻半两,鹿茸(去毛,切,醋炙)半两,远志(去心,炒)半两,石斛半两,覆盆子半两,五味子半两,萆薢半两,破故纸(炒)半两,巴戟(酒浸)半两,龙骨半两,菟丝子(酒浸)半两,杜仲(去皮,锉,姜汁制,炒丝断)半两,附子(炮,去脐)1个重6钱。
出处: 《三因》卷十。
功效: 补心肾。
主治: 消渴,心虚烦闷,或外伤暑热,内积愁烦,酣饮过多,口干舌燥,引饮无度,小便或利或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腹米饮送下。服真珠丸后次服本丸。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5 名称: 茯苓补心汤
组成:白茯苓3分,人参3分,前胡3分,半夏(汤洗7次,去滑)3分,川芎3分,橘皮半两,枳壳(麸炒,去瓤)半两,紫苏半两,桔梗半两,甘草(炙)半两,干姜半两,当归1两3分,白芍药2两,熟地黄1两半。
出处: 《三因》卷八。
主治:心虚寒病,苦悸恐不乐,心腹痛,难以言,心寒,恍惚喜悲愁恚怒,衄血,面黄,烦闷,五心热渴,独语不觉,咽喉痛,舌本强,冷汗出,善忘,恐走,及治妇人怀孕,恶阻吐呕,眩晕,四肢怠惰,全不纳食。
用法用量: 每服4大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1个,煎7分,去滓食前服。
制备方法: 上为散。

 

6 名称: 凉解汤
组成: 茯神3钱,麦冬5钱,玄参1两,柴胡1钱,甘草3分,炒枣仁2钱。
出处: 《辨证录》卷一。
主治: 心虚之人,冬月伤寒,身热5-6日不解,谵语口渴,小便自利,欲卧。
用法用量: 水煎服。
 
7 名称: 真珠丸
组成:知母1两1分,川连1两(去毛),苦参1两,玄参1两,铁胤粉1两1分(研),牡蛎(煅)1两1分,朱砂(另研)2两,麦门冬(去心)半两,天花粉半两,金箔200片,银箔200片,白扁豆(煮,去皮)1两。
出处: 《三因》卷十。
主治: 心虚烦闷,或外伤暑热,内积愁烦,酣饮过多,皆致烦渴口干舌燥,引饮无度,小便或利或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至30丸,先用栝楼根汁下1服,次用麦门冬熟水送下,病退1日2次。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入生栝楼根汁少许,丸如梧桐子大,用金银箔为衣。
用药禁忌: 忌炙煿酒色。

8 名称: 断遗神丹
组成: 人参1两,山药5钱,芡实5钱,麦冬5钱,北五味1钱。
出处: 《辨证录》卷八。
主治: 心虚,用心过度,心动不宁,以致梦遗,口渴舌干,面红颧赤,眼闭即遗,一夜有遗数次者,疲倦困顿。
用法用量: 水煎服。

9 名称: 清热散
组成: 茯苓5钱,麦冬1两,丹皮2钱,柴胡1钱,甘草5分。
出处: 《辨证录》卷一。
主治: 冬月伤寒,心虚而神不守舍,身热5-6日不解,谵语口渴,小便自利、欲卧。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各家论述:用麦冬以补心,用茯苓以分消火热,用柴胡、丹皮,甘草以和解其邪气。心气足而邪不能侵,邪尽从小肠以泄出,而心中宁静,津液自生,故渴除而肾气上交于心,而精自长,亦不思卧矣。
 
10 名称: 静心汤
组成: 人参3钱,白术5钱,茯神5钱,炒枣仁、山药1两,芡实1两,甘草5分,当归3钱,北五味10粒,麦冬5钱。
出处: 《辨证录》卷八。
功效: 大补心气之虚。
主治:男子用心过度,心虚,心动不宁,心火上炎,水火相隔,肾关大开,以致梦遗。其症口渴舌干,面红颧赤,眼闭即遗,一夜有遗数次者,疲倦困顿。
用法用量: 水煎服。2剂遗止,10剂永不再遗。

 

糖尿病心实方剂
《圣济总录》 > 卷第四十四·脾脏门
脾实论曰脾脏盛实,则生热,热气熏蒸,则令人舌本肿胀,语言謇涩,腹胁坚硬,泾溲不利,四肢

不举,身体沉重,面目焦黄,不得安卧而唇口干燥也。

1 名称: 茯神散
别名: 羚羊角汤
组成:茯神1两,木通1两(锉),黄连1两(去须),麦门冬1两(去心),川升麻1两,知母1两,子芩1两,川芒消1两,羚羊角屑3分。
出处: 《圣惠》卷四。
主治: 心实热,口干烦渴,眼卧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附注: 羚羊角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2 别名: 茯神汤
组成:茯神36铢,麦门冬36铢,通草30铢,升麻30铢,紫菀18铢,桂心18铢,知母1两,赤石脂42铢,大枣20个,淡竹茹(鸡子大)1枚。
出处: 《千金》卷十三。
主治: 心实热,口干烦渴,眼卧不安。
用法用量: 以帛裹方寸匕,井花水2升半,煮取9合,时动裹子,为1服,每日2次。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用药禁忌: 忌生葱、酢物。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以肺燥不能胜热,故用麦门冬、桂心蒸发津气于上,又以升麻、通草上升下泄,辅佐清热导火之力。
附注: 茯神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三)。本方方名,《千金方衍义》引作“茯神散”。

 

糖尿病心寒方剂

名称: 茯苓补心汤
组成:白茯苓3分,人参3分,前胡3分,半夏(汤洗7次,去滑)3分,川芎3分,橘皮半两,枳壳(麸炒,去瓤)半两,紫苏半两,桔梗半两,甘草(炙)半两,干姜半两,当归1两3分,白芍药2两,熟地黄1两半。
出处: 《三因》卷八。
主治:心虚寒病,苦悸恐不乐,心腹痛,难以言,心寒,恍惚喜悲愁恚怒,衄血,面黄,烦闷,五心热渴,独语不觉,咽喉痛,舌本强,冷汗出,善忘,恐走,及治妇人怀孕,恶阻吐呕,眩晕,四肢怠惰,全不纳食。
用法用量: 每服4大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1个,煎7分,去滓食前服。
制备方法: 上为散.

 

糖尿病心热方剂

1 名称: 玄参散
组成:玄参1两,川升麻3分,白鲜皮1两,黄连1两(去须),土瓜根1两,麦门冬1两(去心),赤芍药1两,川大黄1两半(锉碎,微炒),大麻仁1两半,川朴消1两半。
出处: 《圣惠》卷六十一。
主治: 痈肿成脓水,不能下食,心热口干,烦渴饮水多,四肢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地黄1分,细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2 名称: 龙脑鸡苏丸
组成:鸡苏叶(龙脑薄荷是也),黄耆2两,麦门冬(去心)4两,甘草1两半,黄连1两,干地黄6两(为末),人参2两,木通2两,新蒲黄2两,阿胶(炒焦)2两,柴胡(银州鼠尾红色者)2两(锉,同木通沸汤半升,浸1日夜,绞取汁)。
出处: 《元戎》卷五。
功效: 除劳解热,下气散郁,清神爽气,润肺开心,益志滋肝,补肾,令人身强体轻,耳目聪明,利膈,化热痰,去膀胱中积热。
主治: 肺热咳血,心热惊悸,脾胃热口甘吐血,肝胆热气出口苦,肾热神志不定,上而酒毒、膈热、消渴,下而血痢、五淋、血崩。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白汤送下。虚劳烦热,栀子汤送下;肺热,黄芩汤送下;心热悸动恍惚,人参汤送下;唾咯衄血,去心麦门冬汤送下;脾胃热,赤芍药、生甘草汤送下;肝热,防风汤送下;肾热,黄柏汤送下。以上诸证,并食后、临卧服。治五淋及妇人血崩漏下,车前子汤送下;茎中痛,蒲黄、滑石各1钱,温水调下;室女虚劳,寒热潮作,煎柴胡、人参汤送下;痰嗽者,生姜汤送下;气逆者,橘皮汤送下。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西路好蜜2斤余,先炼1-2沸,然后下生地黄末,不住手搅,时时入绞下者木通、柴胡汁,慢火熬成膏,勿令火紧,焦了;然后将余药末为丸,如豌豆大。
附注: 《兰台轨范》有黄芩,无黄耆。

3 名称: 导赤各半汤
组成: 生地、木通、甘草、川连、麦门冬、山栀、犀角、黄芩、知母、滑石。
出处: 《证因脉治》卷四。
功效: 清心热,利小便。
主治: 心热谵语,火动于中,而多消渴,小便不利。
各家论述:《伤寒大白》:以导赤合泻心汤,上清心经之火;加滑石,导心火,下通小便而出;加知母、山栀、黄芩,兼清上焦肺火。以利小便,莫如清肺;清肺热,又莫如利二便也。

4 名称: 八宝金药墨
组成:胡连2钱,川连2钱,梅片3钱,麝香3分,珍珠3分,牛黄5分,僵蚕1钱,青黛7分,草霜1钱,礞石2钱,大黄1钱,熊胆5分,灯心灰5分,五倍子3钱,山慈菇3钱,甘草3钱,玄明粉1钱,硼砂2钱,琥珀1钱半,薄荷叶2钱,荆芥1钱。
出处: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福州方)。
主治:时气热眼,肠风下血,汤火伤,小儿口舌生疮,肿毒初起,肿毒溃后不能收口,牙痛,双单蛾,刀斧伤,咽喉肿痛,热伤风,口渴心热,吐红不止。
用法用量:治时气热眼,用水磨搽;治肠风下血,用薄荷汤磨服;治汤火伤,用水磨搽;治小儿口舌生疮,用薄荷磨服;治肿毒初起,用天南星磨搽;治肿毒溃后不能收口,先煎甘草水洗过,用水磨搽;治牙痛,剪少许衔在患处;治双单蛾,用荆芥汤磨服;治刀斧伤,用水磨搽;如伤口阔大,将墨捣细敷;治咽喉肿痛,用水磨服;治热伤风,鼻塞气紧者,剪少许衔在口内;治口渴心热,用灯心汤磨服:治吐红不止,用水磨并童便和服。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每料加茶油烟2两,合药粉配广胶,共炼成墨锭,金衣。

5 名称: 异功丸
组成: 泽泻1两3钱,猪苓7钱半,桂心2钱半,茯苓7钱半,白术5钱,人参5钱,辰砂1钱。
出处: 《袖珍小儿》卷六引汤氏方。
功效: 消暑毒,生津液,止泻。
主治: 小儿夏月心热,烦渴引饮。
用法用量: 每服半丸或1丸,煎灯心、竹叶汤化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6 名称: 连翘饮
组成: 连翘、生地黄、陈皮、白芍(炒)、甘草、当归、花粉、黄芩、柴胡。
出处: 《幼科直言》卷五。
主治: 小儿伤寒表症解,里症作,身有微汗而作渴,鼻干目红,耳窍不通,兼手足心热。
用法用量: 竹叶3片为引。

7 名称: 连梅汤
组成: 云连2钱,乌梅(去核)3钱,麦冬(连心)3钱,生地3钱,阿胶2钱。
出处: 《温病条辨》卷三。
主治: 暑邪深入少阴消渴者,入厥阴麻痹者,及心热烦躁神迷甚者。
用法用量: 以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服。心热烦躁神迷甚者,先与紫雪丹,再与连梅汤。
加减: 脉虚大而芤者,加人参。
各家论述:肾主五液而恶燥,暑先入心,助心火独亢于上,肾液不供,故消渴也。再心与肾均为少阴,主火,暑为火邪,以火从火,二火相搏,水难为济,不消渴得乎?以黄连泻壮火,使不烁津,以乌梅之酸以生津合黄连酸苦为阴;以色黑沉降之阿胶救肾水麦冬、生地合乌梅酸甘化阴,庶消渴可止也肝主筋而受液于肾,热邪伤阴,筋经无所秉受,故麻痹也。再包络与肝均为厥阴,主风木,暑先入心,包络代受,风火相搏,不麻痹得乎?以黄连泻克水之火,以乌梅得木气之先,补肝之正,阿胶增液而熄肝风,冬、地补水以柔木,庶麻痹可止也。心热烦躁神迷者,先与紫雪丹者,开暑邪之出路,俾梅、连有入路也。

8 名称: 麦门冬汤
别名: 麦冬汤
组成: 麦门冬7升,半夏1升,人参2两,甘草2两,粳米3合,大枣12枚。
出处: 《金匮》卷上。
功效: 滋养肺胃,降逆和中。止逆下气。降火利咽。生津救燥。养胃除烦,平逆气。
主治:肺阴不足,咳逆上气,咯痰不爽,或咳吐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胃阴不足、气逆呕吐,口渴咽干。火逆上气,咽喉不利。呕逆,喘急。肺胃气壅,风热客搏,咽喉烦闷。胃中津液干枯,虚火上炎之证。燥痰咳嗽。膈食。及冲气上逆,夹痰血而干肺者。霍乱后,余热未清,神倦不饥,无苔而渴,或火升气逆,干咳无痰。肺虚而有热之痿。
用法用量: 以水1斗2升,煮取6升,温服1升,日3夜1服。
用药禁忌: 肺痿属于虚寒者不能用本方。
临床应用: 1.咳嗽:右脉虚大,色夺形瘦,肌燥疮痍,咳嗽经年,曾经失血,是津亏气馁,由精劳内损,但理胃阴,不必治咳。《金匮》麦门冬汤去半夏。
2.咳血:咳甚血来,是属动象,阴阳失司,阳乃腾越,阳明络空,随阳气自为升降,拟以柔剂填养胃阴,师《金匮》法,用麦门冬汤加减治之:麦门冬四钱,黄耆二钱(酒炒),人参一钱,生甘草八分,粳米半盏,大枣三枚,水同煎服。
3.脑膜炎后遗症:某女,十四岁。患脑膜炎,经西医治愈后,经常口吐涎沫不止,吃东西时尤著,且伴有性情烦躁,易怒,舌淡红,苔薄白,脉平不数。给理中丸、苓桂术甘汤治之,效果不显,故用麦门冬汤治之。方药:麦冬12g,党参9g,半夏9g,炙甘草6g,大枣4枚,粳米9g,水煎,分二次服。服三剂后,初见疗效,口吐涎沫有所减少,在上方逐渐加重半夏、麦门冬之药量,半夏加至24g,麦门冬加至60g,每日一剂,连服20余剂,病愈涎止。
各家论述: 1.《法律》:此胃中津液干枯,虚火上炎之证,治本之良法也。夫用降火之药,而火反升;用寒凉之药,而热转炽者,徒知与火热相争,未思及必不可得之数,不惟无益,而反害之。凡肺病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者,肺之母气也。孰知仲景有此妙法,于麦冬、人参、甘草、粳米、大枣大补中气,大生津液,此中增入半夏之辛温一味,其利咽下气,非半夏之功,实善用半夏之功,擅古今未有之奇矣。
2.《千金方衍义》:于竹叶石膏汤中偏除方名二味,而加麦门冬数倍为君,人参、甘草、粳米以滋肺母,使水谷之精皆得以上注于肺,自然沃泽无虞。当知火逆上气,皆是胃中痰气不清,上溢肺隧,占据津液流行之道而然,是以倍用半夏,更用大枣通津涤饮为先,奥义全在乎此。若浊饮不除,津液不致,虽日用润肺生津之剂,乌能建止逆下气之绩哉?俗以半夏性燥不用,殊失立方之旨。
3.《金匮要略心典》:火热挟饮致逆,为上气,为咽喉不利,与表寒挟饮上逆者悬殊矣。故以麦冬之寒治火逆,半夏之辛治饮气,人参、甘草之甘以补益中气。盖从外来者,其气多实,故以攻发为急;从内生者,其气多虚,则以补养为主也。
4.《古方选注》:麦门冬汤,从胃生津救燥,治虚火上气之方。用人参、麦门冬、甘草、粳米、大枣大生胃津,救金之母气,以化两经之燥,独复一味半夏之辛温,利咽止逆,通达三焦,则上气下气皆得宁谧,彻土绸缪,诚为扼要之法。
5.《血证论》:参、米、甘、枣四味,大建中气,大生津液,胃津上输于肺,肺清而火自平,肺调而气自顺,然未逆未上之火气,此固足以安之,而已逆已上之火气,又不可任其迟留也,故君麦冬以清火,佐半夏以利气,火气降则津液生,津液生而火气自降,又并行而不悖也。用治燥痰咳嗽,最为对症,以其润利肺胃,故亦治膈食。又有冲气上逆,挟痰血而干肺者,皆能治之。
附注: 麦冬汤(《兰台轨范》卷五)。
 
9 名称: 知母散
组成:知母1两,麦门冬1两(去心),黄芩3分,川升麻3分,犀角屑3分,葛根3分(锉),甘草3分(炙微赤,锉),马牙消1两半。
出处: 《圣惠》卷五十三。
主治: 消渴,心热烦躁,口干颊赤。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淡竹叶2-7片,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10 名称: 苦参丸
组成: 苦参5两,黄连(去须)3两,知母(锉,焙)3两,栝楼根3两,牡蛎粉3两,麦门冬(去心,焙)3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主治: 骨蒸消渴、消中,热中渴利,心热,风虚热,传尸劳。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或20丸,食后浆水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生牛乳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

11 组成:青蒿1两,甘草(炙)1两,柴胡(去苗)1两,知母(焙)1两,龙骨1两,麦门冬(去心)1两,桃枝1握,柳枝1握。
出处: 《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功效: 退热。
主治: 暴急热劳,四肢烦疼,手脚心热,咽干虚渴,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 每服4钱匕,以童便1盏半浸经宿,入葱白、薤白各3寸(切),同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制备方法: 上锉如麻豆大。

12 名称: 前胡散
组成: 大黄半两,桔梗1钱,枳壳1钱,前胡1钱,杏仁1钱,葛根2钱。
出处: 《玉机微义》卷九。
主治: 胃气实热,唇口干裂,中心热躁,大便秘结,非时烦渴,睡中口内生涎。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入姜煎服。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3 名称: 洗心散
组成: 白术1两半,麻黄3两,当归3两,芍药3两,甘草3两,木香(煨)6两,荆芥穗6两,大黄(面裹煨)6两。
出处: 《普济方》卷十八引《如宜方》。
主治: 心热语乱,烦渴,眼涩,口苦唇焦。
用法用量: 上为末,生姜薄荷汤,加神砂末调服。
 
14 名称: 茯苓补心汤
组成:白茯苓3分,人参3分,前胡3分,半夏(汤洗7次,去滑)3分,川芎3分,橘皮半两,枳壳(麸炒,去瓤)半两,紫苏半两,桔梗半两,甘草(炙)半两,干姜半两,当归1两3分,白芍药2两,熟地黄1两半。
出处: 《三因》卷八。
主治:心虚寒病,苦悸恐不乐,心腹痛,难以言,心寒,恍惚喜悲愁恚怒,衄血,面黄,烦闷,五心热渴,独语不觉,咽喉痛,舌本强,冷汗出,善忘,恐走,及治妇人怀孕,恶阻吐呕,眩晕,四肢怠惰,全不纳食。
用法用量: 每服4大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1个,煎7分,去滓食前服。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5 名称: 茸归丸
组成:嫩鹿茸(煨去毛,涂酥炙)1两,川芎1两,人参1两,肉苁蓉1两,乌梅肉1两,肉桂1两,柏子仁1两,牡丹皮1两,京芍药1两,当归半两(洗),黄耆2两(蜜炙),紫石英1两(蜜炙),大熟地黄(洗净,再以酒蒸2次,焙干)1两。
出处: 《普济方》卷三二八引《得效》。
功效: 补血。
主治: 妇人血虚,胃之水气不足,时渴烦作热,手足掌心热,四肢烦疼,或寒热,夜出盗汗,口干舌燥。
用法用量: 每服50-60丸,空心淡醋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米打薄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6 名称: 大归命散
组成:石膏(煅)5钱,白术5钱,甘草(炙)5钱,麻黄(去节)5钱,川芎5钱,陈皮(去白)2钱半,荆芥穗7钱5分,龙脑少许,麝香少许。
出处: 《袖珍小儿》卷四。
主治:婴孩小儿伤食,伤寒伤风,夹惊伤寒,惊潮虚热,面色红赤,鼻流清涕,浑身温壮,手足心热,气微粗喘嗞牙,口气温热,似渴不渴,夜卧不安,或时呻吟,目白微红。
用法用量: 用枣1个(去核),煎汤调化,食远服。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

17 名称: 香甲丸
组成: 木香1分,鳖甲(去裙襕,醋炙)半两,槟榔半两,使君子(用肉)半两,柴胡(去芦)半两,黄连(去须)半两。
出处: 《幼幼新书》卷二十六引《庄氏家传》。
功效: 轻骨长肌。
主治: 小儿疳积。潮热盗汗,羸瘦烦渴,手足心热,多汗无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日中、临卧米饮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豮猪胆汁为丸,如绿豆大。

18 名称: 清热地黄饮
组成: 生地4钱,地骨皮3钱,丹皮3钱,花粉3钱,连翘3钱,芦根4钱,淡竹叶3钱。
出处: 《中医妇科治疗学》。
功效: 清热凉血,佐以生津。
主治: 产后发热,头晕而痛,面红唇燥,手足心热,心烦口渴,喜当风凉,便燥溺短,甚则谵妄,舌红苔黄,脉数。
用法用量: 水煎,微温服。
加减: 心烦甚者,去淡竹叶,加莲子心。通草各2钱;恶露骤然停滞,加桃仁、通草各2钱。

19 名称: 黄耆汤
组成: 人参1两,黄耆1两,白茯苓1两,白术1两,白芍药1两,甘草7分半。
出处: 《阴证略例》。
主治:伤寒内感拘急,三焦气虚,自汗及手足自汗,或手背偏多,或肢体振摇,腰腿沉重,面赤目红,但欲眠睡,头面壮热,两胁热甚,手足自温,两手心热,自利不渴,大便或难或如常,或口干咽燥,或渴欲饮汤,不欲饮水,或欲饮水,呕哕间作,或心下满闷,腹中疼痛,或时喜笑,或时悲哭,或时太息,或语言错乱失志,两手脉浮沉不一,或左右往来无定,便有沉、涩、弱、微、弦五种阴脉形状,举按全无力,浮之损小,沉之亦损小。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生姜水煎,量证大小加减多少用之。
加减: 呕吐者,加藿香半两,生姜半两(如无,以干者代之),陈皮半两。

20 名称: 黄耆膏子煎丸
组成: 人参1两半,白术1两半,柴胡1两,黄芩1两,白芷半两,知母半两,甘草(炙)半两,鳖甲1个(半手指大,酥炙)。
出处: 《元戎》。
功效: 除烦解劳,去肺热。
主治:上焦热,咳衄,心热惊悸;脾胃热,口甘,吐血;肝胆热,泣出口苦;肾热,神志不定;上而酒毒,膈热消渴,下而血滞,五淋血崩。气虚,呼吸少气,懒言语,无力动作,目无睛光,面色(白光)白。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空心以百沸汤送下。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黄耆膏子(上用黄耆半斤,为粗末,水2斗,熬1斗,去滓,再熬,令不住搅成膏,至半斤,入白蜜1两,饧1两,再熬令蜜、饧熟,得膏10两,放冷)为丸如梧桐子大。
21 名称: 黄连散
组成:黄连1两(去须),栝蒌根(锉)1两,地骨皮1两,葳蕤1两,犀角屑1两,黄芩1两,川升麻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
出处: 《圣惠》卷七十四。
主治: 妊娠心热烦躁,口干舌涩,多渴。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22 名称: 黄连散
组成:黄连(去须)半两,川升麻半两,黄芩半两,犀角屑半两,川大黄(锉碎,微炒)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茯神3分。
出处: 《圣惠》卷八十三。
主治: 小儿心热,夜卧狂语,烦渴。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以竹沥调下1日3-4次。
制备方法: 上为散。

23 名称: 滋阴解毒汤
组成: 生地、当归、白芍、丹皮、黄芩、连翘、防风、荆芥、木通、银花。
出处: 《治疹全书》卷下。
主治:疹收后余邪未清,微发热,头目不清,小便黄少,大便燥结,口渴颊红,手足心热,或夜卧不宁,或口疮咽痛,或咳嗽生痰,或盗汗惊悸;兼治细疮无脓瘙痒。
用法用量: 加淡竹叶7张,灯心20条,水煎,温服。
加减:发热,加柴胡,地骨皮;自汗盗汗,加黑豆,浮麦;耳痛耳聋,加石菖蒲、牛蒡子;喉音不清,加石菖蒲、牛蒡子、僵蚕;咽痛,加玄参、薄荷、桔梗、牛蒡子;口渴,加天花粉、麦冬;眼赤羞明,加白菊花、决明子;痰喘,加竹沥、姜汁;痰嗽,加杏仁、桑白皮、桔梗、贝母;气急,加杏仁、桑皮、枳实;小便黄涩,加猪苓、泽泻;大便秘结,加牛蒡、蒌仁、知母;腹胀,加大腹皮、枳壳;肉食不消,腹胀者,加山楂;停食,加厚朴、莱菔子;余毒不食,加厚朴、山楂;胃热多食,加黄连;不寐,加黄连、犀角;眼、耳、鼻、舌、唇、齿、汗、溺、咳、咯等血,俱加黄连、犀角、丹参;舌肿,加黄连、蒲黄;伸舌、弄舌、音哑唇燥,加黄连、栀子;面红,唇红,口燥咽干,手足心热,加黄连、麦冬;心烦,亦加黄连、麦冬;余毒泄泻,肛门肿痛,加黄连、车前;疖毒肿痛,或手足臂股,膝胫赤肿热痛,欲发痈疽,加何首乌、紫花地丁草、红花、牛蒡、独活、薄荷;疥疮、(疒咅)瘰,加何首乌、苦参。

24 名称: 镇心丸
组成:丹砂(别研)1两,人参1两,甘草(炙,锉)1两,黄芩(去黑心)1两,栝楼根1两,凝水石(碎研)2两,牛黄(研)半两,犀角(镑)半两,知母半两,龙脑(别研)1钱。
出处: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主治: 心热实,忪悸恍惚,痰壅昏倦,上盛渴躁,夜卧不稳。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人参汤嚼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手少阴心经病症饮食运动按摩导引疗法以及护理知识 
《导引本经》:『夫心乃一身之主宰,生死之路头也。是故心生则种种欲生,而神不入气;心静则种种欲静,而神气相抱也。《内经》曰:「夏月人身,阳气发外,伏阴在内,是脱精神之时,忌疏通以泄精气。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英华成秀,此夏气之应,养成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故人常宜燕居静坐,调心息气,食热戒冷,常要两目垂廉,迈光内照,降心火于丹田,使神气相抱。故太玄养初曰:「藏心于渊,美厥灵根。神不外也。心牵于事,则火动于中矣。心火夏令正旺,脉本洪大,若缓是伤暑,至晚少餐饮食,睡勿挥扇,风邪易入。」昔邝子元有心疾,或曰:『有僧不用符药,能治心疾。』元叩其僧,曰:『贵恙起于烦恼,烦恼生于妄想,夫妄想之来,其机有三:或追忆数十年前荣辱恩仇,悲欢离合,及种种闲情,此是过去妄想也。或事到眼前,可以顺应,却又畏首畏尾,三番四复,犹豫不决,此是现在妄想也。或期望日后富贵皆如愿,或期望功成名遂,告老归田;或期望子孙登庸,以继书香,与夫一切不可必成,不可必得之事,此是未来妄想也。三者妄想,忽然而生,忽然而灭,禅家谓之幻心。能照见其妄,而斩断念头,禅家谓之觉心。故曰:「不患念起,惟患觉迟,此心若同太虚,烦恼何处安脚?」』又曰:『贵恙亦原于水火不交,凡溺爱冶容,而作色荒,禅家谓之外感之欲。夜深枕上,思得冶容,或成宵寐之变,禅家谓之内生之欲。二者之欲,绸缪染着,消耗元精。若能离之,则肾水自然滋生,可以上交于心。至若思索文字,忘其寝食,禅家谓之理障。经纶职业,不顾劬劳,禅家谓之事障。二者虽非人欲,亦损性灵,若能遣之,则火不至上炎,可下交于肾。故曰:「尘不相缘,根无所偶,返流全一,六用不行。」』又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子元
如其言,乃独处一室,扫空万缘,坐静月余,心疾如失。

 

 手厥阴心包经简介
    滑氏曰:『手厥阴心主,又曰心包络,何也?』曰:『君火以名,相火以位,手厥阴代君火行事,以用而言,故曰手心主;以经而言,曰心包络,一经而二名,实相火也。』
    心实左手关前寸口阴实者,心实也,苦心下有水气,忧恚发之。(《脉经》)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实者,手厥阴经也(《千金》作手少阴经也),病苦闭,大便不利,腹满四肢重,身热苦胃胀。(同上)(《千金》曰∶名曰心实热也。)

    夫心实则生热,热则阳气盛,阳盛则卫气不行,荣气不通,遂令热毒稽留,心神烦乱,面赤身热,口舌生疮,咽燥头疼,喜笑恐悸,手心热满,汗出衄血,其脉洪实相搏者,是其候也。(《圣惠方》)

心实即实火实热五证∶谵语,属心家邪热;舌破,属心火;烦躁,属心家邪热,及心火内炎;自笑,属心家有热邪;发狂,属心家有邪热甚。(《本草经疏》)

    心虚 左手关前寸口阴绝者,无心脉也,苦心下毒痛,掌中热,时时善呕,口中伤烂。(《脉经》)

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虚者,手厥阴经也(《千金》作手少阴经也),病苦悸恐不乐,心腹痛,难以言,心如寒状,恍惚。(同上)(《千金》曰∶名曰心虚寒也。)

   心气若不足,衄血眼中黄,悲愁及喜怒,烦闷即慌忙,梦寤不自觉,心热须水浆,咽喉中满痛,舌强口夸张,冷汗出不止,妄语忽惊忙,此为损心气,不疗转加伤。(《五脏论》)

    夫心虚则生寒,寒则阴气盛,阴盛则血脉虚少而多恐畏,情绪不乐,心腹暴痛,时唾清涎,心膈胀满,好忘多惊,梦寤飞扬,精神离散,其脉浮而虚者,是其候也。(《圣惠方》)

    心虚八证∶惊邪,属心气虚;癫痫,属心气虚,有热;不得眠,属心血虚,有热;心烦,属心家有热;怔忡,属心血不足;心淡淡动;盗汗,属心血虚,汗者,心之液也;伏梁,属心经气血虚,以致邪留不去。(《本草经疏》)


 
手厥阴心包经挂图
  

糖尿病医理、临床辩证分型、论治及方剂(一)中

手厥阴心包经经络循行路线及穴位

 《针灸大成》手厥阴心包络经穴歌
九穴心包手厥阴,天池天泉曲泽深,郄门间使内关对,大陵劳宫中冲侵(左右一十八穴)。

    此一经起于天池,终于中冲,取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与井荥俞经合也。

    手厥阴心包络之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是动则病手心热,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盛者气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气口反小于人迎也。多血少气,戌时气血注此。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烦,取之两筋间也。

   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贲,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前及胸痛息贲,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名曰孟冬痹也。

   手厥阴心包脉,从腹走手,长三尺五寸,左右共七尺,凡一十八穴。

    受足少阴之交,其系与三焦之系连属,故指相火之脏,实乃裹心之膜,此实安身立命之地,尤宜详察,默会其真。其调剂也,莫执一方;其针灸也,必循其道。达者慎焉,几于神矣。

 

天池(一名天会):
腋下三寸,乳后一寸,着胁直腋撅肋间。手足厥阴、少阳之会。《铜人》灸三壮,针三分。《甲乙》针七分。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主胸中有声,胸膈烦满,热病汗不出,头痛,四肢不举,腋下肿,上气,寒热痎疟,臂痛,目佴佴不明。

 

天泉(一名天湿):
曲腋下二寸,举臂取之。《铜人》针六分,灸三壮。主目佴佴不明,恶风寒,心病,胸胁支满,咳逆,膺背胛间、臂内廉痛。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曲泽:
肘内廉陷中,大筋内侧横纹中动脉是。心包络脉所入为合水。《铜人》灸三壮,针三分,留七呼。主心痛,善惊,身热,烦渴口干,逆气呕涎血,心下澹澹,身热,风疹,臂肘手腕不时动摇,头清汗出不过肩,伤寒,逆气呕吐。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郄门:
掌后去腕五寸,手厥阴心包络脉隙。《铜人》针三分,灸五壮。主呕血,衄血,心痛,呕,哕,惊恐畏人,神气不足。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间使:
掌后三寸,两筋间陷中。心包络脉所行为经金。《素注》针六分,留七呼。《铜人》针三分,灸五壮。《明堂》灸七壮。《甲乙》灸三壮。主伤寒结胸,心悬如饥,卒狂,胸中澹澹,恶风寒,呕沫,怵惕,寒中少气,掌中热,腋肿肘挛,卒心痛,多惊,中风气塞,涎上昏危,喑不得语,咽中如梗,鬼邪,霍乱干呕,妇人月水不调,血结成块,小儿客忤。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内关:
掌后去腕二寸两筋间,与外关相抵。手心主之络,别走少阴。《铜人》针五分,灸三壮。主手中风热,失志,心痛,目赤,支满肘挛。实则心暴痛泻之,虚则头强补之。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大陵:
掌后骨下,两筋间陷中。手厥阴心包络脉所注为俞土。心包络实泻之。《铜人》针五分。《素注》针六分,留七呼,灸三壮。主热病汗不出,手心热,肘臂挛痛,腋肿,善笑不休,烦心,心悬若饥,心痛掌热,喜悲泣惊恐,目赤目黄,小便如血,呕无度,狂言不乐,喉痹,口干,身热头痛,短气,胸胁痛,瘑疮疥癣。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劳宫(一名五里,一名掌中):
掌中央动脉。《铜人》屈无名指取之。《资生》屈中指取之。滑氏云:『以今观之,屈中指、无名指两者之间取之为允。』心包络脉所溜为荥火。《素注》针三分,留六呼。《铜人》灸三壮。《明堂》针二分,得气即泻,一度,针过两度,令人虚。禁灸,灸令人息肉日加。主中风,善怒,悲笑不休,手痹,热病数日汗不出,怵惕,胁痛不可转侧,大小便血,衄血不止,气逆呕哕,烦渴食饮不下,大小人口中腥臭,口疮,胸胁支满,黄疸目黄,小儿龈烂。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中冲:
手中指端,去爪甲角如韭叶陷中。心包络脉所出为井木。心包络虚补之。《铜人》针一分,留三呼。《明堂》灸一壮。主热病烦闷,汗不出,掌中热,身如火,心痛烦满,舌强。

【定位】
【解剖】
【功效】
【主治】
【操作】
【临床运用】
【配伍】

手厥阴心包经病症八纲辨治以及常见治疗中药和方剂

凡此手心主之脉,多血少气,刺之当出血恶气,其经从脏走手,审而迎随,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治厥阴之法也。
心包阴方剂
1 名称: 龙虎丸
组成: 西牛黄3分,巴豆霜3分,冰片1分,水飞辰砂1分,自信3分。
出处: 《千金珍秘方选》。
主治: 阴癫阳狂,痰入心包络,不省人事,登高弃衣,歌笑不寐;或神呆静坐,语言不发。
用法用量:病轻者服1丸,重者服2丸,以温开水送下,若不肯吃者,纳药于粉糕中,便不觉而食之。服后约半时许,非吐即泻,逾时再服1丸以俟之。如年远者,须服数丸以见效。
制备方法: 上为末,酌加烂饭同捣为丸。
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愈后忌食猪肉一、二年。
各家论述:癫痫之疾,皆由于痰入心包络,白信专能燥痰,以之为君;巴豆辛热破痰,导之下行,使白信之性过而不留,以之为臣;反佐以牛黄之甘寒,通窍辟邪,清心解毒,制白信、巴豆之猛烈,合朱砂为镇摄,真治癫狂之圣药也。

2 名称: 参苓桂术汤
组成: 白术2两,肉桂2钱,人参5钱,半夏5分,茯苓3钱。
出处: 《辨证录》卷九。
主治:外感寒邪,心包、命门二经之火衰,如一裹之气,从心下而上,直至于阴囊之间,名曰奔豚,言其如豕之奔突,其势甚急,不可止遏,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水煎服。

3 名称: 安豚丹
组成: 人参5钱,白术5钱,肉桂1钱,山药1两,巴戟天5钱,蛇床子3钱,附子5分,茯苓3钱,远志1钱,甘草1钱。
出处: 《辨证录》卷九。
功效: 补心肾之虚,温命门、心包之火,去脾经之湿。
主治: 心包、命门二经之火衰,外感寒邪,而发奔豚,如一裹之气从心而下,直至于阴囊之间,其势甚急,不可止遏,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水煎服。

4 名称: 清心和疟饮
组成: 茯神5钱,麦冬3钱(去心),人参1钱,草蔻仁1钱(研),制半夏2钱,青皮1钱5分,柴胡5分,炙甘草5分。
出处: 《慈航集》卷下。
主治: 手少阴心经之疟与手厥阴心包经之疟。初病心烦内热,欲得清水,饮之反寒多,外不甚热。
用法用量: 水煎服。1服疟轻,2服寒热除,3服痊愈。
加减:舌红赤,苔黄不燥,加生姜汁炒黄连2分;内热,加青蒿3钱;舌下起刺,加鲜首乌5钱、当归5钱;胸口不宽,加槟榔2钱5分、炒枳壳1钱5分;恶心,加灶心土3钱;寒甚,加煨姜3钱、大枣3枚。

5 名称: 银花解毒方
组成: 玄参2两,甘草2钱,金银花2两,生地1两,当归1两,紫花地丁5钱,贝母2钱。
出处: 《治疔汇要》卷上。
主治: 手心疔。手少阴心、手厥阴心包络二经,湿火之毒,外形虽小,内毒有余,疮色明亮。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心包阳方剂
1 名称: 牛黄承气汤
组成: 安宫牛黄丸2丸,生大黄(末)3钱。
出处: 《温病条辨》卷二。
主治: 阳明温病,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
用法用量: 用安宫牛黄丸化开,调生大黄末,先服一半,不知再服。

名称: 龙虎丸
组成: 西牛黄3分,巴豆霜3分,冰片1分,水飞辰砂1分,自信3分。
出处: 《千金珍秘方选》。
主治: 阴癫阳狂,痰入心包络,不省人事,登高弃衣,歌笑不寐;或神呆静坐,语言不发。
用法用量:病轻者服1丸,重者服2丸,以温开水送下,若不肯吃者,纳药于粉糕中,便不觉而食之。服后约半时许,非吐即泻,逾时再服1丸以俟之。如年远者,须服数丸以见效。
制备方法: 上为末,酌加烂饭同捣为丸。
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愈后忌食猪肉一、二年。
各家论述:癫痫之疾,皆由于痰入心包络,白信专能燥痰,以之为君;巴豆辛热破痰,导之下行,使白信之性过而不留,以之为臣;反佐以牛黄之甘寒,通窍辟邪,清心解毒,制白信、巴豆之猛烈,合朱砂为镇摄,真治癫狂之圣药也。
 
3 名称: 启阳娱心丹
组成:人参2两,远志4两,茯神5两,菖蒲1两,甘草1两,橘红1两,砂仁1两,柴胡1两,菟丝子8两,白术8两,生枣仁4两,当归4两,白芍6两,山药6两,神曲3两。
出处: 《辨证录》卷九。
主治: 抑郁忧闷,心包闭塞,阳萎不振,举而不刚。
用法用量: 每日服5钱,白开水送下。服1月,阳不闭塞矣。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

4 名称: 莲心清火汤
组成: 玄参5钱,生地5钱,丹参3钱,山药1两,芡实1两,莲子心2钱,麦冬1两,北五味5分,天冬1钱。
出处: 《辨证录》卷八。
主治: 心气素虚,心包之火大动之,梦遗,阳痿不振,易举易泄,日日梦遗,后且不必梦亦遗,面黄体瘦,自汗夜热。
用法用量: 水煎服。

5 名称: 辅相振阳丸
组成:人参5两,巴戟天10两,炒枣仁5两,麦冬5两,菟丝子10两,远志2两,柏子仁2两,肉桂2两,茯神3两,枸杞3两,黄耆8两,当归4两,仙茅4两,白术6两,人胞1个,陈皮5钱,阳起石(火煅,醋淬)1两。
出处: 《辨证录》卷九。
主治: 中年之时,心包火气大衰,阳事不举者。
用法用量: 每日早、晚各服4钱,滚水下。三月阳事振兴。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

6 名称: 强心汤
组成: 人参1两,茯神5钱,当归5钱,麦冬3钱,巴戟天5钱,山药5钱,芡实5钱,玄参5钱,北五味5分,莲子心3分。
出处: 《辨证录》卷八。
功效: 补心经之衰,泻心包之火。
主治: 梦遗。因心气素虚,心包之火大动,致梦遗,阳痿不振,易举易泄,日日梦遗,后且不必梦亦遗,面黄体瘦,自汗夜热。
用法用量: 水煎服。


糖尿病心包虚方剂
1 名称: 去来汤
组成: 人参3钱,茯苓3钱,苍术3钱,白术5钱,甘草2钱,川乌2钱,半夏1钱。
出处: 《辨证录》卷二。
功效: 补气利湿。
主治: 气虚而微感寒湿之邪,邪冲心包,一时心痛,修痛倏已,一日而十数遍,饮食无碍,昼夜不安。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各家论述:方中用二术为君,最有佳意。盖痛虽由于气虚,毕竟湿气之侵心包也。二术去湿而健脾胃之气,故用之,佐以人参、茯苓补气以利湿,则湿去而气更旺也;气虽旺矣,而川乌得直入心包,以祛逐其寒邪、半夏得行于中脘,而消其败浊之痰;甘草和缓,调停于邪正之间,以奏功于眉睫矣。
 
2 名称: 加味寿星丸
组成: 天南星3两,母真珠1钱,真琥珀5钱,圆白半夏5两,枯矾5钱,大朱砂1两(细研,为衣)。
出处: 《得效》卷十三。
主治: 因事惊忧,涎留心包,精神不守,事多健忘,谵言妄语,如有所见,不得安卧;或风痰潮作,手足抽掣;或心虚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35丸,淡姜汤送下;气不顺,人参汤送下;惊悸,金银器、灶心土汤送下;上热烦躁,淡竹叶。麦门冬汤送下;宁心定志,石菖蒲汤送下;痰盛喘急,桑白皮汤送下;小儿急惊,麦门冬、青竹叶汤送下;慢惊,冬瓜仁、木香汤送下。
加减: 心气狂甚,加铁腻粉1两。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3 名称: 人参饮
别名: 人参汤
组成:人参2两,甘草(炙)2两,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2两,独活(去芦头)2两,当归(切,焙)2两,芎2两,石膏(碎)2两,秦艽(去苗土)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枚,白术3分,细辛(去苗叶)3分,桂(去粗皮)3分,防风(去叉)1两1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40枚,黄芩(去黑心)1两,赤芍药半两,干姜(炮)半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五。
主治: 因于惊,邪风入心包,或加胸背闷痛,惊怖,小腹微痛,寒热,心烦闷,色变青黄赤白;兼治虚劳惊俱,风邪诸疾。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1日3次。
制备方法: 上锉,如麻豆大。
附注: 人参汤(《普济方》卷一○一)。

4 名称: 苍乌参苓散
组成: 人参1钱,草乌1钱,茯苓3钱,苍术3钱,巴戟天1两。
出处: 《辨证录》卷二。
主治: 气虚而微感寒湿之邪,邪冲心包,一时心痛,倏痛倏已,一日而十数遍者,饮食无碍,昼夜不安。
用法用量: 水煎服。

5 名称: 补心汤
组成: 枣仁3钱,生地5钱,黄连1钱半,丹参1钱半,白芍1钱半,元参1钱半。
出处: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
主治: 妊娠心虚挟热,伤犯心包,心神烦热而咯出血星,脉虚微洪者。
用法用量: 水煎,冲藕汁1杯温服。
各家论述:生地壮肾水之不足;黄连降心火之有余;白芍敛阴收血以止血;枣仁养心宁神以安神,生新去宿;元参退热存阴。水煎以滋肾水,藕汁以清血络,使水升火降,则心肾交而坎离济。
 
6 名称: 济艰汤
组成: 白术5钱,人参5钱,茯神3钱,菖蒲5分,远志1钱,柏子仁3钱,半夏3钱,天花粉1钱,南星1钱,附子1钱,神曲1钱。
出处: 《辨证录》卷四。
主治: 壮年之人,痰气太盛,一时跌仆,口作牛马之鸣者,世人所谓牛马之癫也,其实乃虚寒之症,痰入心包也。
用法用量: 水煎服。
 
7 名称: 莲心清火汤
组成: 玄参5钱,生地5钱,丹参3钱,山药1两,芡实1两,莲子心2钱,麦冬1两,北五味5分,天冬1钱。
出处: 《辨证录》卷八。
主治: 心气素虚,心包之火大动之,梦遗,阳痿不振,易举易泄,日日梦遗,后且不必梦亦遗,面黄体瘦,自汗夜热。
用法用量: 水煎服。

8 名称: 调饥散
组成: 人参5分,山药1两,白芍3钱,甘草5分,肉桂1钱,菖蒲5分,肉豆蔻1个,炒枣仁3钱。
出处: 《辨证录》卷五。
主治: 未见饮食则思,既见饮食则厌,勉强进用,饱塞于上脘,微微胀闷,由胃气之虚、心包之火不足使然。
用法用量: 水煎服。

9 名称: 强心汤
组成: 人参1两,茯神5钱,当归5钱,麦冬3钱,巴戟天5钱,山药5钱,芡实5钱,玄参5钱,北五味5分,莲子心3分。
出处: 《辨证录》卷八。
功效: 补心经之衰,泻心包之火。
主治: 梦遗。因心气素虚,心包之火大动,致梦遗,阳痿不振,易举易泄,日日梦遗,后且不必梦亦遗,面黄体瘦,自汗夜热。
用法用量: 水煎服。
 
10 名称: 五汁一枝煎
组成: 鲜生地汁4大瓢,鲜茅根汁2大瓢,鲜生藕汁2大瓢,鲜淡竹沥2大瓢,鲜生姜汁2滴,紫苏旁枝2钱(切寸)。
出处: 《重订通俗伤寒论》。
功效: 清润心包。濡血增液。
主治: 心包邪热,开透肃清后,血虚生烦,惯惯无奈,心中不舒,间吐粘涎,呻吟错语。
用法用量: 先将紫苏旁枝煎10余沸,取清汤盛盖碗中,和入五汁,重汤炖,温服。
各家论述:方中鲜地、茅根、藕汁三味,清润心包血液为君;臣以姜、沥二汁,辛润流利,以涤络痰;妙在佐紫苏旁枝,轻清宣络,以复其旁通四本之常。

 

糖尿病心包实方剂
1 名称: 两泻汤
组成: 白芍1两,丹皮1两,地骨皮1两,炒黑桅子3钱,玄参1两。
出处: 《辨证录》卷三。
主治: 肾经实火,挟心包相火上冲,吐黑血,虽不至于倾盆,而痰嗽必甚,口渴思饮。
用法用量: 水煎服。连服2剂,而黑血变为红色矣。再服2剂而咳嗽除,血自止。
各家论述: 此方虽泻肝木,其实是两泻心包与肾经也。火得水而解,血得寒而化,此黑血之所以易变,而吐血之所以易止也。

2 名称: 三仙散火汤
组成: 玄参3两,生地2两,白芍1两。
出处: 《辨证录》卷三。
主治: 肾经实火挟心包实火上冲,而见吐血色黑,痰嗽甚,口渴思饮。
用法用量: 水煎服。


糖尿病心包寒方剂

1 名称: 巴戟天汤
组成: 人参3钱,白术3钱,茯神3钱,巴戟天3钱,车前子3钱,山药1两,半夏1钱,肉桂1钱。
出处: 《辨证录》卷二。
主治: 风寒湿邪,结于心包,心下畏寒作痛,惕惕善惊,懒于饮食,以手按之,如有水声啯啯,心包之气较弱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2 名称: 去来汤
组成: 人参3钱,茯苓3钱,苍术3钱,白术5钱,甘草2钱,川乌2钱,半夏1钱。
出处: 《辨证录》卷二。
功效: 补气利湿。
主治: 气虚而微感寒湿之邪,邪冲心包,一时心痛,修痛倏已,一日而十数遍,饮食无碍,昼夜不安。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各家论述:方中用二术为君,最有佳意。盖痛虽由于气虚,毕竟湿气之侵心包也。二术去湿而健脾胃之气,故用之,佐以人参、茯苓补气以利湿,则湿去而气更旺也;气虽旺矣,而川乌得直入心包,以祛逐其寒邪、半夏得行于中脘,而消其败浊之痰;甘草和缓,调停于邪正之间,以奏功于眉睫矣。
 
3 名称: 牛蒡根汤
组成: 牛蒡根6钱,净麻黄6钱,川牛膝6钱,制南星6钱。
出处: 《幼幼集成》卷二。
主治: 发汗不透,余毒在心包络,令愈后昏沉,甚至手足搐搦,或寒或热。
用法用量: 每服5分,好酒调下,日3次。
制备方法: 上为末。

4 别名: 人参汤
组成:人参2两,甘草(炙)2两,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2两,独活(去芦头)2两,当归(切,焙)2两,芎2两,石膏(碎)2两,秦艽(去苗土)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枚,白术3分,细辛(去苗叶)3分,桂(去粗皮)3分,防风(去叉)1两1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40枚,黄芩(去黑心)1两,赤芍药半两,干姜(炮)半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五。
主治: 因于惊,邪风入心包,或加胸背闷痛,惊怖,小腹微痛,寒热,心烦闷,色变青黄赤白;兼治虚劳惊俱,风邪诸疾。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1日3次。
制备方法: 上锉,如麻豆大。
附注: 人参汤(《普济方》卷一○一)。

5 名称: 安豚丹
组成: 人参5钱,白术5钱,肉桂1钱,山药1两,巴戟天5钱,蛇床子3钱,附子5分,茯苓3钱,远志1钱,甘草1钱。
出处: 《辨证录》卷九。
功效: 补心肾之虚,温命门、心包之火,去脾经之湿。
主治: 心包、命门二经之火衰,外感寒邪,而发奔豚,如一裹之气从心而下,直至于阴囊之间,其势甚急,不可止遏,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水煎服。
 
6 名称: 苍乌参苓散
组成: 人参1钱,草乌1钱,茯苓3钱,苍术3钱,巴戟天1两。
出处: 《辨证录》卷二。
主治: 气虚而微感寒湿之邪,邪冲心包,一时心痛,倏痛倏已,一日而十数遍者,饮食无碍,昼夜不安。
用法用量: 水煎服。

7 名称: 参苓桂术汤
组成: 白术2两,肉桂2钱,人参5钱,半夏5分,茯苓3钱。
出处: 《辨证录》卷九。
主治:外感寒邪,心包、命门二经之火衰,如一裹之气,从心下而上,直至于阴囊之间,名曰奔豚,言其如豕之奔突,其势甚急,不可止遏,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水煎服。

8 名称: 济艰汤
组成: 白术5钱,人参5钱,茯神3钱,菖蒲5分,远志1钱,柏子仁3钱,半夏3钱,天花粉1钱,南星1钱,附子1钱,神曲1钱。
出处: 《辨证录》卷四。
主治: 壮年之人,痰气太盛,一时跌仆,口作牛马之鸣者,世人所谓牛马之癫也,其实乃虚寒之症,痰入心包也。
用法用量: 水煎服。
 
9 详名称: 卫君汤
组成: 人参2钱,白术5钱,茯苓3钱,甘草1钱,菖蒲1钱,苏叶1钱,半夏1钱,桔梗1钱,丹参1钱。
出处: 《辨证录》卷九。
功效: 急补心气。
主治: 人有处得意之境,过于娱乐,尽情喜笑,遂至风寒内伤心包,口干舌苦。
用法用量: 水煎服。

10 名称: 清心和疟饮
组成: 茯神5钱,麦冬3钱(去心),人参1钱,草蔻仁1钱(研),制半夏2钱,青皮1钱5分,柴胡5分,炙甘草5分。
出处: 《慈航集》卷下。
主治: 手少阴心经之疟与手厥阴心包经之疟。初病心烦内热,欲得清水,饮之反寒多,外不甚热。
用法用量: 水煎服。1服疟轻,2服寒热除,3服痊愈。
加减:舌红赤,苔黄不燥,加生姜汁炒黄连2分;内热,加青蒿3钱;舌下起刺,加鲜首乌5钱、当归5钱;胸口不宽,加槟榔2钱5分、炒枳壳1钱5分;恶心,加灶心土3钱;寒甚,加煨姜3钱、大枣3枚。

11 名称: 菖蒲导赤散
组成: 石菖蒲、黄连、生地、木通、甘草梢、竹叶、灯心。
出处: 《医级》卷七。
主治: 伤寒传热内侵心包,烦渴昏沉,小便不利。

12 名称: 散痹汤
组成:巴戟天5钱,白术5钱,菟丝子3钱,炒枣仁3钱,远志8分,山药5钱,莲子5钱,茯苓3钱,甘草3分,柴胡1钱,半夏1钱。
出处: 《辨证录》卷二。
功效: 补心包而兼祛风寒湿之邪。
主治: 风寒湿结于心包络,以致心下畏寒作痛,惕惕善惊,懒于饮食,以手按之,如有水声啯啯。
用法用量: 水煎服。1剂而惊止,2剂而胃气开,3剂而水声息,10剂而心下之痛安然也。

糖尿病心包热方剂 

1 名称: 加减清宫汤
组成: 黑犀角2钱(磨冲),连翘2钱,石菖蒲1钱,元参3钱,银花3钱,竹叶心2钱,莲子心5分,金汁4钱(冲)。
出处: 《镐京直指》。
主治: 温邪传心包,神昏耳聋,身热脉数,口渴舌红,言蹇。

2 名称: 加减银翘散
组成: 连翘10分,银花8分,元参5分,犀角5分,麦冬5分(不去心),竹叶3分。
出处: 《温病条辨》卷一。
主治: 心疟。疟邪在肺,逆传心包,热多昏狂,詀语烦渴,舌赤中黄,脉弱而数,受邪较浅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钱,煎成去滓,点荷叶汁2-3茶匙,日3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3 名称: 加味清营汤
组成:鲜生地6钱,鲜石斛5钱,元参心5钱,原麦冬4钱,连翘3钱,银花3钱,天花粉3钱,鲜竹叶1钱,生石膏5钱,川黄连1钱,丹参3钱。
出处: 《镐京直指》卷二。
主治: 温邪乘胃,热蒸心包,舌红而燥,口渴唇焦,脉数,或神昏谵语。

4 名称: 泄热通络饮
组成: 犀角、羚羊、尖贝、青蒿、连翘、知母、麦冬、双钩、菖蒲。
出处: 《喉科家训》卷二。
主治:湿温时毒,内陷化火,灼烁津液,肺胃荣分被扰,逆传心包,热极动风,手足瘛疭,口渴痰咳,身热昏愦,状若惊痫,不语,如尸厥,脉弦数,舌苔焦燥,咽痛碎腐者。
用法用量: 加至宝丹1粒,开水化,先服。再以煎服之药继用。

5 名称: 救阴平肝汤
组成: 犀角、连翘、鲜菖蒲、鲜生地、玄参、羚羊角、钩藤、银花露、至宝丹(另化服)。
出处: 方出《温热经纬》卷四,名见《喉科家训》。
主治: 湿热证,壮热口渴,舌黄或焦红,发痉,神昏谵语,或邪灼心包,营血巳耗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6 名称: 菖蒲导赤散
组成: 石菖蒲、黄连、生地、木通、甘草梢、竹叶、灯心。
出处: 《医级》卷七。
主治: 伤寒传热内侵心包,烦渴昏沉,小便不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