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毒论,清调肠胃毒方

 johnney908 2014-06-09

   《圣济总录》食毒论曰:五谷、五菜、五畜、五果以至药石,皆能养性益寿延年却老疗疾蠲邪,然有损有益,有利有害,不可不察,饮食之间,可不慎哉。本草论物性味,有相须相得相畏相恶,相得则良,相须则用,相畏则制其毒,相恶则置而不用。然则饮食有毒,宜有解散除治之法也。伤寒兼食毒论曰:伤寒兼食毒者。此世所谓夹食伤寒也。甲乙经曰。邪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邪中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此病本由劳动汗出。饮食失节。又伤冷食寒饮所致。内外挟寒。其状微热恶寒。心胸痞闷。四肢酸疼。头痛吐逆。上气腹满,小便赤色,泄利频并,宜先治其里。食诸菜蕈菌中毒论曰:朽木生蕈,腐土生菌。二者皆阴湿之气,蒸郁所生也。既非冲和所产,性必有毒。若误食之,令人吐利不已,(心腹切痛),甚者身黑而死。菜亦生于阴湿,食之过多,或与菌蕈。食牛马猪犬鱼蟹中毒论曰夫禽兽品类,有根性本毒者,有无毒而食毒物者,有杂和相畏相恶相因成毒者。人不慎而食之,致伤腑脏之和,乱肠胃之气,或轻或重,各随其毒而为害。今备禽兽杂忌,并解毒诸方于后,宜预知焉。

 

    中药毒论曰:神农尝百草,一日而七十毒以辨相得相反相恶相畏,至于有毒无毒,各有制治,然药无毒,则疾不瘳。内经所谓知毒药为真者,乃用药之要也。昧者误有服食,当究其毒以制治之。犹巴豆之用黄连,半夏之用生姜是也。诸丹毒论曰:热毒之气,暴发于皮肤间,不得外泄,则蓄热为丹毒。以其色如涂丹之赤,又复阳气伏于皮中,故谓之丹也。热气剽悍,其发无常处,大则如掌,甚则周流四体,不急治,或至坏烂出脓血,若发于骨节之间,则肢断如截,毒瓦斯入腹,则能杀人,治法用镰割,明不缓故也。丹石毒上攻目论曰:丹石毒瓦斯,上攻于目者,热气内乘于肝也,在窍为目,本受血而能视,服石之人,将适失宜,其毒流于肝,则营血否涩,冲发于目,故令两目赤痛,或生 肉,治不宜缓,缓则石势穿发睛瞳,目睛高突损烂,难疗。乳石发痈疽发背疮肿
论曰:乳石性本炎悍,服者苟将适失度,食饮不时,致热毒发泄,不择所出,或瘭疽发背,或肠痈溲膏,不可胜治,间虽有未尝服乳石,而毒瓦斯溃漏如是者,亦以腑脏久蓄热毒。或以胞胎之初,禀受石气,其来有自,治法当先以疏利之剂,败其毒,而外施敷贴之术。

 

    中水毒论曰:夫中水毒,其名有三,中水中溪中洒,其状恶寒头痛目疼,心烦懊闷,四肢振 ,腰背骨节皆强,或 发热,神昏喜睡,朝轻暮剧,手足指冷,二三日则生虫,下部生疮,不痒不痛,人罕自觉苦,不即治则便脓,虫毒上食五脏,热盛烦毒注下,不过八九日死,若手足指冷至一寸为微,至肘膝为剧,然治水毒,有阴有阳,其疮正赤如截肉者,阳毒也,其脉缓大而数,其疮如鲤鱼齿者。阴毒也,其脉沉细而迟,阳毒虽急而易治,法宜发汗,阴毒虽缓而难治,尤不可忽,凡水毒惟山高及山峡溪源缭绕处,多有之。何者山高水冷,日中始,得阳气,故阴气常积而水有毒,亦犹广南山高地下,气不疏通,故郁而为瘴,水毒为多阴,瘴气为多阳,多阳则热结于中,多阴则指节逆冷,二者为病,大体与伤寒相类,欲辨水毒,即以热汤数斗,蒜四升捣碎,内汤中,去滓洗浴,若身体发赤斑者,是水毒也,此证剧则为洞利,及齿间出血,心腹烦满,下血如烂肝,不食而狂,皆热毒变化而成也,土人辟却之法,略与射工相似。

 

     热毒风论曰:热毒风之状。头面肿热。心神烦躁。眼目昏暗。时复语涩。痰粘口干。皮肤壮热。风毒瓦斯毒热毒瘰论曰∶瘰 之候,大概有三∶一曰风毒,得之于风;二曰气毒,得之于气;三曰热毒,得之疮。热疮
论曰热疮本于热盛,风气因而乘之,故特谓之热疮,盖阳盛者表热,形劳则腠疏,表热腠疏浆汁。风毒香港脚论曰:内经谓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寒暑风湿之气。皆本乎地。人或履之,所以毒易中于足也。因病从脚起,故谓之香港脚。又况五脏流注,脾与肾肝之经络,皆起足趾故有风毒香港脚之病。其证或见食呕吐;或腹痛下痢;或便溲不通;或胸中惊悸,不欲见明。或语言错忘;或头痛壮热;或身体冷疼。转筋胫肿, 痹缓纵,其状不一。治疗不可缓也。凡小觉病候有异,即须大怖畏。决意急治之,稍缓气上入腹,或肿或不肿,胸中逆满。上气肩息者,死不旋踵,宽者数日必死,不可不急治也。但看心下急,气喘不停,或自汗数出,或乍寒乍热。其脉促短而数,呕吐不止者死,故不可缓也。肺脏风毒生疮论曰:皮肤者,肺之所合也。肺脏有热,风邪乘之,风热相搏,毒瓦斯熏发皮肤之间,微则生瘾疹,甚则痒痛,搔之成疮。风毒冲目虚热赤痛论曰:风毒冲目之状,睑 赤肿,痒闷难任,隐涩羞明,泪眵交下,见风尤甚。此由脾肺受风,肝经不利,不治则风邪炽盛,传而为热,多致连睑赤烂,宜速洗涤瘀烂,清洁睑肤,兼饵以除风镇肝之药。

 

   

     肺脏痰毒壅滞论曰:肺脏痰毒壅滞之病,其证目眩头旋,胸膈痞满,常多痰唾,不思饮食,鼻闻腥臭,盖肺主气,居于膈上,为四脏之盖,邪热壅滞,熏散胸膈,与津液相搏,故郁结成痰也。肺脏风毒生疮论曰:皮肤者,肺之所合也。肺脏有热,风邪乘之,风热相搏,毒瓦斯熏发皮肤之间,微则生瘾疹,甚则痒痛,搔之成疮。气肿论曰:内经谓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则肿毒之作,盖有因于气者,以诸气属于肺,肺主皮毛不变。肾脏风毒流注腰脚论曰:肾脏风毒流注腰脚者,其状腰脚沉重,筋脉拘急,或作寒热,或为疼痛,或发疮疡是也,盖肾主腰脚,风邪客于肾经,久而不去,风毒流注,发于下部,故变脚弱之证。

 

     毒肿论曰:毒肿之病,风毒结肿于皮肤肌肉之中,亦有根于虚软处,邪气不出,入人腹中,乃至不救。诸疮水毒肿论曰:内经谓湿伤肉,以脾主肌肉而恶湿也,诸疮未合,或中于水,则水毒发肿,能为痛脓溃不止,是为湿伤肌肉,治宜敷药,使水尽出,则肌肉温平疮可愈。恶脉论曰:恶脉之病,其状赤络忽起, 而聚,若死蚯蚓之状,又若水在脉中,长短随络脉所生,得之春冬恶风,入于络脉而不散,则血脉瘀结而成是疾,久不治,则结脉变为 病。

 

     伤寒毒攻手足论曰:伤寒毒攻手足者,热胜则肿也,热毒之气,客于腑脏,邪结在里,循经而出,注于四肢,故令人手足烦热赤肿疼痛也。伤寒阳毒论曰:阳气独盛,阴气暴衰,阴为阳所胜,内外皆阳,故为阳毒伤寒,有初得病便成阳毒者,有服汤药经五六日以上不瘥,变成阳毒者,以病本属阳,或以火劫发其汗。或因灸KT阳气转盛,阴气内消所致,其候面赤发躁,狂走妄言,发斑如锦纹,咽喉疼痛,涕唾脓血,或下利黄赤,其脉洪实滑促是也。治伤寒一二日,便成阳毒,或服药吐下之后,变成阳毒,腰背痛,烦闷不安,面赤狂言,或见鬼神,或下利,脉浮大数,面赤斑纹如锦,咽喉痛,吐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伤寒后余毒攻眼论曰:五脏六腑精气,皆上注于目,诸脉之所属也,伤寒瘥后,余毒未尽,内乘于肝,邪热上冲,血脉壅滞,故令眼目赤痛,甚者成疮,或生翳膜,遮障瞳人,治宜凉肝经以消热毒。伤寒阴毒论曰:阴气独盛,阳气暴衰,阳为阴所胜,内外皆阴,故成阴毒,伤寒有初得病便成阴毒者,有服汤药经五六日以上不瘥,变成阴毒者,以病本属阴,因服寒药过多,或腑脏内外受寒。阴气转盛,阳气不复所致,其候四肢逆冷,脐腹筑痛,身如被击,呕吐下利,其脉沉细而疾者是也。


    瘴气论曰:传言瘴者山川厉毒之气,又云江山雾气多瘴,凡以其气郁蒸而然也。诸家方论治瘴之法不一,或谓其证与伤寒相类,有在表可汗者,有在里可下者,有在膈可吐者,又或以治疟之法治之者,今原广南山川地形瘴气所生之因,及春夏之交,瘴气所起之时,与夫人染瘴气而拯治之法。悉着于篇,庶可考焉。且阳生于子盛于巳,阴生于午盛于亥,阳不极则阴不萌,阴不极则阳不芽,而广南位当巳午,则阴阳之气,蕴积于此可知矣。天不满西北,地不满东南,西北方阴也,土地高浓,东南方阳也,土地卑下,而广南方属东南,则土地之卑下可知矣,以其土地卑下,而阴阳二气之所蕴积,是以四围之山,崇高回环,百川之流,悉皆归赴,及秋草木不凋瘁。当冬蛰虫不伏藏,寒热之毒,蕴积不散,雾露之气,易以伤人,此正岐伯所谓南方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者也,故瘴气独盛于广南。然瘴气所起,其名有二,孟夏之时,瘴名芳草,而终于秋。孟冬之时,瘴名黄芒,而终于春。四时皆能伤人,而七八月之间,山岚烟雾蛇虺郁毒之气尤甚,故当是时,瘴疾大作,不论壮老,或因饥饱过伤,或因荣卫虚弱,或冲烟雾,或涉溪涧,但呼吸斯气,皆成瘴疾,其状头疼体痛,胸膈烦满,寒热往来,咳逆多痰,全不思食,发渴引饮,或身黄肿胀眉须脱落,是皆毒疠郁蒸所致。夫生于陵者,安于陵,其土人宜无所虑矣,然且日食槟榔,盖槟榔之为性,破坚毒除蕴积故耳,治法当先以磁石下收其阴,次以丹砂上正其阳,阴阳气正,中满自消,然后以槟榔解其余蕴。江东岭南瘴毒香港脚论曰:内经谓南方者,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江东岭南大率如此,春夏之交,山水蒸郁,风湿毒瓦斯为甚,足或感之,遂成瘴毒香港脚,其候则脚先屈弱,渐至痹疼,膝胫微肿,小腹不仁,头痛烦心,痰壅吐逆,时作寒热,便溲不通,甚者攻心而势迫,治之诚不可缓,支法存所以留意经方偏善斯术者,岂非江左岭表,此疾得之为多欤。

 

    饮酒中毒及大醉不解论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性剽悍急疾,后食而入,先食而出。能通关节而走肤腠。上古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后世嗜之无节,或饮过度,停积不散,蕴滞于胃,散流诸脉熏蒸腑脏,令人志乱,乃至不醒。有连日而无所觉知者,甚则中毒而为酒疸诸热之病也。

 

    蛊毒论曰:千金论曰,蛊毒千品,种种不同,有得三年方死,有一月或百日乃死者,其为病亦各有异,或下鲜血,或好卧暗室,或心性反常,乍嗔乍喜,或四肢沉重酸痛,缓与急皆有殊也。且以五蛊推之,有蛇蛊,有蜥蜴蛊,有蜣螂蛊,有虾蟆蛊,有草蛊。若蛇蛊者,面色青黄,其脉洪壮,病发之时,腹内热闷,胸胁支满,舌本胀强,不喜言语,身体常痛,心腹似虫行,颜色多赤,唇口干燥,经年不治,肝膈烂而死。蜥蜴蛊者。面色赤黄,其脉浮滑而短,病发之时,腰背微满,手脚唇口皆习习而喉脉急,舌上生疮,二百日不治,啖人心肝尽烂,下脓血,羸瘦,颜色枯黑而死,虾蟆蛊者,面色青白,其脉沉濡,发时咽喉塞,不欲闻人语,腹内鸣唤,或上或下,若天阴久雨而病转剧,皮肉如蛊行,手脚烦热,嗜醋食,咳唾脓血,颜色乍白,乍青,腹内胀满,状如虾蟆,若成蛊吐出,成蝌蚪形,是虾蟆蛊,经年不治。啖人脾胃俱尽,唇口裂而死。蜣螂蛊者,脉缓而散,病发之时,身体乍冷乍热,手脚烦疼,吐逆无时,小便黄赤,腹内闷,胸中痛,颜色多青,或吐出似蜣螂有足翅,是蜣螂蛊,经年不治,啖人血脉枯尽而死,欲知蛊与非,当令病患唾于水内,沉者是蛊,浮者非也。又云,旦起取井华水,未食前,当令病患唾于水内,唾如柱脚直下沉者是蛊毒,沉散不至下者,是草蛊毒。又云,含大豆,若是蛊豆胀皮脱,若非蛊豆不烂脱。又云,以鹄皮置病患卧下,勿令知,若病剧者是蛊。又云取。新生鸡子,煮熟去皮,留黄白令完全,日晚口含以齿微微之勿令破,作两炊时,夜吐瓦上着霜露内,旦看大青,是蛊毒也。昔有人食新变鲤鱼中毒,病心腹痛,心下鞭,发热烦冤,欲得水洗沃,身体摇动,如鱼得水状,有人诊云是蛊,其家云野间相承无此毒,不作蛊治,遂死。小儿蛊毒痢论曰:小儿下痢,瘀血如鸡鸭肝片,随痢而下者,蛊毒痢也,此由岁时寒暑不调,有毒厉之气,中儿肠胃,其邪与血气相搏,变而成痢,血毒瓦斯盛,热则伤损腑脏,如中蛊之状,故名蛊毒痢。诸虫啮论曰:诸虫啮所伤,其类不一,然毒入皮肤,非真气正法不能移变,故上古有移精变气祝由之法,今虽具存,而逐恶去毒之剂,亦不可废也。


     传尸骨蒸论曰:传尸之病,由相克而生,毒瓦斯内传五脏,渐至羸极,死则复传其家属一人,故曰传尸,其初得病,半卧半起者,名曰 ,气急嗽者,名曰肺痿,骨髓中热者,名曰骨蒸,内传五脏者,名曰复连,忽而不KT ,乃至绝后,假如男子因虚损得之,其源先从肾起,初受尸气,两胫酸疼、腰脊拘急,行步脚弱,食减耳鸣,梦泄阴汗,肾病不已,次传于心,则惊悸少气,梦见先亡,时有盗汗,食饮无味,口疮好睡,唇颊赤色,五心皆热,朝轻夕重,心病不已,次传于肺,则气满咳嗽,喘急口燥,四体微弱,肌肤枯槁。细起如麸,或刺痛如虫行,鼻干不闻香臭,或闻恶气欲吐,肺病不已,次传于肝,则面无颜色,坐常颦眉,视不及远,目昏睛黄,或赤涩痛,惟欲合眼,又不得睡,肝病不已,次传于脾,则两胁虚胀,食不消化,时复渴利,腹肚痛胀,唇舌焦干,发无光泽,上气喘息,利赤黑汁,传变至此,则不可复救,盖传五脏已尽故也。


    解金银铜铁石毒论曰:五金受五方精气,各有毒性,不可谓有利无害也。服之适宜,足以瘳疾,服之非宜,徒伤正气,当随所畏恶以制之,服石法亦若是。

 

 

1 名称: 五福化毒丹
组成: 黄连5钱,黄芩7钱,生大黄1两,银花1两,生甘草5钱。
出处: 《中药成方配本》。
功效: 清热化毒。
主治: 婴儿胎火胎毒;肠胃热毒,疮疖痈肿。
用法用量: 婴儿每日1丸,分2次开水化下;小儿每日2次,每次1丸,开水化下;成人每日3次,每次1丸,开水化下。
制备方法: 各取净末和匀,用白蜜3两,炼熟为丸,分做100粒,每粒约干重5分。
用药禁忌: 孕妇慎服。
 
2 名称: 仓廪散
组成: 人参败毒散加黄连,陈仓米300粒。
出处: 《回春》卷三。
主治: 痢疾赤白,发热不退,肠胃中有风邪热毒及时行瘟疫沿门阖境皆下痢噤口者。
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加减: 痢后手足痛,加槟榔、木瓜;噤口痢,加陈仓米1撮,石莲肉7枚。
 
3 名称: 化积保中丸
组成: 白术3两,苍术2两,陈皮2两,香附2两,山楂肉4两,神曲1两,半夏1两,萝卜子1两,白芥子1两,黄连1两,三棱7钱,蓬术7钱,青皮7钱,槟榔7钱,砂仁5钱,木香5钱,干漆炭5钱,瓦楞子灰5钱,人参5钱。
出处: 《活人方》卷四。
功效: 养正气,消积滞。
主治: 脏腑营卫之气不和,致痰积、食积结滞肠胃隐曲之地,窒碍流行之气,于心腹胁腋间为痛,饮食不甘,形神枯萎。
用法用量: 每服2-3钱,早空心、午前淡姜汤送下。
制备方法: 醋调,神曲糊为丸。

4 名称: 化痞散
组成: 三仙9钱,使君子仁3钱,山药3钱,扁豆3钱,白术3钱,党参3钱,茯苓3钱,芜荑3钱,芡实3钱,鸡内金3钱,黄连2钱,清半夏2钱,陈皮2钱,厚朴2钱,胡黄连2钱,朱砂2钱。
出处: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
功效: 健胃整肠驱虫。
主治: 胃肠不调,消化不良,痞满胀痛,腹大青筋,肌瘦发热,腹大颈细,虫积食积,腹痛恶心,寐而惊啼或成疳疾。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小儿周岁以上者服1分至2分,余者量儿大小酌用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用药禁忌: 胃肠衰弱,无热久泄者忌服之。

5 名称: 升麻散
组成: 川升麻1两,黄连1两(去须),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地骨皮1两,黄芩1两,大青1两。
出处: 《圣惠》卷九。
主治: 伤寒5日,阳气攻胃,大肠结涩,但通体热,面如桃花,皮肤干燥,无润泽,口干渴。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淡竹叶3-7片,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6 名称: 木香丸
组成: 木香半两,白垩(火煅)半两,肉豆蔻仁半两,丁香半两,干姜(炮)1两,诃黎勒(煨,取皮)1两,龙骨1两,黄连(去须)3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主治: 脾胃虚冷,肠滑水泻,如休息痢不止。
用法用量: 每日30丸;空心米饮送下,日晚再服。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7 名称: 木香大安丸
组成: 木香2钱,黄连3钱,陈皮3钱,白术3钱,山楂肉1钱半,莱菔子(炒)1钱半,枳实1钱半,连翘1钱半,神曲(炒)1钱半,麦蘖(炒)1钱半,砂仁1钱半。
出处: 《痘疹心法》卷二十三。
主治: 小儿痘疹,伤食者。小儿恣意肥甘,生冷不能运化,肠胃积滞,头温腹热,大便酸臭,嗳气恶食,烦不安眠,口干作渴,滞轻者。
用法用量: 陈廪米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神曲糊为丸。

8 名称: 木香和中丸
组成: 木香1两(去腐),沉香1两,槟榔1两,枳实1两(去瓤),蓬莪术1两(去皮),青皮1两(去瓤),橘皮1两(去白),当归1两(酒浸),黄芩1两(去腐),木通1两(去皮),黄连1两(去须),白豆蔻1两,三棱1两(去皮),牙皂1两(连子,酥炙),郁李仁1两(去皮,另研),缩砂2两,黄柏3两(去腐皮),香附子(去毛)3两,大黄(蒸)4两,牵牛(末)2两或4两。
出处: 《袖珍》卷二引《圣惠》。
功效: 和脾气,益肾水,宣畅三焦,开利膈润大便,清小便,进美饮食。
主治: 胃肠积滞,癥瘕癖块,气逆上攻心胸,胁肋胀满痞痛,四肢筋脉拘急,身体困倦。腹痛泄泻,脉滑者。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半,加至3钱,食后生姜汤送下,或茶清亦得,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末,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附注: 本方改为汤剂,名“木香和中汤”(见《中国医学大辞典》)。

9 名称: 木香黄连丸
组成: 木香1分,黄连(去须)1分,香附子尖2个(炮)。
出处: 《卫生总微》卷十一。
主治: 小儿冷热相杂,下利赤白,里急后重,腹痛绞撮,及肠胃气虚,暴伤乳哺。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至20-30丸,食前米饮送下,日夜3-4次。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粟米饭为丸,如绿豆大,或黍米大。

10名称: 木香散
组成: 木香半两,阿胶半两(炙,炒),诃黎勒半两(炮,去核),黄连(去须,炒)半两,干姜1分(炮),吴茱萸1分(汤浸,焙,炒),龙骨1分。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主治: 肠胃冷气,飧泄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空心米饮调下,日晚再服。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1 名称: 木香槟榔丸
组成: 木香1两,槟榔1两,当归1两,黄连1两,枳壳1两,青皮1两,黄柏1两,黄芩2两,陈皮2两,三棱2两,香附2两,丑末2两,莪术4两,大黄4两。
出处: 《丹溪心法》卷三引《绀珠》。
功效: 消导开胃。
主治: 膨胀,有热者。痢疾初作、里急后重,肠胃中有积滞者。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临卧生姜汤送下。寻常消导开胃,只服30-40丸。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2 名称: 半夏泻心汤
别名: 泻心汤
组成: 半夏半升(洗),黄芩3两,干姜3两,人参3两,甘草(炙)3两,黄连1两,大枣12个(擘)。
出处: 《伤寒论》。
功效: 和胃降逆,开结除痞,补虚降逆,祛寒泻热,分阴阳,升水降火,交阴阳,通上下。
主治: 伤寒痞证,胃气素虚,或吐下伤正,肠胃不和,升降失序,心下痞满,按之柔软而不痛,干呕,肠鸣下利,舌苔薄黄而腻,脉弦数。现用于急慢性胃炎、肠炎,消化道溃疡,胃功能失调等属肠胃不和,升降失调者;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心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呕而肠鸣,心下痞者;上焦虚寒,肠鸣下利,心下痞坚;老小下利,水谷不化,肠中雷鸣,心下痞满,干呕不安;心实热,心下痞满,身黄发热,干呕不安,溺溲不利,水谷不消,欲吐不出,烦闷喘息;痢疾腹痛,呕而心下痞硬;或便脓血,及饮汤药后,下腹部每漉漉有声而转泄者;症瘕积聚,痛浸心胸,心下痞硬,恶心呕吐,肠鸣下利者。
用法用量: 以水1斗,煮取6升,去滓,再煮取3升,温服1升,日3次。
临床应用:

1.痞证:张某某,男,36岁。素有酒癖,因病心下痞闷,时发呕吐,大便不成形,日3-4行,多方治疗,不见功效,脉弦滑,舌苔白。拟方:半夏12g,干姜6g,黄连6g,党参9g,炙甘草9g,大枣7个。服1剂,大便泻出白色粘涎甚多,呕吐遂减十分之七,再服1剂,痞、利俱减,又服2剂,病则痊愈。
2.不寐:李某某,女性,年约六旬。失眠症复发,屡治不愈,日渐严重,竟至烦躁不食,昼夜不眠,服安眠药片才能勉强睡1时。就诊时,按其脉涩而不流利,舌苔黄厚粘腻,胃脘满闷,大便数日未行,但腹无胀痛。处方:半夏泻心汤原方加枳实。傍晚服下,当晚就酣睡了一整夜,满闷烦躁,都大见好转,又服几剂,大便畅行,一切基本正常。
3.痫证:一人年18,患痫,发则郁冒,默默不言,但能微笑,恶与人应接,故用屏风,重蚊帐,避人蒙被卧。汗之,心下痞硬,腹中雷鸣,服半夏泻心汤,痫减7-8。
4.腹泻:余某,女,26岁。热病5天,发热,口苦,渴而引饮,自取“狗干菜”煎服,热渴口苦虽减,惟不饮食。翌日晚,食干饭钟余,胃脘不舒,夜半忽腹泻,完谷不化,延医服药2剂,无效,而后下利频数,日十余行,肠鸣漉漉,脉小数。诊断:脏热肠寒,宜半夏泻心汤,一剂而愈。本方治疗急性肠炎100例,其中日泻25次以下28例,10次以下24例,5次以上48例;发热低于38℃者38例,高于38℃者23例;腹痛者70例;恶心呕吐者44例;大便镜检:白细胞0-2者70例,红细胞0-2者33例。治疗3日后,痊愈者78例,好转14例,无效8例。
5.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笔者对48例经西医诊断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和慢性胃炎等病人治以半夏泻心汤,均取得满意效果。临床症状为脘腹疼满,隐痛,吐血色鲜,或紫暗色血水,杂有食物残渣,或排大便如墨,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其加减法:呕血者以炮姜炭易干姜,加小蓟根10g;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加阿胶10g;呕血兼便血者,加小蓟根10g,阿胶10g;脘疼隐痛者,加延期胡索10g。每日1剂,服3剂后止血者31例,服5剂后止血者15例,服10剂后止血者2例。
6.口腔粘膜溃疡:笔者用半夏泻心汤原方对口腔溃疡病久,舌质偏红,兼有热象,溃疡部位呈灰白色,属心火与脾湿搏结者20例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各家论述:

1.《金匮玉函经二注》赵以德注:自今观之,是证由阴阳不分,塞而不通,留结心下为痞,于是胃中空虚,客气上逆为呕,下走则为肠鸣,故用是汤分阴阳,水升火降,而留者去,虚者实。成注是方:连、芩之苦寒入心,以降阳而升阴也;半夏、干姜之辛热,以走气而分阴行阳也;甘草、参、枣之甘温,补中而交阴阳,通上下也。
2.《伤寒来苏集》:伤寒5-6日,未经下而胸胁苦满者,则柴胡汤解之;伤寒5-6日,误下后,心下满而胸胁不满者,则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以和之。此又治少阳半表半里之一法也。然倍半夏而去生姜,稍变柴胡半表之治,推重少阳半里之意耳。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故仍名曰泻心,亦以佐柴胡之所不及。
3.《医方集解》:苦先入心,泻心者,必以苦,故以黄连为君,黄芩为臣,以降阳而升阴也;辛走气,散痞者必以辛,故以半夏、干姜为佐,以分阴而行阳也;欲通上下交阴阳者,必和其中,故以人参、甘草、大枣为使,以补脾而和中。
4.《金匮要略心典》:是虽三焦俱病,而中气为上下之枢,故不必治其上下,而但治其中。黄连、黄芩苦以降阳,半夏、干姜辛以升阴,阴升阳降,痞将自解;人参、甘草则补养中气,以为交阴阳,通上下之用也。
5.《成方便读》:所谓彼坚之处,必有伏阳,故以芩、连之苦以降之,寒以清之,且二味之性皆燥,凡湿热为病者,皆可用之。但湿浊粘腻之气,与外来之邪,既相混合,又非苦降直泄之药所能去,故必以干姜之大辛大热以开散之。一升一降,一苦一辛。而以半夏通阴阳行湿浊,散邪和胃,得建治痞之功。用甘草、人参、大枣者,病因里虚,又恐苦辛开泄之药过当,故当助其正气,协之使化耳。
附注: 泻心汤(《千金》卷十)。

13 名称: 水煮木香丸
组成: 木香1两,丁香1两,诃子皮1两,当归1两,藿香叶1两,黄连(去须)1两,白芍药1两,青皮(去白)1两,陈皮(去白)1两,甘草(炙)1两,厚朴(生姜制)1两,枳实(麸炒)半两,干姜(炮)半两,乳香1两半,肉豆蔻1两半,缩砂仁1两半,御米壳(蜜水拌,炒深黄色)6两。
出处: 《御药院方》卷七。
主治: 脾胃受湿,脏腑滑泻,腹中疼痛,日夜无度,肠鸣水声,不思饮食,每欲利时里急后重,或下赤黄,或便脓血。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擘破,水1大盏,煎至7分,和滓稍热食前服。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附注: 本方原名水煮木香膏,据《普济方》改。

14 名称: 艾叶散
组成: 艾叶1两(微炒),黄柏3分(涂蜜微炙,锉),赤芍药3分,黄连3分(去须,微炒),地榆3分(挫),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干姜半两(炮裂,锉),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
出处: 《圣惠》卷七十九。
主治: 产后脓血痢久不愈,肠胃疼痛,不思饮食,渐加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日3-4次。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15 名称: 立通丸
别名: 青橘皮丸
组成: 京三棱(炮,锉)1两,黄连(去须)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蓬莪术(炮)1两,巴豆霜1分。
出处: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主治: 胃热肠寒,善食数饥,便溺,小腹胀痛,大便或涩。
用法用量: 每服5丸,食后茶、酒任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附注: 青橘皮丸(《宣明论》卷二)。

 

16 名称: 龙脑丸
别名: 当归龙荟丸、龙荟丸
组成: 当归(焙)1两,龙胆草1两,大栀子1两,黄连1两,黄柏1两,黄芩1两,大黄半两,芦荟半两,青黛半两,木香1分,麝香半钱。
出处: 《宣明论》卷四(千倾堂本)。
功效: 常服宣通血气,调顺阴阳;泻火通便。
主治: 肝胆实火,头痛,目赤晕眩,胸胁疼痛,惊悸抽搐,甚则躁扰狂越,便秘尿赤,或肝火犯肺之咳嗽。现用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及胆道蛔虫病;肾水阴虚,风热蕴积,时发惊悸,筋惕搐弱,神志不宁,荣卫壅滞,头目昏眩,肌肉瞤瘛,胸高痞塞,咽嗌不利,肠胃燥涩,小便溺闭,筋脉拘奇;肢体痿弱,暗风痫病;小儿急慢惊风;肝移热于肺,咳嗽而两肋痛,多怒脉弦者。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兼服防风通圣散。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小儿如麻子大。
用药禁忌: 忌发热诸物;非实火者不可轻投。
临床应用:

1.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报告以本方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31例,其中20例既往未曾用过化疗,其余1l例为化疗后复发病例。治疗结果:缓解者17例,进步8例;无效6例,多数患者服药后至开始发挥疗效的时间约需1个月。17例缓解病例缓解期为1个月-1年以上,平均5.6月。作者认为本病当属实证,实则泻之,故用泻肝法。本方常见副作用力腹痛、腹泻、恶心,但无一例发生血小板下降及骨髓抑制。
2.癫狂:以本方改为汤剂,并用石菖蒲代替方中麝香,治疗狂症4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2例。结果均获治愈。作者指出:本方治实证之狂病有釜底抽薪之妙,见效甚捷,但方中均为峻猛寒药,非实热者不可妄用。临床当以脉象洪实、舌红、苔黄、大便秘结为应用指征。
3.胆道蛔虫病:以本方加牙皂2钱,改为汤剂煎服(其中麝香半分另调服)。治疗胆道蛔虫病15例,结果全部治愈。追踪观察3-8个月,无1例复发。作者认为本方具有清热燥湿,通关利窍,行气止痛,利胆杀虫,并具有促进虫体排出之作用。
各家论述:

 1.《医方考》:《经》曰:狂言为失志;又曰:肾藏志。如斯言之,则肾亦火矣。此一水不胜五火之谓也。故用黄连以泻心,用黄芩以泻肺,青黛、龙胆、芦荟以泻肝,大黄以泻脾,黄柏以泻肾。所以亟亟以泻五脏之火者,几于无水,故泻火以存水耳!用当归者,养五脏之阴于亢火之时;用木香、麝香者,利五脏之气于克伐之际也。咳嗽而两肋痛,多怒,脉弦者,病原于肝也。肝者将军之宫,气常有余,气有余便是火,故宣泻之。是方也,芩、连、栀、柏、草龙、青黛、大黄、皆能泻火,而未必入肝;肝气臊,诸药得芦荟、麝香之臊,同气相求,可以入肝而平肝矣。然肝木为生火之本,而诸脏之火不无相扇,诸药虽因芦荟、麝香之引而入肝,然其性各有所属,则能兼五火而治之矣。用当归为君者,以其能和五脏之阴,以木香为佐者,以其能行诸药之滞也。
2.《医方集解》:此足厥阴、手足少阳药也。肝木为生火之本,肝火盛则诸经之火相因而起,为病不止一端矣。故以龙胆、青黛直入本经而折之;而以大黄、芩、连、栀、柏通平上下三焦之火也。芦荟大苦大寒,气臊入肝,能引诸药同入厥阴,先平其甚者,而诸经之火无不渐平矣。诸药苦寒已甚,当归辛温,能入厥阴,和血而补阴,故以为君。少加木香、麝香者,取其行气通窍也。
附注: 当归龙荟丸(《丹溪心法》卷四)、龙荟丸(《医方类聚》卷一九七引《新效方》)。本方方名,原书(四库本)作“当归龙胆丸”。

 

17 名称: 龙骨散
组成: 龙骨半两,黄连(去须)1两,牡蛎(煅)1两,乌梅肉(焙干)3分。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主治: 赤白痢,肠胃虚滑。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食前温米饮调下。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8 名称: 生姜泻心汤
组成: 生姜4两(切),甘草3两(炙),人参3两,干姜1两,黄芩3两,半夏半升(洗,)黄连1两,大枣12枚(擘)。
出处: 《伤寒论》。
功效: 和胃降逆,散水消痞。
主治: 伤寒汗后,胃阳虚弱,水饮内停,心下痞硬,肠鸣下利;妊娠恶阻,噤口痢;现用于胃下垂、胃扩张、慢性胃炎等属胃阳虚弱,水饮内停者。
用法用量: 以水1斗,煮取6升,去滓,再煎取3升,温服1升,每日3次。
临床应用: 1.胃脘痛:杨某,女,17岁,始见胃脘疼痛,继则呕腐吐酸,发作无常,已4年余。今春以来,胃不受纳,进食即吐,面色苍白,神倦腰痛,四肢痠楚,舌苔薄白而滑,右脉强,左脉沉细。诊断为肝胃不和,治以本方和胃降逆。
2.胃下垂:某女,消瘦,胃下垂,喜饮酒,不断嗳气,予生姜泻心汤5剂,嗳气消失。
3.胃扩张:某人,年约40余。宿嗜酒,初则晨起吐清水,嗳气显之,继则胃中有振水声,肠鸣下利,偶食不消化物或荤腻,则下利频繁,致消瘦无力,诸治无效。某医院诊断为胃扩张、肠弛缓。脉滑数,苔反腻,心下痞硬。乃用生姜泻心汤,连服10剂而愈。
4.慢性胃炎:胡某某,男。患慢性胃炎,自觉心下有膨闷感,经年累月,饱食后嗳生食气,腹中常有走注之雷鸣声,形体瘦削,面少光泽。符合仲景生姜泻心汤证。疏方:生姜12g,炙甘草9g,党参9g,干姜3g,黄芩9g,黄连3g(忌用大量),半夏9g大枣4枚(擘),以水8钟,煎至4钟,去滓再煎,取2钟,分2次温服。1周后所有症状基本消失,唯食欲不振,投以加味六君子汤,胃纳见佳。
各家论述:

1.《伤寒大白》:泻心汤五方,三方皆用干姜、半夏、黄连、黄芩,两热两寒,豁痰

清热。此方因汗出表解,胃阳虚,不能敷布水饮,腹中雷鸣而下利,故用生姜佐干姜和胃阳,此以痰热方中化出逐寒饮之法。
2.《伤寒论本义》:雷鸣下利,亦是中气运行不健之故,鸣则为虚,利则为实;痞硬少气为虚,干噫食臭为热。虚热二字,合成此证。此生姜泻心以苦治热,以甘补虚,以辛散痞,为对证之剂也。
3.《古方选注》:泻心汤有五,总不离乎开结、导热、益胃,然其或虚或实,有邪无邪,处方之变,则各有微妙。先就是方胃阳虚不能行津液而致痞者,惟生姜辛而气薄,能升胃之津液,故以名汤

。干姜、半夏破阴以导阳,黄芩,黄连泻阳以交阴,人参、甘草益胃安中,培植水谷化生之主宰,仍以大枣佐生姜发生津液,不使其再化阴邪。通方破滞宣阳,是亦泻心之义也,
4.《医宗金鉴》:名生姜泻心汤者,其义重在散水气之痞也。生姜、半夏散胁下之水气,人参、大枣补中州之土虚,干姜、甘草以温里寒,黄芩、黄连以泻痞热。备乎虚、水、寒、热之治,胃中不和下利之痞,未有不愈者也。
 
19 名称: 白矾散
别名: 大安散
组成: 白矾1两,硫黄1两(研),乳香1两(研),黄连1两(去须,为末),黄蜡1分。
出处: 《圣惠》卷六十。
主治: 久痔,肠胃风冷,及瘘脓血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以粥饮调下。
制备方法: 上用大鲫鱼1头,不去鳞,除腹内物,入诸药末在内,以湿纸裹,又以麻缠了,盐泥固济,于煻火(灰)内煨令熟取出。却以慢火炙焦,捣细罗为散。
附注: 大安散(《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20 名称: 生熟三黄汤
组成: 生地1钱5分,熟地1钱5分,黄连1钱,黄柏1钱,黄芩1钱,人参1钱,苍术(米泔水浸,炒)1钱,白术(土炒)1钱,厚朴(姜炙)1钱,当归身1钱,陈皮1钱,地榆6分,防风6分,泽泻6分,甘草(生)6分,乌梅2个。
出处: 《金鉴》卷六十九。
主治: 血箭痔。生肛门或里或外,堵塞坠肿,每逢大便用力则鲜血急流如箭;不论粪前粪后,由肠胃风热而兼暴怒成之。
用法用量: 水2钟,煎8分,食前服。

21 名称: 白附子香连丸
别名: 白附子黄连丸、白附香连丸
组成: 黄连1分,木香1分,白附子(大者)2个。
出处: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主治: 肠胃气虚,暴伤乳哺、冷热相杂、泻痢赤白,里急后重、腹痛扭撮、昼夜频并、乳食减少。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至30丸,食前清米饮送下,日、夜各服4-5次。
制备方法: 上为末,粟米饭为丸,如绿豆大或黍米大。
附注: 白附子黄连丸(《普济方》卷三九七)白附香连丸(《准绳·幼科》卷七)。

22 名称: 龙骨汤
组成: 龙骨1两,犀角(镑)1两,当归(切,焙)1两,阿胶(锉,炒燥)1两,黄连(去须,锉,炒)1两,人参3分。
出处: 《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主治: 伤寒后热毒攻肠胃,下痢赤白,困绝。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
制备方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23 名称: 甘草泻心汤
组成: 甘草4两(炙),黄芩3两,干姜3两,半夏半升(洗),大枣12枚(擘),黄连1两。
出处: 《伤寒论》。
功效: 益气和胃,消痞止呕。
主治: 伤寒痞证,胃气虚弱,腹中雷鸣,下利,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狐惑病;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症、白塞氏综合症等;产后口糜,泻痢。
用法用量: 以水1升,煮取6升,去滓,再煎取3升。温服1升,日3次。
临床应用:

1.急性胃肠炎:用本方不予加减,只按比例加重其剂量;甘草60g,干姜45g,大枣30g(去核),黄连15g(捣),半夏10Og,黄芩45g,共治疗60例急性胃肠炎。其中未经西药治疗者49例,经西医治疗无效者11例;病程最短者4小时,最长者15天。全部用本方治愈。其中服1剂而愈者8例,2剂而愈者23例,3剂而愈者18例,4剂而愈者忘例,5剂而愈者6例。
2.狐惑:郭某某,女,36岁,口腔及外阴溃疡半年,在某医院确诊为口、眼、生殖器综合征,曾用激素治疗,效果不好。据其脉症,诊为狐惑病,采用甘草泻心汤加味,方用:生甘草30g,党参18g,生姜6g,干姜3g,半夏12g,黄连6g,黄芩9g,大枣7枚,生地30g,水煎服12剂。另用生甘草12g,苦参12g,4剂煎水,外洗阴部。复诊时口腔及外阴溃疡已基本愈合,仍按前方再服14剂,外洗方4剂,患者未再复诊。
3.慢性泄泻:刘某某,男,36岁。1979年10月23日初诊。4年前因伤食引起腹泻,治后获愈。但遇进食稍多或略进油腻即复发。发时脘腹胀闷,肠鸣漉漉,大便稀溏,挟有不消化物或粘液,日2-3次;并有心悸,失眠,眩晕,脉沉细,舌苔白而微腻,腹平软,脐周轻度压痛。予甘草泻心汤加白术、厚朴。服3剂,大便成形,纳增,睡眠转佳,尚有肠鸣,心悸。原方去厚朴加桂枝,续服6剂,大便正常。23个月后随访,未复发。使用此法治疗22例慢性泄泻,均获较好效果。其病程有自5个月-6年,1-3年为多,计15例。治后18例症状消失未再复发,2例半年后出现反复,2例无效。
4.胃虚便秘:郭某,女,21岁。主诉:便坚难解,4-5日一行,已5-6年,每次均需用通便药,大便仍燥结如羊粪;心下痞塞不通,不知饥,不欲食,夜寐欠安,口不渴,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根微黄,脉滑。遂投甘草泻心汤。炙甘草12g,半夏10g,干姜5g,川连3g(冲服),黄芩10g,党参12g,大枣10枚。5剂,水煎服。药后大便畅通,肠鸣增多。再予5剂,大便通畅,纳增,心下痞塞除,诸症悉愈。
5.白塞氏综合症:作者根据该病以口腔溃疡、前阴或肛门溃疡、发冷发热、皮肤损害等主要症状,认为即是《金匮》狐惑病。用本方治疗60例,均有效。其加减为:不欲食,加佩兰;咽喉溃疡,加升麻、犀角;口渴,去半夏,加花粉;目赤,加赤芍、夜明砂;口鼻气热,加石膏,知母;胸胁满痛,加柴胡;湿偏盛者,加赤苓、木通;热偏盛者,以生姜易干姜;便秘,加酒制大黄;五心烦热,加胡黄连。同时用《金匮》苦参汤外洗,雄黄散烧熏肛门。
6.口腔糜烂:陈某某,男,48岁,农民。口舌糜烂已20余天,尿赤,脉洪数,予导赤散2剂无效,大便3日未解,于原方加凉膈散2剂。大便解,口舌糜烂遂愈。半月后复发,症状较前为剧,舌红绛,边有脓疮,尿黄。先后用二冬甘露饮、六味地黄汤加肉桂均无效。出现满唇白腐,舌脓疮增多,不能食咸味,以食冷粥充饥,口内灼热干痛,喜用冷水漱口。于是因思日人《橘窗书影》所载口糜烂治验二则,认为本证属胃中不和所致,用甘草泻心汤。炙甘草12g,干姜5g,半夏、黄芩、党参各9g,川连6g,大枣6枚,2剂。药后口内灼热糜烂减轻,已不须漱水,仍予原方2剂而愈。
各家论述:

1.《古方选注》:甘草泻心,非泻结热,因胃虚不能调剂上下,致水寒上逆,火热不得下降,结为痞。故君以甘草、大枣和胃之阴,干姜、半夏启胃之阳,坐镇下焦客气,使不上逆;仍用芩、连,将已逆为痞之气轻轻泻却,而痞乃成泰矣。
2.《医宗金鉴》:方以甘草命名者,取和缓之意。用甘草、大枣之甘温,补中缓急,治痞之益甚;半夏之辛,破客逆之上从;芩、连泻阳陷之痞热,干姜散阴凝之痞寒。缓急破逆,泻痞寒热,备乎其治矣。
3.《金匮要略释义》:湿热肝火生虫而为狐惑证,故宜清湿热,平肝火;由于虫交乱于胃中,又当保胃气,因人以胃气为本,故选用甘草泻心汤。君甘草以保胃气;连、芩泻心火,去湿热。虫疾之来也非一日,其脏必虚,卧起不安,知心神欠宁,故用人参补脏阴,安心神;大枣以和脾胃;用姜、夏者,虫得辛则伏也。
附注: 《金匮》有人参三两。
 
24 名称: 肉豆蔻散
组成: 肉豆蔻(去壳,炮)3分,黄连(去须,炒)3分,诃黎勒(炮,去核)3分,甘草(炙,锉)半两,白术半两,干姜(炮)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主治: 肠胃受湿,濡泻不止;暴泻。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空心、食前米饮调下,日3服。
制备方法: 上为散。
 
25 名称: 如神散
组成: 白芍药、川当归、吴茱萸、黄连(炒赤色)各等分。
出处: 《普济方》卷二一一。
主治: 肠胃气虚,冷热不调,下痢赤白,状如鱼脑,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空心食前米饮调下,每日3次。
制备方法: 上为末。

26 名称: 观音救苦神膏
别名: 观音救苦膏、观音大士救苦神膏、大士膏
组成: 大黄2两,甘遂2两,蓖麻子2两,当归1两半,木鳖子1两,三棱1两,生地1两,川乌8钱,黄柏8钱,大戟8钱,巴豆8钱,肉桂8钱,麻黄8钱,皂角8钱,白芷8钱,羌活8钱,枳实8钱,香附7钱,芫花7钱,天花粉7钱,桃仁7钱,厚朴7钱,杏仁7钱,槟榔7钱,细辛7钱,全蝎7钱,五倍子7钱,川山甲7钱,独活7钱,玄参7钱,防风7钱,黄连5钱,蛇蜕5钱,蜈蚣10条。
出处: 《仙拈集》卷四。
主治: 偏正头风,眼科赤肿,障膜倒睫,咽喉单双蛾,喉闭,头面虚肿,风火开疼,九种心胃肚腹疼痛,中风,疟疾.痢疾,劳瘵,咳嗽吐痰,臌胀,噎膈,痰火哮喘,大小便闭,伤寒,6-7日不大便,妇人赤白带下,难产,胞衣不下,血块痞积,小儿惊风.疳症,肿毒恶疮,臁疮十年不愈,痔漏,便血肠风,梦遗,白浊,吐血,鼻血。
用法用量: 香油6斤,入药末5日,煎,去滓,再煎至滴水成珠,加密陀僧4两,飞丹2斤4两,熬至不老不嫩收贮,埋地下出火毒3日,随病摊贴;或作丸如豆大,每服7粒,滚水送下。偏正头风,各贴患处或捲条塞鼻;眼科赤肿,将耳上用针刺出血贴上;障膜倒睫,各贴患处;咽喉单双蛾,喉闭,各贴患处,将膏含化;头面虚肿,风火牙疼,贴患处;9种心胃肚腹疼痛,各贴患处,甚者作丸,滚汤送下;中风,箸撬开口,作丸,滚水吞服;疟疾,俱贴脐上,甚者作丸,热酒送下;痢疾,贴胃口,不愈,红痢用龙眼连壳核,7枚,打碎煎汤,送丸服,白痢荔枝连壳核7枚打碎煎汤送丸服,赤白痢兼用;劳瘵有虫,贴夹脊、尾闾、肚脐,饮甘草汤;咳嗽吐痰,贴前后心;膨胀,贴脐下、丹田,服丸;噎膈,贴胃口,服丸;痰火哮喘,贴前后心,服丸;大小便闭,贴肚脐,服丸;伤寒,葱汤服丸,一汗而愈;6-7日不大便者,服丸;妇女赤白带下,贴丹田;难产,胞衣不下,作丸,热酒服;血块痞积,贴痞上,若壮健者作丸服;小儿惊风,作条塞鼻,作丸服;疳症,贴脐;肿毒恶疮,贴患处,服丸;赚疮10年不愈,摊贴,每日洗换,10日全愈;痔漏,内痔,捲条纳入,外痔,贴;便血肠风,梦遗白浊,俱贴脐;吐血鼻血,贴两脚心,俱饮甘草汤。
用药禁忌: 咳嗽吐痰.禁吞服;孕妇忌用。
附注: 观音救苦膏(《验方新编》卷十一)、观音大士救苦神膏(《春脚集》卷四)、大士膏(

《外科方外奇方》卷二)。《验方新编》有草乌、莪术。

 

27 名称: 朱砂凉膈丸
组成: 川黄连、黄柏、黄芩、大黄、天花粉、滑石、薄荷各等分。
出处: 《活人心统》卷一。
主治: 三焦积热,肠胃燥结,热应睛红。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28 名称: 当归散
组成: 当归(切、焙)半两,木香半两,干姜(炮)半两,肉豆蔻(去壳,炮)半两,诃梨勒(

炮,去核)3分,黄连(去须,炒)3分。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主治: 肠胃寒湿濡泻,腹内(??)刺疼痛。
用法用量: 先用水4盏,加甘草、生姜各1分,黑豆1合,并半生半炒,同煎至2盏,去滓,分作2服

,每服用调散3钱匕,空心日午服。
制备方法: 上为散。

29 名称: 当归黄连丸
组成: 当归(锉,焙)2两,黄连(去须)2两,木香1两,吴茱萸(汤洗,熔于炒)1两,赤茯苓

(去黑皮)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诃黎勒(炮,去核)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主治: 胃寒肠热,腹胀泄利。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日3次。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30 名称: 芩连平胃散
组成: 黄连3钱,陈皮3钱,苍术1两(炒),生甘草3钱,茯苓1两,厚朴3钱。
出处: 《外科证治全书》卷三。
主治: 肠胃积湿,脐中不痛不肿甚痒,时流黄水,或浸淫成片。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白滚汤调下。外撒三妙散。
加减: 无热,当去黄连,加防风3-5钱。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用药禁忌: 忌酒、面、生冷、果菜。
附注: 本方名芩连平胃散,但方中无黄芩,疑脱。

31 名称: 附子汤
别名: 甘草汤
组成: 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甘草(炙,锉)半两,阿胶(炙燥)半两,黄连(去须,炒)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主治: 肠胃寒湿,濡泻不止,及冷痢色白,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空心温服,1日2次。
制备方法: 上锉,如麻豆大。
附注: 甘草汤(《普济方》卷二○九)。

32 名称: 万应济世救苦膏
组成: 蓖麻肉(打碎)4两,甘遂4两,当归3两,大黄2两,京三棱2两,淮生地2两,木鳖肉2两,川乌2两,莪术2两,草乌2两,川羌活1两6钱,白芷1两6钱,红芽大戟1两6钱,黄柏1两6钱,江子肉1两6钱,上官桂(研末,后下)1两6钱,麻黄1两6钱,枳壳1两6钱,真川朴1两5钱,猪牙皂1两5钱,杏仁1两5钱,北防风1两5钱,全蝎1两5钱,玄参1两5钱,花粉1两5钱,香附米1两4钱,芫花1两4钱,桃仁(打碎)1两4钱,花槟榔1两4钱,北细辛1两4钱,川山甲1两4钱,川黄连1两2钱,龙衣退1两,顶大金头蜈蚣20条,倍子1两,陀僧8两(研末,后下)。
出处: 《续回生集》卷下。
主治: 五劳七伤;肚腹饱胀,心胃气痛,左瘫右痪,偏正头风,寒湿脚气,鹤膝软弱,遗精白浊,小肠疝气,经水不调,痢疾泄泻,食积痞块,黄病蛊胀,肠风下血,痰火咳嗽,头眩头痛,漏肩疼痛,腰疼背痛,跌打损伤,疔疮,瘰疬,无名肿毒,顽癣。
用法用量: 五劳七伤,负重伤力,筋骨疼痛,贴膏盲、肾俞;肚腹饱胀,脾胃虚寒,心胃两气,胸膈不宽,贴膻中、中脘;左瘫右痪,手足麻木,贴两肩井、曲池;脑寒痰壅,偏正头风,贴风门穴;受寒恶心,咳嗽吐痰,贴华盖、肺俞、膻中穴;寒湿脚气,鹤膝软弱,贴两三里穴;遗精白浊,精寒走泄,贴关元穴;小肠疝气,偏坠木子,贴气海穴;经水不调,子宫寒冷,赤白带下,蛊崩血漏,贴两三阴交穴;痢疾泄泻,食积痞块,贴丹田穴;四肢无力,脾虚盗汗,贴两腰眼穴;黄病蛊胀,肠风下血,贴丹田、腰眼穴;痰火咳嗽,哮喘气急、贴肺俞穴;九种气痛,胀闷恶心,贴华盖、中脘穴;男女疟疾,男左女右,贴天间使穴;浑身走气,贴章门穴;头眩头痛,贴太阴、太阳、章门穴;漏肩疼痛,贴肩井穴;腰疼背痛;贴命门穴;凡一切跌打损伤,疔疮,无名肿毒,瘰疬,顽癣及妇人害乳,俱贴患处。
制备方法: 以上用麻油12斤,浸油5日,煎枯去滓,猛火下广丹4斤8两,再炖至不老不嫩,滴水成珠不散,收贮,埋土中3日,去火性,方可用。
用药禁忌: 孕妇及未满周岁小孩并热症勿贴。
 
33 名称: 万应锭
别名: 金老鼠屎
组成: 陈胆星3两,生锦纹3两,天竺黄3两,红芽大戟3两,千金子霜3两(去净油),生玄胡索3两,象贝母3两,川黄连3两,仙半夏3两,明天麻,建神曲3两,毛慈姑4两,陈京墨4两,胡黄连2两,麒麟竭1两5钱,净腰黄1两5钱,真熊胆1两5钱,麝香3钱,大梅片3钱。
出处: 《疡科纲要》卷下。
功效: 清热解毒,消食导滞,活血行气。
主治: 小儿停痰积热,发热不退,大便不爽;温热病胃肠实热,斑疹丹痧,暑湿痰热,赤白滞下,实热便闭;妇女血热瘀垢,月事不调;疡科瘰疬,痰核,时毒发颐,痄腮温毒,实热咽喉肿烂,乳蛾喉疳,喉痹喉癣,牙疳舌疳,口糜重舌,暑天热疖。
用法用量: 临用磨服,大人4-5分至1钱,小儿减之,随证酌量;肿疡亦可磨敷。
制备方法: 上各为极细末,糯米饮杵为锭,不拘大小。
用药禁忌: 妊身勿服。

34 名称: 灵感丸
组成: 柴胡(去苗)半两,防风(去又)半两,紫菀(去苗土)半两,当归(切,焙)半两,人参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干姜(炮裂)半两,桔梗(炒)半两,菖蒲半两,乌头(炮裂,去皮脐)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半两,大黄半两,吴茱萸(汤洗,焙干)半两,皂荚(去皮子、酥炙)半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半两,陈橘皮(去白,炒)半两,郁李仁(别研)半两,黄连(去须,炒)半两,巴豆半两(去油,研)。
出处: 《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主治: 虚劳积聚,腹胁坚满;男子、妇人一切风劳冷气,头旋眼疼,手脚(??)痹;血风劳气,攻击五脏四肢,筋脉掉动,面上习习似虫行;遍生疮癣;心膈烦闷,腹痛虚鸣,腰疼膝冷,手足或冷或热;诸气刺痛,呕逆醋心,肠胃秘涩,肺气发动,耳复虚鸣,脚膝无力;仍治妇人病,冷血劳气,发损面黄,气刺心腹,骨筋痠痛,经脉不调,经年逾月,或下过多不定;兼治冷热诸痢,脚气水肿等。
用法用量: 每服5丸,空心酒饮送下,取微利为度。如风冷气人,长服此药最佳。又宜夜服。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35 名称: 万灵膏
组成: 香油4斤,槐2枝,柳2枝,桃2枝,榴2枝,椿2枝,杏2枝,楮2枝,两尖1两,白芷1两,赤芍药1两,大黄1两,人参1两,黄连1两,白芍药1两,草乌1两,苦参1两,川芎1两,生地黄1两,川椒1两,胎发1两,川山甲1两,熟地黄1两,槐子1两,杏仁1两,当归2两,蓖麻120个(去皮),巴豆120个(去皮),黄柏1两(去皮),木鳖50个(去皮)。
出处: 《医便》卷五。
主治: 痈疽,发背,疔疮,瘰疬,无名肿毒,干湿疥癣,风疹搔痒,癞疮肿块,疮疖,膀胱肿块,喉闭,缠喉风,风赤眼,口疮,牙疳,牙龈出血,肩背、腰腿脚疼痛,脚气穿心疼痛,中风左瘫右痪,口眼歪邪,语言不正,破伤风,偏正头痛,冷积攻心,心痛,反胃噎食,呕吐酸水脓血,舌胀,酒积,酒后呕吐,霍乱吐泻,赤白痢疾,大小便不通,脱肛,肠风泻血,肠澼脓血,痔漏,小肠疝气,诸淋,消渴,五劳七伤,耳鸣耳聋,阳痿遗精,白浊,咳嗽,唾血,胸膈不利,气喘不止,单腹蛊胀;女子阴痿瘦弱,赤白带下,子宫冷闭,月经不通,产后诸疾;小儿痘疹,急慢惊风;打扑伤损,犬咬蛇伤蝎螫。
用法用量: 痈疽、发背、疔疮、瘰疬、无名肿毒初发1-2日,未成大患,俱用此膏贴之,火烘双手,熨150余手,务要出汗,其疮即日消散,若疮出4-5日,已成肿硬,内已有脓,亦贴之,拔出脓净,其疮自然生肌平满;干湿疥癣,诸般瘙痒、风疹,俱贴于脐中,火烘双手,熨100余手,出汗;癞疮肿肤,膏内加捣细木鳖1个贴脐中,火烘双手,熨100余手,出汗,一切小疮疖,随疮大小贴用之;膀胱肿硬,用膏贴之,火烘双手,熨50余手;肩背、腰腿、两脚寒湿疼痛,脚气穿心疼痛,俱贴之,火烘双手,熨100余手;男子阳萎不起、遗精白浊、元气虚冷,女人阴萎瘦弱、赤白带下、子宫冷闭,男妇赤白痢疾,俱用此膏内加捣细木鳖1个,贴丹田,火烘双手,熨100余手;五劳七伤俱贴肺俞、肩井、三里、曲池,火烘双手,熨100余手;痞块,用曲作圈围痞处,内放皮消1两,上用重纸盖,熨斗熨纸上令内热,去其消面,内加捣细木鳖1个贴之,火烘双手,熨100余手,出汗;

小男癖疾,不用消面,只用此膏贴之,火烘双手,熨20-30次,觉腹内热即止;左瘫右痪,膏内加捣细木鳖1个,贴丹田,火烘双手,熨100余手患处,仍服此药3丸,好酒下;偏正头疼,俱贴脐内,火烘双手,熨80余手;冷积攻心,依积症大小摊贴,火烘双手,熨60余手;舌胀,贴心中肺俞,并心坎下3寸,火烘双手,熨100余手,出汗;酒积,酒后呕吐,转食暗风,俱贴肺俞,兼心坎下2寸许,火烘双手,熨60余手;风寒、风热,痨病咳嗽,贴肺俞,火烘双手,熨60余手,出汗;打扑血凝,贴疼处,如打扑虚肿,火烘双手,熨10余手,觉热即止;胸膈不利,气喘不止,俱贴肺俞,火烘双手,熨100余手;安胎不定,先用此膏脐内贴,后用此膏内加捣细木鳖1个,贴丹田,火烘双手,熨100余手;月经不通,贴陶康2穴骨上,火烘双手,熨60余手;犬咬蛇伤蝎螫,用此膏贴之,不许用手烘,若用手烘,作脓难好;春3月,伤寒已过日期,贴脐上心坎下,火烘双手,熨80余手;伤寒未过日期,用此膏2两半贴脐中,火烘双手,熨60余手,出汗;夏3月,伤寒走黄结胸,用此膏2两,贴心坎下,火烘双手,熨80余手;秋3月,伤寒兼赤白痢,用此膏2两,贴脐中,火烘双手,熨90余手;冬3月,伤寒兼赤白痢,用此膏2两半,贴脐中,火烘双手,熨100余手;四季伤寒,俱贴脐中,酉时分贴,1服时见效。服用:将前膏药为丸,如梧桐子大,蛤粉为衣。每服3丸,各随症引下:发背疮,冷水送下;血未通,酒送下;咳嗽、缠喉风、喉闭,绵裹噙化;风赤眼,山栀汤送下;打扑伤损,橘汤送下;腰膝疼痛,盐汤送下;唾血,桑白皮汤送下;赤痢,甘草汤送下;白痢,生姜汤送下;产后诸疾,当归汤送下;赤白带下,当归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两尖等22味,俱(口父)咀如麻豆大,入香油内浸,春5、夏3、秋7、冬10日。再用黄香12两,黄丹2斤(水飞澄,火焙7次)、阿魏1两,沉香1两,丁香1两,麝香1两,血竭1两,乳香3两,没药3两,俱为细末。先将香油并药入铜锅内熬焦,将药锅取温冷,用生绢过净,将药再熬;下黄丹,用槐、柳等枝不往手搅,此时用烧火宜慢,常滴药在水中成珠不散,入黄香,将锅取下冷片时,减火性,乃下阿魏等8味搅均;用凉水1大桶,将药拔下水中,1日换水1次,浸7日7夜,去火力。用时以滚水化开。量疾大小,裁榜绵纸贴。
 
36 名称: 麦门冬汤
组成: 麦门冬(去心,焙)2两,甘草(炙,锉)2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羌活(去芦头)1两,旋覆花1两,玄参1两,白术1两,芍药1两,柴胡(去苗)1两,人参1两,升麻1两,当归(切,焙)1两,桑根白皮(锉)1两,胡黄连1分,熟干地黄(焙)1两半,木香半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主治: 胃热肠寒,善食数饥,少腹胀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入甘草1寸,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37 名称: 参连丸
组成: 艾叶(糯米糊拌,焙,取细末)1两半,干姜(炮,取末)2两(同艾末用米醋1升半,慢火熬成稠膏),宣黄连1两半(锉如豆大,用吴茱萸1两半同黄连炒紫色,拣去吴茱萸不用),木香1两半(别用黄连1两半为粗末,以水1升,慢火煮尽水,去黄连不用,将木香薄切,焙干),人参(去芦头)1两半,白术(去皮)1两半,乌梅(去核,焙干)1两半,酸石榴皮(炒)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半,地榆1两半,百草霜(别研)1两半,当归(洗,焙)1两半,龙骨1两3分(火煅通红),赤石脂1两3分,诃子(煨,去核)1两,阿胶2两(蛤粉炒),罂粟壳2两(蜜炙)。
出处: 《杨氏家藏方》卷七。
主治: 肠胃虚弱,冷热不调,泄利肠鸣,日夜无度。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前陈米饮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将艾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38 名称: 和胃膏
组成: 御寒暖胃膏加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白术、神曲、麦芽、黄连、吴萸、香附、良姜、官桂、白芍、当归。
出处: 《理瀹》。
主治: 胃肠之症,不思饮食,胸腹胀痛,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黄肌瘦,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腰背冷痛。
用法用量: 贴胸。
制备方法: 油丹熬,胶搅。
 
39 名称: 实肠丸
组成: 黄连1两(去须),肉豆蔻(面裹煨香)半两,丁香半两,干姜(炮)半两,白茯苓(去皮)半两,当归(洗,焙)半两,诃子(煨,去核)半两,木香1分。
出处: 《杨氏家藏方》卷七。
主治: 肠胃虚弱,腹胀泄泻,时时刺痛。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前米饮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猪胆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40 名称: 治肠丸
组成: 黄连(去须)半两,干姜(炮)半两,肉豆蔻(面裹,煨香)半两,赤石脂半两,龙骨半两,吴茱萸(汤洗,微炒)半两,诃子(煨,去核)1两半。
出处: 《普济方》卷二○八。
主治: 肠胃虚湿,泄泻频并,米谷不化,腹胀肠鸣,脐腹痛,肠滑洞下。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食前以米饮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粳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41 名称: 三补丸
别名: 三黄丸
组成: 黄连(去须,微炒)1两,黄柏(炙微赤)1两,黄芩1两。
出处: 方出《圣惠》卷五十九,名见《丹溪心法》卷三。
功效: 泄五脏火。泻三焦火。
主治: 三焦积热,热毒血痢,眼目赤肿,口舌生疮,咽喉齿痛,脉痿,肠风痔漏,妇女赤带。血痢日夜不止,腹中痛,心神烦闷。上焦积热。热痢腹痛,或口舌咽喉齿痛,大小便结涩,及一切实火之症。不及期而经先行,由于血热者。心气热,下脉厥而上,色赤,络脉满溢,枢纽折挈,胫纵而不任地者,名曰脉痿。口疮,胃中有热,脉洪大。三焦积热上攻,眼目赤肿,小便赤涩,大便结燥,五脏俱热,肠风痔漏。赤带,血热之甚者。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食前以粥饮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药禁忌: 忌煎炒、椒、姜。辛辣等热物。
各家论述:

《医方考》:少火宜升,壮火宜降。今以三物降其三焦之壮火,则气得其生,血得其养,而三焦皆受益矣,故曰三补。黄芩苦而枯,故清热于上;黄连苦而实,故泻火于中:黄柏苦而润,故泻火于下。虽然,火有虚实,是方但可以治实火,若虚者用之,则火反盛,谓降多亡阴也。
附注: 三黄丸(《内科摘要》卷下)。

42 名称: 肥儿丸
别名: 消疳肥儿丸
组成: 白人参2两,白术1两,青皮6钱,云苓8钱,香附8钱,芦荟8钱,神曲8钱,胡连1两,川朴1两,薏米2两,陈皮6钱,苍术1两,黄连2钱,君子仁1两,当归2两,山楂8钱,内金1两,麦芽8钱,炙草5钱,谷芽1两。
出处: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
功效: 健胃整肠,驱蛔虫。
主治: 胃肠不调,营养缺乏,腹胀青筋,面黄削瘦,嗜食无厌,口臭唇裂,肌瘦发烧,蛔虫盘裹,腹疼呕吐。
用法用量: 5岁以上者,每服1丸;5岁以下者,服二分之一。白水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1钱重。
用药禁忌: 忌生冷、硬物、鱼腥。

43 名称: 育肠丸
组成: 乌梅肉1分,黄连(去须)1分,诃子皮半两,罂粟壳(去盖筋,蜜炙)半两,肉豆蔻(包湿纸裹,煨)半两,当归(去芦,酒浸1宿焙)1两。
出处: 《局方》卷六(宝庆新增方)。
功效: 实肠胃,进饮食。
主治: 肠胃虚弱,内挟生冷,腹胀泄泻,时时刺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或变脓血,昼夜频并,经久不愈。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空心、食前饭饮送下。如小儿,作小丸,煎甘草、干姜汤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4 名称: 金露丸
组成: 生干地黄(锉,焙)1两,贝母(去心)1两,紫菀(洗,去苗,锉,焙)1两,柴胡(去芦,锉,焙)1两,干姜(炮)1两,桂心(不见火)1两,人参(洗,去芦,切,焙)1两,防风(去芦,锉,焙)1两,枳壳(汤浸,去瓤,麸炒)1两,蜀椒(去目,炒出汗)1两,桔梗(洗,去芦,锉,焙)1两,吴茱萸(汤浸7遍)1两,甘草(炙)1两,芎(洗,去芦,锉,焙)1两,菖蒲(米泔浸1宿)1两,白茯苓(去黑皮,锉,焙)1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1两,鳖甲(米醋炙黄)1两,甘松(净,洗)1两,草乌头(炮)2两,黄连(洗,锉,焙)2两,巴豆(去心膜,用醋煮30沸,焙干,取1两,不去油,煮时须亲自数30沸,便倾出焙干,若沸过则药无力)(一方用甘遂)。
出处: 《局方》卷三(宝庆新增方)引依林巢先生方。
主治: 腹内积聚癥块,久患大如杯,及黄瘦宿水,朝暮咳嗽,积年冷气,时复腹下盘痛绞结,冲心及两胁,彻背连心,痛气不息,气绕脐下,状如虫咬不可忍。又治十种水气,反胃吐食呕逆,饮食多噎,五般痔瘘,腝气走注风,有似虫行,手足烦热,夜卧不安,睡语无度。又治小儿惊疳,妇人五邪,梦与鬼交,沉重不思饮食,昏昏如梦,不晓人事,欲死俱多,或歌或哭不定,月候不调,心中如狂,身体羸瘦。心中痰患,心痛酸,口疮,一切脾气,水泻、气泻、赤痢、白痢;胸膈噎闷,妇人血气,疝气、岚气、小肠气及下坠,伤冷腹痛,酒食所伤,酒疸、黄疸,结气痞塞,鹤膝。

用法用量: 每服5丸,小儿2丸。心中痰患,姜汤送下;心痛酸,石榴皮汤送下;口疮,蜜汤送下;头痛,石膏汤葱茶送下;一切脾气,橘皮汤送下;水泻、气泻,煮陈皮饮下;赤痢,甘草汤送下;白痢,干姜汤送下;赤白痢,甘草干姜汤送下;胸膈噎闷,通草汤送下;妇人血气,当归酒送下,如不饮酒,当归煎汤送下亦得;疝气、岚气、小肠气及下坠,附子汤送下;常服及应急诸般疾患,只米饮、茶、酒、熟水任下;伤冷腹痛,酒食所伤,酒疸、黄疸,结气痞塞,鹤膝,并用盐汤、盐酒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以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45 名称: 保儿安丸
组成: 朱砂1钱,明雄1钱,全蝎1钱,薄荷1钱,明天麻1钱,天竺黄1钱,黄连1钱,大黄1钱,栀子1钱,半夏1钱,胆南星1钱。
出处: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禹县方)。
主治: 小儿胃肠积热,惊风抽搐,夜睡不安,大便闭结。
用法用量: 小儿1日服12丸,3岁服60丸。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水泛为丸,朱砂为衣,如小米大。
用药禁忌: 小儿慢惊忌服。

46 名称: 养胃汤
组成: 石斛12g,太子参12g,瓦楞子12g,金铃子9g,玄胡9g,佛手9g,黄连2g,吴茱萸0.5g,白芍15g,甘草3g。
出处: 《古今名方》引《老中医临床经验选编》。
功效: 养胃疏肝,和里缓急,降逆止呕。
主治: 胃阴不足,脘胁疼痛,呕恶泛酸,或有口干口苦,胃脘灼热,舌质偏红或红绛,舌苔薄或薄黄,脉弦细或细而带数。常用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慢性胃炎等病而偏于胃热伤阴者。
加减: 阴虚肝旺血热妄行者,加炒栀子、牡丹皮、白茅根、大生地、藕节以清肝养阴止血;肝郁气滞,加柴胡、枳壳、当归以疏肝行气;肝胃不和,胃阴已伤,加沙参、麦冬、玉竹、生扁豆以养胃阴。
 
47 名称: 厚朴丸
组成: 厚朴(去粗皮,姜汁炙)1两半,龙骨1两,诃黎勒(去核)1两,干姜(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黄连(去须)1两,白石脂1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主治: 胃寒肠热,腹胀泄利。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煎茱萸汤送下,1日3次。
制备方法: 上为末,醋浸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48 名称: 厚朴散
组成: 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黄连半两(去须,微炒),丁香1分,肉豆蔻1分(去壳),当归1分(锉,微炒),木香1分,龙骨半两,白术1分。
出处: 《圣惠》卷九十三。
主治: 小儿水谷痢,羸瘦面黄,不欲饮食。小儿肠胃风冷,泄痢水谷,腹胁胀满,不欲饮。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以粥饮调下,1日3-4次。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49 名称: 神圣香茸散
别名: 神圣香薷饮、黄连香薷饮、黄连香薷汤、香薷饮、四味香薷饮、四物香薷饮
组成: 香薷穗(经霜者)1两半,新厚朴(取心)2两,川黄连2两,白扁豆1两(焙)。
出处: 《苏沈良方》卷四引《五脏论》。
功效: 散暑和脾。
主治: 霍乱吐泻、转筋腹痛。伏暑引饮,口燥咽干,脏腑冷热不调,饮食不节,或食腥荤生冷过度,或起居不节,露卧湿地,当风取凉、风冷之气归于三焦,传于脾胃,脾胃得冷,不能消化水谷,致真邪相干,肠胃虚弱,吐利,心腹疼痛,霍乱气逆,发热头痛体疼,虚烦,或转筋拘急疼痛,四肢逆冷,脉欲绝,或烦闷昏塞而欲死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1盏,酒1盏,共煎至1盏,入瓷瓶内,蜡纸封,沉入井底,候极冷,一并服2服。
制备方法: 先用姜汁4两,一处杵黄连、厚朴2味,令细,炒成黑色,入香薷、扁豆2味,都为末。
各家论述:

 1.《医方考》:暑,阳邪也,干于脾则吐利,干于心则烦心。香薷之香,入脾清暑而定吐利;黄连之苦,入心却热而治烦心;暑邪结于胸中,非厚朴不散;暑邪陷于脾胃,非扁豆无以和中;然必冷服者,经所谓治温以清,凉而行之是也。
2.《医方集解》:此手少阴、手足太阴、足阳明药也。香薷辛温香散,能入脾肺气分,发越阳气,以散皮肤之蒸热;厚朴苦温,除湿散满,以解心腹之凝结;扁豆甘淡,能消脾胃之暑湿,降浊而升清;黄连苦寒,能入心脾,清热而除烦也。
附注: 神圣香薷饮(《圣济总录》卷四十)、黄连香薷饮(《伤寒标本》卷下)、黄连香薷汤(《卫生宝鉴·附遗》)、香薷饮(《回春》卷二)、四味香薷饮(《医方集解》)、四物香薷饮(《成方便读》卷三)。

50 名称: 钟乳健脾丸
组成: 肉桂(去粗皮)2两,人参2两,黄连(去须)2两,干姜(炮)2两,龙骨2两,当归(去芦)2两,石斛(去根)2两,大麦糵(炒)2两,茯苓(去皮)2两,细辛(去苗土)2两,神曲(碎,炒)2两,赤石脂(煅)2两,蜀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6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钟乳粉3两。
出处: 《局方》卷六。
主治: 男子、妇人虚损羸瘦,身体沉重,脾胃冷弱,饮食不消,腹胀雷鸣,泄泻不止;又治肠虚积冷,下利清谷,或下纯白,腹中(疒丂)痛,及久痢赤白,肠滑不禁,少气羸困,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温米饮送下,日3次。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入钟乳粉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51 名称: 香连丸
别名: 小连丸
组成: 黄连(去须,炒)半两,干姜(炮)1分,吴茱萸(汤浸,焙干,炒)1分,肉豆蔻(去壳)2枚,草豆蔻(去皮)1枚。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主治: 小儿肠胃虚寒,洞泄下痢,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7丸,乳食前米饮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末,烧粟米饭为丸,如绿豆大。
附注: 小连丸(《普济方》卷三九八)。
 
52 名称: 香连丸
别名: 豆蔻香连丸
组成: 木香半两,黄连3分(去须,微炒),诃黎勒半两(煨,用皮),肉豆蔻1或2枚(去壳),丁香1分。
出处: 《圣惠》卷九十三。
主治: 小儿乳食不节,肠胃虚弱,冷热之气客于肠间,下痢赤白,肠内(疒丂)痛,日夜频并,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5丸,以米粥饮送下,每日3-4次。
制备方法: 上为末,以烧饭为丸,如黍粒大。
附注: 豆蔻香连丸(《局方》卷十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53 名称: 香连导滞汤
组成: 青皮(炒)、陈皮、厚朴(姜炒)、川黄连(姜炒)、生甘草、山楂、神曲(炒)、木香(煨)、槟榔、大黄。
出处: 《金鉴》卷五十二。
主治: 小儿肠胃积热凝滞,因致疳疾,日久下痢,或赤或白,腹痛窘急。
用法用量: 灯心为引,水煎服。

54 名称: 健脾汤
组成: 党参9g,白术9g,茯苓9g,半夏9g,陈皮6g,黄连3g,吴茱萸3g,白芍15g,甘草3g,瓦楞子12g。
出处: 《老中医临床经验选编》。
功效: 健脾和胃,缓急止痛,降逆止呕。
主治: 脾胃虚弱,中脘疼痛,呕恶泛酸,精神疲乏,纳食减少,脉濡细或虚而无力;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慢性胃炎等偏于脾胃虚寒者。
加减: 脾虚不能运化,加炒麦芽、炒谷芽各12g,肉桂1.5~3g;脾虚湿盛,加苍术、厚朴各9g;脾虚不能统血,加当归、黄耆、阿胶、仙鹤草;肝胃不和,胃气上逆,加旋覆花、代赭石。

55 名称: 家秘三黄丸
组成: 黄芩、黄连、大黄、甘草、广皮。
出处: 《症因脉治》卷一。
主治: 内伤齿痛,属胃肠热盛,脉洪数应下者。

56 名称: 栝楼根丸
组成: 栝楼根5两,王瓜根3两,铁粉(研)2两,苦参2两,黄连(去须)2两,朴消(研)2两,芒消(研)2两,白石英(研)1两,泽泻(锉)1两,龙胆1两,白英1两,水萍(焙)1两,菰根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主治: 中焦热结,肠胃不通,引饮无度。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早、晚食前用温米饮送下。稍增至20丸,以知为度。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57 名称: 桃白散
组成: 桃木白皮1两,黄柏(蜜炙,锉)1两,黄连(去须,炒)1两,蛇蜕皮半两(烧灰),干蜗牛1分(烧灰),青州枣50枚(去核,烧灰)。
出处: 《准绳·幼科》卷八引张涣方。
主治: 肠胃俱虚,腹内虫动,侵蚀下部,疳痢湿(匿虫)。
用法用量: 每服1字,乳食前以粥饮调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入定粉、麝香各1分,同研匀。
 
58 名称: 大香连丸
别名: 香连丸、二味香连丸
组成: 黄连(去芦须)20两(用茱萸10两同炒令赤,去茱萸不用),木香(不见火)4两8钱8分。
出处: 《局方》卷六(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主治: 丈夫妇人肠胃虚弱,冷热不调,泄泻烦渴,米谷不化,腹胀肠鸣,胸膈痞闷,胁肋胀满;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夜起频并,不思饮食;或小便不利,肢体怠惰,渐即瘦弱。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饭饮吞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附注: 香连丸(《直指》卷十四)、二味香连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青岛方)。
 
59 名称: 消痞肥儿丸
组成: 鸡内金4两(炒),焦山楂1两半,六神曲1两半,炒麦芽1两半,炒白术1两半,炒君子1两2钱,川黄连1两,胡黄连1两,炒谷虫1两,拣人参1两,云茯苓9钱,炙甘草9钱,炒芦荟8钱。
出处: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哈尔滨方)。
功效: 消痞杀虫。
主治: 脾虚食滞,积久成疳,腹大颈细,青筋暴露,面苍骨立,寐不合睛,骨蒸发烧,嗜食无厌;痞胀,由于食积肠胃,以致脘腹胀大,口臭唇裂,肌瘦发烧;虫积,由于蛔虫盘聚,腹内结块,起伏无定,攻窜疼痛,寐而惊醒,形消骨立。
用法用量: 3岁以上者每服1丸,3岁以下至1岁者减半,1岁以内者服4分之1,每日可服2-3次。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7分重。
用药禁忌: 脾胃寒泻者忌服。

60 名称: 润下丸
组成: 南星1两,半夏3两,黄芩1两,黄连1两,橘红5钱,白矾3两。
出处: 《证治汇补》卷二。
主治: 痰郁肠胃,脉滑而沉,变生百病。
制备方法: 姜汁、竹沥和丸。


61 名称: 脏连丸
组成: 胡黄连(净末)8两,通血香1钱半,雄猪大肠(尽头1段)1尺2寸。
出处: 《纲目拾遗》卷五。
功效: 败火毒,驱湿热,消肿痈,敛脓血。
主治: 新久痔漏,但举发便下血作痛,肛门坠重,脓血不止,肿痛难坐,漏有孔者。湿热内蕴,肠胃气滞,浊气瘀血流注肛门,痛痒皆作。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久服除根。
制备方法: 雄猪大肠温汤洗净,将连末及通血香灌入肠内,两头以白丝线扎紧,煮酒2斤半,新砂锅内煮酒将干为度,取起肠药,各捣如泥,倘药烂,晒1时复为丸,如梧桐子大。

62 名称: 脏连丸
组成: 黄芩240两,槐角(炒)160两,生地120两,赤芍80两,槐花(炒)120两,阿胶(炒珠)80两,地榆炭120两,当归80两,芥穗80两,黄连40两。
出处: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功效: 润肠清热,止血通便。
主治: 肠风便血,痔疮漏疮,大便秘结,肛门肿痛。肠胃风热,转于血分引起的脏毒下血,日久不止,痔疮焮肿。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制备方法: 上用猪大肠140尺,将群药串粗末装入大肠内,两头扎住,蒸熟晒干,为细末,炼蜜为丸,重3钱。

63 名称: 致新汤
组成: 木香2分,槟榔5分,京三棱(醋煨)7分,山楂7分,枳壳7分,桃仁7分,滑石1钱5分,黄连(吴茱萸制)3分。
出处: 《赤水玄珠》卷二十六。
主治: 食积肠胃,脱肛。
用法用量: 水煎,食前服。
 
64 名称: 酒蒸黄连丸
别名: 酒煮黄连丸、酒连丸、黄龙丸、小黄龙丸、独连丸
组成: 黄连4两(以无灰好酒浸面上约1寸,以重汤熬干)。
出处: 《活人书》卷十八。
功效: 治膈热,解酒毒。除热气,止烦渴,厚肠胃。
主治: 胃肠积热,泻痢,消渴,反胃呕吐。暑毒伏深,及伏暑发渴者。酒痔下血。呕吐恶心,伤酒过多,脏毒下血,大便泄泻。消瘅。伤于酒,每晨起必泻,身热下痢鲜血,烦渴多渴,或伤热物过度。三消。一切热泻。嘈杂吞酸,噎膈反胃,吐酸、干呕、胃痛、挟虫者。酒瘅。砂疥。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滚水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各家论述: 《医方考》:黄连,苦寒枯燥之物也。苦寒,故能胜热;枯燥,故能胜湿。而必煮以酒者,非酒不能引之入血也。
附注: 酒煮黄连丸(《鸡峰》卷五)、酒连丸(《三因》卷十五)、黄龙丸(《局方》卷二吴直阁增诸家名方)、小黄龙丸(《得效》卷二)、独连丸(《普济方》卷一七七引《神效方》)。

65 名称: 断红丸
组成: 大黄(煨过)3钱,桃仁3钱(去皮尖),当归半两,槟榔半两,皂角仁5钱,黄柏5钱,荆齐穗5钱,枳壳5钱,猬皮1两(炙),黄连1两,秦艽1两,槐角子1两。
出处: 方出《丹溪治法心要》卷五,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卷四。
主治: 肠风下血,独在胃与大肠出。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前白汤送下。
加减: 如鲜血下甚者,加棕榈灰、莲房灰各5钱。
制备方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66 名称: 清胃汤
组成: 山栀(炒)1钱,连翘(去心)1钱,牡丹皮1钱,条芩1钱,石膏2匙,生地黄(酒洗)8分,黄连(炒)8分,升麻7分,白芍(煅)7分,桔梗7分,藿香5分,甘草2分。
出处: 《回春》卷五。
主治: 阳明大肠与胃二经之火,致牙床肿痛,牙齿动摇,黑烂脱落。
用法用量: 水煎,食远服。
制备方法: 上锉1剂。
 
67 名称: 黄连上清丸
组成: 黄连8钱,黄芩1两6钱,黄柏4钱,大黄4钱,山栀1两6钱,连翘4钱。
出处: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西安方)。
功效: 清泻热毒,降低血压。
主治: 急性肠胃炎,便秘,血压过高,头部充血,五官发炎。
用法用量: 大人1日服2次,每次服2-3钱;小儿按年龄服用,开水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粉,凉开水泛为丸,如绿豆大。
用药禁忌: 衰弱人或久泻后所发之五官发炎等症忌服。

68 名称: 黄连丸
别名: 黄连阿胶丸、阿胶丸、小黄连阿胶丸
组成: 黄连1两,茯苓2两,阿胶1两(炙)。
出处: 《外台》卷二十五引《近效方》。
主治: 大人小儿肠胃气虚,冷热不调,下痢赤白,状如鱼脑,里急后重,脐腹疼痛;及肺热咯血,诸疳热泻。
用法用量: 量患轻重,每服30-40丸,渐渐加至60丸,空腹以饮送下。不过5-6服必愈。
制备方法: 先捣黄连、茯苓为末,以少许水溶阿胶为丸,众手丸之,晒干。
附注: 黄连阿胶丸(《局方》卷六)、阿胶丸(《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庄氏家传》)、小黄连阿胶丸(《得效》卷十二)。

69 名称: 黄连丸
组成: 大黄32两,黄连8两,黄柏32两,栀子(炒)48两,黄芩48两,甘草16两。
出处: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功效: 清热化湿,利水通便。
主治: 胃肠滞热,湿热黄疸,口舌生疮,胃热牙痛,大便干燥,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过罗,冷开水泛为小丸。
用药禁忌: 孕妇勿服。
 
70 名称: 黄连丸
组成: 黄连4两(分作4分:一生研,一炒研,一炮研,一水浸晒研),条芩1两,防风1两。
出处: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主治: 肠胃积热,及因酒毒下血,腹痛作渴,脉弦数者。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米泔浸枳壳水送下。
加减: 冬月,加酒蒸大黄1两。
制备方法: 面糊为丸。

71 名称: 黄连乌梅丸
组成: 黄连2两(去须),阿胶2两(蛤粉炒成珠子),当归(洗净)2两,人参1两(去芦头),龙骨1两(煅红),赤石脂1两,干姜1两(炮),白茯苓1两(去皮),乌梅肉1两(焙干),陈橘皮1两(去白),诃子1两(煨,去核),肉豆蔻1两(面裹煨香),木香1两,罂粟壳(蜜炙)1两,白矾(枯)半两。
出处: 《杨氏家藏方》卷七。
主治: 饮食不节,荣卫不和,风邪进袭脏腑之间,致肠胃虚弱,泄泻肠鸣,腹胁膨胀,里急后重,日夜频并,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前米饮送下;如腹痛,煎当归汤下;下血,煎地榆汤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72 名称: 黄连平胃散
组成: 黄连5钱,陈皮3钱,厚朴(姜炒)3钱,甘草(生)2钱,苍术(炒)1两。
出处: 《金鉴》卷六十七。
主治: 脐痈溃后,肠胃湿热积久,脐中不痛、不肿,甚痒,时津黄水。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白滚水调服。外用三妙散干撒渗湿即愈。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用药禁忌: 忌酒、面、生冷、果菜,不致再发。
 
73 名称: 黄连汤
组成: 黄连(去须,微炒)2两,黄柏1两(锉,微炒),阿胶1两(蛤粉炒),栀子仁半两。
出处: 《卫生总微》卷七。
主治: 伤寒热入肠胃,下痢脓血。
用法用量: 每服1-2钱,水6分,煎至4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74 名称: 黄连利气丸
组成: 黑白丑6斤,大黄2斤,陈皮1斤半,元胡索1斤半,槟榔1斤半,川芎1斤半,黄连半斤,木通1斤半,香附1斤,枳壳1斤,广木香半斤,甘草半斤,木瓜1斤。
出处: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禹县方)。
主治: 肠胃积热,咽喉肿痛,口燥舌干,大便秘结,小便赤黄。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开水送下;10岁每服5分。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水为丸,如小绿豆大。
用药禁忌: 孕妇忌用。
附注: 有效期二年。
 
75 名称: 犀角散
组成: 犀角屑1两,黄连1两(去须,微炒),龙骨1两,当归1两(锉,微炒),人参3分(去芦头),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
出处: 《圣惠》卷十三。
主治: 伤寒。热毒攻肠胃,下痢困绝。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不拘时候温服。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76 名称: 犀角散
组成: 犀角屑半两,黄柏半两(微炙,锉),黄芩半两,漏芦1分,川升麻半两,黄连3分(去须,微炒),当归半两(锉,微炒),牡蛎半两(烧为粉),艾叶1分(微炒),醋石榴皮半两(微炒),桑寄生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出处: 《圣惠》卷十三。
主治: 伤寒。表实里虚,热气乘虚,攻于肠胃,下脓血,或如烂肉,或如鱼脑,腹痛壮热。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薤白5寸,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制备方法: 上为散。
 
77 名称: 小驻车丸
组成: 当归(去芦)2两,诃子(炮,去核)1两,干姜(炮)3分,黄连(去须)3分。
出处: 《局方》卷十(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主治: 小儿冷热不调,或乳哺失节,泄泻不止,或下痢鲜血,或赤多白少、腹痛后重,肠胃虚滑,便数频并,减食困倦,一切泻痢。
用法用量: 每1岁儿服10丸至20、30丸,温饭饮送下,随乳亦得。更量岁数加减与服。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阿胶1两3分,水煎成汁,搜和为丸,如粟米大。

78 名称: 犀角丸
组成: 黄连(去须)10两,犀角(镑)10两,人参(去芦)20两,大黄80两,黑牵牛120两(炒,别捣取粉60两)。
出处: 《局方》卷一。
功效: 除三焦邪热,疏一切风气。
主治: 风盛痰实,头目昏重,肢节拘急,痰涎壅滞,肠胃燥涩,大小便难。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至20丸,临卧温水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与牵牛粉合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79 名称: 温肠丸
组成: 黄连(去须)半两,干姜(炮)半两,肉豆蔻(面裹煨香)半两,赤石脂半两,龙骨半两,吴茱萸(汤洗微炒)半两,诃子(煨,去核)1两半。
出处: 《杨氏家藏方》卷七。
主治: 肠胃受湿,泄泻频并,米谷不化,腹胀肠鸣,脐腹筑痛,肠滑洞下。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食前米饮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粳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80 名称: 蒙姜黄连丸
别名: 家姜黄连丸
组成: 干姜(炮)1两,黄连(去须)1两,缩砂仁(炒)1两,芎1两,阿胶(锉,蛤粉炒)1两,白术1两,乳香3钱(另研),枳壳半两(去瓤炒)。
出处: 《济生》卷四。
主治: 妊娠冷物伤脾,辛酸损胃,冷热不调,胎气不安,气血凝滞,下痢赤白,时有时无,肠鸣后重,谷道疼痛者。
用法用量: 每服40丸,白痢,干姜汤送下;赤痢,甘草汤送下;赤白痢,干姜甘草汤送下,并不拘时服。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同盐梅3个(取肉),入少醋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附注: 家姜黄连丸(《冯氏锦囊·女科》卷十七)。
 
81 名称: 槐花散
组成: 黄连3分,枳壳3分,槐花1两。
出处: 《医统》卷四十二。
主治: 肠胃不调,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 上以槐花炒二味药,去花不用,只将二味用水1盏半,煎7分,空心服。
 
82 名称: 蜜草散
组成: 甘草2两,柏枝2两,莲蓬1两,五倍子1两,黄柏1两,大黄1两,黄连(去须)1两,黄芩1两。
出处: 《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主治: 肠胃风热毒气,结成痔,肿热痛,作脓血,破后久不愈,多变漏疮者。
用法用量: 每服半两,水3升,煎3-5沸,加朴消2钱,候溶化,乘热熏,通手淋洗。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83 名称: 干姜黄连丸
组成: 干姜1两,黄连1两,缩砂仁1两,芎1两,阿胶1两,白术1两,乳香3钱,枳壳半两(一方有诃子1两,龙骨半两,无砂仁、阿胶、枳壳)。
出处: 《普济方》卷三四○。
主治: 妊娠因冷物伤脾,辛酸损胃,冷热不调,胎气不安,气血凝滞,下痢频频,时有时无,或赤或白,肠鸣后重,谷道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40丸。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盐梅3个取肉,入少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84 名称: 干葛清胃汤
组成: 升麻、川黄连、山栀、丹皮、生地、甘草、干葛。
出处: 《症因脉治》卷一。
主治: 内伤膏粱积热,口眼斜,肌肉不仁,脉右关洪长;外感阳明积热,齿痛,脉右关沉数;饮食内伤,肠胃积热之痢,脉滑大者。
加减: 右上盘牙痛,加枳壳、石膏;右下盘牙痛,加石膏、桑白皮;上正门牙痛、加川连;下正门牙痛,加知母、黄柏;上二虎牙痛,加葛根、石膏;下二虎牙痛,加白芍药;左上盘牙痛,加柴胡、黄芩;左下盘牙痛,加白芍药、黄芩。

85 名称: 增损双解散
别名: 加减双解散、、增损双解汤
组成: 白僵蚕(酒炒)3钱,全蝉蜕12枚,广姜黄7分,防风1钱,薄荷叶1钱,荆芥穗1钱,当归1钱,白芍1钱,黄连1钱,连翘(去心)1钱,栀子1钱,黄芩2钱,桔梗2钱,石膏6钱,滑石3钱,甘草1钱,大黄(酒浸)2钱,芒消2钱。
出处: 《寒温条辨》卷四。
功效: 解郁散结,清热导滞,表里双解。
主治: 温毒流注,无所不至,上忤则颈痛,目眩耳聋;下流则腰痛足肿;注于皮肤,则发斑疹疮疡;壅于肠胃,则毒利脓血;伤于阳明,则腮脸肿痛;结于太阴,则腹满呕吐;结于少阴,则喉痹咽痛;结于厥阴,则舌卷囊缩。
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冲芒消,入蜜3匙,黄酒半酒杯,和匀冷服。
临床应用: 温病:戊寅四月,商邑贡生刘兆平年八旬患温病,表里大热,气喷如火,舌黄口燥,谵语发狂,脉洪长滑数。予用双解散治之,大汗不止,举家惊惶,急易大復苏饮一服汗止。但本证未退,改制增损双解散,方两剂而病痊。
附注: 加减双解散(《羊毛瘟症论》卷下)、增损双解汤(《古今名方》)。
 
86 名称: 缩砂蜜丸
组成: 缩砂蜜(去皮)1两,肉豆蔻(去壳)半两,黄连(去须)2两,当归(切,焙)1两,赤石脂1两,陈橘皮(去白,酒浸1宿,晒干)1两。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主治: 气痢。胃与大肠虚不能制,昼夜无度,渐令人黄瘦,食不为肌肉,困重无力,眼目昏涩,十年不愈。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温浆水送下,日晚再服。老人及妊娠人并可服。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87 名称: 燥湿丸
组成: 黄连(去须)3分,乌梅肉(熬)2分半,酸石榴皮半两,当归(锉,焙)半两,赤石脂半两,干姜(炮)1分半。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主治: 妇女产后肠胃气虚,泄痢水谷。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腹米饮送下,加至30丸。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88 名称: 乌梅丸
组成: 乌梅肉2两,黄连(去须)3两,当归(去芦)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
出处: 《医方类聚》卷一三九引《济生》。
主治: 热留肠胃,下痢纯血,脐腹痛,或先经下痢未断,蕴毒伏热,渗成血痢。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空心食前以米饮送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89 名称: 乌梅汤
组成: 乌梅3枚(酒浸),黄连1钱2分,干姜1钱,犀角2钱,木香8分,雄黄1钱5分,人参2钱,桃仁泥8分。
出处: 《外科证治全书》卷二。
主治: 唇疮。虫食肛,上唇生疮,声必哑;虫食脏,下唇生疮,咽必干,皆因腹内生热而食少者,肠胃空虚,三虫求食之故。
用法用量: 水煎,顿服。

90 名称: 五灵脂散
组成: 五灵脂1分,赤箭1分,龙骨1分,麝香(研)半钱,芦荟(研)半钱,丁香半钱,熊胆(研)1钱,胡黄连1钱。
出处: 《圣济总录》卷一七三。
主治: 小儿宿挟疳气,乳食不节,肠胃虚损,下痢日久。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匕,陈米饮调下。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黄连素片
主要用于肠道感染,如胃肠炎。
【药理毒理】 本品为毛莨科植物黄连根茎中所含的一种主要生物碱,可由黄连、黄柏或三棵针中提取,也可人工合成。本品对细菌只有微弱的抑菌作用,但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有效。
【药物相互作用】 含鞣质的中药与本品合用后,由于鞣质是生物碱沉淀剂,二者结合, 生成难溶性鞣酸盐沉淀,降低疗效。

【不良反应】 口服不良反应较少,偶有恶心、呕吐、皮疹和药热,停药后消失。
【禁忌】 溶血性贫血患者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者禁用。
【贮藏方法】 遮光,密封保存。
【注意事项】
1.妊娠期头3个月慎用。
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3.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4.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