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摇元宵和“放偷”(专辑)

 老北京的记忆 2014-06-09

自正月初八即可吃元宵,传统元宵以山楂白糖、白糖桂花、枣泥松仁、豆沙为馅儿,用化开的糖掺上果料,凝固成坨后切成骰子块。再用大笸箩盛干糯米粉,将馅儿料块蘸水后投入笸箩摇动,称为“撞馅儿”。实际是将笸箩放在光滑的木架上来回拖动,裹上米粉后再蘸水,再摇,如是者五遍方成。现在已难见此景,均已改机械生产了。唯因元宵裹的米粉潮湿,故不宜存放,须现买现吃。因元宵外表无缝无褶,故相声中说外国人不明白馅儿是怎么进去的。

    南方则吃汤圆,用糯米粉和面做成实心园粒称“圆子”,或包馅儿。这倒是把馅儿包进去的。

    辽时,正月十三至十五放国人作贼三日,但如盗财物十贯以上,仍以法治之。金时,正月十六纵偷一日,盗窃财物乃至妻女均不加刑。相互爱慕的男女可于是日私奔,男窃女去,如女愿,父母不能阻。此种习俗反映原始社会遗风。

老北京的摇元宵

晋 元

老北京的摇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上元节”,又叫元宵节。应节的主要食品是元宵,现在也有南方的叫汤圆。

正月十五前后北京市民大部分都买元宵或者汤圆。这里介绍的是北京的传统小吃“元宵”。过去北京的元宵都是人工手摇出来的。先是做馅儿,一般有山楂白糖、桂花白糖、枣泥,五仁,现在更多增加巧克力、奶油椰蓉等等。比较有名气的店铺架起大棚,悬灯结彩大张旗鼓的宣传。把糖化好后掺上果料。凝固后切成小四方块儿,放到装满糯米面的大笸篓里,来回摇晃。使馅儿在里面粘上糯米粉越滚越大,然后捞出来粘上水,再放进去反复摇晃。一层一层地粘上糯米粉,变成一球,成了元宵。买元宵和看灯、听曲儿、猜谜语结合起来,一家围坐在一起,吃热腾腾的元宵,和和美美,团团圆圆,特别吉祥。

现在人工摇元宵的不常见到,大部分是机器摇。北京的街面上缺少了过去的欢笑和热闹,带来的是整洁的铺面和排队买元宵的人。
  北京有名的锦芳小吃店贴出告示,停止向顾客出售小吃,店内所有地方为“摇元宵”腾地儿,一直要到农历正月十七才能恢复正常。今年仿膳、稻香村、锦芳、宫颐府等品牌元宵、汤圆每30个(500克到850克不等) 15—16元。

老北京的摇元宵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说,速冻汤圆一年四季都能买到,但是元宵要“现摇现卖”,保质期短,因此一般只有等到正月十五前后,大量的传统元宵才会上市。尤其是在正月十五前3-5天,是元宵销售的高峰,京城不少老字号按照延续多年的“惯例”,从去年11月“立冬”日开始摇元宵,并向市场投放少量元宵,但是按照往年的经验,元宵85%的销量都是在正月十五前3天到当天完成。
据稻香村有关负责人介绍,生产元宵、汤圆等品种,仍以传统口味为主,如黑芝麻、山楂、椰子、可可等,目前每天市场销量已达20吨左右,今年散装元宵仍然仅在北京稻香村50多家连锁店售卖。

简洁朴实生动谐趣的一尺斗方老北京民俗画《摇元宵》

拍型:
大众拍卖
编号:
au7045137,h5276
品种:
人物国画原作-人物国画原作
属性:
风俗画原画,,水墨/写意画法,,2000-2009年,,小于二尺,,未装裱,,宣纸,
简介:
作者:文侠,著名人物画家。专以老北京生活为创作素材,是现今以描绘北京题材屈指可数的画家之一。作品主要销往香港、台湾、日本、美国等地。而艺术精品被多家博物馆和艺术馆店堂收藏。本作品纸质画芯未裱,品较好,具体请看图。规格:34X33cm
备注:
文侠:一九五零年出生,祖籍北京。著名人物画家。专以老北京生活为创作素材,是现今以描绘北京题材屈指可数的画家之一。作品主要销往香港、台湾、日本、美国等地。而艺术精品被多家博物馆和艺术馆店堂收藏。其中的《茶艺图》、《棋艺术》、《曲艺图》、《食艺图》、《北京风情图》及人物个品画等,活灵活现的表现了老年问北京人的生活情趣。画家出身丹青世家,并受过严格的绘画训练。后经名家指点,创作出大量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民间画:在中国画中除专业画家,文入画家,等之外的专以绘画为生存手段而迎古一般市并习俗而从事绘画的街头艺人所作的种种画作。作品遍及京城五行八作,旧京百业,年节景致。作品笔下的生活小景,发生在京城的街头巷尾。你只要骑车上街兜一圈,或者到小胡同里散散步,如果你对者百姓的生活梢为留意的话,你会确认作品是无可置疑的真实有趣-今天新北京里有老北京的影子。由其是作品的重彩作品倾向艳丽甜俗细腻,不同于专业画家、文人画家,所作的画作较为讲究诗意,画境等文化内涵。而为一般文化层次的平民喜爱。民间画又称匠人画,比起院体画缺乏严格的技巧训练;比起文入画,缺乏文学和理论修养。但是,有些又趋于朴实.热烈!真实的某些优点也是文入画与院体画所不及的,也有刚为文入画和院体画所吸收。


简洁朴实生动谐趣的一尺斗方老北京民俗画《摇元宵》_价格42元_第1张_中国收藏热线

简洁朴实生动谐趣的一尺斗方老北京民俗画《摇元宵》_价格42元_第2张_中国收藏热线

简洁朴实生动谐趣的一尺斗方老北京民俗画《摇元宵》_价格42元_第3张_中国收藏热线

老北京的元宵节

春节刚过,年味儿犹存,元宵节又到了,各色元宵热卖北京街头,举国上下一派欢乐和平景象。老北京的元宵节怎么过?有哪些有意思的活动?清朝人吃的元宵与当今的元宵有什么区别?

老北京狂欢五昼夜

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赵书告诉记者,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民间影响最为广泛的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它又称“灯节”、“上元节”、“元夜”、“元夕”等。其他传统节日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而元宵节则是一个全民同庆的欢乐节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狂欢节”。所以有闹元宵一说,不闹就不能称其为元宵节。夜幕来临,无论城市乡村,南方北方,街上院内,到处张灯结彩犹如白昼。人们扶老携幼,拥向街头,观彩灯,猜灯谜,放烟火,听音乐,看杂耍,热闹非凡。有一首《上元诗》真实地描绘出了旧时北京的元宵之夜“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真是升平良夜景,万家楼阁月明中。”

著名民俗学家常人春先生介绍,老北京最热闹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从农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北京的老百姓要整整娱乐五昼夜。唐代中国的元宵节为期10天,所以要狂欢10昼夜。常人春记得,他小的时候,每逢元宵节,北京可谓万人空巷,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无论书生学士还是老人小孩,一概上街观灯。各个店铺均自发地挂出各种花灯,有的还挂出灯谜,猜中的奖赏一些鲜果、小吃等物。那几天酒肆茶楼和其他娱乐场所的生意也都很红火。虽然中国没有狂欢节的说法,但元宵节实质上就是中国的狂欢节。

元宵节灯会最热闹

要说老北京的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明代北京的灯市在东城灯市口,元宵夜,街道两旁列市,上至珠宝玉器,下至日用百货,一应俱全,并有茶楼酒肆供游人饮宴作乐。各铺户俱张挂绢纱、烧珠、明角、麦秸、通草制成的各式花灯,供人观赏。到了清代,灯市遍布整个北京城。

据史书记载,其中最繁华、规模最大者有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地安门、鼓楼、正阳门、厂甸。

著名民俗学家高巍告诉记者,老北京最热衷于挂花灯的是店铺,以糕点铺、布铺、绸缎庄为主,它们挂出大小、高矮、方圆形式不等的花灯,有传统的纱绢、玻璃、羊角灯及西洋灯款式之别。上面绘有古代传说故事,如列国、三国、西游、封神、红楼、水浒、聊斋、精忠传、三侠五义等,或花卉(兰、菊、梅、竹),或飞禽走兽(鸾、凤、龙、虎、虫、鱼)等无不颜色鲜美、妙态传真。早年地安门外大街的聚盛公干果铺,还经常搞冰灯展览,惹来大批群众围观。

上元夜,无论官宦贵人、平民百姓均不约而同地上街观灯。商户趁机将商品降价促销,老百姓既看了花灯又可以借此机会购买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市面更有临时商贩售卖“走马灯”、“吉利灯”、“气死风灯”以及狮、狗、羊、兔等动物形象的纸灯,供人购买。儿童们纷纷提着买来的灯笼四处游逛玩耍,形成提灯逛灯之景。

元宵节妇女摸门钉

著名民俗学家高巍告诉记者,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北京还有摸钉这项活动,每到元宵节,妇女就会来到正阳门,摸一摸正阳门上的铜门钉。“钉”与“丁”同音,此项活动意在祈求新的一年家里人丁兴旺。

老北京人吃元宵比现在多

元宵节自然要吃元宵,常人春介绍,老北京人每逢元宵节,吃元宵的数量比现在多,而且不论社会等级,只要家中吃得起的,都要大量吃。北京做元宵的老字号,有“稻香村”、“宫颐府”、“溢鑫府”、“聚庆斋”、“正明斋”等一大批,其中稻香村更是从1895年落户北京就开始出品元宵,其元宵至今仍然是手工摇制的。

元宵与春节的饺子不同,并不是作为主食食用的,是晚上一种调剂口味的小吃,高巍介绍,清代旗人的家庭还会做几样点心配合元宵一起吃,比如野鸡丝炒水疙瘩就是一种咸菜。同时元宵也是送礼佳品,起到沟通感情的桥梁作用。

清朝元宵就有奶油馅

                             正月十五.聊聊老北京的元宵 
  
     每逢元宵佳节,老北京人儿家家儿都煮元宵。街道两边儿的糕点铺儿,饭铺儿,回回早 
点铺儿都在店外设摊儿卖元宵。而且是现摇现卖。 
     我记的那时,在铺面儿前摆着几张桌子,桌子上面几个小笸箩,放着不同的,做好的, 
切的方方整整的元宵馅儿。几个大的笸箩里放着摇好的元宵。旁边架着摇元宵的家伙儿,大 
笸箩.搭在笸箩里的杠.柳条儿笊篱.矮缸里盛着水。 
     摇元宵的伙计白帽盔,白套袖,白围裙干净利索。不时的抖动的笸箩,方馅儿裹上了糯 
米面,用笊篱过水再摇,反复几遍。那真是摇的大小均匀,圆圆的,白白的让人一看就可人 
疼啊! 
     老北京摇的元宵那时只有几种馅儿:芝麻白糖,桂花白糖,五仁儿,山楂等。 
     听老人讲,前些年北京的[茶汤李]还是用驴拉石磨磨面,手摇元宵。[茶汤李]的元宵进 
了中南海呢!您问为什么?那是质量好!开锅儿熟啊! 
     现而今,都机器摇啦,供不应求啊。今天,转了转元宵市场,都打着老字号。您瞧瞧那 
元宵,大的大,小的小。爷爷孙子混在一块儿啦。 
     您吃的是元宵,谁还管它大小呢?唉! 
     小时候,也见邻居家的阿姨包元宵。就和今天市场买的汤圆一样,只是没有现而今的馅 
儿的种类多罢啦。 
     元宵节,古时候叫上元节又称灯节。自唐朝盛行,元宵观灯的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元 
宵节吃元宵的习俗,虽说是点缀,但也一直保留到现在。 
     元宵,又叫汤团,粉果儿。煮熟了它浮在水上面,所以古时候又叫浮圆子。 
     元宵,白白的圆圆的用糯米面做成。其意之深呀!是名副其实的团圆年的象征啊!     
     元宵节吃元宵实际上,在过年的时候思念亲人,渴望团圆的意思啊!南宋时的大臣周必 
大写的[元宵煮浮圆子]诗就描述这种情感: 
     [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 
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您读了这首诗是不是也有一些思念之情了呐? 
     咱北京啊老早老早以前就有了吃元宵的习俗。您看呐清朝[上元竹枝词]就说了: 
     [桂花香馅里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分好,试灯风里买元宵。] 
     北京人吃元宵有年头儿了吧!您说是不? 
     每逢佳节倍思亲。 
     正月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煮元宵,吃元宵。当您手端起那热气腾腾的元宵时,您一定 
会更加思念分散在各地的亲人? 
     人们能忘记老祖宗留传下来的习俗吗? 
     留恋! 

老北京的元宵节 

老北京的元宵节 - 绿葉 - 来了您呐
 


春节刚过,年味儿犹存,元宵节又到了,各色元宵热卖北京街头,举国上下一派欢乐和平景象。老北京的元宵节怎么过?有哪些有意思的活动?清朝人吃的元宵与当今的元宵有什么区别?

老北京狂欢五昼夜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民间影响最为广泛的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它又称“灯节”、“上元节”、“元夜”、“元夕”等。其他传统节日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而元宵节则是一个全民同庆的欢乐节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狂欢节”。所以有闹元宵一说,不闹就不能称其为元宵节。夜幕来临,无论城市乡村,南方北方,街上院内,到处张灯结彩犹如白昼。人们扶老携幼,拥向街头,观彩灯,猜灯谜,放烟火,听音乐,看杂耍,热闹非凡。有一首《上元诗》真实地描绘出了旧时北京的元宵之夜“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真是升平良夜景,万家楼阁月明中。”

老北京最热闹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从农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北京的老百姓要整整娱乐五昼夜。唐代中国的元宵节为期10天,所以要狂欢10昼夜。常人春记得,他小的时候,每逢元宵节,北京可谓万人空巷,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无论书生学士还是老人小孩,一概上街观灯。各个店铺均自发地挂出各种花灯,有的还挂出灯谜,猜中的奖赏一些鲜果、小吃等物。那几天酒肆茶楼和其他娱乐场所的生意也都很红火。虽然中国没有狂欢节的说法,但元宵节实质上就是中国的狂欢节。

元宵节灯会最热闹

要说老北京的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明代北京的灯市在东城灯市口,元宵夜,街道两旁列市,上至珠宝玉器,下至日用百货,一应俱全,并有茶楼酒肆供游人饮宴作乐。各铺户俱张挂绢纱、烧珠、明角、麦秸、通草制成的各式花灯,供人观赏。到了清代,灯市遍布整个北京城。

据史书记载,其中最繁华、规模最大者有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地安门、鼓楼、正阳门、厂甸。

老北京最热衷于挂花灯的是店铺,以糕点铺、布铺、绸缎庄为主,它们挂出大小、高矮、方圆形式不等的花灯,有传统的纱绢、玻璃、羊角灯及西洋灯款式之别。上面绘有古代传说故事,如列国、三国、西游、封神、红楼、水浒、聊斋、精忠传、三侠五义等,或花卉(兰、菊、梅、竹),或飞禽走兽(鸾、凤、龙、虎、虫、鱼)等无不颜色鲜美、妙态传真。早年地安门外大街的聚盛公干果铺,还经常搞冰灯展览,惹来大批群众围观。

上元夜,无论官宦贵人、平民百姓均不约而同地上街观灯。商户趁机将商品降价促销,老百姓既看了花灯又可以借此机会购买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市面更有临时商贩售卖“走马灯”、“吉利灯”、“气死风灯”以及狮、狗、羊、兔等动物形象的纸灯,供人购买。儿童们纷纷提着买来的灯笼四处游逛玩耍,形成提灯逛灯之景。

元宵节妇女摸门钉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北京还有摸钉这项活动,每到元宵节,妇女就会来到正阳门,摸一摸正阳门上的铜门钉。“钉”与“丁”同音,此项活动意在祈求新的一年家里人丁兴旺。

老北京人吃元宵比现在多

元宵节自然要吃元宵,常人春介绍,老北京人每逢元宵节,吃元宵的数量比现在多,而且不论社会等级,只要家中吃得起的,都要大量吃。北京做元宵的老字号,有“稻香村”、“宫颐府”、“溢鑫府”、“聚庆斋”、“正明斋”等一大批,其中稻香村更是从1895年落户北京就开始出品元宵,其元宵至今仍然是手工摇制的。

元宵与春节的饺子不同,并不是作为主食食用的,是晚上一种调剂口味的小吃,高巍介绍,清代旗人的家庭还会做几样点心配合元宵一起吃,比如野鸡丝炒水疙瘩就是一种咸菜。同时元宵也是送礼佳品,起到沟通感情的桥梁作用。

清朝元宵就有奶油馅

北京的元宵是把馅料蘸上水放到粗糙的江米面中摇成的。元宵馅第一次与糯米粉碰撞接触,称为撞馅。接下来需要把沾满粉子的元宵馅铲出,过一遍水,再投入到元宵机中,称为二水。一般好的元宵需要经过五水才能算完成。

北京的元宵从清朝至今变化不大,清朝的元宵主要有山楂白糖、白糖桂花、枣泥松仁、豆沙四种馅,现在当然丰富多了。清朝的时候,有一种奶油馅的元宵,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当然价格也比较高,是一般元宵的两倍。

元宵节除了吃元宵外,老北京还讲究吃一种干菜馅饺子。所谓干菜,就是把新鲜的蔬菜晾成菜干,包饺子的时候,用煮肉的肉汤把干菜煮一下,发起来,然后再做馅。干菜馅饺子别有一番风味,但是“文革”以后,元宵节吃干菜馅饺子的风俗,在北京就不大时兴了,现在基本绝迹。

“烧火判儿”绝迹京城

“烧火判儿”也是旧时元宵节里的一个重要观赏项目,遗憾的是,现在已经绝迹京城。常人春介绍,“判儿”指的是判官,元宵节期间,老北京的很多店铺用泥塑成巨大的判官形象,内部是一个炉膛,里面装上煤,点上火,判官被烧得浑身通红,火焰从判官的七窍中喷冒出来,煞是好看,惹来大批群众围观。但是“火判儿”一般不与冰灯同时展出。

老北京在今天的平安大道路北侧有一座城隍庙,那里烧的“火判儿”是京城最有名的。北京最后一次“烧火判儿”是1950年在北海公园。

                                          欢欢喜喜闹元宵 老北京的元宵节这么过!

“月亮爷,亮堂堂,哪屋元宵扑鼻香?嫂嫂屋内吃几个,奶奶膝前喝碗汤。哥哥元宝我不要,爱听嫂嫂兜内金钱响叮当。”――老北京童谣 
中国论文网 http://www./7/view-3014558.htm
   
  节日名目和节日美食合二为一的情形,只有在元宵节才会出现。春节刚过,年味儿犹存,元宵节又到了,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元宵是元宵节里献给赐福天官、宗亲五代的供品,也是亲友间相互馈赠的礼品,当然也是应节食品。旧时,京城各大糕点店从正月初六便开始摇元宵、卖元宵。 
  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又有哪些有趣的传说呢?老北京的元宵节又是怎么过的呢?有哪些有意思的活动?清朝人吃的元宵与当今的元宵有什么区别?这一个个的疑问,让我细细的来为您解答。 
   
  元宵节及元宵节燃灯的起源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关于元宵节的传说 
   
  相传汉武帝的宠臣东方朔救下一个要投井的宫女,宫女名叫元宵,她因久居宫中无法见到亲人,整日郁郁寡欢。东方朔听闻原委,承诺要帮她实现这个愿望。东方朔先在长安城里散布“正月十六火焚身”的传闻,引起了长安城极大的恐慌,大家都来求助东方朔。东方朔扔下一张红帖让百姓把它送到皇宫之后便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禀报皇上。 
  汉武帝拿起红帖,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汉武帝心中大惊,连忙请来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宫女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焚香上供,并令元宵多制汤圆分发百姓。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均可进城观灯,普天同乐便可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长安城里张灯结彩,人们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亲人团聚。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食汤圆,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又叫做元宵节。 
   
  老北京元宵节风俗 
   
  说起老北京正月十五的元宵佳节,甚是热闹,其主要囊括了以下五种风俗: 
   
  风俗之一 吃元宵 
   
  元宵节当然离不开“吃”,吃元宵是元宵节特定的习俗。旧时北京东四南大街的合芳楼,东四北大街的瑞芳斋,地安门外大街的桂英斋、桂兰斋,正阳门外大街的正明斋等店铺,每逢元宵节都提前高搭席棚,悬灯结彩,摆案子,架笸箩,大作元宵生意。老百姓购买后,全家煮而食之,取团圆和睦之意。 
  老北京制作元宵的方法是这样的:首先用果料拌糖做馅,一般为方型,适量放入盛有糯米粉的大笸箩中,然后反复摇晃笸箩,让馅料裹上一层糯米粉;然后捞出蘸水,继续再滚,如此反复,馅料便层层裹上糯米粉,最终可以滚出一只只白白胖胖的大元宵。 
  北京的元宵从清朝至今变化不大,清朝的元宵主要有山楂白糖、白糖桂花、枣泥松仁、豆沙四种馅,现在的元宵口味当然是丰富多了。清朝的时候,有一种奶油馅的元宵,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当然价格也比较高,是一般元宵的两倍。 
   
  风俗之二 赏灯会 猜灯谜 
   
  要说老北京的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明代北京的灯市在东城区灯市口;到了清代,灯市已遍布整个北京城。据史书记载,其中最繁华、规模最大的灯会有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地安门、鼓楼、正阳门和厂甸。 
  按老北京的习俗,正月十三日为“上灯”,正月十四日为“试灯”,正月十五日为“正灯”,正月十七日为“罢灯”。富贵人家和买卖商户,都要张灯结彩,挂出颜色、形式不等的花灯,上面绘有古代传说故事、花卉或飞禽走兽等各式图案。有的买卖铺户还要制作冰灯,如早年地安门外大街的聚盛公干果铺,还经常搞冰灯展览,惹来大批群众围观。有的人家还要燃放焰火,花灯与烟火交相辉映,好不热闹,把春节活动推向最后的高潮。除挂灯外,各个店铺还要在灯下挂贴灯谜,以供游人们来猜,猜灯谜北京话也叫“打灯虎”,买卖铺户还为猜中者准备了鲜果、小吃等奖品。 
   
  风俗之三 花会 
   
  灯会都在夜间举行,而花会则在白天举行。地点主要在著名的街道上或大的寺院里,以各种娱乐活动为主,包括舞狮、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猜谜语及售卖各种小吃和民间工艺品等。 
   
  风俗之四走百病 摸门钉 
   
  旧时北京的妇女在元宵节还盛行“走百病、摸门钉”的风俗。妇女们结伴而行,由一人举香开道,其她人紧随其后,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谓之“走百病”,以祈求长寿去病;此外,妇女还会来到正阳门,摸一摸正阳门上的门钉,“钉”与“丁”同音,以祈求人丁兴旺之意。 
   
  风俗之五烧火判儿 
   
  “烧火判儿”是旧时元宵节里的一个重要观赏项目,遗憾的是,现在已经绝迹京城。“判儿”指传说中阴曹地府判官,其实就是用泥塑成空心判官坐像,高约四五尺,外形像一个袒腹而坐的人,泥像内部是一个炉膛,可填煤二百余斤,生着火后判官被烧得浑身通红,火焰从判官的七窍中喷出,煞是好看。“烧火判”一晚上要烧数百斤煤,这些煤都是个人、商号、京西煤矿捐献的。北京最后一次“烧火判儿”是1950年在北海公园。 
  元宵的天敌――袁世凯 
   
  说到袁世凯,大家都知道他是中国有名的窃国大盗,但是他也和元宵有过一段小故事。传说,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成果后,一心想复辟登基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终日提心吊胆。一天,他听到街上卖元宵的人拉长了嗓子在喊:“元――宵。”觉得“元宵”两字谐音“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禁止称“元宵”,只能称“汤圆”或“粉果”。然而,“元宵”两字并没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不买他的帐,照样在民间流传。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7/view-3014558.htm

《图说中国节》 元宵节

    三食元宵

    谈元宵节不能不涉及吃元宵。食品的元宵和节日同名,显然是因借而来。元宵形如圆月,所以还有“圆宵”、“汤圆”、“水圆”、“汤团”、“团子”等别称。此外,元宵还叫元子、糖元、汤元等,这里的“元”大概是和上元之元联系着的。而关于元宵的名称,还有一则与袁大头有关的故事。据说民国年间,时任大总统的袁世凯觉得元宵和“袁消”同音,很不吉利,所以下令称“汤元”。然而,民意难违,袁某人只做了八十三天皇帝梦,该消还是消了。

    元宵节食元宵,其来历有诸种说法。一种说法与后羿、嫦娥有关:嫦娥奔月之后,其夫后羿昼夜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有一童子来求见,说是“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耳”。《嫏嬛记》所记的这则传说,即说明了元宵“团团如月”的形状,也隐约透露了食元宵求团圆的意念。另一种说法与唐太宗有关。相传大将李靖率部出征,归朝后春节已过,太宗为了犒赏出征将士,便在上元节设宴款待。宫廷厨师用糯米做成团子,吃起来又香又滑,颇受欢迎和称赞。于是,这种食品被称为“唐元”,象征唐王朝的一统江山。

    现实生活中的食元宵也正是从唐代开始的。据载,唐代的元宵叫油,以面包枣,用手挤丸子似的挤入汤锅中煮熟,捞出放在井水中浸凉,然后再放入油锅中煎炸。这其实就是今天的热元宵。宋代人除食油外,还食圆子,有乳糖圆子、澄沙圆子、珍珠圆子、山药圆子等名目,这与今天的元宵已无二致了。南宋时,元宵已是上元节通行的节日食品。明代也是如此,《明宫史》记载说:“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清代的元宵更是名目繁多,花样新奇。今天,元宵因所包馅料的不同,分出香、辣、甜、酸、咸五味,元宵皮除了江米面之外,还有黏高粱面、黄米面、荷包面等。形制上,有大如核桃的元宵,也有小似黄豆的百子元宵。

    元宵如同月饼一样,家制者少,市卖者多。旧时的北京,市卖的元宵是当众摇的,糕点铺用这种方法招徕生意,边做边卖,形成了一道难得的民俗风景。《老北京的风俗》记旧京此俗云:

    北京的元宵都是先做馅。(有山楂白糖、桂花白糖、枣泥、澄沙、奶油。)把糖化好后,掺上果料,等着凝固成坨后,切成骰子形的方块,一颗颗放在大笸箩内的干糯米粉上,摇晃笸箩使馅粒滚来滚去而蘸上糯米粉,捞起蘸水,再下笸箩摇滚,馅粒便一层层地裹上了厚厚的糯米粉,成了元宵。店伙计们边摇边跳,俨然是在舞蹈,逛灯人不免要驻足围观,人越多,摇元宵的伙计们越起劲,甚至有的还即兴唱起了小曲。

    元宵节吃元宵,与中秋节吃月饼同一用意,取意在于阖家团圆、和睦,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幸福康乐的心愿;而送亲朋元宵,则是借以表示百事顺遂圆满的祝愿。现在,元宵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节日食品,而成为一种人们喜爱的日常食品了。

    四闹元宵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俗活动的最大特点是“闹”。所以说“闹”,是因为节日里有许多热热闹闹的社火百戏,人们也参与、沉浸在这热闹之中,如醉如痴。

    一般来说,初十刚过,十一二三的时候,百戏社火便搬演开来,走街串巷,穿村越寨,直闹到十六七。不仅闹的时间长,闹的名目也多,明人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指出有鼓吹、杂耍、弦索:“鼓吹则橘阳律、撼东山、海青、十番,杂耍则队伍、细舞、筒子、斤斗、蹬灯、踢梯,弦索则套数、小曲、数落、打碟子。”到清代,这类杂戏更多,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云:

    元宵杂戏,剪彩为灯,悬挂则走马盘香,莲花荷叶,龙凤鳌鱼,花篮盆景;手举则伞扇幡幢,关刀月斧,象生人物,击鼓摇铃。迎风而转者,太极镜光,飞轮八卦;击拽而行者,狮象羚羊,骡车轿辇。前推斡旋为橄榄,就地滚荡为绣球。博戏则竹马,扑蝴蝶,跳白索,藏矇儿,舞龙灯,打花棍,翻筋斗,竖蜻蜓;闲常之戏则脱泥钱,蹋石球,鞭陀罗,放空钟,弹拐子,滚核桃,打尜尜,踢毽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