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宵节的回忆

 古稀老人赵 2017-02-11

       按照我们老祖宗流传下来过年的风俗习惯,那大年一直要到正月十五过完之后才算结束,如果尚未到正月十五,说明我们仍在大年之中,虽然从正月初七起我们已经开始上班工作了,但这与我们继续享受大年给我们带来的实惠并不矛盾。
 

      但对于那正月十五来说,大概在农村对这个节(小时候我们常称它为元宵节)还保持着相当的热情,每到这个时候,一些乡村举办的社火表演,什么舞狮子,跑旱船什么的应有尽有,街里街坊的相互之间互相拜访,热闹一番,十分的隆重,热闹非凡。这是因为正月十五已过,乡亲们就要下地干活了,那个相对漫长的冬闲季节基本也就结束了,所以,正月十五正好是那个结束的标志。而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城里人来说,对这个节日好像没有多少热情,我对它的态度是:这个节小时候可过可不过,那元宵(汤圆)可吃可不吃;现在依然是可过可不过,可吃可不吃。

       小时候我对过正月十五的印象原本就很浅,只记得每到过正月十五时,街上除了元宵之外,还没有汤圆销售,那时的汤圆基本上只停留在母亲的回忆中。而且,当年能够买到的元宵基本上是副食店(79副食店)请人自制的,不像现在还有“稻香村”、“桂香村”什么的名优产品可买。
        当年在副食店里能够买到的元宵的品种好像也不是很多,记得只有红果、豆沙、黑芝麻等少数几种馅料,在正月十五之前数日,店家就请上一、两位做元宵的师傅在商店的外面开始自制元宵,所以,虽然我对吃元宵不怎么喜欢,但对于那纯手工制作元宵的过程却看了个正着,至今的印象都很深刻。

        记得,那“元宵”制作的工具十分的简单,只有一只竹制的大笸箩和两根作为导轨使用的木棒,制作元宵用电场地就选在79副食店外那个夏季在室外卖菜时才使用的铁制柜台上面。只见那师傅先将一个大竹笸箩放在那在柜台上平行摆放着的木棒之上,然后将江米粉均匀的撒在那笸箩之中,再将自制元宵用的各种馅料沾上水,放在那竹笸箩中的江米粉中,然后不断的在那两根木棒上来来回回的拉动那笸箩,直至那元宵成型,捡拾出来,再制作下一箩。那做法竟然与摇煤球异曲同工,但这种做元宵的景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估计那摇元宵的工序也早已经被机械所代替了。

        汤圆出现在北京的市面上应该是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那年,作为集体福利,单位居然给每一位职工发了一盒“大三元”的汤圆粉及馅料,那也是我第一次吃上妈妈口中的汤圆,后来,有那么几年,一到过正月十五,单位都会发一盒制作汤圆的原材料,让你自己回家去制作,有时是“大三元”的,有时是“峨眉酒家”的,那可都是北京的老字号,一直到单位被撤销为止。
(转自老北京网:老刘0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