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崔鹏:为灾后重建提供科技支撑

 yangmill 2014-06-09
崔鹏:我国第一位“泥石流院士” 精选

已有 3142 次阅读 2014-6-8 19:35 |系统分类:博客新闻

崔鹏:为灾后重建提供科技支撑

 

2013 年“4·20”芦山地震发生后,崔鹏在地震灾区考察。

人们称崔鹏是我国第一位“泥石流院士”,此言不谬。近三十年来,他一直从事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研究。

■本报记者 郑千里

“就像这个瓷杯和这个纸杯,”崔鹏是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研究员,2013年的中科院新科院士。他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信手拈来,比划了一下他办公桌上的那两个杯子,“因为它们有着不同的结构,所以,在受到外力的碰撞时,一个容易被碰碎,一个容易被碰扁。同样,我们在研究泥石流时,也要研究不同结构承载体对灾害的响应。”

据崔鹏介绍,2010年8月,甘肃舟曲暴发的泥石流灾害,是自1949年以来我国单个事件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泥石流灾害,加上当年的雨水特别多,全国因为泥石流和滑坡灾害,共死亡2913人。

紧急情况下,科技部列项国家应急973项目“中国西部特大山洪泥石流形成机理与风险分析”,崔鹏主持项目并负责其中的第二个课题,亦即“特大泥石流形成机理”,2013年年初结题,前后花了两年时间。“该项目取得的新认识是:通过野外和室内的多次试验,表明随着山地降雨量的增大,松散土体的破坏带有随机性,土体被破坏的规模大小,随着降雨的强度呈指数增加;时间间隔则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呈指数递减,这表明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供给泥石流的水土物质具有激增现象;通过泥石流流过沟道堰塞体时流量的变化,提出堰塞体级联溃决流量放大机理,通过实验提出堰塞体溃决泥石流导致的泥石流流量增加系数计算方法,为防治工程设计提供了参数;泥石流在动床上运动,会与松散的沟床物体进行交换,将沟床物质也带到流体里去,故此我们发展了一种模拟方法,描述泥石流动床侵蚀作用。研究中也考虑了建筑物对泥石流运动的影响,使得泥石流运动模拟更接近现实,今后可以用到泥石流的危险性分析中。”崔鹏介绍说。

针对不同的结构体,崔鹏和科研人员研究在什么应力条件下会遭受破坏,“结合承载体对灾害的响应,建立了一套基于动力学过程的承灾体在泥石流作用下的易损性分析方法。”

人们称崔鹏是我国第一位“泥石流院士”,此言不谬。近三十年来,他一直从事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研究,不仅提出了准泥石流体概念,确定泥石流起动临界条件,形成起动理论,还开创了一些学科的新生长点。

同时,崔鹏还将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防灾减灾的实际,带领团队研发出系列的专利技术,形成全流域过程调控的泥石流灾害防治技术体系,在泥石流的物理过程和防治技术方面做出了系统性和创新性的学术成就。在国内外开展大量城镇、道路、风景区、大型水电工程泥石流防治和重大应急减灾工作。

最近几年,由崔鹏负责完成的汶川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估,为灾区的灾后重建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研发出的相关减灾技术投入应用,为灾后重建泥石流防治提供科技支撑。

崔鹏表示,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多年积累,已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虽然比较偏重应用型的学科,但也有很强的基础性,既要有一支很强的队伍去做基础理论、过程的研究,还要研发防灾减灾的技术和方法,并部署少量 的队伍去做技术推广和技术的应用示范。只有做好全过程的研究,形成科技创新的完整价值链,整个山地减灾学科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要善于发现新的问题,如此良性循环,促进学科的不断发展。

崔鹏进一步阐述:“从未来的学科发展考虑,我们一是要在单灾种形成运动机理和减灾技术研究方面持续努力,二是研究灾害链发生、演化的物理力学过程,三是尽可能建立基于灾害形成机理基础上的监测预报模型,四是在灾害防治上要更多地引入优化设计的概念。”

目前的现状而言,我国对灾害治理的相关技术和方法,还带有半经验性。因此,崔鹏认为,从事工程设计的技术人员的经验,对灾害防治工程的效果影响很大,希望这些技术要不断提升其理论的成分,把那些好的技术通过国家的规范,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使得在全国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时,能尽可能地减小经验成分,尽可能增加理论支撑。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和相关单位科教合作,今后应该在国家和行业相关规范编写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是对国家目前还没有形成的规范,可以依据现有的一些研究成果力争编制规范;二是对国家已有的规范,在补充和修订时也可以加入近些年来的最新成果;三是要更好地开展科学知识的传播,举办相关的培训班,让大家增加对泥石流等灾害的科学认识,努力掌握更多新的技术和方法。”

《中国科学报》 (2014-06-06 第11版    学人)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exuebao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腾讯微博http://t.qq.com/kexueshibao-2008?preview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请在公众号中搜索【中国科学报社】,微信号:china_sc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