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划原则
结合村庄发展策略、容量预测与现状分析,在保持村庄体系结构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以中心村为重点,以行政村撤并与建设为主要手段进行布点规划。具体遵循以下原则:
1.区域整体性原则;
2.地域特色原则;
3.城乡一体化原则;
4.可持续发展原则;
5.以人为本原则。
二、规划目标
通过加强集镇社区、中心村、基层村的建设,完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按照“以城带乡,以乡保城,城乡互动”的原则提出具体村庄发展战略,建立合理的村庄体系,从而加速东西湖区的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
三、村庄分布现状
本规划区域内的农村居民点主要布局在西北部的各街、办事处,包括东山办事处、辛安渡办事处、新沟镇街道办事处、走马岭街道办事处、慈惠街办事处、柏泉办事处,农村居民点主要分为集镇社区、中心村和基层村3个等级。
1.西北部六个街(办事处)共辖50个大队、252个自然村,现状农村人口为76306人。其中东山办事处辖14个大队、22个自然村,现状农村人口为12256人;辛安渡办事处辖12个大队、44个自然村,现状农村人口为12379人;新沟镇街道办事处辖10个大队、40个自然村,现状农村人口为10360人;走马岭街道办事处辖14个大队、63个自然村,现状农村人口为18809人;慈惠街办事处辖8个大队、31个自然村,现状农村人口为13872人;柏泉办事处辖6个大队、53个自然村,现状农村人口为9630人。
2.集镇社区为位于集镇建成区范围内的居住社区。例如新沟镇街道办事处的新镇社区、荷花社区;辛安渡的大桥社区等。
3.中心村为一定地域范围内具备一定规模、配套齐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本村的公共活动和管理服务的中心,并且对周围村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的村庄。例如辛安渡办事处的三汊港村、东山集镇的灯塔村、新沟镇街道办事处的草场村、走马岭街道办事处的新建村等。
4.基层村为根据当前我国乡村城市化发展特点,作为过渡时期的保留村,一般情况下一个行政村保留一个村庄,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将逐步迁并。
四、中心村规划
(-)中心村的选择原则
1.区位条件优越,与镇(集镇)中心保持良好的经济、交通、社会及服务联系,在镇(集镇)域中能承担次中心作用的有一定服务半径的村庄;
2.自然条件、资源条件优越,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3.有一定的集聚规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对周边农村有一定的吸引辐射的村庄;
4.原镇(集镇)政府所在地或是某一片区中心;
5.适当考虑在乡镇范围内均衡布置,有合理的间距,一般不靠近镇区。
(二)中心村布点
依据以上原则,本次规划确定了27个中心村。
表4.9-1 中心村布点规划一览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