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家休息休息,来看新闻

 木立 2014-06-10

各位童鞋们是不是正在为期末考试忙的焦头烂额呢?杭州的夏天已经到来,小编我在图书馆里已是昏昏欲睡,翻着手机看到了这么一则新闻。感觉大家对前几次的内容好像不太感冒,那就分享个新闻给大家看看咯。

 

近日,温州晚报记者采访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护师孙彩霞。孙彩霞曾经先后在澳大利亚、英国攻读护理学硕士、进修护理专业,并在澳大利亚一家老人院里从事过护理工作。在她眼里,洋护士的工作状态是怎么样的?中国护士跟她们相比又有着什么区别?

  在国外打针如同做手术 很想上前帮洋护士打针

  记者:都说打针是护士的必修课,那洋护士是怎样打针的?

  孙彩霞:国内的护士有打不完的针,好像护士的工作就是一直在打针。但是洋护士几乎很少打针,一个护士半天给5位病人打针就已经算很多了。另外,在国外打针如同做手术,当地的护士会把打针看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操作:在原来的护士服外面,再额外套上围裙;打针前还要把病人的手放在温水里浸泡五六分钟。这样的目的是让手部静脉扩张,以便更顺畅地打针。

  记者:她们打针技术怎么样?

  孙彩霞:说实在不敢恭维。她们常常是戳了三四针都戳不进去,我在旁边看得很着急,很想自己上前帮她们打针。(小编案:OMG惊恐)

  记者:这时候,病人有什么样的反应?

  孙彩霞:病人非常配合,从不抱怨。

  记者:有没有碰到特别有意思的事?

  孙彩霞:洋护士特别注意让病人避免疼痛,她们觉得在医院里就不能有疼痛,医院是解决疼痛的地方。我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当给儿童打针时,她们会给孩子需要打针的部位喷上止痛剂(小编案:这个不错偷笑)。止痛剂具有麻醉神经末梢的作用,打针时就不会太痛。

  洋护理注重病人生命质量

  记者:洋护士的工作侧重点是否跟我们国内的不同?

  孙彩霞:我在澳大利亚读的是肿瘤护理学,看到洋护士更注重的是讲究如何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如关注肿瘤病人的心理需求和临终关怀。而在国内,我们更注重如何延长病人的生命期限。我的导师是血液病的护理专家,她就说自己的工作就是在做慈善,比如为了照顾一个血液病患儿,她花了很多时间向慈善基金会申请用飞机免费把患儿送回家。

  另外,在护理用品上,国外相对来说比较先进,比如病人想上厕所,他们就有一个升降机,直接把病人从病床上运到厕所。但我们也有不少地方都不亚于甚至超过老外,比如我们很多医院的信息化水平,包括电子病历、电子查房、手机门诊等,我们比某些国外的医院实施得更好,辐射面更广。

洋护理专家坐门诊开药

  记者:洋护士中的专家级护士多吗?

 

  孙彩霞:在英国,护士分为5个等级,最基础的一级是五级护士;其次是六级护士,相当于小组长;最后是七级、八级、九级护士,是护理专家,相当于我们这里的专科护士。护理专家在医院所占的比例很高,在当地一家拥有700张床位的小医院,护理专家就有70多个。

 

  记者:跟国内相比,洋护理专家的职责有什么不一样?

 

  孙彩霞:洋护理专家的地位与医生一样,也坐门诊,有处方权。她们看的病人数量跟医生差不多,也是一个上午看十几位病人。

 

  记者:那护理专家与医生有什么区别?

 

  孙彩霞:护理专家会开一些检查单和治疗方案。比如血液科病人第一次化疗的方案是医生开的,那么第二次就由护理专家来开了。医生和护士是一个团队的,如果护理专家处理不了,可以向医生求助。

 

  记者:病人接受护理专家吗?很多病人是否更愿意找医生看病,而不是护士?

 

  孙彩霞:并非如此,因为跟医生相比,护理专家在人际交流、心理分析方面更擅长,尤其是女性,跟护理专家可以谈得更多,可以给病人解决更多的问题。所以,在国外,护理专家有可能比医生更受病人喜欢,洋护士也更青睐做护理专家。

 

  对伤医事件零容忍

 

  记者:洋护士碰到医患矛盾怎么处理?

 

  孙彩霞:在国外也有医疗投诉,每家医院都有类似医患关系办公室,每个病区都做满意度调查。但是面对伤医事件,他们的做法是零容忍。比如,在英国有一个“国家卫生健康服务体系”(NHS),每个居民拥有一个体系里面的号码,用于在公立医院就医,这样看病是免费的。一旦出现伤医事件,医院有权拒绝病人的就诊,该病人也进不了该体系看病,只能去看私立医院。而私立医院看病是非常昂贵的。

 

  另外,医院里每年都会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如何防范伤医事件,如何处理非医务人员与医生的冲突,保护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

                                                               

                                                                (节选自温州晚报)

 

P.S.为缓解英国目前急缺1.25万名护士的状况,英国公立医疗系统已经开始号召退休的老护士回来工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