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调查金属融资 大宗商品市场愁云笼罩 中金网06月09日讯,储存在中国仓库里的金属商品真的在那里吗?银行贷款出去用于花生油的钱是不是被替换成了不值钱的水? 在青岛港的调查开始之后,一些基本的问题开始在交易员和做世界顶级原材料进口商生意的银行家脑中浮现,青岛港是中国北方规模巨大的交易中心,里面是否存在对于同一批原材料有多张仓单的问题。 持有抵押副本的人本以为抵押的标的商品一直在仓库中,但是同一种原材料商品很可能已经被欺诈性的用于多重抵押贷款。 作为世界第七大港口的青岛港多存在的问题或许已经暴露出来,并且可能只是涉及一个或者少数几个公司的问题,而不是港口的普遍问题,但是在很多西方交易员眼中,中国在大宗商品需求方面成长如此的快,这将创造出一个能让人回忆起2008年金融危机的严重的问题,所以一旦于信用相关的问题产生之后,他们就特别坐立不安。 周五,青岛港方面表示,公安局已经过问此事,并协助调查那些处在第三方货运代理公司(代表货物主)名下的铜铝商品。 青岛港方面没有透露有多少金属商品涉及调查,但是表示涉及调查的商品比例占集团每年吞吐量总额的比例“极微小”。 然而在一个为普遍认为对大宗商品仓储监管力度比成熟的金融中心要弱的国家里,这种情况的发生让人们焦虑。 目前一些原本储存在青岛港的铜金属商品已经被运出中国,运往监管更严的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仓库,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次的行动是“典型的安全资产转移”。 “我在青岛港的时候确实听到了几个交易商持有相同的票据,”一个最近几年都在青岛港的供职于全球交易商的铁矿石交易员表示。“一个说这批货属于我,另一个说属于他,他们有相同的证明。” 一位由于没有授权对媒体公开而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他的存货同时在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被抵押贷款。 “他们要我们跟他们实地去盘点存货,”他说,这花了我们好几个小时,有一点是确定的,你可以感觉到银行是相当焦虑的。 融资将变得更加艰难 青岛港恐慌的全面爆发不仅仅会影响供应链和大宗商品价格。 用铜、铁矿石、大豆作为抵押物来获取廉价的贷款,这在中国是很大的一门生意,对抵押贷款的投资者来说,这些资金可以投入另外一些风险更大的资产中,例如房地产。 这种模式在中国变得日益重要,因为银行对于提供信贷需要的条件越来越严格。 高盛在3月份表示,大宗商品融资规模在中国或达1600亿美元,约占全国短期外汇贷款总额的31%,调查的直接的后果是使融资更加的艰难,成本更高,目前这种融资已经在当局的监控中。 “由于青岛港的事件发生,我们和市场中的其他人变得更加谨慎,并且跟谁做交易要特别选择,”一位中国国有企业贸易公司的金属部门领导表示。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现在只愿意跟大的贸易公司,那些我们曾有过合作关系且有可靠资金来源的公司进行交易,对于很多像我们这样的公司,未来将采用上述策略,直到我们对事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渣打银行表示,他们正在检查对少数一些中国公司的金属融资,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已经中止了对中国部分客户的新的金属融资业务。 一个在澳大利亚银行负责金属融资业务的高级经理表示,银行将暂停评估中国在该问题上的严重程度。 “如果这个问题集中在一个特定的公司,我们可能隔离这个公司,并且相对快速的回到一个舒服的状态。”他表示。 “如果不是独立的问题,他们可能选择面对问题,就是他们需要一个中央登记舱单凭证。” 一位中国法律专家表示,中国的仓储业需要加强监管,以降低未来犯错误的风险。 根据香港一个顶级法律公司的合伙人的说法,目前的消息是,据称一个操作员允许某人进入仓库,并且用水来代替花生油,逐步稀释抵押品的价值。 当放贷银行去索要抵押物的所有权的时候,这个替换的事实得以被发现。 铜价将下跌更多? 周五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价触及一个月低点,市场关注的焦点在,受青岛港事件刺激的中国金属商品的所有者可能将卖空金属,另外一些人可能把转移到LME或者其他地方。 “LME所在的国家,他们的信用水平更高,当然有适当的监管结构”,一位在仓储公司工作的人士表示。LME(被香港交易所所拥有)在很多国家都有仓库,但是没有授权中国的仓库,而且也不在像越南、泰国或者印尼这种国家运营。 在中国仓库中存的成千上万吨的铜将最终用在汽车上或者建筑行业,特别是上海,相信其中很多也同时用于抵押贷款。 事件的主要问题是对生意中的各方面都存在不确定性,不管是大宗商品使用者,交易者,银行或者投资者。 “对青岛港的调查已经在国际金属市场中引发强烈的恐慌情绪,”一个供职于主流金属经纪商的高级经理表示。 “有关这个欺诈事件的规模和所涉及公司的流言引发人们的恐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