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论加强人大代表与选民之间的联系

 边卒 2014-06-1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其本质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从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可以得出,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基,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主体,人民选举自己信任的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这是法律对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和神圣职责的庄严确认。人大代表既然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其与选民之间的联系是否经常和畅通,直接关系着人大制度发挥优越性的充分与否,因此,是做好新时期的人大代表工作,坚持、完善、发展好人大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可谓是大有作为的基本环节和重要领域。
    一、加强代表联系选民的重要意义
    人大代表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也是极具优势的的职责,那就是上连政府、下通群众,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牢固桥梁和可靠纽带。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代表正确履行使职权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人大代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重要途径。牢记密切联系群众,代表人民利益,反映人民心声,就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因此,重视并做好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活动,对于做好新时期代表工作,至少存在四个“有利于”。
    一是有利于增强人大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了代表为选民办实事,办好事的责任意识。要通过联系选民的各种活动,让各级代表进一步明确:人大代表的称号,不是一个虚职,不是一种荣誉,更不是一种特权,而是实实在在的职责和不可亵渎的义务。开展好代表联系选民的活动,联出实效,可以进一步增强代表“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崇高意识,树立为人民代言、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有利于增强代表素质,提高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能力和水平,确保人大代表作用的有效发挥。代表依法履职能力的提高,有赖于代表理论学习的加强,更有赖于代表在深入基层,接触群众,听取民情,反映民意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为民代言的真才实干。科学组织和合理安排好代表联系选民活动,让代表在实践中成长和锤炼,可以有效地提高代表执行职务的能力。
    三是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促进代表工作的深入开展,使代表活动更加规范化、制度化,进而推动人民群众生活中难点、热点问题的解决。代表活动开展的初衷和本意,就是要能化解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事项的民主科学决策,实现全社会又好又快和谐发展。代言好群众呼声,决策好重大事项,无疑有利于代表工作的深入开展和代表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实效化,有利于人大地位、权威的树立,有利于人大制度的坚持和完善。
    四是有利于增强代表自觉接受选民监督的自觉性,提高代表工作的透明度,促使代表在选民的监督下自觉主动地履行职责。代表联系选民,使代表与对其充分信任并选举其担任代言人的广大选民面对面接触,既可以提高代表全心做好代表本职工作、主动接受选民监督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又能激发代表融入群众、履职为民的聪明才智与热情活力。
    二、当前代表联系选民存在的问题
    代表法规定,人大代表应当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回答原选区或者原选举单位对代表工作和代表活动的询问,协助本级人民政府推动工作。由此可见,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是法律赋予代表的神圣职责和应尽义务。但是,在代表履职的实践中,代表对选民缺少应有的主动沟通、选民对代表缺乏必要的个人认知,选民与代表之间的互动交流很少,选民和代表之间的联系纽带薄弱,代表联系选民活动难见成效等现象还普遍存在,其具体表现为:
    1、形式有限。由于代表大多为兼职,其有自身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代表联系选民的活动主要以人大常委会的统一组织为主,主动安排时间联系选民较少,联系的主要形式还是设立代表接待选民日,定时定点接待选民;召集部分选民座谈;走访选民等。这些联系方式,接触选民的人数不多,听取群众的声音不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设立意见箱、公布电子邮箱或电话号码等途径,也由于受代表物质条件和自身条件的限制,也很难成为联系选民的普遍方式。
    2、内容单一。实践上看,代表联系选民工作主要是听取选民的意见和建议,选民向代表反映具体问题,没有与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提高基层群众的民主意识结合起来;没有与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结合起来;更没有与接受选民监督结合起来。有的代表由于自身素质的原因,联系选民的活动心有余而力不足,至于其单独联系选民,更是感觉无处着力、无从下手。
    3、成效不够。选民向代表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后,迫切希望及时得到反馈信息。由于代表接待选民工作没有完善的实施措施和相关制度,特别是对选民反映问题的处理没有统一的规定,导致联系成效不明显:如有的代表没有及时把选民反映的问题向同级人大传递;有的处理完情况后,没有及时向选民反馈;还有的选民反映的问题超出了本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办理范围,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等等,既影响了代表在选民心中的地位,又使代表觉得难以向选民交代,从而挫伤了双方的积极性。
    4、范围狭窄。代表由于工作关系,有的平时接触的选民较多,能听到最基层群众的真实意见建议;有的普通代表和基层代表(没有相关职务)几乎不联系选民,有的甚至一届内都没怎么联系过。有些领导职务的代表,由于工作调动或事务繁忙,也很少联系原选区或选举单位。总之,实事求是地说,现阶段联系选民的工作,只是在部分代表中得到了充分开展,联系选民的范围不够普遍。
    三、创新代表联系选民的制度方法
    从地方人大常委会的角度来看,要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工作,强化代表与选民之间的密切联系,创新联系方式方法,应建立健全以下几项制度。
    1、建立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监督制度。一是建立代表向选民或选举单位述职制度。代表要定期向原选区选民或选举单位述职,直接选举的代表每年可到原选区,在召开的群众会和相关会议上当面或书面向选民或选民代表报告执行代表职务的情况,听取大家对其履行代表职务的评议,间接选举的代表在列席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时向大会或代表书面述职。二是建立代表接受询问制度。代表法第二十五规定:“代表应当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回答原选区选民或原选举单位对代表工作和代表活动的询问,协助本级政府推进工作。”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帮助或代表本人建立定时、定点接受原选区选民或选举单位的询问制度,面对面倾听选民意见和要求,实打实了解社情民意。三是选民或选举单位要行使好罢免权。对只挂名,不履职,不与选民保持密切联系,不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大多数选民不满意的代表,原选区选民要按照选举法第四十四、四十五条的规定和程序、方式向县级人大常委会提出罢免要求。
    2、建立人大代表联系选民考核制度。可以考虑借鉴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对省、自治州、设区的市,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乡级的人大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脱产进行代表活动的时间作出明确规定。规定其在一定的时间内深入原选区或选举单位参加视察、调查,代表还可以持代表证就地进行视察,这是联系选民的极好机会。考虑到间接选举的代表虽然参加了县级以上或县级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代表活动,可能并没有到原选区或选举单位开展联系选民的具体工作,因此,要特别注重组织和建立好闭会期间代表小组,本着便于活动的原则,把各级人大代表编入代表小组。由代表小组建立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档案,定期向本组代表和选民公开每个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听取和反映他们意见和要求的情况。同时把人大代表联系选民作为评选优秀人大代表的条件,激励人大代表认真履行法律规定的同选民保持密切联系的职责。
    3、建立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分工制度。代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分工联系选民,依法组成代表小组,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协助本级政府推行工作。这是针对直接选举乡级人大代表的选民多,不便每个代表去联系每个选民而作出的规定。但代表们大多数只是在每年人代会召开之前或在视察、调查活动时随机与选民进行松散性联系。分工同选民保持密切联系,还有一个由谁分工,联系多少选民为宜,用什么方式联系的问题值得探索和完善。从乡镇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现状和实际来看,完善乡级人大代表分工联系选民制度很有必要。根据地方组织法的相关规定,乡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副主席应协助代表小组做好本级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的分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每个代表联系本选区选民若干,联系的选民一般从有一定群众基础,有一定议政能力的村民代表、中心户中选定。人大代表可采取电话联系,上门联系或在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时赴会同他们集中联系。
    4、建立人大代表素质的学习培训制度。学习培训,提高代表联系选民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代表能否密切联系选民,依法履行职责,和代表的履职意识、能力有关。各级人大常委会要精心组织代表进行有关知识和业务素质的学习培训:一要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等,不断提高代表党的观念、人民观念、服务观念和政治责任意识;二要学习代表工作有关的业务知识,使代表明确自己的职责,提高履职意识,掌握联系选民的方式方法,提高处理人民群众反映问题的能力;三要了解相关政情社情,通过向代表寄送资料、通报有关工作情况等,让代表了解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与选民联系时更具针对性。四是要树立服务理念,深化联系内容。代表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把联系选民作为服务的重要手段,联系的内容要广泛,不紧要听取选民的意见和建议,还要向选民宣传党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现状;调查了解有光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了解选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沟通与选民的感情;向选民汇报自己行使代表职权情况接受选民的监督;与选民结成帮扶对子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