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厥阴病篇:上热下寒证(8)

 johnney908 2014-06-11

    我们上次课主要讲了厥阴病的提纲证:“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这个证候,是寒邪郁遏厥阴相火,厥阴相火郁极乃发,相火上冲,因此就出现了心中疼热、气上撞心的临床表现,消渴是厥阴郁火伤津的表现,那个“饥”是厥阴郁火横逆犯胃,所以他有一种烦饿的感觉。

    不是胃有热则消谷善饥吗?那个不欲食呢,那是厥阴阴寒未退,阴寒犯脾,脾寒运化失司,所以不欲食。这个证候,热是真热,寒是真寒。所以,种不能看到他有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而当作一个实热症状,用苦寒泻下药。

    用苦寒泻下药以后,必然更助下寒,更伤脾阳,而出现下利不止的变证。对于厥阴病来说,因为它是错综复杂,变化多端,或寒或热,或虚或实,或寒热错杂,或厥热进退,它具有两极转化的这一个特点。因此,用一个上热下寒的证候,作为一个厥阴病的提纲,能够代表厥阴病这种两极转化,错综复杂的特征,这就可以了,我们对一人提纲证不能求其全。

    我们上节课的后半节课,讲了脏厥和蛔厥。那么脏厥和蛔厥它们都有烦躁,既然是厥的话,它们都有手足厥冷,所以要进行鉴别。对于脏厥来说,它的成因是因为心肾真阳衰微,在少阳病的基础上,邪气进一步传厥阴,而厥阴心包和厥阴肝的相火也衰竭,也就是人体的五脏六腑的真阳都虚衰,而造成的厥冷,这才叫脏厥。

    脏厥脏厥,就是人体内脏真阳衰微造成的厥冷。因此它的临床症状除了手足厥冷之外,还有全身皮肤的发凉。这应当是一个外感病,寒邪伤阳或者是真阳衰微的证候,发展到中末期的一种表现,预后不良。所以,仲景并没有提出他的治法。正因为真阳衰微,正不胜邪,所以有“躁无暂安时”这种肢体躁动不宁的危重证的临床特征。仲景在这里讲脏厥,主要是和蛔厥相鉴别的。

    所谓蛔厥,在诊断上,一个有里吐蛔史,第二个是时烦时止、得食而烦、须臾而止,以便和脏厥的那个“躁无暂安时”相鉴别。对于蛔厥证来说,病人首先有上热下寒,所以蛔虫才会上扰。按照张仲景的解释,人在吃饭的时候,蛔虫闻到了食物的香味就扰动,所以人就烦;随后呢,蛔虫就安静了,人就不烦了。

    按照我的分析,这是病人在热病后,体内寒热失调,胃肠的这种蠕动的机能发生了紊乱,或者异常,当见到饭之后,唾液开始分泌,胃肠开始蠕动,消化液开始分泌。但是,病人因为胃肠蠕动机能有些失调,所以见到饮食之后的这种条件反射,就有些紊乱,人就感到一种嘈杂,一种心烦的这么一种感觉。

    治疗用乌梅丸或乌梅汤,清上温下,对调整这种胃肠功能的失调,有很好的疗效。乌梅丸既可以治蛔厥,又可以治我们刚才所提到的326条的厥阴病提纲所谈到的“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痛、饥而不欲食”的证候,又可以治久利。

    所以,们现在就来分析分析乌梅丸这张方子,乌梅丸的方义,从长期的临床实验中体查到蛔虫有得酸则静、得苦则下、得辛则伏的特点。要治疗蛔虫病,酸味的药、苦味的药和辛味的药,要并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