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附一:辨霍乱病脉证并治(1)

 johnney908 2014-06-11

    前一段我们把六经病篇讲完了。在我们讲义里的六经病篇之后,附了两篇内容,一篇是〈辨霍乱病脉证并治〉,另外一篇是〈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为什么把霍乱病放到了六经病篇之后?因为霍乱病在起病之初,它也有表证,正因为它起病之初它有表证,放到了六经病篇之后,来和伤寒病相鉴别。

    我们先看霍乱病篇,霍乱这个名字怎么来的?“霍”是什么意思呢?“霍,忽也。”唐代有一个大学问家,他也是一个和尚,叫慧琳,写过一本书,名《一切经音义》,他说:“忽转为霍,急疾之貌也。”所以霍乱的霍,就是突然发生的。

    “乱”是什么呢?是指的升降逆乱。也就是说起病之初,病发突然,突然出现的以吐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这个证候,古代就把它叫做霍乱。本来是应该用那个忽然的“忽”的,但“忽”和“霍”一声之转,古人就用了这个“霍”字,霍乱的这个名词就是这么来的。

    当然,又有另外一种说法,《左传》里头,曾经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说晋献公把他的军队,分成了两大队,献公带领这个上军,太子申生带领下军,然后去攻打耿国和霍国,在攻打霍国的时候,那个军队好多人得了急性的呕吐和腹泻的这种证候,因为这正是在攻打霍国的时候得的这种病,所以当时的人就叫做霍乱,霍国之乱。

    我想这个说法恐怕有点牵强附会。因此,霍乱还是应当理解为突然发生的升降逆乱,以吐泻为主要特征的这个概念,应当是准确的。我们讲义上霍乱病篇开头有一句话:“霍乱,是以卒然发作,上吐下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霍,有迅速、急骤、卒然的意思。但是这个字为什么有这个意思呢?它没有说出来。所以我引用了唐慧琳《一切经音义》的话,来证实这个“霍”就是突然的意思。“乱”是变乱,因其病起于顷刻之间,吐泻交作,挥霍缭乱,把这个“霍”在这里说成是挥霍,这又是错的,也是多余的。

    什么叫挥霍缭乱?说是升降紊乱就行了。不能把这个“霍”当成挥霍来讲,一个没事了,浪费自己的阴精阳气,又吐又泻,所以这个挥霍的解释是不对的。突然发生的升降紊乱,就叫霍乱,就是这个意思。

    霍乱多发于夏秋季节,因其病与感受外邪有关。感受什么邪气呢?或者寒邪,或者暑邪,或者湿邪。寒、湿、暑,也和内伤饮食、生冷不洁有关。外伤寒邪、湿邪、暑邪,内伤饮食生冷不洁。由于饮食生冷,饮食不洁净,因为它起病之初常常伴有疼痛,发热,恶寒,身疼痛这些表证,所以放在六经病篇之后,和伤寒证相鉴别。霍乱病可以看成是伤寒的类证。关于霍乱的基本概念,我们就作这么多的介绍。

    看382条:“问曰:病有霍乱者何?答曰:呕吐而利,此名霍乱。”为什么叫霍乱病呢?有呕吐有下利,这就叫霍乱。对于伤寒病来说,在太阳表证阶段,在起病之初,是没有吐利的。尽管桂枝汤证有干呕,麻黄汤证有呕逆,但是这仅仅是一个轻度的胃气上逆。

    尽管葛根汤的适应证里,可以有自下利,这仅仅是得了外感病以后,正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里,里气升降失调的一种兼证,它不是以吐利为主证。而霍乱病不同,它起病之初就以剧烈的呕吐和下利,为主要特征,为主要临床表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