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六经病中头痛条文辨析

 乐山有大佛 2017-01-15

张仲景的《伤寒论》开创了中医理法方药体系的先河,其中的六经辨证更是把经方派和医经派做了完美的融合。是集大成的一部巨著。不仅理论上达到了一个顶峰,在实践方面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被各世医家奉为圭臬。其中对于一些症状的相关性经行了高度的概括,每一个主症必然是此疾病的核心症状,并且把症状与病机有机的结合起来,组成了《伤寒论》的行文特点。后世医家们根据条文中的症状,进行方症对应,为后世对《伤寒论》的理解起到积极的作用。《伤寒论》按照六经辨证对疾病经行了分类,其中有不少条文提到头痛,说明头痛对应的病机也可以出在各条经的疾病中。本文把其中的与头痛相关的条文经行整理,收集各医家的注解。希望可以从中找到各经头痛的病机,也是对头痛按照六经经行一个很好的分类,并且得到治疗各类头痛的有效方药。

 

1 辨太阳病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注解伤寒论》说:“《经》曰:‘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太阳主表,为诸阳主气。’”脉浮头项痛而恶寒者,太阳表病也。《伤寒论集注》曰:“太阳为诸阳之主气,有通体、分部之不同。通体天阳如天,主周身皮肤毫毛肌表,一似天之环绕于地外;分部太阳如日,主头项脊背尾闾,一似日上旋于躔度。此首阳太阳主通体之毫毛,而复有循经之分部也。太阳之为病,脉浮,言太阳运行与周身之肤表,病通体之表阳,故其脉应之而浮也。头项者,太阳经脉所循之分部也,病在表而涉于分部,故强痛也。恶寒者,恶本气之寒也。盖太阳之上,寒气主之,以寒为本,以热为标故也。”《天元纪大论》曰:“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素问·六微旨大论》曰:“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

 

此为太阳病提纲证。太阳经主一身之表阳,最容易感受外邪,邪阻经络,不通则痛。头项为太阳经循行部位,所以太阳经受邪最容易引起头项的强痛。太阳病头痛最主要的特点是恶寒,恶寒为本经之寒,此表阳受伤,宜发汗,引体内阳气外达与表,驱邪外出。太阳经阳气已复,经络已通,头痛项强当去。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曰:“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伤寒论条辨》曰:“太阳头痛,首条已具言之。此又独言者,举大意也。七日以上,该六日而言也。行亦传也。经尽,谓传遍也。欲作再经,谓病加进也。针足阳明夺其传路而遏之也。传与阳明篇转互音义。”《伤寒来苏集》曰:“旧说伤寒日传一经,六日至厥阴,七日再传太阳,八日再传阳明,谓之再经,自此说行,而仲景之堂无门可入矣。夫仲景未尝有日传一经之说,亦未有传至三阴而尚头痛者。曰头痛者,是未离太阳可知。曰行,则与传不同,曰其经,则是指本经而非他经。发于样者七日愈,是七日及太阳一经行尽之期,不是六经传遍之日。岐伯曰:‘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有明征也。故不曰传足阳明,而曰欲再作经,是太阳过经不解,复病阳明而为并病也。针足阳明之交,截其传路,使邪气不得再入阳明之经,则太阳之余邪亦散。非归并阳明,使之不犯少阳之谓也。本论传经之说,惟见于此。盖阳明经起于鼻頞,旁纳太阳之脉,故有传经之义。目痛、鼻干是其症也。若脚挛急,便非太阳传经矣。阳明经出大指内侧,太阳经出小指外次经络不相连接,十二经脉,足传手,手传足,阳传阴,阴传阳,与伤寒之六经先阳后阴、先太后少之次第迥别。不知太阳传六经,阳明传少阳之说,何据乎?细审仲景传属,转系并病、合病,诸条传经之妄,不辨自明矣。”

 

太阳病,七日后,本欲再传阳明,今反而头痛自愈。说明本经之寒在太阳经已行尽,头痛自愈,说明本经阳气已复。头痛可在太阳经行尽后自愈,是病情的好转,经络阳气通畅自然不痛。若病情加重要传于足阳明,以及针刺足阳明经穴位,激其经气,来夺其传路而遏之。此条文不仅指出了太阳病两种转归,一是经尽阳气得复而头痛自愈,一是传于阳明,可通过针刺足阳明穴位激发经气来防止传变,使病愈。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曰:“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伤寒论条辨》曰:“此与前条文虽差互,而证治则亦。前条有脉无头痛,以揭病名,此有头痛而无脉,以言治。互相详略耳,无异殊也。”《伤寒来苏集》曰:“此条是桂枝本证,四证中头痛是太阳本证,头痛、发热、恶风与麻黄证同,本方重在汗出,汗不出者,便非桂枝证。”

 

桂枝证中也有头痛,与麻黄汤同,其汗出而麻黄汤不汗出。虽然二者头痛都属于太阳经,但是其形成机理不同,需要仔细辨别。桂枝汤证,为外风袭卫气,导致卫不能固肌肤,营气外邪,阳气亦外泄,营卫不和,不通则痛。宜用桂枝实表阳,调和营卫,芍药收营气。麻黄汤证,为外寒袭营气,卫气内闭,营卫不和,不通则痛。宜用麻黄开卫气之闭,桂枝实表阳,调和营卫。之法虽异,但目的都在调和营卫,营卫调和,经络通而不痛。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曰:“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注解伤寒论》曰:“头项强痛,翕翕发热,虽经汗下,为邪仍在表也。先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则欲成结胸。今外证未罢,无汗小便不利,则心下满微痛,为停饮也。与桂枝汤以解外,加茯苓白术利小便,行留饮。”《伤寒来苏集》曰:“汗出不彻而遽下之,必心下之水气凝结,故反无汗而外不解,心下满而微痛也。然病根在心下,而病机在膀胱。若小便利病为在表,仍当发汗;如小便不利,病为在里,是太阳之本病,而非桂枝症未罢也。故去桂枝,而君以苓、术,则姜、芍即散邪行水之法,佐甘、枣效培土制水之功,此水结中焦,只可利而不可散,所以与小青龙、五苓散不同法。但得膀胱水去,而太阳表里症悉除,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

 

此为桂枝汤证,服桂枝汤或下后,表证仍在,反而无汗,且小便不利,欲成结胸。此病在里,病机在膀胱,非桂枝证未罢,去桂,苓、术姜、芍以散邪行水。膀胱水去,太阳表证自除。头痛当自解。头痛病位虽在表,但其为太阳经病,其气与膀胱腑相通,表现有腑病自当先治腑,腑病除,经病自然安。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六》曰:“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伤寒来苏集》曰:“太阳主一身之表,风寒外束,阳气不伸,故一身尽疼。太阳抵腰中,故腰痛,太阳主筋所生病。诸筋者,皆属于节,故骨节疼痛。从风寒得,故恶风。风寒客于人则皮毛闭,故无汗。太阳为诸阳主气,阳气郁于内,故喘。太阳为汗,立麻黄汤以开之,诸症悉除矣。麻黄症,头痛、发热、恶风,同桂枝症,无汗、身痛,同大青龙汤症。本症重在发热、身痛、无汗而喘。本条不冠伤寒,又不言恶寒而言恶风,先辈言麻黄汤主治伤寒不治中风,似非确论。盖麻黄汤、大青龙汤治中风之重剂,桂枝汤、葛根汤治中风之轻剂,伤寒课通用之,非主治伤寒之剂也。”

 

此条为外感风寒。太阳病重症,遍身疼痛,宜用麻黄汤。不止头项的疼痛,只要是外感风寒的疼痛,都是太阳经的经气不通所造成的,尤其是重症,不出汗时,麻黄汤最对症。把握头痛的六经辨证,其治法重在治经,经气复通,自然不痛。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六》曰:“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注解伤寒论》曰:“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故宜当下。若小便清者,知里无热则不可下。《经》曰:‘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况此不大便六七日,小便清者,不可责邪在里,是仍在表也。与桂枝汤以解外,若头痛不已,为表不罢,郁甚于经,破血妄行,上为衄也。”《伤寒论集注》曰:“此论承气之上承热气,以明头痛有在上、在表、在经之不同。伤寒不大便六七日,热邪内乘也。头痛者,病太阳之在上也。在热者,里有热液。夫承气者,乃乘在上之热气而使之下泄,头痛有人,故可与承气汤。其头痛,而小便清者,知热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发汗不已而复头痛者,太阳高表之邪,入经脉,故必衄,宜桂枝汤。言头痛有在上、在表、在经之不同者如此。”

 

伤寒表证未解,又出阳明里症,表明太阳经传于阳明,病机在阳明腑实,当用承气,下之,表证自解。如果小便清,可知里无热,不可下,并仍在表,当发汗。此时与桂枝汤后仍头痛不已,为表证仍再,邪郁于经,破血妄行,必衄也。可见,头痛为太阳经之不通的典型表现,可以用来判断表证之解与未解。其虽未太阳经气不通之病,但如传于阳明,可以通过下法来从阳明解太阳经气之不通。表证的头痛可以通过其传变而来的里症的治疗来解除。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六》曰:“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注解伤寒论》曰:“发热头痛表病也。脉反沉者,里脉也。《经》曰:‘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见表病而得里脉当差,苦不差为内虚甚也。与四逆汤救其里。”《伤寒论集注》曰:“病发热、头痛,邪在太阳之高表,其脉当浮反沉者,阳气内入也。《平脉篇》曰:‘病人若发热,身体疼,脉沉而迟者,知其差也。’今不差,身体疼痛而脉沉则指正气虚陷矣。故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此为表证头痛,外受寒邪严重,素体阳虚,不仅表病,里也同病。里阳虚衰,不能通过发越阳气来解表。急当先救其里,宜用四逆汤来温阳。头痛虽为表证,但是出现了严重的里症,里阳不足,此时再发表更损阳气,病情会加重。应当先温其里,里阳得复,表证自减,然后再看是否仍需发其表。此为太阳表证头痛的重症,当救其里,里阳得复,表阳自复,经气得通,头痛自解。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六》曰:“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凡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慄,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注解伤寒论》曰:“太阳病二日,则邪在表,不当发躁,而反躁者,热气行于里也。反熨其背而发汗,大汗出胃中干燥,火热入胃,胃中燥热,躁烦而谵语,至十余日振慄自下利者,火邪势微,阴气复生,津液得复业,故欲解。火邪去,大汗出则愈,若从腰以下不得汗,则津液不得下通,故欲小便不得,热气上逆而反呕也。欲失溲足下恶风者,气不得通于下而虚也。津液偏渗,今大便硬着,小便当数。《经》曰:‘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也。’此以火热内燥,津液不得下同,故小便不数及不多也。若火热消,津液和则结硬之便得润,因自大便也。便已,头卓然而痛者,先大便硬,则阳气不得下通,既得大便,则阳气降下,头中阳虚,故卓然而痛。谷气者,阳气也。先阳气不通于下之时,足下恶风,今阳气得下,故足心热也。”《伤寒论条辨》曰:“卓,特也。头特然而痛,阴气上达也。病虽不言解,而解之意已隐然见于不言之表矣。”

 

此为太阳病,热气行于里,胃中燥热。里实阳明热结,阳气盛于上,下之后。上冲之阳气得降,头中阳气虚,出现卓然而痛,是病愈的表现。此头痛是病愈,上冲阳气得除,阴气得复的表现。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七》曰:“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恼,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心发黄,大陷胸汤主之。”《注解伤寒论》曰:“动数皆阳脉也,当责邪在表。睡而汗出者,谓之盗汗,为邪在半表半里则不恶寒。此头痛发热,微盗汗出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当发其汗,医反下之,虚其胃气,表邪乘虚则陷,邪在表则见阳脉,邪在里则见阴脉,邪气内陷,动数之脉所以变迟,而浮独不变者,以邪结胸中。上焦阳结,脉不得沉也。客气者,外邪乘胃中空虚而入里,结于胸膈。膈中拒痛者,客气动膈也。《金匮要略》曰:‘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短气躁烦,心中懊恼,皆邪热为实,阳气内陷不得通于膈。壅于心下为硬满而痛,成结胸也。与大陷胸汤,以下结热。若胃中空虚,阳气内陷,不结于胸膈,下入于胃中者,遍身汗出则为热越,不能发黄。若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者,热不得越,必发黄。”

 

此条讲太阳病,脉虽为风为热,但邪气仍在太阳,是表未解,头痛仍在,应当先解表。不能看做阳明热盛而下之,反成结胸证。头痛起因为外感表证,无论其化热还是内传,有恶寒的表证,法当解表以治之。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七》曰:“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脉紧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不止。脉沉者,必欲呕。脉沉滑者,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血。”《注解伤寒论》曰:“此太阳病下之后,邪气传变,其脉促者为阳盛,下后脉促,为阳盛阴也。故不作结胸,为欲解。下后脉浮者,为上焦阳邪结而为结胸也。《经》曰:‘结胸者,寸脉浮,关脉沉。’下后脉紧则太阳之邪传于少阴。《经》曰:‘脉紧者当属少阴。’《经》曰:‘邪客于少阴之络,令人嗌痛,不可内食。’所以脉紧者必咽痛,脉弦则太阳之邪传于少阴。《经》曰:‘尺寸俱弦者,少阳受之也。其脉循胁络于耳。’所以脉弦者,必两胁拘急,下后邪气传里,则头痛未止,脉沉紧则太阳之邪传于阳明,为里实也。沉为在里,紧为里实,阳明里实,故必欲呕。脉滑则太阳之邪传于肠胃,以胃为阴气有余,知邪气入里,干于下焦也。沉为血胜气虚,是为协热下利,浮为气胜血虚,是治必下血。《经》曰:‘不宜下而便攻之,诸变不可胜数。’次之谓也。”

 

太阳病,下之后,中气不虚,不结胸,中气大虚,必结胸。脉细数,为中气大亏,津液大损,太阳经气血不足,不荣则痛,且疼痛缠绵。此为太阳表证误下之后,气血不足的头痛。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七》曰:“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伤寒论条辨》曰:“眩,目无常主而旋转也。冒,昏蒙不明也。”《注解伤寒论》曰:“太阳之脉,络头下项,头项强痛者,太阳表病也。少阳之脉,循胸络胁,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少阳里病也。太阳少阳相并为病,不纯在表,故项不单强痛而或眩冒,亦未全入里,故时如结胸,心下痞硬,此邪在半表半里之间也。刺大椎第一间,肺俞以泻太阳之邪,刺肝俞以泻少阳之邪,邪在表则可发汗,邪在半表半里则不可发汗,发汗则亡津液,损动胃气。少阳之邪,因干于胃,土为木刑,必发谵语,脉弦,至五六日传经尽,邪热去而谵语当止,若复不止,为少阳邪热甚也。刺期门以泻肝胆之气。”

 

此条为太阳与少阳并病,除了表证头项强痛外,出现半表半里的结胸、心下痞硬时,可针刺大椎第一间、肺俞,泻太阳经之邪,刺肝俞泻少阳经之邪。此时出现半表半里症状的头痛,不能用纯发表的办法,否则会更损伤胃气。配合针刺来疏泄邪气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七》曰:“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知也,十枣汤主之。”《注解伤寒论》曰:“下利呕逆,里受邪也。邪在里者可下,亦须待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不恶寒者,表已解也。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者,邪热内蓄而有伏饮,是里未和也。与十枣汤,下热逐饮。”

 

太阳中风后,出现心下痞硬满,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时,头痛的症状就不是表症经气不通引起的的,而是表邪内传,邪热内蓄而有伏饮,造成阳气不能外达,太阳经气不通造成的。此时应当用十枣汤,下热逐饮。虽然是太阳经的头痛,但是其病机不在经也不在腑,且表症已解,此时当随证治之,头痛自愈。



 

2 辨阳明病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上第八》曰:“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疼。”《注解伤寒论》曰:“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而小便利者,阳明伤寒而寒气攻之,至二三日,呕咳而支厥者,寒邪发于外业。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是寒邪但攻里而不外发,其头亦不痛也。”《伤寒论条辨》曰:“此亦寒胜,故小便利、呕、手足厥,手足为诸阳之本,三阳皆上头,故手足厥者,必苦头痛也。”

 

此条为阳明经头痛,阳明伤寒,为胃家受寒邪。内有寒而不外发不咳不呕手足不厥。有寒而外发者,不仅阳明腑寒,且阳明经气受寒,寒凝阳明之脉,出现阳明经循行部位经气不通,不通则痛。阳明头痛也是经脉受寒邪,与阳明典型的热证不一样,治法上也有很大不同,需要鉴别。

 

3 辨少阳病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曰:“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注解伤寒论》曰:“《经》曰:‘三部俱弦者,少阳受病。’脉细者邪渐传里,虽头痛发热,为表未解,以邪客少阳,为半表半里,则不可发汗,发汗亡津液,胃中干燥。少阳之邪,因传入于胃,必发谵语,当与调胃承气汤下之,胃和则愈,不下则胃为少阳小邪干支,故烦而悸。”《伤寒论条辨》曰:“少阳属木,故其脉弦,细则欲入里也。谵语者,夺其血液而胃干,故心慌而乱也。胃和,以来至实言。不和,言实也。然上条以风言,风主气,故禁吐下,此以寒言,寒主血,故禁汗,对举以示教也。”

 

少阳头痛发热,为表邪未解,邪客少阳,居于半表半里。脉弦细,为阳气损伤,津液亏虚,不可发汗,发汗则阳气和津液更加虚衰,出现邪陷阳明症状,出现谵语。胃气和则愈,胃气不和,则仍为半表半里之证,有心烦心悸。少阳头痛,不能发汗,虽为伤寒,但要以和解少阳来治。

 

4 辨厥阴病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曰:“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注解伤寒论》曰:“干呕吐涎沫者,里寒也。头痛者,寒气上攻也。与吴茱萸汤温里散寒。”《伤寒来苏集》曰:“呕而无物,胃虚可知矣,吐唯涎沫,胃寒可知矣,头痛者,阳气不足,阴寒得以乘之也。吴茱萸汤温中益气,升阳散寒,呕痛尽除矣。干呕吐涎是二证,不是并见。”

 

此为厥阴头痛。干呕为胃气虚,吐涎沫为胃中寒,头痛为寒邪外出达于厥阴经,厥阴经络到达巅顶,头中阳气不足,经中寒气得以乘之,寒性凝滞,不通则痛。吴茱萸汤温中散寒,为治疗厥阴头痛的要方。此和阳明头痛相类似,都是中阳不足,又受寒邪,致寒气外散,经络不通所致。



 

5 小结

 

统观以上条文不难发现,《伤寒论》中六经头痛皆为寒邪所致,此为不通则痛。还有一些为气血衰少导致的不荣则痛。治疗头痛一是要从驱邪,尤其是寒邪为主;二是要考虑到经络的气血的衰少导致的头痛,要补其不足。

 

【本文来源:王谦,赵永烈.《伤寒论》六经病中头痛条文辨析[J].江西中医药.2013,44(367):3-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