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附一:辨霍乱病脉证并治(6)

 johnney908 2014-06-11

    (接下篇)所以,这里头的冷粥和热粥都是粥,作用就是不一样,这是药食并用的第三个方子三物白散。药食并用的第四个方子,实际上不是用粥来助药力了,而是用粥来补正气了,那就是吃完十枣汤以后,要糜粥自养。十枣汤是治疗悬饮的,用完它大小便都利,把体内的水邪都排出体外了,正气就受到了损伤,所以要糜粥来养中气,来养胃气。《伤寒论》中药食并用的方法,给我们提供一种思路。我们在临床上,在给病人开方用药的时候,还应当指导病人的饮食。

    387条:“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霍乱是以吐利为主要特征,现在吐利止了,那说明里气已经调和。我刚才说过,中医所说的霍乱病就是胃肠炎,胃肠炎就叫霍乱病,有些胃肠炎通过治疗或者不通过治疗,自己也能好。可是“身痛不休”呢?它是表邪未净,这是里和表未解的一种表现。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当消息和解其外”。“消息”不是今天的这个消息,“消息”的意思是指的斟酌,这也是词义发生的变化。我们现在说的消息、信息是一个含意,有什么消息吗?没有。这是现代汉语的话。古代汉语的消息,在这里是指的斟酌的意思,应当斟酌和解其外。

    为什么要斟酌呀?因为里气刚刚恢复,你解表的话,即使这个表证没有汗,你也不能够用麻黄汤,即使这个表证表现了严重的身体疼痛,你也不能用麻黄汤。为什么?里气刚刚恢复,用纯辛温的、发汗力比较强的麻黄汤发汗,是不行的。

    所以,要斟酌来解表的话,“宜桂枝汤小和之”,即使用桂枝汤,剂量还不能大,这提示了对于虚证,里气刚刚恢复又兼有表证的情况下,仲景在治疗的时候,特别的小心翼翼,特别小心谨慎的,防止你因发汗的过程中伤里气。

    这样的话,在《伤寒论》中,有几个方证有身体的疼痛呢?麻黄汤证有身体的疼痛,那是寒邪闭表。寒主凝滞,寒主痛,使肌肤的气血涩滞,筋脉拘挛。我们学的第二个治疗身痛的方证,是新加汤,它是营气不足,肌肤失养。不荣则痛,失养则痛,虚则痛,那就是我们在太阳病篇所提到的“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我们简称它叫“新加汤”证,那是治疗身痛的第二个方子。

    治疗身痛的第三个方子,是我们在少阴病篇讲到的附子汤证。附子汤证它是由于肾阳虚衰,肌肤骨节失温,然后导致寒湿凝滞于肌肤骨节,因此出现了身体痛、骨节痛。治疗用附子汤,温肾阳益元气,祛寒湿以止身痛,这是我们在《伤寒论》中学到的第三个治疗身痛的方子。

    当然在《伤寒论》中还有三个治身痛的方子,我们的讲义没有收录,那就是治疗风湿身痛的三个方子,因为在《金匮要略》里,要重点学它,所以我们就不提它了。我们应当提的是,现在桂枝汤的适应证中,也可以有身痛不休。这个身痛不休,那这不是一个轻度的身痛,身痛比较重,而且持续时间比较长,桂枝汤也可以治疗身疼痛,这是虚人所遗留下来的身疼痛,虚人兼表的身疼痛,用桂枝汤。

    388、389、390条,这都是讲的阳衰所造成的吐利。388条:“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这不就是一个少阴病吗?“吐利”,是肾阳虚衰,火不暖土。“汗出”,是阳不摄阴。“发热”,是阴盛格阳。“恶寒”,是肾阳虚衰、表阳不足。“四肢拘急”,那是阳虚四肢失温,造成的寒凝、经脉拘挛。“手足厥冷”,是真阳虚衰、四末失温。

    所以,这里是用四逆汤来治疗这种真阳虚衰的吐利,有吐利就叫霍乱。那为什么不把它叫做少阴病啊?就因为他一开始就有这个症状。如果是由太阳慢慢的发展到吐利的,就把它叫做少阴病。现在这一条里,一起病就出现了真阳衰微,阴寒内盛的吐利,不把它叫做少阴病,而把它叫做霍乱。所以,四逆汤即可以治疗少阴病,也可以治疗阳衰阴寒盛的霍乱证,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389条:“既吐且利”,起病之初就有吐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复”就是“反”的意思,吐利本应当小便少,因为阴液都从呕吐和下利排出体外了。所以,小便量多是反常现象,这是怎么回事?阳不摄阴。小便多和大汗出,这都是阳不摄阴的表现,阳气不能固摄阴液。

    “下利清谷”,是阳虚火不暖土。“内寒外热”,“内寒”是内真寒,“外热”是外假热,这是阴盛格阳。“脉微欲绝”,这也是真阳衰微的表现,用四逆汤来治疗。其实,如果看这一条的描述的话,它已经出现了阴盛格阳,恐怕用通脉四逆汤更合适一些。实际上,通脉四逆汤和四逆汤,还是一个方子,药物的组成是一样的,只不过干姜、附子的量要大一些罢了。

    390条:“吐已下断”,一个霍乱病吐也不吐了,拉也不拉了,是不是病好了?但是“汗出而厥”,“汗出”,是真阳衰微,阳不摄阴。“厥冷”,是真阳衰微,四末失温。正因为四末失温,才出现了“四肢拘急不解”,既有阳虚失温的问题,也有阴液被伤,四末失濡的问题。

    “脉微欲绝”,“脉微”,是阳虚。脉微欲绝”,既有阳虚也有阴虚,阴阳两虚。这个“绝”也有阴虚的问题,所以它用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汤来治疗。通脉四逆是温阳的,加上猪胆汁它就有滋阴和阳的效果。它和我们在少阴篇讲的那个白通加猪胆汁汤,用猪胆汁是一样的,既可以有反佐作用,又可以引阳入阴。

    霍乱病篇的最后一条391条:“吐利,发汗,脉平,小烦者,以新虚以不胜谷气故也。”霍乱吐利,又有表证,用过发汗,最后脉正常了,不吐利了,表证也解除了,可有一点轻度的心烦,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霍乱吐利伤了里气,造成了正气不足,因此把它叫做新虚,新得的这种虚证。

    病好了之后呢,家属说你病了这么多天,也没有好好吃饭,好好补一补吧。所以,就给他吃好多好吃的东西,结果他吃完了不能够消化。因为他在患病的过程中,正气受到了损伤,里气不足,新虚,所以他不能消化这些饮食,这叫“新虚不胜谷气”。所以,饮食停滞在胃肠,然后就出现了心中不安的“心烦”的症状。这就提示了病后在节制饮食。霍乱病篇的最后一条,强调了病后这种节制饮食的护理方法,实际上也是“保胃气”治疗原则的一种体现。

    这样的话霍乱病的内容我们就谈完了。我们大体回忆一下,所谓霍乱病,或者感受外来的暑邪、湿邪、寒邪,或者内伤饮食生冷不洁,或者内外合邪而造成了这种病,之所以把它叫做霍乱,是因为起病之初,就突然出现了剧烈的吐泻。因为它常常兼有表证,所以放到六经病篇之后,和伤寒病相鉴别。

    对于霍乱病的治疗,由于水结的,用五苓散;由于中阳不足的,用理中汤、理中丸;由于真阳衰微、甚至脾肾两衰的,用四逆辈 ,就涉及到四逆汤、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等等;霍乱吐利好了之后身痛不休的,不能够用麻黄汤,而用桂枝汤;吐利解表邪解了的,还要节饮食慎起居,吃得太多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轻度心烦,减饮食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伤寒论》中所说的霍乱,就是这么多,其实霍乱病,作为古代的一个常见病来说,后世的许多研究,又有许多治疗霍乱的专著问世,而霍乱病的分类,又有什么干霍乱、湿霍乱等等,那是后世的发展,《伤寒论》中只给霍乱病的治疗作一个开头和启发。好了,乱病就谈完了(转下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