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火”证治

 johnney908 2014-06-11

    人体五行各一,惟火有二。心火属于心脏,相火寄于肝肾,潜藏则温养百骸,固人寿命;发动则煎熬阴液,伤贼元气。阴虚则病,阴绝则死。

    歧伯举病机十九条,而属火者五: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火之动故;诸气贲郁,皆属于肺,火之升故;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火之胜故;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之用故。

    又及:凡动皆属火。气郁则火起于肺,大怒则火起于肝,醉饱则火起于脾,思虑则火起于心,房劳则火起于肾,此五脏所动之火故。牙痛龈宣,腮颊颐肿,为胃火动;目黄口苦,坐卧不宁,为胆火动;舌胎喉痛,便秘不通,为大肠火动;癃闭淋沥,赤白带浊,为小肠火动;小腹作痛,小便不得,为膀胱火动;头眩体倦,手足心热,为三焦火动。实火可泻之,虚火可补之,郁火可发之,阳火宜直折之,阴火宜温导,各宜随证施治。

    一、通治法

    1、无根之火,游行作热者,宜用:玄参、麦冬之属。

    2、肾水受伤,真阴失守者,宜用:六味汤加玄参。

    3、二便忽闭者,宜小便为先,宜用:赤茯苓、猪苓、泽泻、通草、车前、滑石、海金砂、防已、扁蓄、瞿麦之属,均可酌用。

    4、气逆冲上者,宜降气清热,酌用:郁金、苏子、麦冬、枇杷叶之属。

    5、躁扰狂越,怒骂惊骇者,宜清镇凉解,酌用:牛黄、黄连、黄芩、山栀、滑石、知母、童便、石膏之属,大便秘结者:加大黄;不应:加芒硝。

    6、猝然眩仆,九窍流血者,宜以清凉降折,酌用:犀角、童便、竹沥、盐汤、蔗汁之属。

    7、卒然心痛者,宜凉心解毒,酌用:山栀、白芍、生甘草、玄胡索、炙苏子、淡盐汤之属。

    8、目暴赤肿痛者,宜凉心清热,酌用:生地、赤芍、黄檗、荆芥、木通、黄连、大黄、玄参、连翘、龙胆草、童便之属。

    9、头面突然赤肿者,宜清热解毒,酌用:甘菊、牛蒡子、连翘、荆芥、石膏、竹叶、薄荷、蝉退、玄参、知母、甘草、大黄之属。

    10、口干舌苦,思饮冰水者,宜清润生津,酌用:石膏、知母、玄参、麦冬、竹叶、花粉、五味子、蔗汁、童便之属。

    11、卒然口喑者,宜发音降气,酌用:苏子、贝母、桔梗、百部、竹沥、天冬、麦冬、薄荷、玄参、桑皮、枇杷叶之属。

    12、惊悸如丧神守者,宜清热镇神,酌用:原朱砂、黄芩、山栀、知母、牛黄、黄连、童便、石膏之属。

    13、气血俱虚而热者,宜升阳滋阴,宜用:十全大补汤,或人参养荣汤加每知母、黄檗。

    14、壮火狂阳,痰火上冲膈膜,流入心包,内外热炽,诸药不效者,宜用苏雪平之。

    15、积热咽肿,口舌生疮,烦躁心闷,水浆不下,宜用碧雪主之。  

    16、好用丹石,药毒迅发,壮热不已者,朴硝煎主之。

    17、五志过度,正气亢郁而为火者,当依郁火法治。

    18、饮酒发热者,宜用:黄连解毒汤加葛根。

    19、壮热烦躁不已者,酌用:柴胡、黄芩、大黄之属解而利之。

    20、热不退者,黄芩川芎乌梅作剂,入黄连生地赤芍灯草,煎汤,其效甚速。

    二,六经法

    1、心火。此证由思虑过度所致,宜用:黄连、生地、麦冬、木通之属。

    2、肝火。此证多见郁闷烦躁,或气从左起,宜以辛凉之品疏散之,如:桑叶、杭菊、丹皮、山栀、夏枯草之属,或回金丹。

    3、脾火。火之属于脾者,宜用甘草平养之,或用白芍、生地之属。

    4、肺火。此证皮毛窍中,觉如针剌虫咬,或颠顶如火焚,此为肺金气虚所致,宜补水以泻火,宜用:山栀、黄芩、桑皮、石膏之属。

    5、肾火。此证由平日不能节欲,命门火衰,肾中阴虚,龙火无藏身之处,故游于上灸,而见烦热咳嗽等证,宜用:八味丸。

    6、胃火 。此证多见牙痛龈宣,腮颊颐肿,宜用;葛根、大黄之属。

    7、胆火。此证目黄口苦,坐卧不宁,宜用:连翘、龙胆草之属。

    8、大肠火。此证舌腻喉痛,便秘不通,宜用:大黄、黄芩之属。

    9、小肠火。此证癃闭淋沥,赤白带浊,宜用:赤苓、木通、竹叶之属。

    10、膀胱火。此证小便作痛,小便不利,宜用:黄檗、滑石之属。

    11、三焦火。此证头眩体倦,手足心热,在上焦者:山栀;中焦:连翘;下焦:地骨皮。

    12、心包络火。火证之属于心包络者,宜用:黄连、丹皮、赤芍、犀角、生地之属。

    三、互参法

    1、实火。火之属于实者,法当泻之,宜用:黄连解毒汤;火太盛者,不可骤用寒凉,宜兼辛散,如:泻阴火升阳汤、升阳散火汤之类;火急盛者:生甘草缓之;火甚发狂,体壮气实者:可用硝黄正治,及以冰水饮之;余如黄芩黄连黄檗山栀之属。

    2、虚火。火之属于虚者,法宜补之,宜用:保元汤,余如:白术甘草姜皮竹叶麦冬童便之属;虚火甚而狂乱者:用生姜汤从治,若投硝黄立危。

    3、湿火4325火之由湿郁而生者,此证身肿而不痛,口不渴,大便滑,宜用:苍术、黄檗、茯苓、猪苓、泽泻之属。

    4、燥火。此证筋缩身痛而不肿,口渴便闭,宜用:瓜蒌、桑枝、竹茹、丝瓜络、木瓜之属。

    5、郁火。火之郁而未发者,此证多由过食生冷、阳气过折所致,宜升发之,治用:发郁汤;若其热在肌肉之内,轻按不觉,重按烙手者,取汗则愈,宜用:连翘荆芥山栀以发之。

    6、阴虚火。阴虚而火动:坎离丸;若气从足下起入腹者,此属阴极,宜用:滋阴降火汤,或六味丸料加肉桂,大剂作汤,外用津调附子末,涂涌泉穴,以引热下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