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末再谈“耳顺”

 公司总裁 2014-06-11

岁末再谈“耳顺”  

2012-12-30 20:12:34|  分类: 抛砖引玉 |  标签:修身养性  人生感悟   |举报 |字号 订阅

岁末再谈“耳顺” - 渝州书生 - 渝州书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很多人都知道人生六十为耳顺,而“耳顺”的涵义却未必能详解。对于“耳顺”最早的注释应该算郑玄了,郑玄注曰:“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这是说听人所言,便能懂得其隐涵于言辞之内微妙的意旨,懂得其言辞之外尚未说出的深意。

   尔后,南北朝皇侃在《论语义疏》引李充云:“耳顺者,听先王之法言,则知先王之德行,从帝之则,莫逆于心。心与耳相从,故曰耳顺也。”其说大致与郑玄义同。

   刘宝楠的《论语正义》曰:“闻人之言,而知其微意,则知言之学,可知人也。”概括三家所言,其意亦大致相同。俗话所说“听人听声,锣鼓听音”,与人交谈,倾心听之,便能知晓其话语中的深刻涵义,很多聪明人都可以做得到这一点,并不需要到六十岁了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清焦循在《论语补疏》中曰:“耳顺即舜之察迩言,所谓善与人同,乐取于人以为善也。顺者,不违也。舍己从人,故言入于耳,隐其恶,扬其善,无所违也。学者自是其学,闻他人之言,多违于耳。圣人之道,一以贯之,故耳顺也。”焦循以“舜之察迩言”的具体事例说明了孔子这句话的涵义。所谓善与人同,说的是能以一己所持的正确意见不排斥他人的正确意见,能以公认为正确的意见为标准,求取他人意见中符合标准的正确意见。焦循还具体地详细解释了“耳顺”的深刻涵义,顺,就是通达不违碍,入耳即入心。不固持自己的异义,能采纳他人的意见,那么无论什么话听来就不违于心、不逆于耳,能够从他人的意见中分辨出正确的看法予以采纳,又能从他人的意见中分辨出不正确的看法,甚至十分错误的说法不予计较,这样就能顺利通达,入耳入心。 也就是隐恶扬善,晓畅通贯,这就是耳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更多的人一直到离开这个世界,也没能做到耳顺,当然也就没有理解人生的实相。克里希那穆提在《生命之书》中所说人生的“实相”,以我个人的理解,很有点像老聃的“无我”。我认为,首先能够做到耳顺,才有可能逐渐达到无我的境界,那才是人生的实相。当然我们也许永远也达不到无我的那种境界,但是力求做到耳顺,却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也是可以做到的。

    然而,人一旦上了一定年纪,就会有些固执,往往会把过去的经验当做法宝,认为自己见多识广、阅历丰富,便以为自己什么都是正确的,很难听取别人的意见。更为甚者往往自以为是,想当然地去看待事物,甚至把错误的东西当做正确的来看。

    最近一年多,我与很多同龄人相处,心里总是觉得这些同龄人中的有些表现让我费解。常言道:“人到中年万事休”,可是我见到有些人还在痴迷地追求一些虚幻的名利,也见到一些人热衷议论政治大事……

    在一些同学会、战友会、联谊会或QQ群里,有人就爱争什么“老大”,争什么地位,搞得像政治斗争一样……

    另外在前两天,我在一个生日聚会上遇到一位非常要好的老朋友,老友相聚本来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喝酒、闲聊也应该是非常愉快的。哪知道,那老兄一坐下来就开始议论起国家大事来了,口若悬河地说了一大通。我只能面带微笑地看着他说,心里虽有不同的看法,也容不得我插嘴。我不善与人争执,尤其是于己无关的事。

    我看着他嘴里唾液四溅,从中央到地方不停地数说了一遍。我从心里冒出了那句流行网络的话“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此话虽然有些刻薄,但也说明了我们很多普通老百姓爱去操那些不该操的心。当然这句话我是不会当面说出来的,我依然还是微笑着听他说。

    “文革”中提倡的“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把古训“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改变了,以至于任何一个小小百姓都爱议论国家大事。我认为我们说话、做事都应该看时间、场合和对象。如果党员过组织生活,当然应该说有关党的事。而同学、朋友相聚,自然就应该叙叙同学、朋友之情,实在没有话说了,说说笑话也可以。那些政治上的、国家的大事情,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去议论吧。

    人一旦上了六十岁,就会不自觉地感叹“人生苦短”。在我们短暂的人生中,我们都想开心快乐地度过一生。人生的本义就应该是快乐。我们也经常说,人生应该追求快乐。然而应该怎样去快乐地活着,不一定人人都懂得,不一定人人都能做得到。

    什么是快乐?克里希那穆提是这样说的:“也许我们都在追求快乐及祥和,在一个充满着纠纷、扰动和在斗争的世界里,我们都想得到内心的平平安……然而我们追求的到底是快乐,还是某种可以带来快乐的满足?快乐和满足是有差异的。快乐是可以被你追求的东西吗?也许你可以求得一些满足,但快乐是无法求取的。因为快乐是另一个东西的副产品。”

    我们看看周围的人,大多数是在追求物质上的东西,也就是克里希那穆提说的“某种可以带来快乐的满足”。物质上的东西,或许经过努力可以追求到。而物欲是无止境的,即使达到了某种满足,也不可能带来快乐。人的快乐是一种感受,并非是物质所能提供的。

    我们都是生活在现实社会的,生活要求我们必须拥有一定的生活资料。所以,我们都免不了“为五斗米折腰”。但是,我们切不可将物质上的东西看得太重,适可、适度为止。我对待那些东西,主张“信天命、尽人事”,不会去强求的。

    我试图去力求达到快乐,尽量做到少操心、少烦恼、少计较得失对错, 总之一切都顺其自然。去多做自己一些自己喜爱的有意义的事, 比如摄影、写作、练书法等等。当然我认为真正能使人快乐的,应该是帮助别人,尤其是去做那种“雪中送炭”的事,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这大概就是克里希那穆提说的“快乐是另外一种东西的副产品”吧。

    正值岁末,我因耳顺而拉拉杂杂地扯了一大通,不通且杂乱,不过是自己的一些想法吧,最后,我祝愿所有的朋友健康吉祥、新年快乐!

 

 

 

岁末再谈“耳顺” - 渝州书生 - 渝州书生

【备注】本文中“耳顺”的解释,采用《百度词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