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希那穆提的5条哲理语录,每一条都饱含思想! 一、生存就是挑战和回应。挑战总是新的,而回应永远都是陈旧的。你昨天遇到了我,但是从昨天开始,我已经发生了改变。你所拥有的只是我昨天的画面,所以,我便被陈旧所侵蚀同化。你并没有重新遇到我,你所拥有的只是关于我昨天的画面。因此,你对挑战的回应永远是受限的。当你听我演说的时候,你只是暂时忘掉了自己所有的焦虑,忘掉了自己的斗争和痛苦。你安静地听着,试图去理解。但是,当你从这里历来,你就又回到了陈旧的生活模式和行为模式里了。新鲜感一直不停地被陈旧所侵蚀,比如陈旧的习惯、习俗、回忆和观念等。 二、所以,问题是怎样将思想从陈旧中、从昨天中解脱出来,进而能够持续地生活在新鲜中。为什么我们从来都不曾重新遇到过崭新呢?为什么陈旧会侵蚀新鲜,并且会修改新鲜呢?难道不是因为思考者一直都是陈旧的吗?你的思想难道不是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之上吗?当你的思想遇到了新鲜,就等于过去在面对当下、面对现在。昨天的体验,死去的记忆,正在面对鲜活的新生物。所以,对于头脑,包括思想者来说,如果没有摆脱残余的经历,就不可能遇到全新的事物。 三、要想将思想——也就是昨日的产物解放是异常困难的,因为信仰、传统和教育都是模仿的过程,并建立起了记忆的仓库。这种记忆不停地在做出回应。这种回应被我们称之为思考。因此,思想永远都不能和崭新相遇。思想是不完全体验的产物。只有当你完整地去体验,不留下任何标记,思想作为一种记忆的回应才会停止运作。 四、我们必须完全理解每一次回应,而不是随便地看着,就扔在一旁了事。当你从头至尾都能够思考感觉出每种思想和感受,你就会从累积的回忆中解脱出来。在这个终点之上,便会有更新的到来。在这个终点和下个思想出现之间存有一种间隙。在这个安静的空间里,创造性便会出现。 五、一个快乐的人从不会考虑他是富有还是贫穷,他属于社会的哪个阶层,或是属于哪个国家。他没有领袖,不去任何寺庙,也不相信任何能为之带来希望或消除恐惧的神明,因此他便生活在和平之中,不会导致任何敌对。一个人要在自己的关系之中有所用、有所为,就必须要快乐。而如果没有终点,就不会有快乐。在“成为”之中不可能有快乐,而在终点之上,就会出现一种重生、新鲜、喜悦和极乐。而在“成为”之中只会有腐朽、斗争和痛苦。
|
|
来自: 清风h708dqrk8s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