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作文“要高分”比“有思想”更实惠

 风临酒把2 2014-06-11

            考作文“要高分”比“有思想”更实惠


                       作者:姬鹏


   2014年全国高考已经结束,围绕高考话题的热点讨论也如期上演,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当然还是高考作文。从全国范围来看,高考作文题目接近生活,思辨型、鸡汤型不一而足;从社会反馈来看,专家说话,网友吐槽,激赏与拍砖共存。对高考作文的热议,日渐成为一年一度的舆论盛宴。


   在高考文化深度社会化的今天,高考,早已不是莘莘学子的“独角戏”,而已成为全民共同关注与参与的社会事件。尤其是高考作文,因其较低的知识门槛与议题本身的公共性,更衍变成各阶层人士的公共话题广场。这不仅表现在“郭德纲、钟汉良集体泄题”式的微博调侃,更在于网民对每个考题内容的各抒己见,你一言我一语,俨然一场热闹的“文化研讨会”。


   既然是一项全民参与的公共议题,每个人因其知识水平、认知标准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对每篇高考作文题目的评价,自然也就言人人殊。这一点,从某门户网站开设的话题调查就可以看出:同一个题目,有人点赞,也有人“扔鸡蛋”,没有一个题目达成意见统一,有的甚至收获蛋赞各半。而意见难以达成共识,其实也正说明,这篇作文题目在答案设置上足够开放,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与自由表达能力,是好事儿。

   

   我个人来看,我觉得高考作文不应该跟时事结合得太紧密,毕竟这是高考的作文题,不是新闻里的时事评论。孩子们不需要对一些经常变化的人或事过早地做出判断。这个作文题,考的应该是学生日常积累的语文能力,包括阅读面、立意高下、文字组织能力甚至行文技巧等综合能力。这样的作文题,不适合过于求新、求巧,更不应该过于小众化,过多地迎合社会热点、或者单纯地剑走偏锋反而可能给学生们平时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个人还是坚持“要高分”比“有思想”更实惠,因为我相信这个道理你我都懂的,所以别吐槽装逼。


   “说白了考的就是在一个限定时间内,写一篇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文章”真出个只有韩寒能写的题目,不是坑了高考学生吗?我觉得现在大家把高考的意义都扯远了,说的也过于夸张了。高考哪有一考定终身这么夸张?请问谁真的被高考一考定终身了?正因为这种夸张的宣传,搞得高考是个多严肃的事情一样,结果导致了许多怪现象。


   实际上高考就是一种考试,考试不是筛选奇才精英的方式,是度量庸才的手段,高考作文也是。高考作文考的是什么?说白了考的就是你在一个限定时间内,能不能正确理解出题者的意图,写一篇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文章。你如果能完成这个任务,恭喜你,你就是芸芸众生中很普通的那一位,跟祖国十几亿人口中95%的人处于同样的水平,你也就证明了你拥有理解领导下达命令意图、写点普通文书的能力,拥有“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潜质,除此之外什么也说明不了。


   至于少数能写出高分作文和不屑于高考作文的奇葩,他们日后必然有其他发光发热的方式。难道还真有人指望通过高考筛选出钱钟书吗?所以有些网友说作文越来越平庸,那本来就应该平庸吗,真出个只有韩寒能写的题目,不是坑了高考学生吗?


   说到底,把高考作文赋予如此高的意义,说一定要能考验考生思想、内涵之类的,我觉得都有点走了歪路,或者就是那些作文培训班,它们最希望大家把高考作文看成重点,要不哪里捞钱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