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国后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走向及对高考作文备考的启示

 立恒语文 2019-03-27


系统地梳理一下建国后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走向,对我们准确把握高考作文的命题规律,准确把握高中作文教学的规律及准确把握高考作文复习的规律,当不无裨益。

下边,笔者依据全国卷对建国后高考作文命题在走向上呈现出的5大规律做一系统梳理,并谈谈备战高考作文应主动问题。

一、题目形式上,从命题走向话题和材料

从作文题目的形式上看,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历程可以明显地划分为四个阶段:文革前十五年(1950——1965)为第一阶段,1977——1998这22年可划分为第二阶段,1999年至2005年这6年可视为第三阶段,2006年至今可视为第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共计出了十七道作文题,其中命题作文十六道,约占95%;供料作文1个,约占5%。第二个阶段共出作文题33道,其中材料作文27道,占81%,命题作文只有6道,占19%。第三个阶段共出作文题6到,均为话题作文。

第四个阶段共有作文题21道,均为材料作文(实际上是新材料作文,下同)。从1999年开始至今的19年里,共出作文题49道(这里只指全国卷),其中话题作文11道,占22%,材料作文38道,占77﹪。这种情况再清楚不过地告诉我们:高考作文在命题形式上已经由命题作文为主走向了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尤其材料作文。

高考作文由以命题作文为主走向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这种趋势,决非偶然。这其中既有时代精神的烛照,也有其自身逻辑发展的要求。就前一个方面来讲,2003年开始至今的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是促使高考作文试题由命题走向话题、走向材料的根本原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种课程理念落实到高中作文教学上就是:“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正是因为课程改革的这些核心理念,才促使高考作文题从单一的命题走向了话题和材料。

就后一个方面来看,高考作文命题内部的逻辑演进过程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前述的高考作文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题型之所以以命题作文为主,从逻辑演进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况符合高考起步阶段作文命题的基本特点。同任何事物的起步一样,高考作文命题起步阶段的基本特点一是实,一是稳。“实”即要尽可能的同现实的作文教学保持一致,不能离得太远;否则,考试极容易出现大面积的失败。

“稳”即平稳,起步阶段宜力求平稳,不宜过急、过快、过陡;过急、过快、过陡造成的结果和不守“实”造成的结果是一样的。第三阶段之所以变成了话题作文,原因其实很简单:命题作文已使用了20多年。常言道:久则生变,这是任何事物发展变化的逻辑根源。第四阶段是新材料作文的阶段,这种作文题型出现的逻辑原因同话题作文的出现的原因并无二致。

今后的高考作文会不会继续沿着新材料作文的路子走下去,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就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本身而言,它所体现的现实性、开放性、个性化、创新性和选拔性,不仅同我们这个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标准相一致,而且同高考选拔人才的意图相一致;

另一方面,即使今后的高考作文不直接以“话题”或“材料”的形式出现,但弘扬作文的个性,追求作文的创新,贴近学生的现实,体现作文的开放,必将成为高考作文的主旋律,而这些特征恰恰是新课程改革的灵魂。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坚信,以材料和话题为主的命题形式必将成为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主要形式。

二、思想内容上,从图解政治走向道德建设和哲理思辨

从1950年到1996年这47年里,高考作文题在思想内容上一直以政治说教为导向,企图引导中学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在作文中关注现实政治、关注国家的意识形态,这期间在这个方面最具代表性的题目有:《记一件新人新事》(1952)、《记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1953)、《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1956)、《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1958)、《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了我》(1961)、《唱国际歌时所想起的》(1963)、《谈革命与学习》(1965)、《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197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2)、《尝试》(1994)等。

这些题目在命意上均以当时的政治运动为背景,鲜明地指向当时的政治热点,其引导学生关注、思考社会政治的倾向显而易见。从1997年开始,高考作文题在思想内容上出现了一个大的转变,这就是由关注政治走向了道德建设 。为了充分的说明这一点,我们把1997年的高考作文题抄录如下:

阅读下列三个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1: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1公里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

材料2:某杂志社做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

材料3: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做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悄悄走开”的人不少。

1、根据“材料1”,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20分)

要求:略。

2、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略。

这个作文题的核心理念就是引导学生“助人为乐”,就是引导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沿着这一思路,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7全国Ⅱ卷作文题、2009年新课标卷作文题、2011年全国卷作文题、2012年新课标卷作文题等高考作文题对此又作了进一步的探索,从而形成了高考作文题在思想内容上以关注道德建设为主题的命题思路。

与此同时,从2003年开始,高考作文题在考查内容上又出现一个新趋势,这就是由先前的只关注政治、关注道德转向了引导学生对社会、自然、人生、历史、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哲理思辨,2003年、2004年、2005年、2007年、2008年、2009年的全国卷作文题均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这六年的作文题虽然形式不同(前三年为话题作文,后三年为新材料作文),但题目所蕴涵的话题均关涉到事物的两个方面,所以,许多研究者形象地将其称之为“关系性话题”。学生在把握这类作文题时,必须以辨证地眼光作全面地审视,那种只抓住“话题”的某一个方面就行文立意的作文统统被视做离题之作。高考作文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乃至七八十年代的只关注政治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关注道德,最后到今天的注重哲理思辨,体现了高考作文命题在命意上的不断成熟,它应该成为我们今后备考和教学的一个重要依据。

三、文体限制上,由偏重“一体”走向“多体”共存

从文体上看,文革前15年共计出了17道作文题,其中明确要求写记叙文的就有14道;文革后从1977年到1997年这21年里高考大作文共出了22道,其中明确要求写议论文的就有14道。从1998年开始,高考作文在文体限制上终于迈出了一大步。这一年,高考作文要求考生“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除此而外,在文体上再没有其他限制,这就意味着考生可以根据个人的特长,或写记叙文,或写议论文,或写抒情文等等。

1999年在1998年的基础上再放宽一步,改为“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000年全部放开:文体不限;2001年至今仍保持了这一做法;不过,为了提醒考生不至在文体全面放开后,写出“四不象”的文章,从2001年起,高考作文把“文体不限”改为“文体自选”。

高考作文在文体上的这一变革,鲜明地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体现了时代和新课改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对学生创造性的张扬,这无疑是应该大力肯定的,是我们在今后的作文教学和作文备考中应该重视并认真努力的。

四、能力考查上,由感性记实走向理性思辨

文革前15年的高考作文以写记叙文为主,考查的主要是写实能力;从1977年开始直至1998年这22年的作文题主要以写议论文为主,考查的主要是实证思维,虽然仍未脱记实的范畴,但已可见出对理性思辨能力的看重。从1999年开始,高考作文明确地把考查的重点放在了理性思辨能力的考查上。1999年的作文题是: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在要求项的第一项中命题人还特意提醒学生:“写作时可以大胆想象,内容只要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关就符合要求,具体的角度和写法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编述故事,发表见解,展望前景,等等。”

就显性的角度来看,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和创造能力,但仔细分析,这种考查已有了相当的深度,它已不是浮于浅层的感性思维所能应付的,因为不论考生如何去想象,这种想象必须符合一定的科学规律,具备一定的理性深度,否则,就是纯粹的“胡言乱语”。

高考作文把对理性思辨能力的考查堂而皇之的摆到作文考查的显要位置,是从2003年正式开始的。这一年的作文仍是话题作文,所不同的是所给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不是一个单一性话题,而是一个具有思辨色彩非常浓厚的“关系性话题”,考生要写好这样的话题作文,就必须应用辨证思维的眼光来审视话题所关涉的两个方面,并在行文过程中将其很好地体现出来。只有这样,这篇作文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2004年至今的作文题依然保持了这种特色。尤其是2008年的全国Ⅱ卷作文题和宁夏海南卷作文题在这个方面更具代表性。全国Ⅱ卷作文题实际上向考生提出了这么一个颇具深度的思辩性话题:好心能办成好事吗?学生在具体写作时必须对“好心”与“好事”之间的关系作全面的、辨证的思考。只有这样,作文才有可能符合题意。宁夏海南卷作文题是近几年来高考作文题中理性思辩程度最复杂的一道题目。这道题目所涉及的话题显然包含着这样一个悖论:放鸟的前提是大肆捕捉鸟,放鸟是让鸟回归自然,而放鸟之前的大肆捕捉却恰恰违背了这一心愿。

题目所叙故事很简单,但寓意深刻且复杂,考生在写作时必须对其中的悖论作出恰当的思考和解释,观察和分析出其中的问题所在——贪心商人借机发财?慈善行为有待改善?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之处?让这一黑色幽默式的循环机器停止运转,更好地让鸟儿真正回归自然。同时还告诉我们,我们的慈善需要用对地方。

高考作文在能力考查上的这种走向显然是与时代同步的,因此,它也应该成为我们今后教学和备考的一个重要方向。

五、在价值导向上,由一元封闭走向多元开放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高考作文命题总的趋势是从封闭逐步走向开放:题目上,由命题而自拟题,最终走向话题和材料。

高考作文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这种态势,反映到价值观层面上,便是从保守一元走向多元开放。

从九十年代中期起,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全面转轨,个体的人的价值重新发现和充分肯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便也单一走向了丰富,由一元走向了多元。尤其是近年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和随之而来的创新教育在我国的兴起,把人们追求多元化、多样化的价值观的心理需求更是推向了极致。这种思潮反映到关系千千万万莘莘学子前途命运的高考作文命题上,便是命题形式的开放性、多元化和创新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