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正确使用呼吸机 【基本外科讨论版】

 看书学习198 2014-06-12
一、呼吸机的工作原理
(一)呼吸机的切换方式
1、压力切换——定压型呼吸机医学教育网
  2、容量切换——定容型呼吸机
  3、时间切换
  4、流速切换
  5、两种以上切换方式的结合
    (容量+压力切换)
(二)常用的机械通气模式医学教育网
1、控制通气
特点:
  无论患者自主呼吸如何,呼吸机总是按预先设置的频率,潮气量(压力),进行规律的通气,适用于自主呼吸消失或很微弱的患者,应用于自主呼吸较强患者,则很难达到自主呼吸的协调。
2、辅助通气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它与控制通气不同的是,机械通气的启动由患者自发吸气来触发。因而通气频率决定于患者的自主呼吸,潮气量则决定于预先设置的容积(或压力)的大小。对于自主呼吸频率稳定的患者,应尽量采用辅助通气而避免采用控制通气模式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压力支持通气(PSV)
3、辅助/控制通气
是一种较先进的通气模式。它与单纯辅助通气不同的是,当自主呼吸频率过慢时,每分通气量小于设定量时,呼吸机本身可检知,并自动的控制通气方式来补充,以防止通气不足的发生
4、间歇指令通气(IMV)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二者的共同特点是,在单位时间内既有机械通气,又有自主呼吸。IMV是控制通气与自主呼吸的结合,SIMV是辅助通气与自主呼吸的结合,当设定的呼吸频率>16次/分时,可达到辅助/制通气的效果。
优点:
①不需要大量的镇静剂
②可减少因通气过度而发生碱中毒的机会
③长期通气治疗可防止呼吸机萎缩的发生,有利于脱离机械通气
④降低平均气道压,减少机械通气对循环系统的不良影响。
缺点:
①对患者增加通气的要求反应不良,不适当应用会导致呼吸机疲劳
②增加患者呼吸机消耗,不适当应用会导致呼吸机疲劳
5、压力支持通气(PSV)
该通气模式比其他辅助通气模式更接近生理状态。患者每次自发吸气,都自动接受预先设置的一定的压力支持。
6、SIMV加PSV
二种模式叠加在一起,使SIMV中的自主呼吸变成了PSV方式,从而避免呼吸机疲劳的发生。
7、双气道正压通气(BiPAP)

二、呼吸机的连接
1、无创通气连接
①口鼻罩
②鼻罩
注意面罩的密闭
2、有创通气连接
①气管插管
②气管切开插管
注意气囊充气

三、机械通气的适应证选择
益处:
①维持适当的通气
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交换功能
③减少呼吸功的消耗
1、神经肌肉疾患引起的呼吸衰竭
2、因镇静剂、中毒导致了呼吸衰竭
3、心肌梗死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呼衰
4、ARDS或其他原因肺水肿及肺炎,支气管哮喘引起的呼吸衰竭
5、COPD患者慢性呼吸衰竭急性恶化
6、用于预防目的的机械通气治疗
      对于轻、中度,神志清醒,呼吸频率<35次/分,能配合面罩通气者,给予无创通气。
      对中、重度,神志不清,呼吸频率>35次/分,张口呼吸,不能配合面罩通气者,给予有创通气,先行气管插管,必要时气管切开插管。

四、机械通气参数的调节原则

(一)有创通气
1、吸氧浓度调节
2、通气频度、潮气量、每分通气量
3、吸、呼时间比
4、吸气压力的调节
5、呼吸末正压应用与调节

(二)无创通气
(1)吸气压力
(2)呼气压力
(3)呼吸频率
(4)吸、呼比


(三)机械通气与自主呼吸的协调
1、产生呼吸对抗的原因
①机械通气治疗的早期
②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变化
③患者的外部原因
a. 同步功能的触发敏感度的调节不当
b. 人工气道被分泌物填塞,回路管道积水过多
c. 气管导管套囊漏气或气道联接处密闭不严,使通气量减少,触发失灵。
2、对策
①SIMV模式
②吸纯氧加大通气量,抑制自主呼吸
③镇静剂使用
④排除管道因素

(四)常见呼吸机报警及处理
(1)脱机
(2)漏气(通气不足,低压)
      检查气囊有无充气、破裂,湿化器漏气,接水器漏气
(3)气道压力过高
(4)通气量过大
(5)呼吸频率过快
(6)电源脱落
(7)氧浓度过低

五、机械通气的撤离

(一)撤离机械通气的生理指标
1、生命体征稳定
2、神志清醒
3、最大吸气压>20cmH2O
4、VC>10~15ml/kg
5、PaO2>300mmHg(FiO2=1.0)
6、PaO2>60mmHg (FiO2<0.4)

(二)恢复机械通气的生理指标
1、收缩压变化>20mmHg或舒张压>10mmHg
2、P>110次/分或每分钟增加20次
3、R>30次/分或每分钟增加10次以上
4、出现严重心律不齐
5、PaO2<60mmHg
6、PaCO2>55mmHg
7、PH<7.30
    出现上述指征之一应立即恢复机械通气。但PaO2、PaCO2指标不适用于COPD慢性呼衰者。

(三)撤离方式
1、SIMV
2、压力支持通气(PSV)
3、SIMV+PSV
4、直接脱机、流量计给氧观察。

气管插管、切开的护理注意事项

1、吸痰、气道内湿化
2、气囊放气
3、气管插管外置部份长度测量
4、管道消毒
5、定时记录
  HR、BP 、 SaO2
  给氧浓度、潮气量、气道压力、呼吸频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