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单人单车77天孤身穿越大羌塘无人区(D11)

 聚贤小屋 2014-06-12
 
 

单人单车77天孤身穿越大羌塘无人区(D11

 

D11(4-30)20.4K,宿营5120M

上红山达坂的地面很硬,碎石为主,加上下了一个大坡,今天推行距离在过鲁形湖后首次超过20公里。山口平坦,似一条宽阔山脊,海拔最高5256。上了平坦山口,海拔6356土则岗日便映入眼帘了,山顶浑圆,丝毫没有一座雪山的筋骨。羌塘深处的雪山大多如此,在经过数次夷平地质运动后不再有鲜明的棱角。谷地里藏羚羊很多,多是十几只成群。自去年在某河谷里看见迁徙的绵延不绝的超大藏羚羊种群后(可能是近年发现的最大种群),便对这种小型羊群完全没了兴趣。

羌塘的食草动物种群恢复的极快,例如野牦牛、藏羚羊、原羚、鼠兔、旱獭等。深入羌塘深处,你绝不会对突然出现在眼前的藏羚羊感到惊喜,因为太平常了。此季藏羚羊已经公母分群,路上多见带孕的母藏羚羊,公藏羚羊不知迁往何处出(去)了。近年研究,藏羚羊繁育中心不仅只有卓乃湖,整个大羌塘无人区有四个藏羚羊繁育中心,一是卓乃湖,二是兔子湖,三是黑石北湖,还有一个记不清了。我认为,藏羚羊的繁育中心远不止四个,多数种群并没有不可想象的长途迁徙。他们的生育性迁徙大致南北走向,南到中央山脉附近,北到横亘天际的昆仑山脉。

藏羚羊看似胆小,其实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羌塘深处的藏羚羊并不十分怕人,最近距离可至30。它们会安静的看着你,揣测着你是什么玩意,为何走的这么慢。它们会在你的前方来回穿插,时而佯作一副胆小的神情踌躇不定,实则逗你玩。性格决定命运也适用动物,藏羚羊就是典型代表,它跑的快,身姿矫健,最厉害的是头顶一对长角,其硬度和锋利是数一数二的。如果它们转了性,三头藏羚羊戳死一头狼是很简单的事情。可它们倒好,这对角是在发情时和竞争对手玩命用的,一剑封喉啊!

(“食草动物种群”,这绝对是专业术语,柳松一定掌握一定的动物学知识。对藏羚羊生活习性描述的很到位、很形象)

下达坂有段路陡直,试着骑车顺坡溜一段,却被厚重的沙土绊了大跟头,前货架松脱,一驮包直接飞到沟壑里。至山下就是土则岗日脚下的月牙湖,湖面冰封,近岸稍融,依然是个重矿水湖。月牙泉岸边有许多露头的岩石,风化的极为厉害,一道道的排列,有如城墙,有如房舍,因此也使得我数次停下侦测。心里是明白的,只是那些风化的岩石造型太拟物了。其中一人形石头还折腾我躲到一沟里用望远镜看了许久,太逼真了(对事物的观测极为细致,鉴赏力极高)。湖岸散落的黑色火山石也很多,总之这一处地貌非常奇特。

过了月牙湖进入一片不见边际的古湖床,我的GPS地图显示这一带是一个触须般的大湖,如今放眼望去,四周一片荒芜,不见一水一冰。粗略测算,这片古河床将近1200平方公里。羌塘是一个没有大比例地形图的地方,也没有过大比例尺度的地面实测,地图上的有些地标往往只是一种记忆,比如脚下这片古湖床,几十年前或许还碧波荡漾着。推行在古湖床平坦的沙砾中,极易混淆方向,心理也是,仿佛这就是一片没有方向的疆域。

借用去年拍的一张动物迁徙的照片

上达坂的路,碎石地面,硬,已经非常理想的推行地貌了

土则冈日下的月牙湖,雪山浑圆,没有山骨,一瞥之间有时难以分清山和云(美图)

古湖床,地上的白渍是盐碱,常会和冰雪混淆

高山客:“想请教一下楼主,夜晚扎营的时候有没有采取一些措施预防狼、棕熊、野牦牛等野生动物,遇到狼与熊时如何处理。我在计划明年进行一次类似的骑行穿越(哈拉湖),希望能从楼主这学点东西。”

逆流之河“宿营,我是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的。心不畏惧,是唯一有效的自卫武器,野兽夜袭是很罕见的。做些防范措施更多的是心理层面上的,安心,就做些。关于防范野兽的话题我随后简说下个人体会,毕竟野兽在户外人的嘴里是个百嚼不厌的大话题。”

豆豆它爸2:杨兄,这路线,在冬季能骑摩托车吗?

逆流之河老范好。横走的话绝对,无人区的天数和线路太长,是双湖至阿尔金的三倍,油料?另外车辙比较少,多是高原寒漠土、古湖盆沙地,表层非常软,因为不懂摩托车,不知轮胎和动力能否克服?去年流虻和多啦在鲁形湖遇到的骑摩托车跑山人吹嘘自己去过很多地方,我是不信的,挺(顶)多也就是在昆仑山南麓和藏西北四大错之间转,地貌环境不允许啊。老范,摩托车你专业,也许改装下(三轮模式什么的)在冬季走是可行的。

关于野生动物

申明:个人体会,非书本,仅参考。

对于在荒原中行走的旅人,野兽是亘古不灭的话题。

以羌塘为例,野兽主要有两种,一是狼,二是棕熊。还有两个替补野兽,分别是野牦牛和乌鸦,把他们列入残忍一类随后解释。如何防范野兽伤害,首先自己不要有害它之心,人与动物在本能上的情感是一样的。

【狼】

此次遇狼七次,其中五次是对狼。狼现在的基本社会属性是神雕侠侣模式(嘿嘿,怎么想到的?太形象了),至于集团军似的狼群很罕见了。闲扯一句羌塘的生态问题,现在不是藏羚羊等少了,而是位于食物链顶端的野兽一直没有恢复,导致荒原生态另类失衡。尤其是失去天敌的鼠兔、旱獭把荒原折腾的够呛,直接显现结果就是草原沙化。早在上世纪中叶,狼还是这片荒原的主宰,他们为非作歹,无恶不作,然后政府决定号召牧民打狼除害,就变成现在这副情形了。最近一次关于狼群袭人的有效记录是七几年的一次科考,在巴毛穷宗遇到狼群围困,队员们开枪射狼,而狼前仆后继,饿的以为子弹真是花生米。如今,狼绝对是孤独的(很形象、很通俗的说明了食物链对生态保护的作用,可见人为的破坏是导致草原沙化主要因素。我想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必将得到大自然的报复性反击)

我此次第一次遇狼是对狼,一只在前面佯攻,一只在后面守着,这种一前一后是基本战略。首先不要紧张,野兽是能嗅到人的恐惧气息,其次不要后退,后退就等于承认自己是猎物,不要做过大的肢体语言,觉得安全时拍个照片没问题,然后凝视对方的眼睛僵持着。僵持时间少则几分钟,多则半小时,当狼搞不懂你后且不觉得你有什么危险,就会汇集一处从山坡后溜走。要知道,狼不缺食物,搞定一只鼠兔比搞定一个比自己身形大的人要轻松的多。即使他饥饿,他首先也要评估自己能不能搞定你。而你要传达给狼的信息就是我对你没兴趣,也不怕你,更不会给你看身份证(呵呵,淡定的心理战术是战胜恐惧的有效武器,这一段,驴友们一定要多看几遍呀!这可是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至于狼群?真的,好多年没听见过了,如果遇上,且他们只有你这一块肉的话,就看造化了。事实上,这么多年来,鲜有狼伤人的事件。但这么多年来,恐狼的流言依旧漫天飞,尤其是新藏线上。

此行与狼最近的一次,小沟遭遇,无一点过激反应(看上去它也很淡定,它似乎在闷闷自问,这是哪来的天外来客)

【棕熊】

这家伙伤人是真的,每年在昆仑山北麓的新疆地区和藏北草原上,都会发生几起熊伤人甚至致死事件。不仅如此,熊还会袭击你家房子,用板砖拍碎你家玻璃,偷吃你家羊……以至于,在藏北有些县区有种补贴,就是熊给牧民造成的破坏政府买单,不允许你致命反击,除非人身危险了。曾经有一个牧民教我防熊术,就是捡一根棍子给熊吃,熊以为是你的手,咬了一口棍子觉得不好吃就走了(嘿嘿~这也太低估熊的智慧了,难以置信,这简直是玩命;再说与熊近在咫尺,你的手臂不会发抖吗?反正我会)。听完我笑的把糌粑喷出来,即使此计可行,在藏北荒原上找根棍子的难度比中彩票都高(低)

熊是杂食动物,对人肉是不感兴趣的,很多熊致人死伤事件中并没发现肉被吃了,纯一个开瓢玩。那熊为什么伤人了?答案是生态冲突,牧民侵犯了熊的生存领地,长期摩擦导致。另外熊的智商很高,他也可能认为偷吃羊圈里的羊比抓鼠兔轻松多了。

此次旅行遇熊五次,有两次距离特别近,其中还和一只同走了一段路,就像约好了散步似的(呵呵,肯定是之母熊,要与你来次情侣的浪漫散步),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与遇狼一样不要后退、不要恐惧。把熊惹火了,他的冲刺时速是40公里,你能在海拔5000的高原跑过他吗?

但另外一种情形就很危险,就是遭遇战,被恐惧激活的绝地反击是停不住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去年有次急转山谷,忽然撞见前面一头熊,他也吓一跳,竟直立起来双手挥舞口中嗷嗷。我坐在地上不理他,不回应,他嗷几下就跑了。羌塘深阔,绝对不会发生贴面遭遇战,假使了,看造化(熊的嗅觉极为灵敏,所以个人比较坚定的认为至少在深阔羌塘是不会贴面遭遇的)

此行与熊最近的一次,他后来混入野牦牛群中不见了,还找了他一会,奇怪(胖嘟嘟的,很憨厚、很可爱呀!熊是我最喜欢动物之一,喜欢它那种悠然自得、无拘无束、无所畏惧的品性,更喜欢它那种看似愚笨,实则智慧的品质)

【野牦牛】

鉴于他以往业绩,把他列为替补野兽。对他的描述“D10天帖子里有,不再叨叨。

此行与孤牛相持最滑稽的一次,遭遇型,他无警示动作,我坐下他就坐,我往前他就站,不知脑子里琢磨啥(在和你斗智斗勇呢)

【乌鸦】

把乌鸦列为替补野兽是因为当你昏倒在荒原中的时候,第一个吃你肉的绝对是他(首次知道这一知识)。羌塘里的乌鸦不似内陆,它们体型如鹰,飞过头顶时似乌云掠过。它们是食腐动物,但更渴望鲜肉,曾有牧区婴儿被它残忍叼死过,而葬送它嘴下的羊羔不计其数。曾有牧民问我索要鞭炮,目的就是要吓走偷吃羊羔的乌鸦。(神鸟,不能搞死。)

防范乌鸦很简单,永远保持自己的斗志,不要在荒原里倒下。

去年照片,一次小憩,乌鸦就落在旁边守着,打错算盘了(嘿嘿,它们在观察你是否昏过去了)

【此行防范措施】

在界山达坂遇到官兵时,他们就用野兽吓唬我,并问我是否带了电击器?若知道我一个人进无人区估计得搜身有无带枪。我的防卫装备只带了鞭炮和辣椒水,实际使用情况是一次也没用。鞭炮过河时打湿了仍了,辣椒水都没打开过。(注: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辣椒水防卫,因为野兽大多靠嗅觉搏生,嗅觉毁了就等于要他命了。)晚上宿营没考虑过防范,觉得实在没有必要。白天遇野兽连贴身小刀也没摸过,徒步探路时基本无防范。羌塘真的很大,有什么东西早发现了。

另外,离发情期的野兽越远越好,发情期的兔子都咬人(哈哈,人类发情会咬什么)

如果棕熊、野牦牛之类的攻击你恐怕带枪也不行,所以说心态最重要。

闲扯一句,比野兽厉害的是狗,被藏狗追过,被发情狗扑过,被十来条土狗围了一晚上……防范狗更实用些。

再申明:上述经验只限于羌塘环境。防范野兽越周全越好,不能逞强斗勇。

浪剑:还有个我很关心的问题,在长达77天的时间里,补给是如何做到的,77天的食物加行军装备,可不一般啊!看楼主的物资,似乎并非多么的庞大,希望楼主能给予解答!

逆流之河:浪兄你好,顺祝中秋愉悦。食物稍后细说,想必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先大致说下,总携带了一百斤食物,主食75斤。总负重(含车、装备、食物)200斤左右,水是变量,越往后越轻。

浪剑:中秋快乐!真没看出来,那车载食物到了100斤了啊,等待细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